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陽明》《五百年來王陽明》:欲改變命運先磨練內心

2020-12-14 百家號

呂崢的《明朝一哥王陽明》(電子書)是與聽酈波教授的《五百年來王陽明》(百家講壇版)幾乎同步進行的,一個是利用碎片和睡前時間閱讀,一個則是純粹利用閒暇(起床整理洗漱、做飯洗碗、拖地和晨練)時間進行「聽讀」的。

不得不承認,兩個不同的內容在同一時間展開,尤其又是同一個主題,有時不小心就混淆穿越了。因為二者的相似點還是有的:都是以陽明先生一生的境遇起伏、建功立業和嘔心瀝血、創建心學為主線條展開的,並且二者可相互印證和溫習;都可作為心學入門讀物,讀後可基本把握陽明先生一生的脈絡和心學的基本;並且二者語言敘述都很幽默,舉重若輕,娓娓道來,這一方面反映了呂崢作為一位85後研究歷史的作家不凡功力和對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對陽明心學的深刻體悟,一方面也是酈波教授作為一名教師,多年在講臺上面對青年學生,以及在百家講壇上所特有的一種講授風格,當然也折射出酈波教授對王陽明先生的一種審慎的理解和修為。

但細究起來,兩者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就對陽明心學的把握深淺而言,顯然呂崢的《明朝一哥王陽明》要深刻的多,也更甚一籌,同時他也對我國儒釋道、孔孟之學和程朱理學有較系統的闡釋,以致於作者有時沉湎其中欣欣然侃侃而談,殊不知對陽明先生卻置若罔聞了。要我說,本書一方面對陽明先生及其心學有了基本闡釋,同時另一方面對傳統思想文化也進行了較為準確的凝鍊式梳理,平分秋色。

呂崢的《明朝一哥王陽明》語言富於彈性,作者從容地遊走於陽明生平、心學闡釋、理學格局以及古今事例對比之中,真正從不同的橫切面來對陽明心學加以鏡鑑。如書中寫到:「對比心學和理學,心學的方向由心指向物,心馭萬物,自尊無畏,使人始終對外部世界保持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理學由物指向心,填鴨灌輸,使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黑白不分,喪失對社會家庭乃至自身的責任感,膽小怕事碌碌無為。」如此論順卻是十分精彩和精到。

對「良知」的認識,呂崢引用陽明詩來解釋:「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去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由身外覺神仙」。這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大量水到渠成地引用陽明先生詩作來闡釋陽明心學,合二為一,自然天成,妙手偶得。

整體看酈波教授的《五百年來王陽明》相對膚淺了一些(儘管本書榮獲央視2017中國好書),本書緊緊圍繞陽明先生而談,似乎有些帶著鐐銬跳舞的意味,中規中矩,這也許就是作為學院派的酈波與作為非專業出生的呂崢的最大區別了。

給我印象較深的是酈波教授對「知行合一」和「四句教」的闡發。在酈波教授看來,「知行合一」是從知道到做到,然後是沉浸體驗,到價值歸宿與價值再出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是知不行是為假知,只有行到才是真知。「合」:就是沉浸式體驗,與眼前事合二為一,產生新物,即要三魔境界:琢磨、揣摩和著魔。「一」:致良知,產生自我價值塑造和思想塑造。

而對「四句教」的解讀也值得拍案。「無善無惡是心之本」:萬事萬物本無善惡之分,這主要強調的是我與世界、宇宙的關係,即為世界觀;「有善有惡意之動」:解決的是我與我的關係,即為人生觀;「知善知惡是良知」:強調的是我與他人、與社會、與族群、親友等的關係,即為價值觀;「為善去惡是格物」:要求磨鍊還需事上煉,要知行合一,是為方法論。

蘇格拉底說:未經過審思的生活沒有價值。一個真實的自我可以讓人有效地應對真實的世界,從而完整地把握世界。是非,皆從內心而來,安則是,不安則為非。

一切皆因思想而異。如欲改變命運,首先改變自己。如欲改變自己,首先磨鍊內心。的確如此,心學教會人的首要便是要錘鍊一顆強大的內心,守住自己的一顆靜心和一池靜氣,方可贏得萬千氣象。

