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買房人和賣房人走得最多的路,大概就是中介的坑人「套路」!
下面就是小編從一個從業多年的好友口述和公開報導整理的房產中介給的11大套路,看看你被套路過嗎?
套路1:管它坑蒙拐騙,上了門再說
某房產中介發布信息:「最新房源出售啦!史上最低價格!」
某購房小白:「哇塞!快去看看!別被別人搶了!」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接下來劇情的發展是這樣的:
「不好意思,這套房子剛剛剛剛剛剛成交,我們還沒來得及把您看到的那條消息撤下來呢。」
「您對房子有什麼要求嗎?」
「我們這還有類似的房源,您不看看嗎?」
「要不然,您留個聯繫方式,有類似的房源我會及時通知您」『
「和您說一下,付全款才能享受一切優惠哦~」
您看到了麼,就像現在的美髮店一樣,進了門,還怕忽悠不了你掏錢嗎?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另外,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買房軟體上看到,就被秒了。
套路2:該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
中介最引以為豪的是,憑藉奧斯卡級別的演技,讓房主房客全都聽自己的。
某房產中介對賣家說:「買家說最多出100萬,趕緊出手吧!現在不好賣啊!」
某房產中介對買家說:「房主說110萬就賣了,再不買就被搶了啊!快籤吧!」
託兒A:「你這房子朝西,客廳小,位置也不好,風水看著也不行,怎麼可能值105萬呢?」
託兒B:「你買不買啊,您要不買我可就要了啊!我多出5萬!而且我全款!趕緊的吧」
要說現在這忽悠本領都是當年本山大叔言傳身教給的啊!再加上現在福爾摩斯的洞察力,一忽悠一個準兒,賣一套籤一套!
在交易過程中,最坑爹的就是信息不對稱,我說啥就是啥!吃多少差價那就看我的心情了,由不得你!
套路3:「0佣金」噱頭,未必真便宜
不過,佣金雖然降低,但是房價卻抬高了不少,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對此,證券時報曾公開質疑「同房不同價」的問題,就是同一套房子,給出的價格要高於傳統中介。
據一位中介透露,他沒有底薪,只拿提成,成交一單收取10%的提成,一個月工資過萬,屬於業績很好的。工資構成是高底薪+低提成,其在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無責底薪6000元。「
對於房產經紀人來說,這是很誘人的。至於低提成對於老業務員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甚至我可以只要它的底薪,不要提成,但可以保證我在這家公司保持很好的收入,而不給公司帶來任何創收。」我愛我家中介坦言。
對此,知乎網友的一篇吐槽貼印證了中介的自信。該網友稱其在網上看好房,交完定金之後,被經紀人告知「籤約的房子剛上,還沒有錄入系統。」
「那怎麼辦?」「就說房子約過看過了,不滿意沒成交唄。」那麼問題來了,房子沒有錄入租房系統,佣金哪去了?自然是進了中介的私人腰包。
套路4: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是假的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不等你在買房軟體上看到,就被秒了。
套路5:為賺更多中介費,慫恿賣家標高價
掛牌價低於市場的房源有貓膩,那麼,掛牌價明顯高於市場價的那些房子是否靠譜?其實,這些高價房背後一般也有中介在搗亂。
很多賣房者剛對房產中介表達出賣方意願,中介就會開始給客戶當「軍師」。他們會巧舌如簧地勸用戶把價格標得高一些。「昨天你們小區一套房剛賣了500萬,你要賣就掛550萬,就算被人砍價,最後至少也能530萬成交,輕輕鬆鬆多掙30萬。」
套路6:利用「店海戰術」,壟斷房源
之前看房期間認識的一個資深中介表示,他可能要跳槽到了,因為他所在的公司能拿到的房源越來越少了,買房者都在X家上看房源。那麼,X家是如何壟斷房源的?
