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步青坦言自己不是靠天賦,卻成為著名數學家,是什麼成就了他

2020-12-11 成長馨路

文:成長馨路

01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應用的空間非常廣闊。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這個口號的人是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 同時,他還說過另外一句話——「數學是打開科學之門的鑰匙」。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無論是在進行理論研究、科研數據分析,還是從事金融保險、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通訊工程、建築設計等行業領域中,都離不開相關的數學專業知識的應用。

如果想進入高科技行業、醫療或者金融行業,那麼必須對數學得心應手。在學校數學是基礎學科,談起學數學,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一起來看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先生小時候學數學的故事。

02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蘇步青教授,是位獻身於祖國科學事業的人,被國際數學界稱為「東方國度上升起的數學明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開始的他並不喜歡數學。

青年時期蘇步青

1902年9月23日,蘇布青出生在浙江平陽縣騰蛟鎮帶溪鄉的小山村一幢建於清朝的老宅裡。父親蘇祖善種地為生,家裡有13個孩子,其中11個是女孩,他是最小的一個。

山村離縣城有100多裡,連小學都沒有。10歲那年,父親賣了節衣縮食省下的一擔米,送他進縣城上高小。

一開始無人管束,愛玩的他一度學習成績全班倒數第一,被同學譏笑為「背榜」。這事對他刺激很大,他急起直追,第二年一下子躍為全班第一名,從「背榜」變成「奪魁」。

13歲的那天夏天,蘇步青考入浙江省第十中學(現溫州一中)。他起初對數學並不感冒,反而更喜愛文學,背《左傳》《史記》。後來,學校來了一位名叫楊霽朝的數學教師。這位楊老師畢業於東京文理學院,把枯燥的數學講得津津有味,使蘇步青的興趣轉向了數學。

有一次,他在楊老師的指點下,竟用20多種方法證明了一條幾何定理。一迷上數學,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蘇步青堅持讀書、思考、解題、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萬道數學習題。畢業時名列第一,獲得「首席」畢業證書。

蘇步青說:「人們常常以為科學家從小與眾不同,我反對這一點。光是靠天賦,是靠不住的。人都要逐步發展起來,靠老師的指導,靠自己的努力。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天天向上』」

通過蘇步青的故事我們看到,正是靠著老師的啟迪引導和他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他成為一代數學大家。

03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並沒有那麼幸運遇上像蘇布青上學時期的遇到那位從日本歸國回來的楊老師。但可貴的是,書籍是全人類的老師。一本好書,能夠啟發心靈,讓我們畢生難忘,受益匪淺。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曾說過,他對數學的興趣,很大程度來源於數學大師劉薰宇先生的著作。

「有一位劉燻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楊振寧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前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谷超豪,也坦言歸功於劉燻宇先生的數學課外書,極大的激發了他對於數學的興趣。

「我還看了不少課外書,記得看了劉燻宇的《數學的園地》,於是對數學愈發的感興趣了。」——谷超豪

我們可能好奇,作者劉薰宇究竟是誰,為什麼他的數學科普書擁有這麼大的魔力?

其實,劉燻宇先生他是橫跨上世紀兩個時期的著名數學教育家。

劉燻宇先生

劉薰宇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了數學教育事業上。

曾經留學巴黎大學研究數學歸國後任西南聯大、暨南大學、復旦大學和多所著名中學數學教師或校長。

還曾當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主持並審定並參與撰編寫了新中國首套中小學數學教材。現在通用的中小學數學教材就是在他的基礎上加以編輯整理。

可以說數學教育家劉薰宇先生是中國數學科普著作的開創者。

華羅庚、豐子愷等都曾稱讚過劉薰宇先生的佳作,坦言劉先生的書籍給與他很深遠的影響,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04

激發數學興趣、訓練數學思維要趁早。

劉薰宇先生的最經典科普之作就是《給孩子的數學四書》。

很多老師和家長一說學生數學不好,就說孩子討厭數學,沒有數學思維。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提升數學思維能力,那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其實數學思維就是用數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維好,也就是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

小學三四年級和初中七八年級,可謂是學習生涯中關鍵轉折時期。三年級開始,數學的學習開始需要解決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老師和家長們要注意去引導孩子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

培養與數學思維有關的觀察能力、數據變化規律、運算總結能力等。《給孩子的數學四書》正是這樣啟發數學興趣、訓練數學思維的優質科普課外書,適合小學生中高年紀和初中生閱讀。

劉薰宇先生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了有趣的故事,激發和調動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潛移默化中提高數學成績。

劉燻宇《給孩子的數學四書》

學習數學不能僅靠大量的刷題,更要懂得培養自己的興趣訓練思維。《給孩子的數學四書》中的《數學趣味》和《數學的園地》就帶給了學生們不一樣的學習感受。

在《馬先生談算學》中,以「馬先生」的口吻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為學生們講解數學知識。還收集100多道題目加以解釋,便於學生們思考,幫助學生們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

很多人讀完這套數學著作後,第一反應就是「原來數學可以這樣學」!

