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千萬、數年內反覆維修……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為何難保護?

2020-12-04 紅星新聞

日前,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發生坍塌一事引發廣泛關注。8月10日上午,新華社就該遺址牆體多年來反覆維修卻先於遺址本體嚴重損壞、周邊建築是否影響遺址安全等問題,向西安當地有關部門提出四問。

▲8月8日,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發生約20米坍塌。圖據央視新聞

「省市相關部門均已注意到網上輿情。」10日下午,陝西省文物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新華社四問發出後,省市文物局均高度重視,相關部門正在整理有關情況,並儘快給予回應。

10年間,多次倒塌修繕

8月8日上午9時27分,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於2009年實施的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生坍塌,造成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勘察判斷,原明代城牆夯土並未受到破壞,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坍塌原因則為受近期連續大雨影響所致。

資料顯示,西安現存的明秦王府城牆始建於1374年,是朱元璋第二個兒子朱樉的府邸。整個明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黃土夯築而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稱磚牆。清順治初年,蕭牆被毀,內牆保留下來。1921年,馮玉祥在西安修建督軍府時,拆掉內牆的包磚用於修建督軍府等處,明秦王府的磚牆變成土牆,並一直留存至今,是西安現存唯一的一段土城牆。

據新華社消息,明秦王府呈南北長方形,周長2158米,現四牆還殘存城牆遺蹟。

2003年9月24日,明秦王府城牆遺址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為了保護這些殘存的古老城牆,十幾年來,當地有關部門多次對殘存牆體實施包磚和夯土填充加固,並不時地進行修繕。據不完全統計,10年來,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幾乎平均每兩年就會修復加固一次。

▲2009年,西安市有關部門對明秦王府土城牆進行修復加固

據大河網報導,2009年7月,明秦王府土城牆因年久失修,呈現牆體坍塌、根部剝蝕凹陷、砌塊脫落、牆體及頂部開裂嚴重,個別城牆頂部寬度僅有半米。為修復加固該牆體,西安市有關部門採取防坍塌加固、裂縫灌漿加固、牆體防風蝕和防雨水衝刷侵蝕加固等技術措施,在南北兩段計140餘米底部砌城牆磚,高2.5米至2.8米左右,上部依然保留土牆。

▲2013年明秦王府北牆發生垮塌,西安市文物局分別對北牆和南牆牆體進行加固修復。

不久後,明秦王府北牆在2013年發生垮塌。西安市文物局為修復保護該遺址,分別對北牆和南牆兩段共計140餘米城牆牆體進行加固修復,即上層土牆用木板圍擋作業,然後對上下牆體進行加固處理。

▲在2019年以及2020年,西安市文物局也均有關於明秦王府城牆方面的工程項目發布。

紅星新聞注意到,2019年9月,由於連日陰雨,明秦王府西南牆體北側出現浸水病害。管理部門在巡查發現後,立即制定了包括在城牆頂部支撐簡易防雨棚、城牆底部加設圍擋並派專人巡護以及對現有牆體裂縫貼石膏條,加強觀測牆體裂縫在內的臨時保護方案。

▲2011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入500萬元進行明秦王府城牆保護項目建設

此外,據西安市文物局官網資料顯示,2011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入500萬元進行明秦王府城牆保護項目建設;2013年,西安市文物局支出650萬元用於明秦王府城牆安排;2018年,明秦王府城牆南段搶險工程項目申請了292萬元項目資金。同時,在2019年以及2020年,西安市文物局也均有關於明秦王府城牆方面的工程項目發布。

事發後,新華社四問坍塌事故

針對上述坍塌事件,新華社記者向西安市有關部門提出四問,即經多年反覆維修的城牆保護性土體、磚體為何先於遺址本體嚴重損壞?距離遺址不足10米的多座非文物建築是否影響遺址安全?城牆牆體汛期中已出現裂痕,主管部門是否依規編制並落實了應急預案?後續排險、修繕工作如何展開?一時間,有關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的保護工作再度引起網友關注。

「省市相關部門均已注意到網上輿情,正在整理有關情況,儘快給予回應。」10日下午,陝西省文物局一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於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屬於屬地管理,文物的相關信息由業務處室掌握,他並不清楚其中的具體情況。

此外,該工作人員還表示,有關明秦王府城牆方面的所有項目經費審批均依照正規的程序辦理,「每筆有關城牆的經費都是有方案、有第三方評估和專業部門審核的,而且每次項目結束,都會有專業人員進行質量驗收。」

