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 最新「國博攻略」請收好

2020-12-03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12日電(池夢蕊)自從3月20日國博閉館後,歷經20天的等待,國家博物館經過改陳後重新開放。這次重新開放後,不僅增加了服務新舉措,還有至少4個重磅展覽近期開幕。

攻略一 施行實名制預約 每天3萬人

繼故宮實施每日限流和網上預約門票之後,國家博物館也開始實施限流和預約參觀。為保障文物安全和觀眾安全、提升觀展體驗,國博重新開館後施行全員實名預約參觀。每天預約人數為3萬人,額滿為止。個人或團體觀眾需提前在國博官方網站或微信預約。未提前預約的觀眾,在未達到當日額定預約上限時,可以在現場掃描二維碼預約。

為了方便未提前預約門票的觀眾參觀,國博在西側入口立了三塊告示牌,寫明了現場預約的流程,並展示了二維碼。用微信掃碼後,按流程填寫個人身份信息、手機號,經過手機簡訊驗證,顯示預約成功,並收到簡訊通知,全過程不到兩分鐘。

一天有3個時段可以選擇入館,一般來說,上午人都比較少。特別提醒:預約後沒來,或者沒在預約的時間段入館的,會被系統標記為「爽約」,連續3次爽約,會被關進小黑屋,90天之內都不能預約入館。

攻略二 入館路線及參觀時間

網絡預約的觀眾:從國博北門西側入口安檢入館。

現場預約的觀眾:先經過天安門廣場的安檢,再由國博西北通道進行現場預約,經身份驗證後,就能通過北門安檢入館參觀。

每周閉館:周一 (含國家法定節假日)

開館時間:9:00 停止入館:16:00

退場時間:16:30 閉館時間:17:00

攻略三 展廳內禁用充電寶

除了預約參觀,4月起,國博還將實施充電寶管理辦法,要求充電寶必須是觀眾個人自用攜帶。充電寶必須標識完整,有產品名稱、型號、認證圖標、容量、廠名或商標等。單一充電寶容量不超過20000毫安時(mAh)。需要提醒的是,觀眾不得在展廳內使用充電寶給相關電子產品充電,防止碰撞、跌落等造成的安全隱患。

此外,這次新開館後,至少4個全新的展覽可以看:

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

展期:即將開幕

展廳:南7、南8展廳

作為恢復開館後的首展,《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名稱上是一個展,因為有12個絲路國家博物館參加,實際上是絲路國家文物精品的薈萃,相當於12個展覽濃縮的精華,共推出234件套展品,這在國內文博界實屬罕見。

泱泱齊風--山東古代文物菁華

展期:2019/4/20 ~ 7/9

展廳:北16展廳

本展覽匯集的近200件(組)文物精品,堪稱山東地區最能代表齊文化特色和發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遺物,其時代跨越齊文化的孕育期、形成期、巔峰期、新生期。這些展品大多出土於臨淄齊故城及其周邊,還包括高青、臨朐、海陽等地的重要考古發現。臨淄齊故城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早期城市之一,也是古代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這裡陸續發現了城址、貴族墓葬、手工業作坊等重要遺存。這些發現印證了歷史上關於齊國都城的記載,也讓人們對這個東方名都有了更具體的認知。臨淄周邊的高級貴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數量之豐富,製作之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絲路孔道--甘肅歷史文化展

展期:即將展出

展廳:南2、3展廳

本展覽以時間為軸,以文化交流為線索,以考古發掘的甘肅各歷史時期的600餘件不同門類的重要文物為基礎,通過8個單元,為觀眾勾勒出一幅歷史悠久輝煌、文化異彩紛呈、多民族和諧聚居的甘肅歷史人文圖景,展現了甘肅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地位與作用。

