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矯枉過正的「以基督為中心」

2021-02-13 麥琪的書房

今日靈修

在講道學課上,老師開玩笑說,他女兒聽他講道都聽出了套路,能猜到他講到哪裡,基督就該出場了。老師告誡我們,解經要有取捨,講道要防套路。
聖經的主題是基督,線索是救贖歷史。但在主題之外,聖經也啟示了諸多其他的智慧。聖經的內容非常豐富,不是只講基督,也不是只講救恩。教會傳統上有四種釋經法之說,一種是字面的,也就是按部就班,看字面意思表達了什麼;第二種是道德的,看上帝對人有什麼道德要求;第三種是寓意的,看經文向人啟示什麼重要的信仰原則;最後一種是靈意的,這種方法認為每處經文都有屬靈的意思,最終都指向天上的盼望。

按照第一和第二種讀經法,我們可以說,聖經中有最好的歷史學,最好的倫理學。事實上,聖經在很多地方所啟示的智慧,對好些學科都可以產生統攝性的影響。比如最近讀撒母耳記,我看見聖經中也有最好的政治學。

掃羅是一個陰謀論者,他總覺得大衛要篡位奪權,反叛他的統治,即便大衛多次解釋,也沒有用。掃羅就是沒有安全感。

掃羅追殺大衛,導致大衛過上了長達十年的流亡生活。掃羅忘記了,他的權柄來自上帝,他現在濫用權柄,這違背神的心意。

在無數的危險和苦難中,大衛只能依靠神。這段時間,大衛學到了很多靈性的功課。詩篇中大量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他在患難中,對神也充滿了讚美、信靠與盼望。

這十年其實很難熬,大衛是已經按立的王,他為何卻遭到這一切呢?他必然也是很疑惑。大衛求見祭司長亞希米勒,因為逃難生活感到飢餓疲乏,又因為沒有武器,更重要的,恐怕他也想要求神的旨意。

誰知道,這一去給祭司帶去了麻煩。掃羅派身邊人去殺祭司,沒有人聽,因為他們還是敬畏神的。於是掃羅派以東人多益,多益身居掃羅的司牧長要職,很受掃羅信任。最終,有八十五位無辜的祭司死去。到此為止,掃羅徹底成了抵擋神的人。

掃羅在信仰、道德和執政上,已墮落到極處。掃羅當局更是以欺騙、中傷、暴力、陰謀和獨裁為特徵,徹底違背摩西五經的教導,沒有成為順服神的政府。

問題是,大衛應該怎麼做?如果掃羅已經不合法,大衛是否可以反叛呢?大衛沒有。

那時候,跟從大衛的人都很著急,大衛也有機會幹掉掃羅,但他沒有這樣做。大衛對跟隨他的人說:

「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 24:6)

大衛的理由很簡單,掃羅是耶和華的受膏者,除非神除掉他,人怎能伸手害他呢?大衛不殺掃羅,因為他敬畏耶和華。

當然,這不是說大衛是非不分,他很清楚掃羅的所作所為,他清楚地告訴掃羅,你是聽信饞言,你這是得罪神。

基督徒對這世界的君王是什麼立場?基督徒對敗壞的教會領袖是什麼立場?基督徒對敗壞的弟兄姊妹是什麼立場?就是這個立場。

我知道你是錯的,我也會告訴你,你錯在哪裡,但我不是反叛,也不會反叛,而是把權柄交託給神。

很多時候,這個世界就是看不懂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要麼就是徹底閉嘴,要麼就是徹底反叛,更邪惡的則是成為掃羅的差役。

 

主耶穌曾對門徒說,整本聖經都是為祂作見證。聖經也說:「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後書2:15)

按「正意」解經,就是不能按著私意。換言之,就是要把聖經的真意讀出來,而不是把自己的私意注入聖經。大陸的教會神學根基淺,以前的家庭教會讀聖經,很容易字面解經,或者就是靈意解經,講求亮光。

最近幾十年,大家漸漸知道基督才是解開聖經的一把鑰匙,於是風向慢慢開始變了。

在任何時候,以基督為中心都是對的,因為基督是聖經的主題,基督也是宇宙的君王。但我們也要警惕,不要拿顯微鏡,在聖經中找基督,避免矯枉過正,錯失聖經中其他豐富的智慧。說到底,這些智慧也是屬於基督的。