與此同時,紅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坍塌現場因施工已被封閉圍擋,且現場坍塌的砌體已初步清理完成,「架體搭設進度已完成過半,預計防護外架搭設作業將在明天完成。」上述工作人員稱。

據陝西電視臺報導,自坍塌事故發生後,參與明秦王府城牆遺址搶險的施工方立即對現場進行排險,北側砌體和部分填充夯土坍塌後,東側部分填充夯土也已鬆動,為防止發生二次坍塌,排險時對坍塌區域部分保護砌體進行了局部卸荷。

「土遺址的保護是世界性的難題。」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孫滿利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土遺址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賦存環境,保護難度大。在陝西境內,土遺址不僅類型、數量較多,分布較廣,而且還具有歷史長、建造技術多樣以及保存狀況複雜等特點,「經過20年來,尤其是近10年的研究發現,土遺址保護技術特別是乾旱區土遺址保護已取得了豐碩成果,而潮溼環境下的土遺址保護才剛剛起步,大多僅停留在試驗階段。」

紅星新聞記者 李文滔 羅夢婕

編輯 郭宇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耗資千萬、數年內反覆維修……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為何難保護?
    日前,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發生坍塌一事引發廣泛關注。8月10日上午,新華社就該遺址牆體多年來反覆維修卻先於遺址本體嚴重損壞、周邊建築是否影響遺址安全等問題,向西安當地有關部門提出四問。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勘察判斷,原明代城牆夯土並未受到破壞,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坍塌原因則為受近期連續大雨影響所致。資料顯示,西安現存的明秦王府城牆始建於1374年,是朱元璋第二個兒子朱樉的府邸。整個明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黃土夯築而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稱磚牆。清順治初年,蕭牆被毀,內牆保留下來。
  • 耗資千萬、數年反覆維修,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為何難保護?
    日前,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發生坍塌一事引發廣泛關注。8月10日上午,新華社就該遺址牆體多年來反覆維修卻先於遺址本體嚴重損壞、周邊建築是否影響遺址安全等問題,向西安當地有關部門提出四問。資料顯示,西安現存的明秦王府城牆始建於1374年,是朱元璋第二個兒子朱樉的府邸。整個明秦王府城分為兩重城牆,外城牆稱蕭牆,全系黃土夯築而成;內城牆因外砌青磚,稱磚牆。清順治初年,蕭牆被毀,內牆保留下來。1921年,馮玉祥在西安修建督軍府時,拆掉內牆的包磚用於修建督軍府等處,明秦王府的磚牆變成土牆,並一直留存至今,是西安現存唯一的一段土城牆。
  • @外地人:西安城牆與明秦王府城牆的區別
    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生坍塌。事情發生後,國內一些媒體忙著搶頭條熱點,「西安城牆」和「明秦王府城牆」傻傻分不清楚。據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王偉介紹,此段坍塌區域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明秦王府城牆南牆遺址西段修復保護砌體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開烤肉店 文物局:屬合法經營
    張梟 攝   中新網西安5月5日電 (張梟 梅鐿瀧)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被曝開了一家烤肉店,引發民眾對遺址保護工作的質疑。西安市文物局5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該遺址外面所包裹的牆體屬於後期修建,是文保設施,可以經營餐飲業,但不能有高汙染、高噪音等情況。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保護砌體坍塌系大雨所致 全市排查文保單位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8日發生坍塌。 張遠 攝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8日發生坍塌。 張遠 攝中新網西安8月9日電 (記者 張一辰)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8日發生坍塌。專家現場勘查表示,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文物部門正對全市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全面排查。8日9時27分,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於2009年實施的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生坍塌。現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民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送往就近醫院治療。
  • 突發: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坍塌
    8月8日上午9:27,由於近日連續降雨影響,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於2009年實施的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發生坍塌,現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已送到就近醫院治療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部分為修復保護砌體 將加緊修復