其實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套書的用戶評價也非常好。

好書值得推廣,如果你想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孩子更加快樂地步入數學殿堂中去的話,歡迎點擊下面連結購買這套叢書,原價148元,現在京東四本書一起79元,兩件額外9.6折,非常划算!你可以選擇給孩子買,給自己買,或者給家裡的小孩買。

下面是購買連結,書也不貴,一頓飯不到的錢,就可以帶走這套經反覆驗證的好書。

伽利略說,自然界這部偉大的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

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數學思維要趁早。許多地方都已經開學,這套《數學四書》將會成為孩子人生中的一位良師益友,希望她能陪伴您的孩子度過一段充實而又有無限趣味的學習時光!

看了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小時候學數學的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成長馨路

相關焦點

  • 東方幾何學家第一人:蘇步青的愛情故事
    蘇步青是世界著名的幾何學家,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等稱號,他的一生輝煌燦爛,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無雙。蘇步青出生在中國浙江的一個小山村裡,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在這個略顯拮据的家庭裡,蘇步青開始了他的童年。
  • 紀錄片《百年巨匠——蘇步青》在溫開機 致敬匠心傳承
    昨天上午,200多位嘉賓在溫籍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家鄉見證一大盛事——紀錄片《百年巨匠——蘇步青》開機儀式在平陽縣蘇步青勵志紀念館舉行。市委書記陳偉俊出席並致辭。  《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大規模、全方位拍攝製作關於二十世紀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各領域傑出代表的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單位聯合攝製的。
  • 「蘇步青星」命名儀式舉行!
    他發現了著名的「蘇錐」和「蘇鏈」,系統地發展了射影微分幾何的理論,是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以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老校長、教授蘇步青命名的小行星「蘇步青星」命名儀式於今天(11月13日)下午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舉行,會上宣讀了「蘇步青星」國際命名公報,介紹了「蘇步青星」發現和軌道運行情況。
  • 數學家蘇步青:從日本情敵手中「搶」老婆,兩人相伴60餘年
    這是我國卓越的數學家蘇步青1931年於「上海丸」客輪上所作的即興詩,待他作完此詩,身旁的日本妻子松本米子潸然淚下。蘇步青與松本米子相伴了六十餘年,松本米子去世後,他時常感覺孤獨,曾專門寫詩悼念亡妻,把對她的愛戀與感激述之於辭語間。
  • 學數學全靠天賦和智商?聽完清華教授的說法,你再去做判斷吧
    這兩個重點又和著名數學家,也被稱之為「數學之王」、「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的蘇步青的觀點不謀而合。蘇步青從初中到大學,成績一直很好,他在分享學習經驗的時候,就提到了除了多做題,就是多讀書。我們普通人看到的數學家,都會把他們設定為天賦異稟的角色,但每每他們個人去分享自己的人生時,卻很少說是因為天賦才有了之後的成就。就好像「中國現代數學之父」的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所謂天才,實際上是依靠學習」。
  • 《百年巨匠——蘇步青》攝製組走進平陽
    他坦言:「拍攝這位大家,也是一道難題。」。   在他看來,蘇步青先生以百年的人生,非凡的天賦和智慧,在數學的巔峰上成為巨匠。但這位巨匠也曾就是我們平陽騰蛟鎮的一個牧童。「他的生平,也曾是加減乘除這麼簡單,他的心路中,會不會也有解不了的方程。」李黎表示,本片將以蘇步青一生致力的數學領域為座落,將其生命中的重要節點為切入視角,以縝密嚴謹的邏輯串接歷史。
  • 當代十大著名華人數學家
    項武忠是著名的拓撲學家,在低維拓撲學方面建樹頗多,成就卓著。由於他在拓撲學研究方面不斷取得突出成果,1970年和1983年曾兩次被邀請在法國尼斯和波蘭華沙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和1小時的邀請報告。可見,他的成就享譽國際數學界。他還是美國出版的國際性期刊——《數學年刊》等多份學術雜誌的編輯委員。
  • 中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妻子比自己小18歲,兒子也是數學家
    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可以說是數學天才,高中沒畢業就被錄取,是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人物,為了新中國的繁榮富強付出了不為人知的艱辛努力。陳景潤先生出生在戰亂時期的1933年,福建省的一個小職員的家庭, 在那個時期養育一個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陳景潤的父母靠著微薄的收入,養活著一大家子。在這樣的一種環境裡,小小的陳景潤性格內向。生活沉悶也就養成了他沉悶的性格。
