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喚醒身體,讓戲劇治癒人類

2020-12-12 第一財經

鈴木忠志
日本戰後第一代戲劇創作人,鈴木利賀劇團的創始人,也是日本第一個國際性戲劇節「利賀戲劇節」的發起人。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二十世紀重要導演/戲劇家」系列叢書中,他與布萊希特、彼得·布魯克等歐美戲劇家一同入選。上世紀六十年代,從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業後,鈴木忠志投身轟轟烈烈的小劇場運動, 1976年,37歲的他將戲劇實踐重心從繁華的東京轉移到與世隔絕的利賀,從零開始,至今已整整四十年。    視覺中國圖

 

日本富山縣境內的利賀村,掩映於鬱鬱蔥蔥的山巒之中,遠離塵囂,人跡罕至。前往利賀,需乘飛機到富山縣機場,再乘車經由一兩個小時的顛簸山路。利賀村交通不便,也並非知名觀光景點。然而每到八九月份,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不遠萬裡前來朝聖,利賀從一個被現代文明遺棄的村落到現在聲名遠揚,是因為戲劇,因為鈴木忠志。

近年來,鈴木忠志頻繁往來於中國,連續三年帶劇團到中國演出,與戲劇人交流,團隊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面孔。今年初秋,《咔哧咔哧山》和《厄勒克特拉》一悲一喜兩部劇作在北京古北水鎮的長城劇場連演三天。11月16日和17日,《咔哧咔哧山》作為上海·靜安現代戲劇開幕大戲登陸大寧劇院,中國演員張天、谷京盛擔綱重要角色。

鈴木忠志是聲名顯赫的戲劇家,然而混雜了歌舞伎、能劇、西方現實主義表演風格的「鈴木式」劇作卻又並不容易理解,不少觀眾在開場時滿腔熱情地期待,卻又在散場後空留一臉茫然。兩年前,鈴木忠志帶著《大鼻子情聖》到北京演出時,現場交流環節遭到一位觀眾猛烈抨擊,稱這是對原作的「褻瀆」,而在上海演出《辛德蕊拉》散場後,有人出門後大聲質疑:「這也叫戲?」

現年77歲的鈴木忠志背脊有些微駝,遠遠走過來就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爺子,仔細瞧卻又是一張混雜著溫和與嚴肅的臉,眼神炯炯。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他習慣點頭,直道「沒錯」、「當然」,如果不打斷他,就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說到興起時他突然站起身比畫,演示他獨創的鈴木表演法,雖已年近八旬,舉手投足間,仍是氣勢逼人,而當他模仿起虛弱的現代人形象,那種典型的扭捏姿態又引得眾人大笑。

交流中,鈴木忠志說得最多的就是「我是個怪怪的人,總對奇怪的事情感興趣。」而創作於二十年前的《咔哧咔哧山》,是一部鈴木忠志都認為很「奇怪」的作品:「為什麼會導出這樣的戲出來,真是非常地怪。我太太這麼多年還能跟著我,真的是很包容啊。」

寫給成年人的荒誕寓言

1945年,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躲在防空洞裡寫下民間故事集《御伽草紙》,《咔哧咔哧山》是其中一則。有別於作家代表作《人間失格》由始至終的頹廢調性,這本故事集讀來輕快詼諧,表面上看是純真的童話故事,實則是寫給成年人的荒誕寓言。

戲劇《咔哧咔哧山》中,男主人公狸子變身黑社會的小頭目,一個37歲的肥胖男人,他瘋狂迷戀醫院裡的年輕護士,為追求她做出種種近乎變態的行為,不折不扣一個「痴漢」。兔子則化身為冷血狠辣的護士,對狸子百般折磨直至置於死地。鈴木忠志為這則故事添加了眾多配角,一個原本只有男女主角的劇本擴大到一群人的病態和癲狂。評論家趙松在劇評中寫道:「舞臺上的角色其實只有兩個,男人和女人。狸子所代表的男人與兔子所代表的女人之間,有的只是陰差陽錯的雞同鴨講的狀態。」