    2020年8月8日上午9時27分,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突然坍塌,現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已送到就近醫院治療。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坍塌搶修,陝建古建彰顯國企擔當
    來源:中國民族建築2020年8月8日上午9點27時,受西安市近日連續降雨影響,位於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西安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維護砌體發生約30米坍塌。明秦王府是西安的明藩王府邸,也稱秦王府,呈南北長方形,南北671米,東西408米,周長2158米,現四牆還殘存城牆遺蹟。府城的四周原開有四門,分別為,東體仁門、西尊義門、南端禮門、北廣智門。
  • 明秦王府城牆遺址修復保護砌體坍塌部分將按專家意見加緊修復
    2020年8月8日上午9時27分,位於陝西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廣場西側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南牆西段修復保護砌體約20米突然坍塌,現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已送到就近醫院治療。此事發生後,省市領導高度重視,立即部署、現場處置。西安市文物局、新城區已成立工作專班處理相關事宜。
  • 大雨致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 坍塌部分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大雨致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 坍塌部分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記者8日晚從西安市文物局了解到,8日上午發生坍塌的明秦王府城牆經專家現場勘察,認定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專家表示,修復後仍有文物價值
    8月11日,陝西省西安市,明秦王府城牆遺址坍塌區域已經搭起了腳手架,不少專家和工人在現場做修復排險。8月8日,西安新城廣場附近,明秦王府城牆突然坍塌。據附近的一些居民說,該段城牆去年就已出現浸水病害。明秦王府城牆是朱元璋於洪武三年(1374年)修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已和鬧市融為一體。
  • 西安:大雨致明秦王府城牆坍塌 坍塌部分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新華社西安8月8日電 記者8日晚從西安市文物局了解到,8日上午發生坍塌的明秦王府城牆經專家現場勘察,認定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 西安明秦王府坍塌城牆曾發生浸水病害,專家稱本體未破壞,可修復
    8月8日上午9時許,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廣場附近的一處明秦王府城牆遺址發生坍塌,現場一輛公交車、三輛私家車受損,有四名群眾被坍塌時濺起的磚石擦傷。據央視新聞消息,從專家目前研判看,文物本體未受到破壞,後期可進行修復。
  • 西安:大雨致明秦王府城牆坍塌,坍塌部分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新華社西安8月8日電 記者8日晚從西安市文物局了解到,8日上午發生坍塌的明秦王府城牆經專家現場勘察,認定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 西安:大雨致明秦王府城牆坍塌 坍塌部分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新華社西安8月8日電 記者8日晚從西安市文物局了解到,8日上午發生坍塌的明秦王府城牆經專家現場勘察,認定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
  • 西安新城廣場600年明秦王府城牆坍塌,又一歷史真跡破碎
    明秦王府城牆,建成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位於西安府城東北部,也叫王城,後稱為「皇城」,即今陝西省人民政府所在的新城。城垣周長2158米,南北長671米,東西寬408米,高11.5米。城四面原各開一門:東 [1] 曰體仁門,西曰遵義門,南曰端禮門(清代改為端履門),北曰廣智門。
  • 如果不是因為「坍塌事件」,我根本不會知道明秦王府……
    ,更不會知道原來明秦王府曾經這麼牛!➤小科普:關於明秦王府明秦王府始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朱元璋次子朱樉的王府,府城平面呈長方形城牆下部有修復砌磚,上面有夯土裸露,牆體上有保護碑和明秦王府城牆簡介碑。
  • 西安皇城東路:尋訪明代秦王府城牆遺址
    在這條皇城東路上,有一段破敗不堪的夯土牆,便是明秦王府的城牆遺址。但是,隨著不斷地修復,這段城牆已經失去原貌,看不到原本的城牆實物。如今,這裡西段城牆坍塌後,越發失去曾經的光彩。其實,在陝西省人民政府東側,南北向的皇城東路中段,還有一段明秦王府城牆。它是秦王府的東城牆遺址,殘高約6米,全長約300米,中間隔斷約10米,為省政府後勤中心的大門。
  • 新華社四問西安城牆坍塌事件 工程質量是否過關?
    8月9日,新華社針對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發布了題為《四問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事件》的文章。專家組現場勘察後判定,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未傷及原明代城牆夯土。專家組認為,西安近期連續大雨導致雨水下滲,將牆內黃土泡軟後產生側壓力將牆擠向外側引發相關牆體坍塌。但記者了解到,2007年到2011年多年間,當地均對明秦王府殘存牆體實施包磚和夯土填充加固。近十年來,牆體也曾經歷過多次修繕。
  • 西安明秦王府城牆坍塌,預防式保護才是核心
    連續大雨之下,西安市中心新城廣場西南角的明代秦王府城牆部分牆體近日發生坍塌,造成4輛汽車受損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勘察判斷,坍塌部分為原城牆遺址新築保護性土體和東北側外包磚砌體。坍塌原因為近期連續大雨所致。坍塌的這段明秦王府的城牆,有20多米,其歷史意義和文物價值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