神聖的上帝,你的智慧妙不可言,你將一切豐富都藏在基督裡了,基督統管一切,願你開我的心眼,讓我不單是看到一位創造與救贖的基督,也看到一位智慧與活潑的基督。感謝神。

相關焦點

  • 以基督為中心的教會
    經文概念:耶穌教導門徒要帶著耶穌的權柄和應許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教會。講道目的:使同工和信徒知道教會存在的目的和使命就是去使萬民做主的門徒,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教會。引言:教會存在的目的、教會要有目標。
  • 成為新造的人需做到:以基督為中心過聖潔的生活
    新人必須是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在基督裡。「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很多人自從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那天起,整個價值觀都發生了改變了。從原來以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基督為中心,在思想言行上都遵照神的旨意行事。
  • 牧者談兩種講道方式:以人為榜樣和以基督為中心
    蒂姆•凱勒認為牧者們的講道分為兩種類型:以人為榜樣的講道和以耶穌基督為核心的講道。蒂姆認為,以基督為中心的講道是讓人看到耶穌為人做了什麼,所以人才能去做。就像「只有當我看到他在十字架上饒恕了我,我才能饒恕別人。只有當我們看到他饒恕了我們的沉睡(馬太福音26章45節),我們才可以為他保持警醒。」
  • 為防早戀分區就餐實屬「矯枉過正」
    筆者認為,為防早戀分區就餐實屬「矯枉過正」。  我們都知道,中學生正處於成長階段,異性接觸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需求,如果限制的太過分,讓孩子情感得不到滿足,會造成心理上一些不良反應,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成績,如此分區就餐,和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原則是相違背的。再退一步講,交流不一定意味著早戀,說話不一定代表著戀愛,此舉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期來看,必定適得其反。
  • 《彰顯基督,與人為友》
    「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書3:15)耶穌是如何向人表達親和與信任,並探討祂如何對待那些,對祂的信息缺乏興趣的人。福音是一切包容和接納的基礎,基督接納包容了我們,因而我們也要接納包容別人。因為基督寬恕了我們,我們也要寬恕別人。基督憐憫了我們,我們也要憐憫別人。基督看到了我們的優點,我們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
  • 過度學習的表哥—矯枉過正
    那麼矯枉過正是什麼呢?所謂矯枉過正(overcorrection),就是在問題行為發生後,要求當事人進行與該問題行為有關的費力活動。它主要包含兩種主要形式,分別積極練習和過度補償。過度補償就是在問題行為發生後,當事人不僅必須糾正問題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而且還要達到效果比問題行為發生之前還要好的程度。
  • 方孝孺的深慮論與投資決策中的矯枉過正
    明代方孝孺有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深慮論》,講了中國歷史,封建王朝制定製度時,決策往往導致「矯枉過正」的失誤之處。這篇文章分析的精妙之處,如今讀來,仍然讓人受用不已,也對我們今天在各種決策中,經常遇到的、矯枉過正的問題,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 講章:為基督丟棄萬事
    腓3:7 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3:8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十九世紀的講道王子司布真,非常有講道的恩賜,很受弟兄姐妹的喜愛。很多時候當他主領聚會時,都有成千萬上人到教堂聽他的講道。
  • 從唯物辯證的角度談談「矯枉過正」
    相比於傳統的「矯枉過正,過猶不及」觀點,可謂新穎和叛逆。前者是毛澤東在1925年投身國民革命搞農民運動,鬥地主時所感,後者則出自《後漢書》,講的是漢為革除秦過分集權的弊病,設王分封,又遭「七王之亂」的教訓。
  • 推廣:利用對「矯枉過正」的矯枉過正來讓大家罵你,你就能火
    一個個照貓畫虎地說著「矯枉過正」,其實還不是執行著自己的執念?像本喵這種每天繃著生活的人,很少有精力去回顧自己以前幹的事情,一不留神看了看自己的文章,發現自己跟自己批評的那幫人無異。也是在執行著自己的執著,並且自媒體沒有人約束,更是想說什麼說什麼。
  • 評價歷史不能矯枉過正
    說起矯枉過正,從「捧殺」到「罵殺」,近人當中,魯迅之外,孫中山是最鮮明一例。魯迅為共產黨所欣賞,而為國民黨所惡,孫中山則受到國共兩黨一致力捧,國民黨尊之為「國父」,共產黨譽之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國民黨執政時期對孫中山的種種紀念,如改香山縣為中山縣、中山路遍地開花等,待共產黨執政,幾乎全盤繼承,這可謂一種殊榮。作為曾經是宿敵的兩黨,所共同批判的人物,不難找到一堆,共同推崇的人物,除了孫中山,不知還有幾人?