高價!高價!還是高價!高價對於賣家有利,也能讓X家吸引到更多的房源。在二手房中介這個「得房源者得天下」的領域,X家這一手段是有效的,對買家也是夠狠。
還有一些中介與業主籤獨家委託,承諾在一定時間(比如一個月內)高價格賣出,並提供賠付。這種承諾對業主很有吸引力,於是願意將房子獨家委託給X家。這種中介獨家全代理的形式,很容易形成中介壟斷。
套路7:「速銷房」的秘密
X家最兇猛的就是速銷房,也就是前面說的獨家代理。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房源數量,另一方面此消彼長打壓競爭對手房源。
X家在籤訂速銷房之後會根據用戶的特點選擇是否再度抬高房價賺取差價,而這是傳聞中X家「不能說的秘密」。
比如,X家在將賣房者的房產以780萬掛牌後,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聯繫賣家,與賣家溝通可以將房產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多餘的銷售額需要雙方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一般是各佔50%)。
對於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房源,X家也會集團採購提前支付房價給予賣房者,然而並不過戶,之後再加價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用戶賺取更多的差價。
有朋友親歷的就是,看中一套,但覺得價格虛高,遠高於小區近期成交價,X家告知朋友沒有講價空間了。但回頭在別的網站一搜,同樣的房子掛價就便宜幾十萬。
朋友去問X家,被告知別人的那是假房源。但事實上朋友已經和另外中介去看了,價格的確便宜。
套路8:兩份買賣合同房價不一,玩轉買家和賣家
趙先生是一名拆遷戶,他原計劃拿到補償款後,自己再補一點錢,在市區重新購買一套房子來居住。隨後,趙先生某中介機構了解房源信息。
「我看中了一套兩房一廳的二手房,房子各方面都比較符合我的要求,所以我就讓中介人員幫忙與賣家聯繫,商談價格。」趙先生說,看完房後,他便與中介人員籤訂了《續交委託代售合同》。
次日,該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告知趙先生,中介已與賣家談好了,交易成功後,趙先生需支付房款的2%作為中介費。趙先生覺得,這個價錢在自己的預算範圍內,遂於當天就與該中介公司籤訂了一份購房合同。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趙先生先後向該中介機構交付了1萬元訂金和所需首付款。但是,趙先生與賣家聊起房子交易價格一事時才發現,在他與該中介機構籤合同之前,中介人員就已私下與賣方加價籤訂了買賣合同。
趙先生感覺自己被該中介機構「欺騙」了,因此他來到該中介機構與工作人員「理論」。「他們當時解釋,這1萬元是賣方欠他們的。後來我向賣方求證這件事情,賣方表示並無此事。退一步說,即使這1萬元真是賣方欠他們的,也不能用我的錢來填這個坑。」回想起這次交易,趙先生感覺很氣憤。他說指望不靠譜的中介不如自己在網上看房找房,價格透明,操作方便.
套路9:費外收費
一些中介機構收費標準不透明,普遍收取「貸款服務費」,但如直接在銀行辦理貸款並無此費用。
一些二手房中介以拒絕辦理過戶或扣押房產證為要挾,過戶前惡意提高服務費。
此外,一些中介機構還利用市場壟斷地位,聯手提高中介費。
套路10:散播謠言
一些中介機構甚至通過傳播政策謠言,鼓動購房者「迅速出手」。
一些中介機構會不定時在某個節點散播「政策傳言」,聲稱將出臺新政策,鼓動大家趕緊買房過戶。
有網友戲稱,中央制定的任何新政、利好,都有可能成為中介炒作的理由。
套路11:鼓動買房「假離婚」,甚至親制假離婚證
部分中介機構為促成交易,還誘導購房者辦理「假離婚」,以享受首套房利率優惠和更低的首付比例。
天津市一位民政工作人員表示,從2016年至今,天津某區離婚登記數量同比增長了73.5%,「按經驗判斷『假離婚』估計佔一半左右」。
有的房地產中介替買方製作可以以假亂真的「離婚證」和「戶口本」以矇騙房管局,並收取數百元的「工本費」。
對於這些套路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