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父母買房加上兒媳婦的名,意味著什麼?

2020-12-18 騰訊網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詹青

近期「娘娘」孫儷職場新劇《安家》持續熱播,作為一部展現地產中介人的職業劇,劇中便埋藏著不少行業潛規則的故事、也隱藏了不少關於房產的倫理話題。

本期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劇裡所涉及的現實生活中一個非常高頻的房產法律糾紛問題:關於房產加名的問題。

父母全款買房,兒媳婦該不該加名?

《安居》中有這麼一幕:辛辛苦苦開包子鋪攢錢的嚴叔嚴嬸,拿著在半輩子賺來的血汗錢,準備全款買房,在上海安家,誰知在籤約時,兒子突然說要加上未來兒媳婦的名字,現場瞬間陷入尷尬的氛圍。

兒媳婦要求在房產上加名 圖/網絡

老嚴夫婦的表情,明顯極不情願 圖/網絡

父母在大城市辛苦一輩子給兒女攢錢買房,是給自己一個盼頭,也是希望以後能跟兒孫住在一起,這樣在大城市也算有了真正的歸屬感。那麼,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這個問題瞬間引發了網友熱評。

評論分為正反方:

正方:該!女生不容易,女生婚後有生育問題,在婚姻裡本來就稍顯弱勢,房本上有自己的名字是對自己的保障!

反方:不該!如果說你以後會孝敬,那也不會在乎房產證上有沒有你的名字,除非已經做好分財產的準備?更何況是老兩口全款買的房,憑什麼要加你的?

兒媳婦加了名,意味了什麼?

從網友的討論來看,「婚前購房,該不該給兒媳婦加名」,這個話題確實關注度極大。據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在關於婚姻與房產的法律糾紛問題上,涉及婚前婚後房產、有無加名的糾紛大約要佔到婚姻財產糾紛案的八成,所以,對於這個高頻話題,值得好好研究。

很多人會因為準備要結婚而購房,那麼房子寫誰的名字呢,這可是一個大問題

今天將和大家一起討論下,《安家》中,嚴叔嚴嬸全款買的這套房,歸屬權到底該怎麼判定?

這裡有幾個關鍵點,我們先來捋一捋:

老嚴的兒子未領證(婚前)

房子一次性全款購買(無貸款)

老嚴兩口子出資(父母出資)

合同籤訂後,3個工作日內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房產證上加了準兒媳婦的名字)

所以,《安家》中關於房產加名的問題,其實可以這麼總結:

這是一套婚前由一方父母全額出資為子女購下的房產,產權最後登記在兒子與媳婦雙方的名下,那麼,假如離婚時應如何分割?

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劉文律師在接受採訪表示,我國涉及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的法律條文主要有:《婚姻法》第十七條、《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和《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

由於雙方即將締結婚姻關係系父母為子女出資購房願意登記在子女及其未婚夫(妻)名下的客觀前提,正是由於雙方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父母才會同意將其出資購買的房屋登記在子女及其未婚夫(妻)名下,父母的真實意願是為子女購房,用於子女及其未婚夫(妻)婚後共同生活居住,因此,其出資應當系對子女及其未婚夫(妻)的共同贈與,將準兒媳婦的名字加到房產證上,那麼贈與行為已經完成了,房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綜上,《安家》中,嚴叔嚴嬸出資購房的房子,則視作婚前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買房,由於產權登記在兒子與兒媳婦雙方名下的,離婚的時候,該房產應當按照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平均分割。

女性由於婚後要承擔生育任務,在婚內相對弱勢,往往會對「房子有無名字」表示敏感 羊城晚報資料圖

一圖看清:婚前婚後買,有無名字,區別很大

婚前、婚後買房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有名字、無名字又有什麼區別?

對此,羊城派記全媒體者專門製作了一個表格,將婚前婚後的房產歸屬問題一一理清。當然,由於現實生活的複雜性,在房產分割上,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例外。

制表/詹青

從法律專業角度講,加名與否,什麼時候加名,其實都非常有講究,不同情況的加名,會導致不同的權利變動後果。

我們抱著最大的誠意走入婚姻,同樣也保持理性的態度對待物質與情感的拉鋸,這或許是我們對待這個世界、對待情感與婚姻最好的態度。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棟賢