  • 矯枉過正與過猶不及
    疫情防控正吃勁,一些疫情嚴重的地方,採取嚴厲的措施還可以理解,但有些人層層加碼、人為拉高標準,就有些矯枉過正了。好像用力越猛、做法越過頭就越有誠意、越負責任一樣,寧願做過頭、走極端,也不留下「沒有到位」的把柄,甚至各地、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盲目攀比誰的「力度」更大、誰的標準更嚴,幾乎形成了一種「比過頭」的負向激勵氛圍。
  • 矯枉過正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矯枉過正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矯枉過正(jiǎo wǎng guò zhèng)成語釋義:矯:糾正;枉:彎曲;過正:超過了限度。彎向另一方。把彎曲的東西扭直;超過了限度而彎向另一方。比喻糾正謬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 論語154丨孔子是矯枉過正的祖師爺
    本文摘自廣莫曰公眾號,作者為廣莫先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 【特寫】美國時代廣場教會音樂事工:以基督為中心敬拜 做有使命的...
    以基督為中心敬拜,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教會(以下簡稱「TSC」)的音樂團隊在這點上與其他音樂團隊無異。除此之外,他們的音樂還帶著使命和目標,並與其所在教會相符的使命和目標,為此,除了日常的帶領教會的敬拜,他們還開展著各種活動。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時代廣場如今有著「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稱,然而在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那都是片色情泛濫之地。
  • 民政部:社區防控避免矯枉過正用力過猛
    來源:央視原標題:民政部:社區防控避免矯枉過正用力過猛 今天(2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在一些地方,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在落實過程中變了味兒。如何避免疫情防控中的好措施由「硬核」變成「硬來」。
  • 教育中應該「矯枉過正」嗎
    教育中應該「矯枉過正」嗎矯枉過正的意思是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另一邊去了,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又產生了新的錯誤。它最早出自《後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從那之後我就很少聽到他犯錯的事情了,也是從那時開始,我開始反思,我們教育中遇到犯了錯的孩子,在幫孩子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到底是做到剛剛好,還是矯枉過正一點呢?一棵小樹苗長歪了,我想把它扳正,我用一根繩子是把它剛好拉正就行了,還是把它拉的反過來歪一點點,為此,我專門找了一棵小樹苗試了試。
  • 在基督裡合而為一
    約17:21 01 屬肉體的世人能與偉大的上帝聯盟 基督的嚴肅而誠懇的祈禱,……一直延達我們的世代。 墮落的人類由於順從而能達到的,乃是何等樣的地位阿──藉著耶穌基督得與上帝合而為一!
  • 基督世界的那些分支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818 基督世界的那些個分支,好讓下次有人問到你類似問題時避免尷尬的發生,畢竟,讓人臉紅的事實屬不多。我們再來扒一扒基督的那些事。基督教創業初期,受到當時羅馬帝國的瘋狂追殺,給的理由是基督教為異端邪說,嗯是這麼個原因。於是乎耶穌就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一個叫朗基努斯的羅馬士兵給了他最後一劍,因為這把長矛佔了耶穌的血,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的文學作品中有 朗基努斯之槍 之說了。
  • 矯枉過正用力過猛的兩個王朝——宋朝和明朝
    矯枉過正,漢語成語,意思是指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出自南朝範曄《後漢書·仲長統傳》,原句為: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從詞義來看,矯枉過正用力過猛這種走極端的情況,與孔子強調的中庸之道是格格不入的,按道理,在儒學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王朝歷史中,統治階層應該會極力避免的,可實際上卻有不少朝代反其道而行之,制定並執行一些極其偏激的國策,以至於給王朝的命運帶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宋朝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