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下稱「深汕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主持召開區黨工委會議,要求在新的起點上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凝心聚力推動全區經濟發展行穩致遠,推動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2020年,是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式揭牌的第二年,也是該區「全面履職提升年」。這一年,深汕合作區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生產、生活、生態三者的關係,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確保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良性互動。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新路徑,狠抓工業廢水、農業退水、城鄉汙水、黑臭水體治理,推動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做好美麗「加法」
「多個首次」彰顯生態文明建設「深汕特色」
近期,全區第一座城市公園——英達斯瑞公園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該公園位於深汕合作區先進位造集聚區的鵝埠片區,總佔地面積約462.3公頃,以突出產業名片、自然生態環境、健康活力的生活狀態為核心建設理念,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複合型公園的新典範及新城智慧生態新名片。
記者了解到,項目一期工程預計2022年底全面完成施工,其中,智雲谷部分計劃在今年12月底全面完工,確保能在元旦前亮相。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城規劃建設中,他們充分考慮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英達斯瑞公園的建設就是深汕合作區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縮影,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深汕合作區還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以「黨建+環保」的理念,常態化開展包括「世界環境日」宣講、「慶祝特區成立40周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巡禮」等系列活動,倡導全區環保、聚力共建美麗深汕。
今年6月5日,深汕合作區以「美麗深汕,我是行動者」為主題,舉行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現場還發出了「尋找最美環保人」倡議書,通過先進環保人物的模範示範,譜寫美麗深汕新篇章。
做好汙染「減法」
「多個全覆蓋」彰顯一座新城的生態治理決心
深汕合作區生態環境持續嬗變背後,除了做生態美化綠化的加法,還要做各類汙染的減法。目前,全區已經實現環境全要素汙染動態一圖覆蓋:通過系統摸排環境底數,協調各類汙染源監測調查數據,統籌搭建大數據平臺,開發了分析統計、預警等應用功能,做到「水氣聲渣」汙染動態一張圖全覆蓋,實現大氣、水、噪聲環境質量每周報送。
針對未實施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的公司,該區首次採用「跨市調查」、「跨市處罰」的方式,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並依法採取處罰。
與此同時,深汕合作區提前完成省定貧困村生活汙水處理終端設施建設任務。在鵝埠鎮水美村、小漠鎮南香村2個省定貧困村建設3座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處理後的汙水可直接用於灌溉農田,解決農田灌溉缺水的問題。此舉率先填補了全區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空白,同時實現了汙水淨化後的二次利用,為踐行農村「汙水革命」,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全面覆蓋、提升鄉村生態提供了示範。
綠色生態是深汕合作區的最大優勢、最大財富、最大品牌。在新城大開發、大建設過程中,該區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同步做好環境保護這道必答題,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對標最高最優最好,把深汕合作區建設成為環境優美、幸福宜居的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來源:南方+客戶端)
為您推薦:紮實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我為深圳「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提建議市生態環境局光明管理局開展「大手拉小手」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進校園活動生態環境部全面啟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深圳先行先試走在前列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赴浙江杭州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圳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試點成果專家諮詢會召開
【來源:深圳市生態環境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