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原本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國度,然而隨著人類步入了文明時代,音樂或多或少地也染上了商業的氣息。當今的華語樂壇百花齊放卻也競相爭鳴。當然,適者生存、能者稱霸。時下華語樂壇有如此繁盛的景象,離不開當中所有為音樂而不懈攀爬的人們,更離不開那些為華語樂壇做出特殊貢獻的人。
當代的華語女聲樂壇便是一個典型。在華語音樂的殿堂裡,一方面,女聲和男聲平當一分秋色。另一方面,女聲由於自身獨特的音樂品質,更是開闢了令男聲望塵莫及的音樂天地,她們當中更是不乏有能者以獨門招牌唱響華語樂壇。
天籟女聲--王菲
如今,以「天籟」來定義王菲的歌聲已經不再會有人去顛覆它。的確,王菲以她獨有的美輪美奐之音徵服了整個亞洲的華語歌壇。王菲好比一個不食煙火的天外飛客,滿腹絕世神功。在御用詞曲人林夕的搭稱之下,王菲近於完美。她的歌以及嗓音時而飛蛾撲火,時而鬥轉乾坤,時而光怪陸離,時而悠揚繞梁,時而又返璞歸真。真真假假,精靈古怪,是是非非,實虛相生,這是王菲的特質,讓人不敢貼近她卻也心甘情願的永遠守望著……
勁爆女聲--孫燕姿、張韶涵
孫燕姿和張韶涵給人的第一感覺都是驚詐的,因為在她們小小的腹腔內都藏著一股爆破之音。孫燕姿的激亢之音更多的是一種內蘊美。就好比是一個綜合體,內有情悲時的崩裂、情傷時的沉吟、情哀時的迂迴、情歡時的跳躍。而今,孫燕姿對作品的解讀已經達到了或悲痛、或空洞、或游離、或激情的境界,而其更是穩坐華語小天后的寶座。「電眼美女」張韶涵的聲線天生就是曠達而高亢的。她的穿透之音就好比一個放射體,時而如奔騰的駿馬,山崩地裂;時而如洶湧的瀑布,一瀉千裡;時而如東方的旭日,冉冉而升;時而又如下墜的雨滴,乾脆利落。張韶涵對每首歌曲的詮釋都給人聽覺上的震撼,審美上的衝擊。每張專輯過百萬的銷量便是有力的確證。
HIP-POP R&B女主--蕭亞軒、周筆暢
蕭亞軒於21歲那年闖進華語歌壇,初涉樂壇便鋒芒畢露。HIP-POP路線和爵士舞步使得ellva的歌聲剛柔並濟--高音嫵媚懾人、升騰歡悅、扣人心弦;中低音細膩、淳厚、沁人心魂。而以R&B曲風駐陣的周筆暢,更是華語女聲樂壇的罕跡。脫去超女亞軍光環後,周筆暢多了一分自在和沉穩。她的歌曲擁有明亮暢快,愉悅婉轉的特質,其音樂內涵則即有莊重嚴肅的主題,也有幽默搞笑的一面,能讓聽過的人都會感到很舒服,有一種舒暢而自然之感。同時,蕭亞軒、周筆暢的問世為扭轉華語樂壇在HIP-POP和 R&B音樂方面近於陽盛陰衰的局面添上了一筆濃重色彩。
悲情女聲--張惠妹、艾晴晴
也許是出於自身的特質和歷練,張惠妹永遠都給人以奔放勇敢的熱烈感覺,而Amei的歌聲總是帶著一絲絲幽怨和悲情。她是藏不住心事的女子,因為她喜歡在作品裡傾注自我,尤其是悲我。張惠妹的歌聲展現了其真實的一面卻也深入人心。擅長用心情歌唱的Amei,一部部作品便是一段段或悽涼、或傷感、或絞痛、或悔恨的往事,歷歷在目。而歌壇新寵艾晴晴自從推出單曲《無路可退》後,也被冠以「悲情女生」的美譽,但這並非空穴來風。愛情對於世人來說本來就是一個精美而易碎的水晶球。美好時分,水晶球裡的風景是那麼的溫馨;破裂之時,就剩下一個人在原地拾著一地的殘片。音樂與情感流轉之間,艾晴晴以其質感的嗓音唱出了勞燕分飛時的無奈與悲徹,也是華語女聲樂壇罕見的悲情之音。
(責任編輯:王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