實習生 | 何海晴

相關焦點

  • 《安家》,願天下父母都能被溫柔以待,都能有一個家
    老嚴一家人是從外地來的上海,辛辛苦苦了一輩子,在上海賣包子為生,一套一室一廳的老房子花光了兩位老人所有的積蓄,終於要在上海安家了。很快,房似錦就約了宮蓓蓓和老嚴一家人籤合同,就在籤合同的時候,老嚴的兒子告訴他說,要加上未婚妻靜靜的名字,頓時,老嚴愣住了,心裡難受極了,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到頭來還要加上別人的名字。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元旦即將來臨,意味著春節也不遠了。假如你是個兒媳婦,丈夫有個妹妹,遠嫁他鄉。如果婆婆和你商量,你小姑子想今年回家來過春節,你怎麼辦。某視頻裡有位女士說「我直接否決了」,評論裡沸騰了。這個「懂」裡的內容是什麼,想必懂的人不用解釋。作者給的理由是「習俗是一方面,不想看見她們是另一方面」,是否意味著小姑子真的很討厭,也不一定,還有可能是姑嫂不對付。
  • 《安家》心疼老嚴夫婦,她們的遭遇是多少父母的真實寫照?
    如今兒媳婦懷孕了,老兩口滿心歡喜搬去照顧兒媳婦和即將出生的孫子,兩人一路上暢想著祖孫三代其樂融融的生活,誰曾想開門後的遭遇深深刺痛了她們的心。大家可以看到門開開那一剎那,老兩口一臉愕然,他們一定在想親家母什麼時候冒出來的。這或許不算什麼,畢竟人家是女方的媽,來女兒家住幾天也理所應當,沒什麼值得詬病的地方。
  • 《安家》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有名不代表有房,女人要有自己...
    電視劇《安家》中嚴叔帶著兒子和他的女朋友籤約買房的時候,兒子突然說要加上女朋友倩倩的名字,兒子這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讓在場的每一個人瞬間表情定格在那裡了。中介大氣不敢出,賣家海清一副:完了,我買不到房子了。老嚴懸在合同上的筆也是怎麼都下不去,這時倩倩忽然開腔了。
  • 老公,買房你連百分之40的錢都不願意出,咋好意思讓加上你名?
    老公,買房你連百分之40的錢都不願意出,咋好意思讓加上你名?你這種男人真是自私,自己不願意付出,一毛不拔,又想讓別人給你安全感,別人就該無私奉獻嗎?在一起過日子也不要分的那麼清楚,不可分,不信可以去諮詢律師要有誠意可以一起湊錢買,沒錢可以貸款可以借,不拿錢還想白住白拿,想的挺好不對,即使是婚後,父母全款買房,如果是我,我會離婚!女人啊,別說多信任多信任,多愛這個男人!等你傷透後才會走走不了呢!你父母買的房子,你都不應該作為戶主!房證就是你父母的名字,關你們啥事?有這種親爹媽?
  • 《安家》比起鳩佔鵲巢的太表姑奶,老嚴家養不熟的兒子兒媳更可恨
    在《安家》中,對於鳩佔鵲巢的太表姑奶一家的所作所為,對於吃瓜群眾的我們而言,不能不說著實是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我們總是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不是龔家人收留了落難的太表姑奶一家人的話,哪裡還有他們現在家族的枝繁葉茂;現在倒好,不知恩圖報也就罷了,居然忘恩負義,真實地上演了一出「農夫與蛇」的劇情。
  • 重溫大陸熱播劇《安家》 看臺灣律師帶你get《民法典》買房要點
    又到買房的「金9銀10」,其實買房、租房問題,也是在大陸的臺胞一直非常關注的話題——臺青畢業租房、臺商安居買房,很多人正經歷著或即將經歷著與房子有關的種種。
  • 《安家》電視劇,引發「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名字」熱議
    《安家這部劇是改編自2016年北川景子所主演的高分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加上國內買到版權後,由六六改編,劇本加入了很多本土化元素,所以期待聲很高。電視劇從開播以來一直熱度高漲,不僅僅是一部職場劇,更是體現現代社會人生存核心-房子的一部劇,十分的貼近老百姓生活。
  • 買房要加兒媳名嗎?聊聊《安家》中的法律問題
    近日電視劇《安家》熱播劇情寫實直擊國人對房產的痛點#安家老洋房故事原型# #安家兇宅賣給了法醫#>#心疼宋爺爺江奶奶#……各種話題在微博引發熱議房產作為一般家庭最重要的財富其中涉及到的法律和現實問題相信大家都有關注一二今天明法君帶你了解《安家》中的法律問題
  • 安家:嚴叔兩口被趕出門;翟總對房似錦只是利用;徐姑姑太重感情
    《安家》中嚴叔兩口被兒子「婉拒」的劇情,看著是令人氣憤的,老兩口多年來攢下的積蓄給兒子買了房,也加上了兒媳的名字,但是他倆想搬過來住的時候,結果被打臉了,兒媳也是直接甩臉了,兒子也沒打算讓老兩口住進來。