海宇會同--元代瓷器文化展

展期:即將展出

展廳:南6展廳

蒙元時期是中國古代一個多元文化激蕩碰撞的時期,瓷器作為重要的物質文化載體,不僅反映了元人的生活習慣,更是蒙元時期歷史、文化、藝術的直接反映。本次展覽擬展出文物99件,共分為4個單元,第一單元「瓷路擷英—元代瓷器的歷史價值」,第二單元「兼收並蓄—多元文化格局下的瓷器生產」,第三單元「爐火純青—工藝技術的飛躍」,第四單元「變古易常—審美觀念的轉變」。力求通過展示元代瓷器的歷史、文化、科技和審美等方面的價值,還原出蒙元時期的物質文化面貌。

(責編:池夢蕊、高星)

相關焦點

  • 最新「國博攻略」+4個重磅展覽,請收好!
    自從3月20日國博閉館後,現在終於有了開館的消息。4月10日開始,可以正常去國博看展啦!這次重新開放後,不僅增加了服務新舉措,還有至少4個重磅展覽近期開幕,千萬不要錯過呀!攻略1 預約參觀,每日3萬 為切實保障文物安全和觀眾安全,提升觀展體驗,中國國家博物館擬於2019年4月開始施行全員實名預約參觀機制(分時段),每天預約人數為3萬人,額滿為止。你可以選擇在國家博物館官網預約,也可以現場預約。悄悄告訴你現在就能在國博官網預約了哦~一天有3個時段可以選擇入館,一般來說,上午人都比較少。
  • 國博重新開放後怎麼逛?你需要這份「一二三」新攻略
    3月20日,隨著歷時4個多月的「偉大的變革——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閉幕,國家博物館迎來短期閉館。這期間,國博內部進行了部分改陳和參觀規則調整。4月10日,國家博物館改陳後重新開放,除了獻上重磅展覽,還在預約參觀等方面發生了諸多變化。今天(4月11日),隨著新展覽開幕,新京報記者實地體驗了國博的新變化。
  • 國博攻略丨最新最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攻略(截止到2018年底)
    自從《國家寶藏》這檔現象級的綜藝節目將一批精美、優質的文物帶入了世人的眼帘,也讓各地的博物館成為了熱門景點。而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新·老九門」名單上卻沒有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名字,在視頻中甚至頻頻出現「防火防盜防國博」的彈幕……所以,這座以「國家」為名的博物館,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
  • 長興太湖博物館今日開館!這份攻略請收好
    長興太湖博物館 今天正式開館! 長興太湖博物館是一個以太湖為主題的博物館,通過敘述圍繞太湖發生的各種自然與人文故事來介紹太湖的自然屬性、人文屬性及資源屬性。
  •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館迎客,需預約參觀~
    中國航空博物館重新開館迎客,需預約參觀~ 2020-11-10 16: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館 藏品120餘萬件(圖)
    3月1日,遊客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大盂鼎」。本報記者郭俊鋒攝     在經過一年的試運行之後,3月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館。    國家博物館新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120餘萬件,展廳48個。
  • 國家博物館專列打卡攻略(時間+主題+玩法)
    8趟  國家博物館專列運行地點:北京地鐵1號線  國家博物館專列運行車號:G438  國家博物館專列主題:遇見國博——5000多年中華文明在你眼前  【國家博物館專列內容】  全車共有六節車廂,列車前五節車廂以頗具代表性的國博館藏文物元素為主
  • 國家圖書館明日恢復開館!這份「暢遊指南」請收好→
    5月12日起國家圖書館將有序恢復開館服務特殊時期,還書需要預約嗎?請問,外借圖書會全面消毒嗎?那有哪些服務是不開放的?面對諸多疑惑國圖通過官微發布「暢遊指南」對讀者關心的問題答疑解惑快來了解一下吧開放區域: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
  • 重新開館!一定不能錯過的博物館奇妙之旅......
    重新開館!一定不能錯過的博物館奇妙之旅......重新迎來開館啦~當天有不少提前預約的市民進入到重新規劃陳列的博物館裡參觀博物館更顯檔次經過科學規劃重新陳列的博物館分為保護區概況、森林生態篇、植物篇、大型真菌篇、動物篇、人與自然篇等展廳,館藏各類標本3萬多號,展示了車八嶺保護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是學習森林生態系統的大講堂,是了解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科普場所。
  • 國慶中秋假期,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常開館
    (10月1日至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常開館歡迎您在假日裡走進國博看展覽領略中華五千多年文明魅力~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博展訊本展訊內容僅供參考,欲知詳情,敬請訪問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
  • 梵蒂岡博物館有望於2月份重新開館
