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派藝術第四代傳承人齊亮夫《荷花》又見白石神韻
他創造的紅花墨葉法,一掃文人畫的荒涼之氣,傳達出強烈的生命勃發的力量。齊白石遂在吸取八大山人以及吳昌碩筆墨精神的基礎上,自創了「紅花墨葉」畫荷法:用飽滿的洋紅直接潑寫荷花,襯以黑呼呼的濃墨葉和用焦墨寫就的荷梗,在紅黑、濃淡、乾濕的對比變化中形成鮮明奔放的視覺效果。表現出濃鬱的民間審美趣味,傳達了強烈的生命勃發意識。
-
齊白石第三代傳人-湯發周趣談:齊派傳承人齊江山作品價值解析!
01血脈傳承血脈傳承——齊白石之嫡系後代,無論是齊良琨,齊良遲,齊良末或者是齊靈根,齊江山,都一樣骨子裡有著齊氏宗族的血脈,那種藝術的靈感和天分與生俱來,欣賞或收藏他們的作品,對於我們了解和研究白石老人的書畫藝術,品味白石老人遺風,繼承和發揚齊派藝術
-
國畫新秀靳戰科,齊派第四代傳人
從小熱愛書法和繪畫藝術,尤其對齊派繪畫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對國畫潛心研習、臨摹齊白石國畫藝術。2020年機緣巧合認識了被稱為「國畫之魂」的何江熊老師,並決定拜在恩師門下,經過半年老師對他的考察,恩師決定收為弟子。在跟隨恩師學習以來,經過何老師言傳身教,繪畫技藝突飛猛進掌握了很多筆墨技法,章法布局,顏料的調配等。
-
紅花墨葉君味濃——齊燕君齊派繪畫藝術探微
▲ 齊燕君創作中紅花墨葉君味濃——齊燕君齊派藝術探微文 / 郭建他的衰年變法開創的紅花墨葉派,不能將其僅僅理解為一門齊派藝術,應該是特指工筆與寫意相結合,「託物言志」,表現中國「精氣神」的當代國畫藝術。
-
齊派第三代傳承人齊由來再創經典葫蘆題材——《秋色佳》
齊白石是中國書畫領域一座無人逾越的藝術高峰,做為他的嫡傳後人(齊白石的第10孫)現年已87歲高齡的齊由來大師,已經在齊派藝術事業的道路上刻苦鑽研了近60個春秋,從少年華發,到如今的耄耋之年,他用自己的大半生繪就演繹出了齊派藝術的博大精深。
-
齊白石第四代傳人|齊派後人齊駙趣談白石老人
齊白石57歲那一年,第三次來北京,之後長居於此,借住法源寺,掛潤格賣畫,但賣得並不好,友人陳師曾建議他自出新意,變通畫法,齊白石於是開始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漸漸開始廣為人知。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北京文化圈的幾位重量級人物,比如徐悲鴻,梅蘭芳等等。
-
為什麼要收藏一幅齊派後人齊由來大師的畫?