學得陽明心學,不只要讀的幾冊心學著作,更要根植現實熬得住千百次的 「事上煉」,是為心學最大要義罷,我想。

相關焦點

  • 石墨楊推薦《明朝一哥王陽明》
    》01 《明朝一哥王陽明》品鑑 石墨楊今天向小夥伴推薦一本書《明朝一哥王陽明》,傳世經典,當年出版,掀起了王陽明熱,學習王陽明及陽明 已出版作品:《非如此不可:顧準傳》《你不必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命運反覆無常,你要洞察人心》《天機破:王陽明》(長篇小說)。 在《明朝一哥王陽明》十周年新版中,呂崢教授結合王陽明研究的新成果,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精心修訂,全新修訂128處,新增注釋103條。
  • 一日一書 ‖《明朝一哥王陽明》
    ★在十周年新版中,呂崢教授結合王陽明研究的新成果,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精心修訂,全新修訂128處,新增注釋103條。★《明朝一哥王陽明》的出版掀起了王陽明熱,學習王陽明及陽明心學必須從這本書開始。★欲成大事者,必讀王陽明!
  • 呂崢的成名史和《明朝一哥王陽明》對宣傳王陽明心學作出的貢獻
    我們來講一講,繼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之後。寫王陽明的書中最受歡迎的書籍之一《明朝一哥王陽明》。這本書的作者名叫呂崢。《明朝一哥王陽明》則是他的處女作。《明朝一哥王陽明》出版於2010年6月。而呂崢出生於1986年。也就是說,他寫作出版《明朝一哥王陽明》時,才年僅24歲,剛剛大學畢業的年紀。《明朝一哥王陽明》這本書的爆紅,可以說讓24歲的呂崢春風得意出盡風頭。據說當年他在成都一場發布會上,因為一句「不拜孔夫子,獨尊王陽明。」的標語。被一位書友當場扔書。
  • 中國人不能不知:500年來頭號大家,堪稱文武全才明朝一哥 王陽明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可以與孔孟並稱,號稱五百年來最偉大的思想家,明朝一哥—王陽明。王陽明本名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 《做人:王陽明心學的真正傳習》五個法則讀懂明朝一哥心學思想
    說起這赫赫有名的王陽明,熟悉明史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他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開創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之一,陽明心學。古今中國不少名人都是他的崇拜者,連被後人稱作是半個「聖人」的曾國藩都是王陽明的迷弟。王陽明更是被一些現代人調侃稱其為「明朝一哥」。
  • 史上最牛「紈絝子弟」,明朝一哥王陽明
    堯舜禹成為後世帝王安邦定國的楷模,連不務正業的明朝天啟皇帝,都勸自己的弟弟朱由檢說:「來,吾弟當為堯舜。」萬世師表孔子該篇幅主要介紹近五百年來第一完人,明朝一哥王陽明。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陽明」是他的號。王陽明是無可爭議地實現了「三不朽」傳奇人物。
  • 讀《五百年來王陽明》帶給自己的思考
    上周讀了《五百年來 偉大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五百年來讓無數的有志青年「知行合一」的重要方法就是「事上練」,在處理各種事情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王陽明的一生並不長,有限的一生裡,他還疾病纏身,但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誤。不說立德、立言影響了五百年來多少代人,光是建功立業,他平亂、剿匪、料理政務,哪一件是輕鬆的呢? 習性的問題。
  • 明朝一哥王陽明到底有多牛?
    幾年前,當年明月在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中對王陽明極力推崇,思想豐富、語言幽默的通俗版陽明傳記《明朝一哥王陽明》讓許多人知道了王陽明,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述《傳奇王陽明》,更是將這位從前只有思想史研究者才熟知的先哲推到大眾面前
  •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王陽明心學影響深遠,但他才是明朝「一哥」,貢獻和影響力巨大 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出過許多偉大的人物。《永樂大典》的編撰者解縉、連中三元的奇才商洛、延續大明200年國祚的于謙等等,這些人都深深被刻在歷史功勞簿上。但是,當我們說到「大明第一人」時,總會想到這兩個名字:王陽明和張居正。
  • 《王陽明》: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在於事上磨練
    不僅要能洞悉事態的變化規律,更需要具備一種平衡多方面利益的能量,表現出一種大家的氣度來。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也就是這個道理。也經常有人會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太多的人用一生的經歷換來的經驗。事上磨練 當然,任何人生來不可能就具備這些能力的。要想達到這種程度,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王陽明的「心學」是如何讓人改變命運的?