    (梵蒂岡新聞網)「我們有意於今年2月1日重新開放梵蒂岡博物館。這件事還沒確定下來,倘若情況允許,我們很樂意重新開門。」 梵蒂岡博物館館長表示:「我們先前公布會閉館到元月16日為止,今天我們宣布有意將閉館再延長15天、可能於2月1日重新開放。這是由梵蒂岡城國政府高層做出的決定。有鑑於去年夏天開館時參訪人數稀少,特別是考慮到未來幾個月的預估參訪人數,梵蒂岡博物館七公裡的路程不會構成衛生問題或傳染載體。因此,我們的館藏能再次對外開放,將是一個極為美好的訊息。」
  • 平涼市博物館重新開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5月12日,閉館三個半月的平涼市博物館重新開館,滿足了市民感受平涼文化、了解平涼歷史的文化需求。觀眾 張旭:我是涇川縣的,今天到這裡來出公差,正好逢上這裡開館,我們順便來這裡轉一下,了解一下這裡的歷史。
  • 上海兒童博物館重新開館:入場免費,超800人將啟動限流
    上海兒童博物館重新開館:入場免費,超800人將啟動限流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實習生 陳元慶 2017-02-22 22:15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 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拍友 盧紹慶 攝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南角,坐落著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調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這就是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博物館自年初以來沉寂了5個多月,於6月恢復對在校師生開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會公眾開放。近日,走進浙大藝博館的參觀者最大的願望,就是體驗1:1復原的雲岡第12窟。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拍友 盧紹慶 攝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西南角,坐落著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調的四層混凝土砌塊建築,這就是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博物館自年初以來沉寂了5個多月,於6月恢復對在校師生開放,11月1日起正式重新向社會公眾開放。
  • 國博英文標誌出錯 通道出口被翻譯成外貿出口
    國博英文標誌翻譯"出口"成錯通道出口"exit"被翻譯成"export"(外貿出口),國博表示正趕製新中英文標誌本報訊 (記者林阿珍)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內通道「出口」的英語標誌,被錯誤地翻譯成「export」,日前被網友發現,
  •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 回擊IS破壞文物行為
    2003年,美國坦克擋在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正門外。【環球時報駐伊拉克特約記者 陳憲忠 劉皓然】時隔12年,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於2月28日重新開館。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該博物館1.5萬件藏品被劫,至今只找回約1/3。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出席大英博物館「中國和南亞館」重新開館儀式
    2017年11月8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應邀出席大英博物館「中國和南亞館」重新開館儀式。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為該館重新對外開放揭幕,並觀看了館藏的中國絲綢之路文物、玉器、瓷器和繪畫等重點展品。英外交部經濟和全球事務總司長布朗納特、大英博物館董事會主席蘭伯特、館長費希爾、英中貿協主席沙遜勳爵、前首相外事顧問鮑威爾勳爵等各界名流以及部分亞洲國家駐英使節等200餘名嘉賓出席。
  • 美國麻薩諸塞州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
    近日,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幾大博物館和美術館重新開館,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克拉克藝術中心等成為美國疫情隔離期以來首批開館的藝術機構。根據該州規定,1000平方英尺(約92.9平發米)內只能容納8人。得益於寬闊的室內外場地,這些機構能夠很好地實行社會距離措施。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對於展覽計劃進行了推遲與調整,一些展覽因為近來的新聞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 大學博物館該是什麼樣 浙大藝博館提供了最新的樣本 
    這是浙大和雲岡石窟研究院最新的文物數位化成果:高保真文物三維模型重建技術,加上獨創性的3D列印方法,使1500餘公裡之遙的雲岡石窟得以「行走」江南,讓參觀者親手觸摸歷史的質地。置身於最新科研成果帶來的驚豔和感動中,讓人意識到浙大藝博館有別於其他許多博物館的獨特之處:這是一座由大學興建的教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