  • 《安家》:當兒子不孝的時候,「養兒防老」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最近,電視劇《安家》裡面的劇情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安家》裡面的情節反映了許多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給人們提了個醒。在最近更新的劇情裡,房似錦的媽媽再度作妖,聯合起了張乘乘去找房似錦跟徐文昌的麻煩。
  • 《安家》女孩有一種心酸叫:扶弟魔
    電視劇《安家》熱播,從來都不追劇的我破天荒地追了一次劇,關於房子永遠是全民熱議的話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都在為了能擁有自己的房子而打拼。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買到了人生中國的第一套房,有的人通過父母的努力買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 孫儷的《安家》讓人失望!
    文中點名批評了《安家》和《完美關係》打著行業劇之名,實際上是「懸浮劇」。順便也批判了前不久的《精英律師》:即使主演們頭上頂著影后視後、影帝視帝的名頭,也沒能扭轉國產職業劇「拍一行、毀一行」的一貫作風。在我們的電視市場中,你可以看見警察談戀愛,看見醫生談戀愛,看見律師談戀愛,但你就是看不到他們幹活兒。5其次就是《安家》的角色塑造是空洞的,沒有創新的。
  • 《安家》是哪部小說改編的?主要講述什麼樣的故事?
    老一輩人在大城市努力一輩子給兒女攢錢買房,是給自己一個盼頭,也是希望以後能跟兒孫住在一起,這樣在大城市也算是有了真正的歸屬感。電視劇《安家》中嚴叔帶著兒子兒媳籤約的時候,兒子突然說要加上老婆的名字,從老嚴夫婦的眼神裡也能看到一絲猶豫,不知道大家對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這個問題怎麼看?這部劇是不是根據小編改編的呢?
  • 《安家》房似錦的賣房人生,演繹得淋漓盡致,不愧是娘娘!
    通過自己的管理和安家幾位員工的努力下,一路披荊斬棘,業績不斷攀升,在此期間房似錦與徐文昌的感情慢慢升溫的所產生一系列故事的一部劇。雙博士夫妻買房,頗有致敬《蝸居》的意味。在諾大的一線城市上海,買一個滿意的學區房,實則不容易,也反應了博士等高知外來群體在一線城市生活的困境。其次,老嚴夫婦買房,也反應了中國家長式的作風,傾盡一輩子的積蓄,為子女做奉獻。而一個家庭買房房產證該不該寫上兒媳婦的名字,反應了現代社會各種現實問題。
  • 花了50萬買房,打算再買輛車,如今兒媳婦一句話,讓婆婆心寒
    我兒媳婦和我兒子結婚一年多了,我兒子26歲,她25歲,她說沒玩夠,過兩年再生孩子。我和老公現在也有工作,打算等兒媳婦懷孕我再辭職去照顧她。現在我每次不上班就去兒子家給他們打掃衛生,我兒媳婦是真的懶啊!她在一家化妝品店做店員,平時上班的時候自己收拾得挺利索,還化著妝。可是,他們家裡真的不能看。
  • 《蝸居》和《安家》「PK」結果,巨大的落差說明了什麼?(原創)
    人生如戲,誠不欺我《安家》裡海清飾演的宮蓓蓓和丈夫正好是十年前《蝸居》裡的「郭海萍夫婦」。10年前買房困難,而10年後他們買房更加困難。2009-2020年,從《蝸居》到《安家》,上海的房價從38萬/套漲到了現在每平米6.5萬/㎡。
  • 《安家》:不要總怪別人太壞,是你對自己太不愛惜!
    #電視劇安家#關注微光,看盡世間百態昨天看電視劇《安家》,電視劇還沒播完,熱搜就上來了,網友紛紛表示看這兩集都要被氣死了!真是「奇葩年年有,《安家》裡最全」!每一個父母都無私地愛著自己的子女,但子女卻未然。老嚴夫婦全款買房,只為了讓兒子與兒媳未來的生活沒有負擔,根本沒有想過,未來會有怎樣的變數,也沒有想過,自己拼命地付出,最後什麼都得不到。像老嚴夫婦一樣,盡其一生,只為兒女生活的父母,其實不在少數。他們一輩子都在為兒女奉獻自己,卻幾乎沒有為自己考慮過一絲一毫。
  • 安家買房戳中多少父母的心?「80、90」後共鳴!孟母三遷不是夢
    安家》最近播得火熱的劇是六六編劇,安建執導,孫儷、羅晉主演的都市職場劇,雖然這部劇聚焦以房產為主,但是也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社會不同的尖銳問題,讓我感同深受,特別是門店裡有一位外號「985」的重點大學畢業生,雖是名牌大學畢業但是在賣房的這些事情卻沒表現出過人的天賦
  • 一部《安家》劇,六大戳心愁,恰似黃浦江水向東流
    ——弧度《安家》是由安建執導,六六編劇,孫儷、羅晉、張萌、王子健等主演的都市劇。編劇六六,十年之前一部《蝸居》大熱,十年後再度出手《安家》。這兩部與房子題材相關的電視劇,總是在不經意間戳到人內心的痛處。國人安土重遷,家國天下的情懷融在血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