《咔哧咔哧山》裡所有的角色都是瘋瘋癲癲的,他的戲劇展示病態社會,進而尋求治癒之道

鈴木忠志坦言,當初看上這個故事,就是被其中男女之間奇怪的愛情關系所吸引,而這樣的關係又恰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和太太生活了五十多年了,彼此到現在仍會相互誤解,有時候我覺得太太好奇怪,太太也覺得我很奇怪。我們有時不溝通,也不說話,光顧著互相埋怨對方怎麼還沒有理解自己。」

《咔哧咔哧山》裡所有的角色都是瘋瘋癲癲的,沒有一個正常人。坐在臺下的觀眾或許會被這樣辛辣的劇情所冒犯,演員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演繹醜態百出的眾生相,看著臺上的每個人,為之不恥、為之嘲笑,又好像在某個瞬間看到內心深處的陰暗部分,為自己羞恥。

他看了看周圍的人,毫不留情地說道:「無論是我自己,或者你們,每個人都有不健全的地方,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精神健康。」「世界是一個病院,每個人人都瘋瘋癲癲。」這是鈴木忠志作品永恆的主題,因此出現在他的舞臺上的角色基本上都精神錯亂,演員多以護士的身份登場、輪椅是常用道具。鈴木的戲就是一幅病態世界的拼貼。他從那些年代久遠的文學生命中,捕捉住其當下的形態,以此來關切人類的病症,尋找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隱秘聯繫:「我們人類不應該是這樣的,既然人類都是病人,我們必須要想辦法治好這些病。」他說。

在鈴木忠志看來,戲劇就是檢查人類病灶的機器,這也是他選擇戲劇的初衷:「通過戲劇能夠理解別人,觀察別人。通過別人能夠考慮自己,觀察自己,所以從戲劇開始以來,首先是對人類的疑問,思考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這才是戲劇的作用。」鈴木忠志希望通過戲劇努力治癒人類的疾病,但並非做出「這位病人,您一定會變好的承諾」。

演員要使用身體的能量

在他看來,一個演員要成為好的演員,首先要成為一個「好人」。那些能夠理解別人內心,通過對別人的觀察和理解能夠更深入認識自己的人,就是好人,他所做的一切並非在培養好演員,而是在「培養好人,堅強的人,離開手機依然能活的人」。

他的戲不需要全部用語言來理解,經常是四五個國家的演員同時演出,用自己的母語同臺交流。「我的戲有演員很重要的表情和身體的表演,如果你在應當觀看表演的時候去看字幕,那就不叫戲劇了。不妨先讀完原著再來看會比較好一點。」

孟京輝第一次接觸鈴木忠志就被深深震撼:「鈴木的演員訓練方法是一種世界觀。」鈴木忠志獨創的鈴木訓練法,對臺詞、身體、注意力都有絕對的規訓,尤其強調腰部以下的力量,融合日本傳統能劇及歌舞伎的身體性,注重身體對重心及呼吸的控制,以嚴苛的操練激發表演者的能量,演員們氣貫丹田,行動時軀體的能量點極為集中。因此,鈴木忠志的戲劇往往呈現出特定的儀式感。

鈴木忠志的演員培訓方式別具一格,他側重於激發演員身體的力量,拒絕使用麥克風

鈴木忠志的戲劇中,演員從不使用麥克風,整個劇場都能聽到演員中氣十足的聲音,演員臺詞表現力極強,所有聲音都從丹田發出,貫穿整個劇場。因此,舞臺上幾近裸體的狸子大汗淋漓,汗水沿著下巴低落在地上。兔子發達的小腿肌肉,剔除女性的嫵媚優柔,彰顯角色的力量和冷峻。「有人認為戲劇就是語言的表達,如果大家需要麥克風,都不訓練了。現在戲劇人是最懶的人,因為他們可以用麥克風,而不用自己身體的能量,只要臉長得好看就行了。不用自己的身體能量的人就越來越多,能量就越來越小,沒辦法說服大家。要知道古希臘的時候,在一萬多人的劇場中表演,所有人都能聽見。」

