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不是光說句話,而是體現在行動裡。他胸懷一腔熱血、一顆愛心,7年來義無反顧走過數個生死一線……他是山西呂梁孝義藍天救援隊隊長田先進。
12月8日,在孝義藍天救援隊的辦公室裡,山西晚報記者見到了田先進,聽他講述那些別人聽來驚心動魄的「平常事」。
A 登山愛好者成了藍天志願者
身穿藍色隊服、腳踩黑色作戰靴,身材挺拔頎長,雙眼炯炯有神,說話行動乾脆利落,一露出笑容就讓人如沐春風,這是田先進留給山西晚報記者的第一印象。
「救援隊隊服我幾乎每天都穿著,一個原因是習慣了,另一個原因是幹活和出任務的時候方便。」田先進低頭拽了拽衣領,滿是自豪。
田先進曾是一名登山愛好者。2010年,他登山時結識了北京藍天救援隊隊員許可,了解到藍天救援隊是中國民間專業、獨立的純公益緊急救援機構,就此和藍天救援隊結緣。2011年,田先進加入呂梁藍天救援隊;2012年,他因為工作原因調回孝義,開始組建孝義藍天救援隊;2013年10月,經藍天救援品牌授權,孝義藍天救援隊正式成立。目前,該救援隊共有隊員82人,其中正式隊員29人,預備隊員6人,志願者47人。
「在各種危機面前竭盡所能地挽救生命。」這是藍天救援隊的入隊誓詞。為了踐行這個誓言,田先進自組建孝義藍天救援隊起,就和隊員們貼錢貼物、刻苦訓練,時刻準備著奔赴險象環生的災難現場。
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景區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凌晨2時13分,藍天救援隊總部通知:山西全省備勤。9日13時許,田先進和山西藍天救援隊50餘位隊員攜帶生命探測儀、消殺防疫藥品及裝備、破拆移除設備以及必要的生活物資,啟程向九寨溝出發。抵達災區後,餘震一直在持續,所有隊員按部就班,在每一次警報解除後,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8月12日12時50分,按照四川九寨溝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和藍天救援隊總部的指令,田先進與其他隊員撤離九寨溝地震災區,趕赴甘肅省文縣8·7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害現場,展開救援(註:8月6日22時至8月7日7時,受四川地震天氣影響,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出現強降水天氣,引發了局部暴洪泥石流災害)。
當日16時30分,大家抵達甘肅文縣金坪村泥石流現場指揮部,隨後便前往泥石流現場開展消殺作業,並在附近村莊進行搜索排查、道路交通疏導、發放救災物資等工作。
B 習慣了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
孝義藍天救援隊自2013年10月組建以來,7年時間裡,田先進和隊員們先後參與了國內外大小救援107次。寮國水災救援、尼泊爾地震救援、四川九寨溝地震救援、雲南魯甸地震救援……這些經歷在旁人看來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但從田先進嘴裡說出來,卻是輕描淡寫幾句話帶過。
甘肅文縣特大暴洪泥石流災害救援結束,當地孩子們用草紙板手寫了一張張卡片:「你們是金玉坪最美的一道風景」「感謝來自遠方救援隊的叔叔阿姨們」。
看到這些話語,田先進和隊員們連日來的睏乏瞬間煙消雲散。「我們藍天救援隊的每一位隊員內心裡都有一個『俠』的情愫和『仁』的概念,渴望通過做公益淨化和提升自己、通過做救援來切實幫到別人。」田先進說,「每一次完成任務,都是一次生命的升華。」
連夜趕路,超負工作,這些對田先進和隊員們來說都是常事。因為,每一次救援都是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身處救援現場,最大的遺憾就是我不是醫生。」田先進告訴山西晚報記者:「我的使命就是分秒必爭,儘可能讓更多的人獲救。」
