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沙攜今年來最強颱風雨來襲 南方多地高溫將緩解
昨天(26日)今年第9號颱風「納沙」生成,相較前4個颱風的形式主義,納沙更具實力,預計其強度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先是29日登陸或擦過臺灣南部沿海,後於30日登陸粵閩一帶沿海,對緩解目前南方大範圍的高溫有明顯作用。針對納沙的特點、風雨影響,中國天氣網特別採訪了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為您一一解答。
「納沙」是個慢性子 將給我國帶來今年來最強颱風雨
7月21日凌晨開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活動頻繁,短短34個小時內,今年第5、6、7、8號颱風相繼生成,儘管數量可觀,但影響力卻有些力不從心,5號颱風「奧鹿」與6號颱風「玫瑰」對我國無影響,7號颱風「洛克」和8號颱風「桑卡」則撲向香港和越南,由於強度不強,南方大範圍的高溫天氣仍在持續。
長時間的高溫炙烤讓南方的小夥伴們紛紛呼喚颱風的到來,在萬眾期盼下,有望挑戰高溫的今年第9號颱風「納沙」生成。今天下午5點鐘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省臺東縣東南方大約820公裡的洋面上,就是北緯18.4度、東經127.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20-250公裡。
中央氣象臺預計,「納沙」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轉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2-14級,35-42米/秒),並向臺灣東南部沿海靠近,將於29日下午到夜間登陸或擦過臺灣南部沿海(颱風級,12-13級,35-40米/秒),30日下午到夜間登陸福建中南部到廣東東部一帶沿海(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10-12級,25-33米/秒),登陸後強度逐漸減弱。
27日20時至28日20時,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將有6-7級大風,部分海域陣風可達8-9級。臺灣東部的部分地區將有大雨。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許映龍向記者介紹,颱風「納沙」具有3個特點。第一,「納沙」前期的移動速度慢,不足每小時10公裡,後期靠近我國時速度將加快,或每小時達到20公裡,登陸後速度將減慢;第二,由於目前海上有5號颱風「奧鹿」和南海擾動存在,對於「納沙」後期的移動路徑將產生一定影響,路徑複雜多變,預報難度大;第三,相較於降雨,風的影響相對較小,降雨的強度可能更強、持續時間可能更久,可能是今年以來颱風引起的最強降雨,主要影響我國華東地區。
「納沙」有望緩解南方多地高溫 廣東南部仍會煎熬
高溫持續,杭州市民防空洞裡覓清涼。(來源:中新網)
針對目前南方大範圍的高溫,「納沙」的到來會產生怎樣影響?許映龍表示,「納沙」將削弱給我國帶來高溫天氣的副高系統,同時南下的冷空氣也將削弱副高,二者共同作用,我國南方多地的高溫天氣將暫時得到明顯緩解,但是廣東南部受颱風外圍的下沉氣流影響,高溫天氣難以緩解,煎熬繼續。
今年以來颱風偏多偏弱 未來仍是颱風活躍期
分析表明,今年以來,由於南半球越赤道氣流活躍,颱風生成數量偏多,較常年偏多1.1個。其中7月份生成數量明顯增多,常年4個,今年已生成7個。但由於有4個颱風是南海本地生成,環境不利於颱風發展,因而颱風個頭偏小、強度偏弱。
許映龍表示,目前颱風仍處於活躍期,未來還有可能生成颱風。建議有颱風來臨時,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