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均GDP近3萬美元,超過臺灣人均水平!那北京、上海、廣州呢

2020-12-06 南生今世說

2019年深圳市完成的名義GDP接近2.7萬億元人民幣,進一步鞏固了其全國第三的位置。據報導,當前深圳經濟增長的質量越來越高,其戰略性行業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8.8%。其中,新材料產業創造的GDP同比增長27.6%,數字經濟增速也高達18%,醫藥製造業增長10.2%……

深圳經濟發展的數量、質量都較高

我們都知道,深圳市土地面積相對不足,因此對產業升級尤為關注。近些年,深圳市一方面不斷淘汰落後產業,淘汰落後產業,另一方面則是支持以「知識經濟、創新科技為主軸的新經濟」的不斷發展。

在這種「騰籠換鳥」,「優化升級」的轉型過程中,深圳經濟發展出現了「減速、放緩、調整、重構」的新形態。不斷升級的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新興產業在經濟中的份額不斷增長,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由於經濟發展的數量、質量不斷提升,深圳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一直處於領先水平。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增量再次超過40萬,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大高校的畢業生以及具備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

2019年深圳市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

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的數據,深圳市完成的名義GDP為26927.09億元人民幣,常住人口提升至1343.88萬——按此計算,深圳的人均GDP突破20萬元人民幣(約20.04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接近3萬美元。

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深圳市已經在人均GDP上超過了中國臺灣,但仍低於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2019年,中國臺灣地區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73%,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

按2019年新臺幣與人民幣、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2180.68億元人民幣,約6114.5億美元。按照2360萬常住人口計算,臺灣人均GDP約為2.59萬美元(接近17.88萬元人民幣)——約為深圳人均的89%。

2019年上海、北京、廣州的人均GDP呢?

看完了深圳,我們再來看看其他三個一線城市的情況。其中,上海市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超過了3.8萬億元人民幣,繼續排第一名。按照2428.14萬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約為15.714萬元人民幣,約2.278萬美元。

北京市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超過了3.5萬億元人民幣,常住人口為2153.6萬,人均GDP約為16.424萬元人民幣,約為2.38萬美元——雖比上海市的人均GDP更高,但仍低於臺灣、深圳。