鈴木忠志覺得在現代文明中,人們對於腳的感知越來越弱了,尤其在人類穿上鞋之後,腳是不自由的。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如果沒有穩健的雙腳立在舞臺上,也不會有好的聲音發出來:「有些演員會為自己粗壯短小的腿而感到自卑,但其實,如果他的腿腳將動作完成得好的話,同樣也是充滿美感的。」

激發人的「動物性能源」

鈴木忠志主張「文化就是身體」,抗拒現代化對人類動物性能源的壓抑,對人類身體機能的肢解和弱化:「在日本,人的身體是最軟最弱的,大家都用智慧型手機,覺得信息就是語言,日本的教育體系要求學生把英語和電腦學好就好了,沒有人教育學生到農村幹點地裡的活,或者是背重物,長此以往,身體的功能就會越來越弱。」

11月17日晚演出之前的講座一開始,鈴木忠志便舉了身邊朋友的例子:夫妻兩個人吃飯的時候,不聊天,沉默。吃完飯回到各自的房間,丈夫發信息給妻子說,今天的菜很好吃,明天想吃什麼,如此交流。鈴木忠志認為一個所謂有文化的社會,就是將人類身體的感知與表達能力發揮到極限的地方,一個文明的國家並不代表是一個有文化的社會。現代社會無論在哪裡,一旦停電,人們就覺得生活非常不方便,沒有辦法出行。可是在幾百年以前,人類依靠自己身體裡面儲存的能源生活:「現在我們人類還有什麼呢?大部分我們在生活和行為當中,依賴非動物性的能源在行動。」

而他現在努力所做的,就是在劇場的脈絡下恢復完整的人類身體:「我們必須將這些曾經被肢解的身體功能重組回來,恢復它的感知能力、表現力以及蘊藏在人類身體裡的力量。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有文化的文明。」

當代社會受到市場經濟與數字溝通的影響甚廣,社會公共秩序的規則也隨之改變。人們越來越困難地使用感官本能來認識彼此、一起活動,培養更深入密切的人際關係。雖然劇場在數字與經濟浪潮之下已落後於電影電視,淪為非主流文化,但它卻是歷經兩千年以上的環境改變而生存下來的藝術形式。

在鈴木忠志看來,劇場藝術的本質在於激發人的「動物性能源」。戲劇就是要發掘人身體內部的能量,劇場也變成最後,也是唯一可以喚醒動物性能源的地方,這也是鈴木忠志堅持戲劇直到今天的原因。

 

