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市場上偶爾會出現一種新的玉料,販子說是新疆和田玉中名貴的黃玉,要價頗高。這種玉料呈淺黃色,黃中微微泛青,硬度高,佳者油潤細膩,觀感很好。因為不知就裡,有些人當做黃玉購進,多花了不少錢。
其實,這是新疆和田地區若羌礦出的新山料,行內人稱「黃口料」。它也是軟玉的一種,屬於和田玉系列。名貴的黃玉極為稀少,許多人一生也難得一見。因此,黃色的「黃口料」很容易被誤作黃玉。兩者的差別在於:「黃口料」是黃中泛青黃,而和田黃玉是油黃的,光澤柔和,其油潤細膩程度均優於「黃口料」;黃口料硬度高、脆性大而黃玉韌性佳。兩者放在一起比較黃口料細膩性沒黃玉好,油性亦沒黃玉佳,如看陰雕線黃口料會有崩塌現象,黃口料打磨多採用高拋光以遮掩料子油性沒黃玉好的缺點。同是黃口料也有新礦老礦之分。老礦料多摻糖色,料渾厚油潤,頂極質純色佳者與黃玉無異。新礦料偏透,性脆,內部白花漿點雜質多,最通透者類似黃岫玉,純淨者難求大件。
雖然「黃口料」在總體質量上還不如黃玉,但也是比較難得的和田玉品種,而且產量小,資源少,再加上市場價位不高,如能及時收藏一些優質玉件、玉料,應該有很好的收藏及投資潛力。
辨偽時應注意與岫玉、金砂石的區別。岫玉硬度低,有時顏色相近,但其蠟質光澤易於分別。有一種金砂石也曾在市場上出現,冒充黃玉,這是一種石英巖結構的石頭,與黃玉不可同日而語。
子料中有一種褐黃色的料子被稱為黃沁料,實際上黃沁料顏色的成因與山料的糖色是一樣的,黃沁料的顏色也有由外向內逐漸過渡的變化,是後期沁入的三價鐵離子浸染致色,這是沒有爭議的事實。因此黃沁料和糖色屬於一類品種,兩者的黃色都屬於褐黃-黃褐色,有深淺不同的變化。
和田玉的黃玉的顏色是原生的,是一種特徵的端莊的黃色,一種微微帶有黃綠色調的嫩黃色。顏色淺了不能稱為黃玉,顏色偏綠叫「黃口料」(黃綠色的青玉),偏褐色又顯色氣不正。顏色純正的黃玉產量很少,價值不低於羊脂白玉。
在劃分糖玉和黃玉這一點上,鑑定分類時考慮的是將原生顏色的劃分為黃玉,次生氧化致色的劃分為糖玉。新疆的檢測中心不是從最近,而是從1985年出版的專著《新疆的寶石和玉石》就是這樣劃分的。這樣分類遵循的是巖石礦物學的基本分類原則:成因分類、成分分類、結構分類等等。軟玉(和田玉)畢竟是巖石和礦物。
很多玉石愛好者甚至一些機構仍然不能準確區分煙青玉和墨玉,區分深色的青玉和黑碧玉。在玉料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黑石頭」經常冒充墨玉。學習並掌握好分類原則,結合實踐,我們就可以清楚的區分這些疑難品種。
界限劃分清楚,鑽空子的餘地就小了一些,不必擔心,只要東西好,糖玉、青玉一樣能賣好價錢。
「喜歡玉石不是喜歡名字,而是它們的美麗」
「黃口料」是一類帶有黃綠色調特徵的和田玉原料的統稱。「黃口料」中黃色調為主,綠色較輕的部分定為黃玉,因此「黃口料」中只有一部分為黃玉,「黃口料」是原生的山料黃玉的主要來源。
新疆若羌、且末、策勒一帶一些礦山的玉料很多帶有「黃口料」的特徵。是山料黃玉的主要來源,原料有些叫青玉有些叫黃玉,其中黃色多少帶一些綠頭,是老坑料子,開採的年頭很長了。
「黃口料」只是一種習慣稱呼,不是一種和田玉的品種,沒有有關書籍、專著或博物館的樣品標識有這個品種分類。在和田玉中類似的名稱還有很多,例如「青花料」、「粉青料」、「糖包料」。 黃玉是玉石品種名稱,黃口是特徵分類。
或者開玩笑說就是高考報志願,「黃玉」是上榜的那部分,黃口料就是全部添了「黃玉」志願的考生。業內常說的「黃口的青玉」或「黃口的青白玉」就是就是黃口料中達不到黃玉的那一部分。
優質的黃玉極為極為珍貴,在「黃口料」中只佔很少的比例,很多人將黃口料誤作黃玉,或將黃玉與黃口料的兩者的關係割裂,都是不恰當的
下圖為黃玉中極品雞油黃
下圖為慄子黃
來源:網際網路,有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採編:大山
新疆玉平臺淘寶店 :
http://xjypt.taobao.com
新疆玉手機微店:
http://wd.koudai.com/s/175866943
歡迎互動交流合作洽談!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進入新疆玉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