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由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聯合廣州元億國際生物科技、廣東實久生物科技2家企業,共同組織召開「健康羊城·從『腸』計議」——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健康講座暨啟動儀式,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理念,通過大腸癌早期普篩查,提前發現並及時治療癌前病變以及早期癌,降腸癌減少腫瘤發病率、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同時提前發現病症,降低醫療開支,提前發現癌症。「健康羊城·從『腸』計議」普查行動,以提高腸道健康認識為目標,以「預防為主」的戰略定位,開展腸道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大腸癌症篩查行動,以三大行動為主體,提高社會對大腸癌預防篩查和早診早治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爭取做到重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同時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助力實現全民健康。三年內計劃目標完成廣州市100萬人口大便潛血普查、10萬名SDC2基因甲基化大腸癌篩查、1萬戶家庭腸道健康知識普及教育。企業是生產力,本次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針對企業家和企業員工為主要普查人群,希望在《健康中國我行動》號召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第一健康責任人,在腸道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中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到2022年和2030年腸道健康知識普及率達到80%。在合理膳食行動中推廣平衡膳食模式,推進減鹽、減油、減糖,推廣健康烹飪模式、營養操作規範與營養均衡配餐。到2022年和2030年,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分別在2019年基礎上提高10%和在2022年基礎上提高10%。在大腸癌普查行動中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結直腸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
在本次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啟動儀式上,廣州市大腸癌防控項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聶玉強教授就本次公益行動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同時在《腸道健康知識普及行動》講座中專業的指導參會人員如何進行科學地判斷腸道疾病的症狀、什麼情況下需要及時就醫,特別強調會將廣州市大腸癌防控工作持續穩定科學地進行下去,努力完成《健康廣州2030規劃綱要》中大腸癌防控工作任務。
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許秋霞秘書長在大會致辭中向參會人員詳細介紹了協會發起健康羊城· 從「腸」計議健康廣州大腸癌公益行動的目的和意義,並呼籲大家積極參與到健康廣州我行動的公益行動中來,遠離大腸癌。
醫學博士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馮志強主任醫師在《關注腸癌危險信號大便潛血普查行動》講座中講述了2015年至2020年廣州市大腸癌防控工作中大腸癌篩查統計數據,表明廣州市大腸癌發病率已經排名全國前列,同時指出,在臨床上大腸癌發病越來越年輕化並且一直在增長。以專業的角度闡述了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非常必要的,早期大腸癌患者的5年成活率在90%以上。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外科蔡建主任在《人類SDC2甲基化大腸癌篩查行動篩查行動》講座中給參會人員詳細介紹了由於腸鏡醫生的不足,居民對腸鏡檢測的恐懼以及腸道準備的痛苦導致腸鏡檢測的依從性不高,會造成早期診斷率較低,部分患者一旦發現就已經為中晚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明顯降低,通過在家自己採樣寄回實驗室,進行人類SDC2甲基化檢測,可以準確判斷大腸癌的風險,同時可以提高1cm以下的腸息肉和腺瘤診斷率,非常方便快捷地知曉自己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副院長、廣東省營養學會腸道菌群與營養健康專業委員會公共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燕教授在《舌尖上的健康合理膳食行動》講座中從腸道菌群的角度如何通過合理膳食調節腸道菌群的結構,提升腸道免疫力,遠離大腸癌。
廣州元億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組委會主席徐宏偉在《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流程簡介》講座中詳細介紹了「關注企業家健康遠離大腸癌」健康廣州我行動走進商會、協會、企業的步驟和公益行動方案。
實久醫療創始人兼院長,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組委會執行主席趙美美在《健康羊城我行動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責任第一人》講座中呼籲參會的企業家為自己、為家庭、為企業、為社會積極參入到健康廣州大腸癌普查公益行動中來,為自己、家庭、企業員工的健康盡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南方醫院李愛民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楊輝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學清教授等也參加了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