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暨南大學迎來第一批學生返校。
@藥學院的博士生楊偉群:本來以為春天能回來
下午三點二十,來自藥學院的博士生楊偉群提著兩袋行李回校。據介紹,南校門是今天學生返校的必經唯一通道,她經過了消毒,確定個人信息,測體溫,再確定個人行程信息等多道程序。
據楊偉群介紹,她在年後就回到了廣州,住在親戚家裡,也是為了在疫情形勢下所做的應對之策。她說,時隔四個月之後再回到學校感覺很親切,覺得學校的樹都更茂盛了,「本來以為春天能回來,哪知道現在夏天了,真的太長時間了,好難得。」
記者了解到,在第一批返校的學生中,藥學院的人數僅次於生命科學學院。對於學生返校,學院表示和導師們都很關心,通過微信建群每天聯繫學生。返校的學生要準備進行答辯,補充實驗。至於畢業典禮和拍畢業照的問題,學院表示要服從學校安排。
據悉,藥學院為每個返校的學生準備了防疫健康包,裡面包括口罩,消毒液和洗手液等三樣物資,楊偉群感到十分暖心。
@藥學院博士研究生郭達基:期待與湖北室友儘快重逢
下午四點左右,作為藥學院今天最後一個報到的學生,博士研究生郭達基回到了藥學院。天氣炎熱,他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滿頭大汗,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籤訂了返校安全承諾書,領取閱讀學生校園行為規範,並在首頁籤字。接著,他也領取了防控物資。他從佛山過來,轉兩趟公交車到達學校,一路很順利。
郭達基進入宿舍區,需要登記信息,測溫等步驟,宿管阿姨還對學生行李進行消毒,以保障大家的安全。他住在四樓,沒有選擇坐電梯,而是爬樓梯,他笑言,現在是爭取時間做運動,提高免疫力。
四點十分左右,郭達基打開418宿舍的大門,進門後他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認真洗手,然後打開窗戶通風,等散味之後再打開空調。郭同學說,他從家裡帶來了飯盒,和50個口罩,為返校做足了準備,「沒想到隔這麼久才會到學校,晾在陽臺的衣服都要重新洗了,還好我把電腦帶回去了,可以完成論文。」因為疫情,他笑稱自己的衛生習慣得到了很大提升,當場用酒精對手機消毒,全身洗完以後才會坐到宿舍的椅子上。
郭達基的室友來自湖北,尚不能返校,但他們隨時保持溝通。他說,他在期待與室友儘快重逢,也會儘快將學校的情況分享給室友,並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郭達基稱自己已經找到了工作,接下來就是準備答辯了,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生命科學學院王亞蘇:提早返程,做好準備
生命科學學院的王亞蘇同學回到510宿舍,心情十分激動。她來自內蒙古,鄰近黑龍江綏芬河。在綏芬河疫情突變之際,她擔心意外情況便提早回到廣州,在學校對面租了一間臨時公寓,因此才得以進入學校第一批返校學生的名單。她笑說非常榮幸,只有準備充分,才能贏在起跑線上。王亞蘇表示,她還有一篇論文未完成,之後會在學院幫助下加快進度,積極應聘。
據悉,該學院今明兩天將一共迎來42位博士研究生返校,工作繁雜而精細。
@暨南大學第一食堂:分區域無接觸配餐
下午不到五點,暨南大學第一食堂就已經開門迎接學生。記者現場看到,食堂實行的特別舉措包括一人一桌,同向而坐,不說話不交流。同學打飯時前後保持一米以上的間距。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食堂鼓勵打包,並實行分區域無接觸配餐。師生須將自帶的飯盒放在專門的託盤上,打飯的阿姨統一佩戴口罩,戴著手套,全程不接觸飯盒,託盤會定時得到消毒,這樣最大程度保障大家的用餐安全。記者看到,整個食堂乾淨整潔有序,沒有出現用餐者扎堆的現象。食堂還專門出臺了食堂指引,措施簡明而有力。
@校方:五校區多次防疫演練,返校名單仔細敲定
為加強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檢驗各校區學生返校時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暨大在廣州、深圳、珠海的三地五校區均開展了多次疫情防控模擬演練。校黨委書記林如鵬、校長宋獻中等現場檢查演練過程並具體指導,將學生返校的疫情防疫工作落細、落實、落小。
學院黨委書記李弘劍介紹說,第一天返校的學生名單要經過一次次仔細核對,學生三天前才得到正式通知,符合畢業要求的人才返校,之後還要進行封閉式管理,學生不能進出校園。學校採取人盯人的策略,輔導員每天都會和學生進行溝通,隨時監測情況,「其實第一天返校相當於做試驗,我們會比較謹慎,學校對返校進行了五次以上的演練,我們會視第一批學生返校的情況為以後批次的返校鋪好路。」
在後勤保障方面,學校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類活動場所準備了充足的衛生防護物資,每天會安排專業清掃人員對校園進行消毒殺菌和衛生清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曾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