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考題在課外,能力的訓練一定在課內

2020-12-16 人生底色看語文

審美鑑賞能力很重要,是語文的核心素養。

然而之前大多數地區的高考,卻可以迴避,具體表現為他只是高考選考題的一部分。但是從2017年開始全國卷變成了必考題,成為了無法迴避的面對。

也就是說,從這一年開始,文學類文本的閱讀,或者審美鑑賞能力的一個考察點,正式確立。

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相比難度更大,之前大多數省份所考的人物傳記,主要是篩選人物的信息。

文學類文本的閱讀,不僅需要篩選信息、歸納分析,更有對母語運用能力的深層的考察:敏感的領悟力,審美的情趣,以及文化感受的能力。

文學類文本閱讀能力,很難速成,需要長期的浸潤。當作為選考題的時候,也正是絕大多數考生所放棄的。但從去年開始,這已經成為不可能,與其抱怨,不如行動。

當前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快速閱讀能力的訓練,以及文學審美鑑賞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增加我們的文化感受能力。

高中的語文學習首先要面向高考,贏得高考,才有資格談論日後的發展。鑑於文學類文本的閱讀能力,培養的長期性,我們一定要把文學類文本的閱讀和訓練貫穿在整個高中期間。

高一高二自不必說,高三階段,即使再忙,也要擠出時間閱讀文學類的作品。

這裡我們並不排除技巧,答題的技巧自然有它管用的地方,但是審美的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卻非一朝一夕能提上去。需要相當作品閱讀的積累,沒有一定的閱讀量,此類題型的高分,無異於空中樓閣。

但閱讀的過程中也要防止另一種傾向,只看故事,不看考題。文學類文本的趣味性,經常使得一部分同學買櫝還珠,文本的本身非常熟悉,文本之後的考題只是匆匆的瞅一眼,並不進行詳細的思考。

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試卷,語文閱讀試卷的構成,既有文本,又有後面的題目,二者缺一不可。

那麼如果認真讀,需要讀到什麼?如果是小說,這一類題型重點在於概括故事情節鑑賞人物的形象,把握小說的表達技巧,以及語言的風格等方面。後邊的大題部分也注重考查,對於作品的價值觀以及審美的取向判斷

作為高中生,一定要有能夠突破作品表層的故事,深入發掘作品底蘊的能力,一定要會探討這種作品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心理,以及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的解讀。

如果是散文,一定要抓住它,以記敘和抒情為主的特點。還要注意到散文的篇幅短小,筆法靈活,取材廣泛的特點。考小說的時候多,考散文的時候少,但是考散文的難度一般要比小說大一些,主要就是因為散文比小說要活。

但是不論看起來有多難,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比如選修的課文中有《故都的秋》一課,只要把這一篇散文學精學透,是可以應付一大批傳統散文名篇閱讀的。

在描寫北平的秋景中,鬱達夫刻意的寫出其中的秋味,融入了強烈的主觀情感和個人的審美趣味。在學這篇文章的時候,務必要做到精讀,精讀,精讀!

精讀到什麼程度?讀到到不通過看書下注解,就可以品味文章的語言,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心靈的搏動,進入到作者通過文字所創造的獨特的境界

通過這篇散文,能悟道盡與情人的關係,能學會融情入景的手法。能做到這一點,把散文類的文章還有什麼問題?

除了閱讀小說和散文的文學作品,並加以悉心的體會和琢磨,我們還要學會去閱讀一些文藝評論的著作。

其實相關的例子,大家也可以從課文中找到,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三單元,《咬文嚼字》,《談中國詩》,《說「木葉」》,從教材的角度來看,這幾篇都不是重點的課文,但是卻包含了相當好的語文學習的方法。

