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螢火之森》的人氣一開始來自《夏目友人帳》,因為後者的風靡大熱,帶動了作者綠川幸的流量,這部唯美動畫短片得以在多年之後重新綻放,作為粉絲自然是喜聞樂見!
六歲的竹川螢來爺爺家過暑假,在山神的森林裡迷了路,於是帶著面具的少年銀出現了,用樹枝牽引著她走出森林。後來在暑假的每一天,每一個暑假,螢都來到這個森林和銀一起度過美好時光。螢一年年長大,當她十二歲時早已出落成亭亭少女,銀依然是那個少年模樣。他們彼此互生好感,卻無法觸碰對方,就連生命的時間刻度都不一樣。
直到螢高中的一個夏夜,銀在妖怪們的夏日祭後牽扶了摔倒的人類男孩,要消失了。在彌留之際,他說,我終於可以擁抱你了。兩個人笑中帶淚,緊緊擁抱彼此,而銀的身體也化為藍色碎片,散發點點螢光。銀留下來的只有這個白色的面具,見證了他們這麼多年共處的時光,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也見證了彼此的不舍與祝福。
當螢成長一些,內心有了些許少女的痕跡,她爬上樹幹要摔下來,也不讓銀來救她——我怕我會失去你,而我會後悔不已。此時,他們的關係更近一層,連接二人的木棍也變成了軟布條,內心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呢。這是他們第一次擁抱,也是最後一次,如此奢侈。夏夜裡蟬鳴四起,流螢飛舞,他說,「我已經等不到夏天了,一和螢分別,就算要撥開人海,我都會想去見你。」這句話剛出口,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如此甜蜜的情話,在這裡卻如此寂寥和孤單。
他們的手微微動了一下,想要牽住彼此的手,最終理智還是戰勝了情感,內心有多煎熬可想而知。於是他拿下面具,戴在她的臉上,輕輕吻她。螢戴著面具被吻,卻依然淚流滿面,這時候的他們,甜蜜而青澀;最後真正的擁抱,卻是滿足而酸澀,再見,我的愛人。
他們彼此從未說出口的承諾或約定,是他們這段感情中最真摯的默契。她和他都在熱切地期盼夏天,只有你在的日子,於我而言才是夏日最可愛的時光。因為你,我開始期待夏天的到來,又期盼永遠是夏天;而我也開始不討厭冬季漫長的等待。他們兩個人一直都清楚這段感情不會有善終,哪怕彼此深愛對方,在最後擁抱住彼此,留下最好的回憶。
所以,這個略有點酸苦的結局實際上是最溫柔的,螢作為「存在」的一方,可以拿時光慢慢緬懷這段特殊又溫暖的愛戀。就像兩條直線,在同一空間下,永遠只有一個相交點,哪怕角度再貼近平行,相交之後依然還是漸行漸遠。他們都渴望被對方了解,被對方重視,被對方所鍾愛。螢還沒來得及好好說再見卻只能用力擁抱他,而銀只能在生命消失時才敢大膽地觸碰心愛的姑娘,告訴她,我喜歡你,很久了。
不摻入雜質的感情才是最純真、最寶貴的,我們的心中只有彼此,即使明知會沒有未來,依然想要觸碰你。這種缺憾美總令人嘆息又豔羨。當電影落幕,仿佛是一場輕盈如珠光的夢,一點點悸動緊張,又有點惆悵,不願醒來。滿目深深淺淺的綠色,配合泉水潺潺作響,最適合夏夜焦躁不安時靜下心來品味。當鏡頭罕見地給了冬天,兩人不得見面時,此時他們早已心有靈犀,默默思念著對方,等待來年的夏季再相會。螢望向窗外時,銀也摘下面具仰望天空,下雪了,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在賞雪,在想你。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可觸碰卻一心向擁有的東西,就像冰雪,大自然的神奇化物,但卻無法留在身旁片刻。當我們用手觸摸就決定了她消失的命運,但是我們依然想要去感知她的溫度,體會它的變幻,就像從她身上感受到自己一樣。這些會隨著我們的年紀增長而漸漸模糊在我們的記憶長河中,被時光淡忘,但是,我們依然傾心這種感覺,孜孜不倦地尋找著如泡沫般轉瞬即逝卻有致命吸引力的螢火之森。讓他們陪伴著我們平凡的一生,當垂暮之年,再慢慢體會這些虛幻又美好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時純真又幸福的時光。
而綠川幸的高超之處就是把人性的溫柔展現的淋漓盡致。《螢火之森》是這樣,《夏目友人帳》也是這樣。她教會觀眾如何愛這個世界,如何用溫柔感化身邊的一切。當我第一次看這兩部作品時,一度不習慣這個節奏,太溫柔了,都快溢出來了!因為這般純淨的感情太少了,擁有這麼可貴品質的人也太少了,我們身旁都被喧囂、嘈雜、浮躁所籠罩,再也沒有任何能力尋找如此甘甜的養料。幸好,有綠川幸這位可愛的作者,用自己的筆為我們寫下這一個個獨特又美麗的故事。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個故事只是個開頭,後面是我們每個人來續寫的故事。我們在字裡行間寄託了自己的情感,把自己感動的無以復加,也許。這也是作者想要達到的目的呢。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結局,有些似是而非的感情則是我們把自己的情感寄放在這裡,尋求知音罷了。而年輕的我們又如何讀得懂別人的感情呢?當我們年輕時,曾因不懂事或者肆無忌憚地揮霍別人的感情,只是年歲漸長,當自己也被揮霍了,慢慢地,就失去了愛人的能力與勇氣。
所以啊,在一起要珍惜,珍惜每一刻,每一句話。別等到失去了再說自己悔不當初,愛而不得。兩個人在一起是多小的機率,多大的緣分。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螢火之森》,明知會分手,卻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