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的經典:來自大海,走向大海,經典之聲張雨生
三毛說,走得突然,來不及告別。這樣也好,我們永遠不告別。那就這樣吧。1992年憑藉歌曲《大海》走紅,1997年10月,張雨生在回淡水途中發生車禍;11月12日,張雨生逝世,終年31歲。張雨生是一位早逝的歌手,但是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唱出了很多優秀的歌曲,讓他在歌壇的地位一直很穩固。其中,他的《大海》流傳很廣,也讓聽眾誤以為是一首深情的愛情歌曲,其實,這首歌是張雨生寫給他那早逝的妹妹的。
《大海》是很多80後,90後從小聽到大的歌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至今依舊是KTV中很多人必點的歌曲之一,歌詞哀傷憂鬱,讓人感同身受,那麼你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嗎?其實這首歌是為了紀念張雨生因為意外早早離開人世的妹妹,張雨生的妹妹張玉仙是很可愛的小美女,兄妹倆從小到大感情非常好,妹妹從小有個夢想,就是想要成為歌手,因為妹妹真的很喜歡唱歌!可是卻因為一場意外妹妹早早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妹妹的離去,張雨生一直鬱郁難解,為了完成妹妹成為歌手的遺願,張雨生去參加了歌唱選秀,並且以很有優異的成績勝出!
《大海》這首歌,是張雨生寫給溺水亡故的妹妹的。有一天,張雨生與朋友出去了,爸爸媽媽和妹妹三人去郊外遊玩,中午他突然接到家裡來電,稱妹妹在郊外遊泳時不幸溺水,正送往醫院搶救。張雨生如雷轟頂,趕緊跑到醫院,不幸的是由於醫生誤斷,醫治不及時,妹妹不幸死亡。妹妹的早逝讓他開始願意在公眾面前唱歌,因為他覺得他是背負著妹妹未竟的夢想在歌唱,他也逐漸唱出了名氣。多年後的他在回憶起與妹妹的那段幸福時光時,心有所感便寫下了這首歌——寫出了對妹妹的思念,寫出了自己再也無法說出口的話。
都說十年方可磨一劍,一首好歌的鑄就同樣需要千錘百鍊,精細打磨。為了能寫出這首飽含對妹妹的思念的歌曲,張雨生找到陳大力、李子恆等多位好友共同合作,最終完成了這首絕世佳作,無論詞曲都讓人為之動容。由於《大海》讓張雨生獲得了有生以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歌曲迅速傳遍兩岸,許多人對張雨生就此定型,以為《大海》是張雨生最優秀的代表作。
這其實是一種最大的誤解,此張專輯的前一作是《張雨生創作專輯》,是由張雨生一手包辦作詞作曲,專輯內容非常宏偉,包含了對社會環境批判,戰爭批判,文學典故等內涵,這才是張雨生自己所追求的音樂。
但是由於這種內容在市場上並不佔優,再加上先期宣傳力度不佳,專輯銷量非常慘澹。唱片公司為了挽回自己的收入,張雨生也為了讓自己的音樂繼續走下去,不得不選擇了妥協,完成了這張商業性極高《大海》。這張唱片或許是他歌唱生涯中商業成績上最為成功的專輯,但這並不是雨生所想要的。
張雨生的一生只有31年,他在這31年中創作了,多部經典歌曲,在死後很多粉絲,都紛紛來悼念張雨生,而且張雨生的陵墓,也設置非常的獨特,很有藝術氣息,牆壁上還畫出張雨生的吉他,跟音樂線譜,還在他的園中,設置了一個郵箱,目的就是讓來祭奠張雨生的人,如果有話想對他說,就把想說的話寫成信投在這裡!直到現在,每年都會有很多粉絲,前來給張雨生掃墓!
海的表面,風平浪靜,因為情感的內斂。海的深處,波濤洶湧,因為內心的掙扎與吶喊。近觀大海,才能感受到海闊天空的生命張力,世界的熱情和關愛。在這裡,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