鈴木忠志現場進行互動演示。他希望通過戲劇發掘人身體內部的能量

相關焦點

  •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專場講座探討戲劇與文化
    人民網上海11月19日電 17日下午,2016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大師論壇」系列講座迎來了一位重量級嘉賓主講人——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同樣也是本屆戲劇谷開幕大戲《咔哧咔哧山》的導演,他在海上文化中心帶來題為「我的藝術劇場」專場講座, 300多位戲劇迷們慕名前來。
  • 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戲劇的未來屬於中國
    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戲劇的未來屬於中國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曹典)「戲劇的未來是屬於中國的,因為中國具備這個環境。」年將79歲的日本戲劇家鈴木忠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戲劇大師鈴木忠志)這些中國青年是第三期「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的學員——來自中國的戲劇從業者和愛好者。他們將在鈴木忠志的親身傳授下,進行為期兩周的訓練。鈴木忠志是戰後日本第一代戲劇創作者,曾在日本掀起轟轟烈烈的小劇場運動。
  • 國家大劇院戲劇季將在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李爾王》中正式啟幕
    明晚(6月6日),2019國家大劇院戲劇季將在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的《李爾王》中正式啟幕。至9月22日,來自中國、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等海內外的12臺總計42場精彩演出將陸續上演。鈴木忠志 帶來跨越國界的《李爾王》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最近幾年,鈴木忠志是一個熟悉並極具關注度的名字。明晚,鈴木忠志將帶著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經典的《李爾王》再次回到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為2019年國際戲劇季開幕。昨天,鈴木忠志提前現身,與大家分享了《李爾王》的創作理念。
  •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真正的藝術經典超越民族
    來自五個國家的演員,以五種語言演繹莎士比亞名作,在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看來,「真正的藝術經典是超越民族的」。  繼話劇《特洛伊女人》《酒神狄俄尼索斯》後,鈴木忠志將攜利賀劇團再度亮相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為觀眾呈現同樣是改編自經典著作的話劇《李爾王》。
  • 《酒神狄俄尼索斯》將映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亮相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亮相10月10日下午,該劇的導演——現年76歲的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親赴北京參加媒體見面會,與中國著名戲劇藝術家、教育家、中央戲劇學院名譽院長徐曉鍾,著名評論家史航、周黎明,以及優秀青年戲劇導演黃盈等中國戲劇人一起,暢談戲劇藝術深厚的文化傳統。鈴木忠志表示,他希望能做出既不屬於西方也不屬於東方,而是把兩者融合在一起,產生新的定性。
  •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名作《酒神狄俄尼索斯》將上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黃維)金秋十月,北京最好的季節,到迷人的古北水鎮,坐在以天地為幕,以群山和長城為背景的露天劇場,觀看由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導演的根據古希臘戲劇改編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無疑將是最讓人期待的文化盛事。
  •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酒神•狄俄尼索斯》在京上演
    【財新網】(記者 劉芳)2015年10月30日晚,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北京密雲古北水鎮的長城劇場上演。  該劇創作於1978年,是鈴木忠志的代表作,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此次第一次在中國亮相。同時,這也是長城劇場的首場演出。
  • 鈴木忠志:戲劇當以人為中心
    一段時間以來,日本戲劇界面臨的困境正是過於「戲劇」:戲劇人視野封閉,只關心戲劇問題,缺乏社會學、哲學意義上的思想基座。這種精神上的懶惰和平庸恐怕是戲劇發展最大的危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只是對個人情趣的滿足或單純的娛樂,培養出來的觀眾多半也是缺乏創造力和探索性的。  我所思考的現代症候之一是「身體」被淡化、被邊緣化。
  • 鈴木忠志戲劇連演三日:長城冷風《酒神》沉酣如夢
    原文標題:鈴木忠志戲劇連演三日長城下,冷風中《酒神》沉酣如夢《鈴木忠志。《酒神狄俄尼索斯》。每一個關鍵詞都足夠給體驗型人格的戲劇偏好者一個動力,駕車到密雲去完成一場儀式感十足的朝聖。10月30日到11月1日,戲劇大師鈴木忠志與中日兩國演員磨合的戲劇《酒神狄俄尼索斯》(以下簡稱《酒神》)在古北水鎮長城劇場連演三天,這一文化事件成為2015年秋冬季節更迭之際最值得被記錄的劇情。