  • 他曾因學習差,沒拿到小學畢業證,後卻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華羅庚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是中國第一流的科學巨人,他的成就遍及數學的諸多重要領域,為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說,他是天才,他自己卻予以否認。那麼,他究竟是怎樣成為一名偉大的數學家的呢?讓我們從他的學習經歷中來尋找答案吧。
  • 未盡其才的數學家谷超豪:在「紅」與「專」之間徘徊
    作為迄今唯一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第二代數學家(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目前仍健在的吳文俊比他高半輩),谷超豪卓越的數學成就舉世公認,但相較他已展現出的數學天分與才能,他作為一個學人的數學家或主動或被動與政治糾纏,因而曲折而豐富的一生仍是未盡其才的一生。
  • 許寶騄:一個把生命託付給數學王國的數學家
    在中國著名數學家當中,既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又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有3個人,他們分別是華羅庚、蘇步青和許寶騄,華羅庚和蘇步青可謂是大名鼎鼎且家喻戶曉,而許寶騄卻鮮為人知,那許寶騄究竟是怎樣一位數學家?讓我們一起去認識和了解一下吧。
  • 抗戰時期,蘇步青拒絕美國、日本優厚待遇,堅決為中國培養人才
    談起蘇步青的大名,中國數學界赫赫有名。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傑出的"數學之星"、被譽為世界"幾何之王"、微積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蘇步青來自浙江平陽。他出生在中國,也是在中國逝世了。為何有人說他是日本間諜?他和日本有什麼關係?蘇步青確實是中國人。
  • 「數學之王」蘇步青:拒絕日本大學高薪待遇,再窮也要留在祖國
    「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個老院士的選擇,面對日本極好的生活條件,他選擇了回到貧窮的國內,不僅如此,日本還有他深愛的妻子,但是依然抵擋不住他報效祖國的決心。他就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1919年7月,剛滿17歲的蘇步青,在中學校長洪先生的資助下,懷著一顆報效祖國之心,前往日本留學。
  • 蘇步青四子蘇德昌教授細敘與豐子愷先生子女往事
    日前,83歲的蘇步青四子蘇德昌教授向記者講述他和豐子愷後人的交往故事,並細敘他自己的生平經歷。 蘇步青手稿 長子豐華瞻:熱衷研究學問,平易近人蘇德昌先生,復旦大學老校長蘇步青之子、著名學者、日本奈良大學名譽教授,今年
  • 溫籍數學家白正國逝世享年100歲—新聞—科學網
    資料圖  來源:網絡 1月27日凌晨,溫籍百歲著名數學家白正國教授,在杭州家中逝世。家屬透露,由學校組織的追悼會將在2月2日舉行。 白正國,1916年12月17日出生於溫州平陽,是原杭州大學數學系主任,浙江大學教授、博導,在射影微分幾何的曲面論方面有著獨創性探索,是溫籍數學家群體中成就卓然的一位,他與谷超豪同屬蘇步青的學生,同時白正國還是谷超豪的老師。 2013年2月23日,溫都曾以專版向讀者介紹這位溫籍數學家。昨天,記者採訪了白正國的學生和親人,聽他們講述老人生前點滴,以示緬懷。
  • 怎樣才能成為數學家
    《天才的拓荒者》這本書充分地描述他的人生經歷,從他成長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教育和文化背景,到他的科學成就和政治態度、日常生活和政治鬥爭,生動而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充滿魅力的科學天才。圖1 數學大師們的群像和個案:200 年間的60 位《數學巨匠》(左)和其中的一位代表《天才的拓荒者》(右)前面這兩本書是由科學史工作者描述的數學家們的群像和個案,讀了以後可能會讓人產生「數學家們都是靠老天爺吃飯」的印象:不是天才,一切免談!
  • 原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13幅書法作品展,網友:這字寫的很精美
    蘇步青蘇步青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被譽為數學之王。然而蘇步青的書法堪稱正書的範本,得心應手,風度翩翩。 遒勁秀麗,精美之至。他的字筆力雄渾,力當扛鼎,有大男人的豪邁氣概,不計較細節,計黑當白,左低右高取勢,似有東坡的影子,氣韻連綿。蘇老曾說:「書法』二字何來『書法家』之說。 字體發展規律不等於書法學習規律! 書法不是純藝術是因為書法高於純藝術! 德成而上, 文成而中, 藝成而下。」
  • 張三丰的師傅不是天下第一,他卻能成為一代宗師,不單單靠天賦
    張三丰是金庸筆下的一代宗師,武學上更是成就非凡,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然而,張三丰的經歷卻並非是一帆風順,而且張三丰的師傅也都不是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那麼張三丰是何以成為天下第一呢?一般來說,張三丰的師傅主要有2個,一個是大名鼎鼎的神鵰俠楊過,另一個是默默無聞的少林寺覺遠大師。
  • 央視紀錄片《百年巨匠——蘇步青》開機
    5月27日上午,百集大型系列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蘇步青》開機儀式在我縣蘇步青勵志教育館舉行。原文化部部長、《百年巨匠》總顧問蔡武,副省長、市委書記陳偉俊,中宣部原副部長、《百年巨匠》總顧問龔心瀚和市縣領導胡劍謹、王軍、董智武、林華等出席開機儀式。
  • 從放牛娃到數學家,他是數學界璀璨明星,是不輸華羅庚的數學之王
    蘇步青的父親小的時候也上過三年私塾,最終因為家中貧寒才輟學。蘇父見自己的兒子每天背誦三字經、百家姓,有時候還要跑到私塾外面去偷聽。作為父親的他終於意識到,想要讓孩子出人頭地,就應該讓他去念書,而不是像父輩一樣,一生都扎在這片黃土地裡。蘇家夫婦勒緊了褲腰帶,整日省吃儉用,將兒子送到了私塾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