如果我們能夠對這一類的文章進行仔細的閱讀,我們的審美鑑賞能力,解析作品的能力,對於母語的感受能力,對於文學形象規則的把握,都會有質的提升。

語文的學習雖然是一門功夫在詩外的學問,但其實如果把課本讀的好,讀的透,是可以少讀書,多領悟的。

關注初高中英語和語文學習,這是我們今年寫的第289篇原創文章,閱讀更多,請加關注。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備戰2020年,文學類文本閱讀注意四個大方面
    高考語文的文學類文本考查,要求同學們能「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也能「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研究這幾年的考題,發現考的範圍比較穩定,但通過對近兩年考題進一步的分析,依然可以看到在穩定中有些變化。
  • 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解決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難點,讓得分再高點
    近 幾年高考的語文閱讀題往往會選擇「二選一「的形式讓學生選做,一類是文學類文本閱讀,_類是傳記類文本閱讀, 而教師在高考的輔導中更傾向於讓學 生選擇傳記類文本閱讀。這類文章相對 來說層次分明,容易從文章中找到答 案,但是這種功利性的選擇違背了語文 教育的目標,從未來語文高考的大趨勢 上還是要引導學生重視對文學類文本的 閱讀,因此,本文將對文學類文本閱讀 的策略進行探討。
  • 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將有新變化 文學類閱讀成必考
    南國都市報記者黃婷文/圖  語文作為高考的首場考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最後的30多天,如何做好語文備考,今年的語文考題有哪些新變化,面對新題型考生們如何應對?海南華僑中學語文組副組長兼高三語文老師白建東有著長達10年高中語文教學經驗,他曾多次參加我省高考語文閱卷。應本報之邀,白建東老師為全省考生送來複習錦囊和答題寶典。
  • 語文文言文複習:課內課外齊進 精讀泛讀並舉
    文言文一直被視為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個瓶頸。它難在兩點:一是文字障礙,二是年代隔閡。但文言文又一直是高考的重點之一,近年來還有不斷加重的趨勢。臨考前複習文言文有什麼總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兩句話:課內課外齊進,精讀泛讀並舉。
  • 2011至2020歷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卷閱讀題考題類型匯總及分析
    (這裡也包括名篇名句默寫);現代文閱讀又包括論述類文本閱讀、說明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其中實用類文本閱讀又包括傳記、非線性文本閱讀等。而現代文閱讀中,論述類文本閱讀是必考題型,基本每年必考論分值一直都穩定在9分。同時以2017年為界,2017年以前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傳記)閱讀考題是二選一,而且分值為25分。
  • 作為中學生的你,還在為語文課外閱讀感到發愁嗎?
    有的學生認為,語文課外閱讀能力主要由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多少來決定。但實際上,課外閱讀能力的養成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任何一個「課外閱讀高手」都不可能僅僅幾日練成。下面的一些建議,希望能為那些發愁課外閱讀的學生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從此能夠真正提高自己的課外閱讀能力。
  •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列印練習,考試拿滿分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列印練習,考試拿滿分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現代文閱讀理解一直是一個重點題型,尤其在中高考時,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現代文閱讀理解的總分是36分,一篇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一篇文學類文本閱讀
  • 文學類文本解讀的困境與開拓
    高中課文中的文學類文本無論是必修的,還是選修的,大都是名家名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經過時間的淘洗與檢驗,大都具有經典性。世代探討與研究的層疊碩果數不勝數,現象級的甚至達到了汗牛充棟的地步。語文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承者,主要就是將前人的研究成果通過教學手段使學生接過薪火,薪不盡,火不滅。
  • 多複習課文,多做閱讀題,多讀課外書?學好語文,哪項最重要?
    1.什麼是關乎語文的素養?《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語文素養的介紹如下: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
  • 高中語文教師工作計劃_新學期高中語文教師工作計劃
    新學期高中語文教師工作計劃【三】一、指導思想: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中學語文教材教法:如何上好語文閱讀課?
    中學語文教材教法:如何上好語文閱讀課?:如何上好語文閱讀課?。1、開設語文閱讀課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 淺談:語文課外閱讀
    在基礎 教育 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今天,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重視課外閱讀的教學。因為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不僅可以鞏固課內所學過的讀寫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還能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外閱讀》專項訓練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和閱讀的過程,在低年級階段,是孩子行為習慣,思維能力的定型時期,因此需要家長們不斷地引導和監督。在課堂上,很多孩子的注意力都不夠集中,沒有抓住重點,課下也不會及時鞏固和複習,更不會主動去積累和閱讀,所以成績一直難以得到進步。
  • 2020廣州中考語文詳評:語文與生活交融,能力與素養並重
    通過分析考試題型及分值,我們發現,試卷考查能力以理解、分析為主,其中分析能力考查佔比30.6%,注重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課內外知識的銜接等,充分體現新課課程標準所提倡的積累語文知識、積澱語文素養以及在實踐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理念。
  • 現代文閱讀「肢解」美文 言重了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有兩個形式,必答題以單項選擇題形式出現,選做題以多選加主觀論述題形式出現。必答題閱讀材料為論述類文章,關涉社會科學的方方面面,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社科知識視野,才能臨陣不怵。此類文章用詞謹嚴,富於科學性,容不得半點含糊。要想答對,必須具備篩選信息、比對信息、辨析信息、推理信息及統整信息的能力。
  • 初中課內與課外的語文學習,是高中語文的墊腳石,學生不能忽視
    所以,初中課內與課外的語文學習,是高中語文的墊腳石,學生不能忽視為什麼說初中的初中的課內與課外的語文學習,是高中語文的墊腳石呢?語文是學生們從小學習的科目,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學生應該注重平時的閱讀積累,以及各種詞彙的積累。這樣學生在考試的時候才能夠發揮得更好,當然初中之後,學生是要上高中的。
  • 高中語文做題全憑感覺?資深語文老師告訴你:語文也需要課後刷題
    有不少升入高中的同學,在語文這一科犯了難,日常做題全憑感覺、考試分數時好時壞,面對這種情況要怎麼辦?小星採訪到了星火的資深語文老師鄒老師,讓她來給大家支支招。雖然是文科,課後仍然要刷題課後刷一定數量的語文練習題是保證語文成績提高的重要方法。語文知識點較多且題型靈活,刷題可以幫助了解知識點匹配的題型。例如文學類閱讀中常常會考概括題,但要求概括的對象往往不同。適當練習這些題型,就知道出題與答題的套路了。
  •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就開始要求孩子們一定要寫日記、周記了,但是很多孩子往往敷衍了事,除了不想寫的偷懶心理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寫什麼,倘若家長和老師只是簡單的指點和引導,效果也不太明顯。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帶動孩子的自主性,通過拓展課外閱讀,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們了解更多,關注更多,這樣才會寫的內容更豐富,更加有趣和精彩。那到底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呢?
  • 北京高考語文:多文本閱讀題總分減少,新增《紅樓夢》考查
    2020年的多重文本試題與往年相比,從試題考查題型看,仍然是客觀題加主觀題,5道題目中共有客觀題4道,主觀題1道。客觀選擇題考查的主要能力基本穩定,主要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需要學生依據題目的要求或者根據一定的閱讀目的對文本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歸納、分析,這是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