  • 日本戲劇導演鈴木忠志:努力創造一種永久之花
    戲劇導演李六乙眼裡的鈴木忠志就是這樣,「一個在山裡蓋房子的大爺」。  作為一個戲劇導演,鈴木忠志就沒這麼普通了。他創立了日本利賀劇團,發起日本第一個國際性戲劇節——利賀戲劇節;以嚴格到殘酷的鈴木演員表演訓練法蜚聲國際,受邀到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莫斯科藝術劇院等國際一流藝術院校授課。他被譽為「日本國寶級戲劇大師」。
  •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每一齣戲都是一個世界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每一齣戲都是一個世界 2016-09-21 0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中新網9月21日電 從2014年開始,鈴木忠志連續三年帶作品到中國演出
  • 戲劇大師鈴木忠志,追求藝術隱居40年,在他眼裡沒有正常人
    全球公認的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在劇團最有名氣的時候選擇帶劇團去往利賀深山排練,不慕名利,只為排演出更好的作品。他追求和現代感作對,所以他隱居在深山40年,和動物生活在一起,他的很多戲劇作品都透露著放蕩不羈,展現了人內心的瘋狂與失常。
  • 長城腳下三度開辦戲劇訓練營 鈴木忠志為青年演員指導
    2018年4月13日訊,由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古北水鎮旅遊有限公司、SCOT聯合主辦的古北水鎮藝術塾——鈴木方法演員訓練營第三期,前天在長城腳下開課。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先生第三次親臨古北水鎮教學,為中國戲劇青年們帶來其獨特的「鈴木方法演員訓練」。
  • 鈴木忠志攜《李爾王》啟幕2019國際戲劇季
    6月6日晚,戲劇大師鈴木忠志攜鈴木利賀劇團重磅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以代表作《李爾王》點亮京城戲劇仲夏夜。鈴木忠志根據原著刪減並改編成了一部現代戲劇《李爾王》,使這部作品具有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和色彩。於2017年國際戲劇季亮相的話劇《特洛伊女人》,以「嵌套」的敘述結構將古希臘同名悲劇的時代背景移植到了戰後的日本,《李爾王》同樣以「戲中戲」的模式將「李爾」從四百年前的不列顛王座上挪移到了靜寂孤獨的病院中,他的身份也從一代帝王變為一位「空巢老人」。
  •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代表作《酒神》將在露天長城劇場演出
    日本戲劇大師鈴木代表作《酒神》將在露天長城劇場演出 2015-10-11 01:14:19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以天地為幕、以群山和長城為背景的露天劇場,這就是即將在古水北鎮長城劇場上演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由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導演的根據古希臘戲劇改編
  • 鈴木忠志帶來「日式」古希臘悲劇
    作為國家大劇院2017國際戲劇季「東方魅力」版塊的重磅力作,日本著名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帶來的《特洛伊女人》日前首次登臺國家大劇院。演出雖然不長,只有一個小時左右,卻極富張力,演員們不僅用表演,更通過自己構成了舞臺本身,整場演出充滿了日本傳統藝能的視覺元素和藝術底蘊。演出結束後,剛剛在大劇院度過78歲生日的鈴木忠志登臺致謝,獲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特洛伊女人》改編自古希臘悲劇大師歐裡庇得斯的同名作品,是鈴木忠志早期的代表作,首演於1974年。
  • 鈴木忠志開啟大劇院國際戲劇季
    北京日報訊(記者 牛春梅)隨著夏日正式到來,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又將拉開大幕。6月6日至9月22日,國家大劇院將迎來12臺42場中外好戲,中國、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等國家的戲劇人匯聚一堂,日本導演鈴木忠志的話劇《李爾王》將帶領中國觀眾開啟夏日戲劇之旅。
  • 鈴木忠志來了,他改編了太宰治最有趣的作品
    鈴木忠志來了,他改編了太宰治最有趣的作品創辦7載的「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今年「擴容」,本月16日至30日,15部各國大戲將在新靜安區9大劇場輪番上演。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執導的喜劇《咔哧咔哧山》將作為本季戲劇谷開幕大戲,連演兩場。
  • 鈴木忠志:在古北水鎮對著長城,我能看見中國的歷史
    自從2015年第一次來到長城腳下的古北水鎮,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就被這裡吸引。從此以後,他每年頻頻來到這裡,演出、訓練演員。甚至於,他今年的生日都在這裡度過。如同烏鎮和古北水鎮裡的很多細節一樣,長城劇場也是景區總設計師陳向宏一筆一畫勾勒設計的。這個環形露天劇場有著類似於古希臘劇場一樣的壯闊氣勢。
  • 《三月的5天間》認識日本當代戲劇的窗口
    2014年攜《李爾王》《大鼻子情聖》進京參加「戲劇奧林匹克」以來,日本利賀鈴木劇團的掌門人鈴木忠志,為中國觀眾打開一扇了解日本當代戲劇的窗口。不過,由於這幾年鈴木忠志來華頻繁,以及鮮有其他日本戲劇人效仿他的舉措,國內觀眾對日本當代戲劇的認知有限,幾乎將鈴木忠志視為代名詞。 事實上,與社會思潮變遷緊密相隨的日本當代戲劇,差不多每隔十年便會迎來一次代際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