一代宗師齊白石,堪稱中國書畫界的藝術泰鬥,他的齊派藝術一脈相承,傳至今日已有百餘年他畫的蝦、荷花、壽桃、葫蘆,傳承了白石老人紅花墨葉、兼工帶寫的風格,落墨成金,筆筆傳神。尤其工筆畫貓,自成一派,靈動神生,惟妙惟肖,造詣極高。畫作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凝聚了齊由來大師的創作精髓,再續齊派藝術價值巔峰。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齊由來大師79歲高齡時創作的一幅巔峰作品《碩果蟠桃》。
-
「董氏正經奇穴」第四代學術傳承人謝金明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童金德)「董氏正經奇穴」第四代學術傳承人謝金明,國家中醫執業醫師,灌雲謝金明中醫診所主診醫師,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現為中國針灸推拿協會會員,國家高級保健推拿師,早年拜我國著名針灸學家、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靳瑞教授為師,學習"靳三針"療法,1991年赴上海中醫學院附屬嶽陽醫院進修,曾得到上海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羅志瑜先生
-
「齊派山水」唯一傳人,真跡再現拍賣近10億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
不僅刷新了全球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紀錄,而且成為第一件邁入「一億美元俱樂部」的中國藝術品。同時「齊派山水」也成為近期書畫收藏界的焦點話題。而齊白石後代傳人之中大多從事「齊派花鳥」畫的研究與創作,唯有曾孫齊江山獨愛山水,研究齊白石山水30餘年之久,將「齊派山水」頓悟、滲透,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被業界公認為「齊派山水」唯一傳人。
-
齊白石嫡孫齊由來再現齊派藤本植物題材--葫蘆
齊白石是中國書畫領域一座無人逾越的藝術高峰,做為他的嫡傳後人(齊白石的第10孫)現年已87歲高齡的齊由來大師,已經在齊派藝術事業的道路上刻苦鑽研了近60個春秋,從少年華發,到如今的耄耋之年,他用自己的大半生繪就演繹出了齊派藝術的博大精深。
-
第四代傳承人吉洳慶當選全國第十三屆青聯委員
我們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努力做好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鬥者、開拓者、創新者,以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為傳承經典傳統服飾文化技藝做貢獻。」會議現場會議現場吉洳慶繼承發揚了母親吉慶祥的「吉式立體剪裁法」。這些年她的團隊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全面認可和充分信任。
-
《天師造化白石風骨》齊派傳人李笑天青花草蟲精品展在京開展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和推廣齊派繪畫藝術,把齊派最精美的繪畫作品展現在大眾面前,由北京書畫藝術院主辦的《天師造化—白石風骨》齊派傳人 李笑天青花草蟲精品展於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華夏珍寶博物館盛大開展.
-
《天師造化白石風骨》齊派傳人李笑天青花草蟲精品展在京盛大開展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和推廣齊派繪畫藝術,把齊派最精美的繪畫作品展現在大眾面前,由北京書畫藝術院主辦的《天師造化—白石風骨》齊派傳人 李笑天青花草蟲精品展於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華夏珍寶博物館盛大開展.
-
傳千年藥墨之經典,結墨療智慧之結晶
藥墨傳承千年有餘,一直以來都是中醫中的佼佼者。2015年,藥墨傳承人把傳承千年藥墨經典,與現代工藝技術、傳統中醫療法優勢相結合,獨創墨療法。墨療,墨之以療。以墨為載體形成的養生、理療方法。以傳承中藥複方和松煙墨,經古法炮製而成的墨錠為根基,以觸火點灸、外敷的方式調理身體疾患的養生、理療體系。不僅可以用來調理身體治未病,還可調理各類疾病。今天,善水藥墨小編就帶大家走進藥墨。 藥墨的發展 以藥入墨大約始於三國。其時制墨專家韋誕「參以珍珠、麝香搗細末合煙下鐵臼,搗萬杵」,首開貴重藥物入墨之先河。
-
《傳承人》第3期:刀尖下的文風墨韻——合川峽硯
文峰古街,集涪江、渠江、嘉陵江三江靈氣,自帶巴渝獨特的「文風墨韻」。本期《傳承人》將對話合川峽硯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易宗成,揭秘「文房四寶」中的「硯臺」傳承千年文風墨韻的故事。1 合川峽硯製作技藝傳承人——易宗成易宗成1968年出生,共產黨員,榮獲國家人社部頒發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建築石雕技術指導專家、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合川峽硯代表性傳承人
-
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朱炳新簡介
朱炳新,1957年1月生,清同治1875年紹興「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 。主要成就 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代表作品 雷峰塔、峨嵋金頂、洛陽應天門、人民大會堂香港廳銅門、普陀山南海觀音大殿、洛陽老君山、北京首都博物館、首部金屬書《共同的心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