    五百年前,王陽明站在自己命運的一個分岔口。正德十四年(1519年),大明江山陰晴難測,正德皇帝妄為之下,國家局勢已多陰霾不堪。在這一年,久居南昌的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蓄謀已久的他組織了十萬大軍,順江而下,勢如破竹,準備一舉拿下南京,自立為皇。
  • 國人遺忘的王陽明,在日本受到推崇,並間接改變了近代日本的命運
    坊間流傳的一句名言:「五百年來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意思是五百年來只有王陽明和曾國藩稱得上完人,而在我看來從中國自古推崇的完人標準來王陽明要更接近一些,為什麼呢?容我慢慢道來。王陽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創立偉大的心學體系,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幾百年來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 五百年來王陽明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書目是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所著的《五百年來王陽明》。關於陽明先生及其曠古爍今的心學理論,有許多書籍進行了精彩闡述,而這本書入選了2017中國好書人文社科類圖書,非常值得一讀。有人說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有兩個半人,晚清實學代表人物曾國藩只能算半個,一個實至名歸的是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另外一個就是開創了心學的王陽明。他是明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書法家。
  • 王陽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感到絕望時,正是磨練自己的好時機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朝的心學大師。後人評價其「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其所創立的心學,堪稱儒家在歷史長河中的新發展。王陽明:磨是世上最好的修行,感到絕望時,正是磨練自己的好時機在事上磨練,要以修心為重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酈波《五百年來王陽明》
    自己唯一給孩子留下的這個世界還算太平,在生命最後二十年他只手撐起了這個快要傾塌的帝國,平息了無數場叛亂,可是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在世道澆漓、宵小橫行的時代,大明王朝的沉痾縱是他這樣五百年不世出的大宗師也難以補天。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就是陽明學的創始人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山人。
  • 《五百年來王陽明》
    書名:五百年來王陽明 作者:酈波著 索書號:B248.2/13 館藏地點:二樓社科書庫
  • 近年被搶註商標的歷史名人「明朝一哥」王陽明最忙!
    記者從我市中正商標事務所了解到,這幾年,各地企業紛紛搶註與「陽明」相關的商標,截至目前申請數量已經超過110多次,王陽明成為近年來商標界「最忙」的歷史名人。商標界對王陽明格外青睞王陽明是明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是心學之集大成者。
  • 「明朝一哥」王陽明的8句名言 帶你了解「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
  • 五百年後 我們跟王陽明學什麼?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或講話中先後10多次提到明代思想家王陽明,肯定陽明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五百年前的王陽明,為何直到今天仍然備受推崇?陽明心學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智慧?今天,我們重溫陽明心學的意義何在?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以其數十年的專研所得,為我們一一道來。
  • 大話明清:五百年來第一人——王陽明
    前後五百五十年間,因循守舊、萬馬齊喑的時候佔了大半,學術思想上本乏善可陳,但因為王陽明的出現,心學得以發揚光大,一批批有為之士,受教受益於心學,活躍於社會歷史舞臺。由此看來,王陽明堪為「五百年來第一人」,明清風雲人物首先要說他。一、奇人奇志王陽明,名守仁,1472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餘姚。因在家鄉陽明山中築室講學,世稱陽明先生。從史書和傳聞來看,王陽明都是一奇人。母親懷胎14個月,祖母夢有祥雲,始誕生。初名雲,五歲不能說話。經高人指點,改名守仁,即開口說話,並能背誦祖父吟誦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