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孩子可謂是家長們的掌上明珠,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把孩子當成了小皇帝,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又怕摔了。
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都是用最好的,如進口奶粉什麼的都給孩子買,把孩子說成是小祖宗都不為過。
但是這樣長大的孩子太過安逸了,往往不能接受困難,所以現在中國社會都在響應號進行挫折式教育。
在這個問題上,世界各國都早已付出各種行動,於是就有了嬰兒籠這樣的發明。
把孩子放在窗外籠子裡,19世紀盛行的「嬰兒籠」是什麼
嬰兒籠並不是把孩子放在籠子裡關著,而是把孩子放在一個獨立的空間中。
在國外,嬰兒籠做成了一個可以放在窗戶外面的樣子,四面八方全是欄杆,只有門面向家裡的那一側才有一個。
1922年發明了這個嬰兒籠之後,嬰兒籠就漸漸的流行起來了。
發明了這個玩意兒之後,,著名兒科醫生路德·埃米特·霍爾特在1894年,出版了一本著作《嬰兒的照顧與餵養》。
在他的這本書中,埃米特仔細地描述了嬰兒需要如何被「撫養」:「對於兒童的健康和成長來說,新鮮空氣和淨化血液所必需的,這和適當的食物一樣重要。」
「食慾改善,消化更好,臉頰變紅,這些都是健康的跡象。」
雖然嬰兒籠紅極一時,甚至還有很多人為此做實驗提出說明,但是大家最終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趴在嬰兒籠上向下看的時候,根本意識不到危險是何物。
所以嬰兒籠逐漸消失了,就目前看來,現在科技不斷進步,思想觀念不斷變化,不再封建了,進行挫折教育也有的是方法。
所以想必嬰兒籠消失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在如今科技發達的年代,發明更多有利於嬰兒成長的東西很容易,嬰兒籠自然就被淘汰了。
如果是你,你敢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窗外的嬰兒籠中嗎?
「嬰兒籠」演變成的嬰兒床,有必要買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嬰兒籠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嬰兒床。但是在買嬰兒床這一件事情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爭議!
1.同意的人這麼看:
如果不買嬰兒床給孩子睡的話,孩子和爸媽一起睡覺時,很有可能在爸媽翻身時被壓到,或者把被子拉過去,嬰兒著涼引起感冒。
如果買了嬰兒床的話,小孩子不僅可以睡得舒服,同時也養成了獨立的習慣,這樣不依賴爸爸媽媽的話,有利於以後更加獨立生活。
2.不贊同的人這麼看:
如果分開睡的話,媽媽給孩子餵奶就不方便了,且孩子在單獨睡的時候容易哭鬧。
等孩子大一些之後,可以站立走路時,嬰兒床已經沒有必要了,也不安全了,基本就是擱置在一旁佔空間。
3.糖果媽媽認為:
一般大人睡的床都比較大,而且媽媽都會很細心,所以壓到小寶寶的情況很少很少,更不可能你壓到了寶寶還渾然不覺。
而且小寶寶才幾個月大,現在就說什麼培養獨立性豈不是太早了?在現在這個年齡階段,最需要的是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所以晚上還是讓寶寶跟自己睡。
但是可以在白天時使用嬰兒床,半歲之前的寶寶,他們一天往往要睡上十七八個小時,如果把他們放在大人的床上睡覺的話,沒有大人的陪伴,寶寶容易有危險。
嬰兒床的類型
比較常見的為以下幾類:
1、搖籃床
實木的電動的都有,可以通過搖晃哄寶寶睡覺,但如果寶寶習慣了晃著入睡,以後不晃就睡不著了,而且總體使用時間不長,安全性不高。
2、可調節高度嬰兒床
有點類似上下鋪,寶寶在上鋪,下面可以放毛巾被子小玩具之類的東西。等寶寶大一點可以站立了,就可以拆掉上層,這樣寶寶不會爬出來。側面護欄也是可拆卸的。
3、可摺疊床
最大的優點是不佔地方,而且帶出去出去比較方便,但是使用時間有限,只有在寶寶不會走路的時候適用,稍大一點就用不了了。
嬰兒床選購的要點
最先當然是要考慮安全問題了
安全包括哪些方面呢?
1.側板
為了方便有些是側板可以翻開的,側翻旁板在提起時是可以自動嚙合的,如果一旦出現無法自動嚙合的情況,會有嬰兒跌落的風險
2、間隙
一些地方存在間隙,若是間隙過大,則會讓寶寶的手或是其他地方被夾住,很不安全
3.把手
有把手的嬰兒床很可能會勾住寶寶的衣物什麼的,造成安全隱患
4.零件
不要有可拆卸的零件,不然被寶寶拆下來玩耍甚至吃掉,麻煩就大了。
關於嬰兒床的知識就介紹到這裡,到底要不要買嬰兒床,相信各位寶媽心中已有定奪。不知道你怎麼看呢?你家寶寶有沒有嬰兒床呢?可以給我留言分享給大家呀。
我是糖果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一個四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