四川九寨溝地震救援中,有4名失聯孩子遲遲沒有找到。田先進接到命令:「要竭盡全力找到孩子」。田先進和隊員們到達事故地點時,那裡已經集結了好多救援人員,「你們來之前,那個地方我們已經翻遍了,不建議你們去。」前期執行任務的救援人員結合情況勸阻道。田先進的態度很堅決:「我的任務就是尋找這幾個孩子,我們既然來了,就一定要去,要帶他們回家。」
依據經驗,田先進把同時進入的11名隊員分成3個小組,兩名隊員在前探路,後面一名負責觀望,謹防高處的落石砸下來。
隊伍行進途中,兩邊山體不時有滑坡出現。斷折的樹枝、橋梁,面目全非的景觀棧道,空氣裡瀰漫著的「地震灰」……隊員們在幾乎沒有路的地方一步一頓,攀巖挺進。當隊伍行進到熊貓海附近時,原本的遊客道路已經被震得支離破碎,無從下腳。而要想去失蹤人員極有可能在的灘河區域,必須跨越這處上下落差十餘米的險地。經過勘驗,田先進決定採用繩索傳遞的方式,和其他11名隊員在熊貓海腹地反覆搜索。進入現場40分鐘後,田先進一行人終於發現了疑似物。「我們划船過去,靠近後確定是一具屍體,有身份證,確定是失聯孩子中的一個。」
「這就是我的一種信仰吧!不管生死,都要帶他們回家!這也是對生命的尊重!」田先進說,就是因為帶著這樣的信念,他和隊員們才一次次和死神賽跑,爭取儘可能多的時間投入救援中。
除了地震災害,城市、山地、水域搜救,大型活動公益保障等一系列救援志願服務,孝義藍天救援隊還向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應急救援知識義務普及志願服務,參與「關愛老人、送愛回家」黃手環活動、「五防課程」(防拐賣、防性侵、防校園暴力、防災害、防意外)等關愛特殊人群志願服務。如今,救援隊已經成為孝義乃至呂梁、山西省政府應急救援體系的有效補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田先進帶領隊員參與了武漢、孝義兩地的防疫消殺等工作。
C 他是隊員的「龍隊」,家人的驕傲
田先進的微信名是「飛龍」,所以隊友們總愛親切地稱呼他為「龍隊」。隊員們敬佩他,兒子和女兒也都把他當成英雄。
「阿姨,你知道我爸爸是做什麼的嗎?」在辦公室裡,田先進7歲的女兒問山西晚報記者,不等回答,她搶先說:「我爸爸是藍天救援隊的,專門救人的。」語氣裡是滿滿的驕傲與自豪。
在藍天救援隊這些年,田先進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多一些時間給家人,「每次出任務的時候,姑娘都要抱住我的腿,哭著說爸爸別走。」田先進說,但是沒辦法,既然選擇了做公益就不能停下來。
田先進的妻子任豔紅,對於丈夫的救援工作,也沒有二話:「他們這幫人做的都是有意義的事情。」夫妻二人結婚20年了,都是山西離柳焦煤集團的員工,任豔紅的工作地點在呂梁離石,田先進在孝義。起初,任豔紅離石孝義來回兩地跑,後來為了支持丈夫,就直接把家扎在了孝義。
2014年,田先進報名參加了尼泊爾地震救援任務。當時,任豔紅懷著孕,馬上就要生了,為了不讓丈夫分心,她說:「你放心去吧,有醫生呢。」仿佛和爸爸有默契似的,田先進完成任務回家的第二天,女兒出生了。
談起丈夫這些年做的救援工作,任豔紅說,想想也有些後怕。每次參加救援搶險任務,田先進都是輕描淡寫地說:「沒事,不會受傷。」但後來她和救援隊其他隊員一起吃飯聊天,聽他們在飯桌上講起他們參與的這些救援經歷,才知道這群人每次路途上的驚險,甚至幾次都有生命危險。
作為一支民間救援組織,藍天救援隊堅持不做收費項目,也不參與商業合作,機票、餐費、裝備費都是隊員自付。對於丈夫花費很多錢在增補救援隊的設備、訓練以及救援上,任豔紅看得很淡:「錢不是最主要的,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才是物有所值,希望更多年輕人可以加入公益事業,這對於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任豔紅說。
田先進始終說,做公益其實是淨化和提升自己,通過做救援來切實幫到別人。他和孝義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會繼續這樣做下去,讓自己、讓身邊的人、讓社會和國家變得更美好。
山西晚報記者 張婉 實習生 高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