最後再來看看廣州市:2019年廣州市完成的名義GDP為23628.6億元人民幣,常住人口上漲至1530.59萬,人均GDP接近15.44萬元人民幣,折合約2.238萬美元——在四大一線城市中排第四,也低於臺灣人均水平。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從人均GDP角度來看,深圳已經超過臺灣!那上海、北京、廣州呢?
    此外,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在人均GDP上已經和臺灣處在一個水平,部分城市已經領先臺灣。那問題來了,中國大陸的四大一線城市在人均GDP方面,和臺灣的差距或領先幅度究竟有多大呢?接下來。南生給大家解答下。這樣,2018年中國臺灣的人均GDP就正好約為2.5萬美元——比廣東、江蘇、浙江的人均GDP都要更高。放在全球是略高於葡萄牙(人均約為2.3萬美元)、沙特(人均略微超過2萬美元)、捷克(人均約為2.3萬美元)、希臘(人均略微超過2萬美元)。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魔都上海按照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標準人均GDP超過兩萬美元就是初級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超過三萬美元就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超過四萬美元就是發達國家水平。六朝古都虎踞之地南京城市經濟發展北京gdp3.5萬億元,人口2134萬人,人均GDP16.4萬元折合2.45萬美元。
  • 臺灣人均gdp2018 臺灣省人均gdp及gdp增長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30日訊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
  • 臺灣省人均GDP約16萬,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與一線城市比呢?
    那麼,在經濟上先行一步發展的臺灣省,其人均GDP如果放在我國大陸會是什麼水平呢?與我國內地一線城市相比又孰強孰弱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座城市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已經率先跨入了高收入的行列,處在大陸作為領先的位置,並且與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相比較也相差無幾。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四大一線城市的人均GDP便已經全部突破兩萬美元的大關。
  • 2019年上海、北京的經濟總量與深圳、廣州拉大了,那人均GDP呢?
    北京、深圳的GDP、人均GDP差距據統計,2019年北京市的名義GDP為3537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實際增長6.1%。2019年的常住人口為2153.6萬,人均GDP約為16.424萬元人民幣——雖然經濟總量低於上海,但人均GDP卻更高。
  • 臺灣省人均GDP達2.5萬美元,與內地一線城市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2018年臺灣實現17.77萬億新臺幣,折合5894億美元,如果按照平均人口2358萬人計算,那麼臺灣的人均GDP接近2.5萬美元。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的快速增長,許多地區已經率先跨入高收入行列,比如四大一線城市,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那麼經濟上先行一步的臺灣省,人均GDP接近25000美元,在內地一線城市中處於什麼水平?
  • 人均GDP從1萬到2萬美元,日本用了6年,美國用了9年,那中國呢?
    我國雖然在2010年的時候GDP就超過了日本,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所以其實平均下來就沒有多少了。不過我國近幾年很多城市的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GDP過萬億元的就有10多個城市。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達到了99萬億元,按照匯率來算,我國的人均GDP剛好突破了1萬美元。目前我國還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雖然我國總體上人均GDP剛過1萬美元大關,不過也還是有10多個城市人均GDP達到了2萬美元。
  •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按經濟實力是否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呢?
    目前並無權威的解釋,我們熟悉的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人均GDP一般都在4萬或4萬美元以上,義大利等部分發達國家的人均GDP也都超過了3萬美元。當然了,也有一部分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僅略高於2萬美元,如葡萄牙和希臘。但這兩國究竟是否屬於發達國家,還存在著爭論。
  • 按人均GDP算,中國的「北上廣深」是否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呢?
    其中,盧森堡、挪威、愛爾蘭、美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的人均GDP超過了6萬美元;而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的人均GDP是達到或超過4萬美元,屬於發達國家裡面的中間階層。  另外,義大利、韓國、西班牙的人均GDP是達到或略高於3萬美元,處在發達國家裡面的「中等偏低階層」;然後就是發達國家的「入門級」,比如希臘、葡萄牙、捷克等國,他們的人均GDP只是達到或略微超過2萬美元。
  • 深圳南山區和福田區三年內,人均gdp將是臺北2倍
    一個深圳市的經濟就超過整個臺灣省,這指的是財政收入超過整個臺灣省,並不是gdp總量超過臺灣省。不過以目前增長趨勢看,大概2025年左右,一個深圳市gdp總量將大概率超過整個臺灣省了。深圳南山區和緊挨著的福田區總人口達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為6114.5億美元,那人均呢?
    2019年臺灣的GDP排在全國第9名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114.5億美元,42180.6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同期的福建省(4239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9名。
  • 人均GDP超2萬美元!寧波躋身全國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隊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單——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寧波達到2.08萬美元,成為人均GDP2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城市。這裡的高收入,是以人均GDP為標準來衡量城市的發達程度,而非以人均收入為標準來衡量城市的收入水平。
  • 亞洲四小龍人均GDP出爐,韓國突破3萬美元,新加坡、香港和臺灣呢
    亞洲四小龍中GDP總量最高的是韓國,2018年GDP總量1.62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12位,實際增速為2.7%,增速和往年相比略有下降。韓國總人口為5116萬人,按照GDP總量和總人口來計算,人均GDP約為3.13萬美元,2018年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
  • 上海「人均GDP超2萬美元」,從細分指標看含金量和獲得感
    按照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衡量標準和匯率計算,這意味著上海人均GDP邁過2萬美元大關,首次達到發達經濟體標準。人均GDP是最能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指標之一。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人均GDP躍升至1萬美元。而從人均1萬美元躍升到2萬美元,上海用了不到10年時間。
  • 廣東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GDP是臺灣的2.5倍,那人均GDP呢?
    2019年廣東省GDP首次超過十萬億大關,初步預計10.5萬億以上,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廣東省作為國內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歷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國內最早的4個經濟特區,有三個就在廣東省,它們是深圳,珠海和汕頭。國內四大一線城市,有兩個位於廣東省。
  • 京滬人均GDP直逼臺灣 臺媒嘆:30年河東,30年河西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大陸「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人均GDP已全數超越2萬美元。
  • 美國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6倍,那消費差距呢?
    有這樣一組有趣的數據:2019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8.0%,總量達到了41.2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在6萬億美元左右。同期,美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略微超過6萬億美元,但增速比我們「差一個檔次」。
  • 臺灣GDP與大陸城市比較 人均GDP贏臺灣城市名單
    中新網1月28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兩岸城市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大比拼,近年來雙方差距逐步縮小。以2017年的數據比較發現,大陸已有5座城市包括深圳、蘇州、無錫、珠海與廣州等人均GDP跑贏臺灣;南京、北京、上海與天津則步步進逼。估計這些城市每年保守以6%的GDP成長率估算,相信不到幾年內,臺灣將會遠遠落後於大陸的重點城市。
  • 1990至2019近30年深圳GDP和深圳人均GDP變化圖
    深圳作為我國近30年來發展最快的城市,,據2019年GDP數據顯示,深圳擁有26927.09億元的GDP總量,名列大陸前三,繼上海GDP3.8萬億元,北京3.5萬億之後。
  • 京滬人均GDP直逼臺灣 臺媒嘆:30年河東30年河西
    大陸「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人均GDP已全數超越2萬美元。除廣州、深圳早就跑贏臺灣外,另兩大城市人均GDP增長超過臺灣(約2.5萬美元)恐怕不會太久。大陸進步神速臺灣原地踏步據臺灣《中國時報》1月28日報導,從人均GDP表現來看,依上海公布資料推算2018年的人均GDP約為2.44萬美元,除首次突破2萬美元,北京也預料同在2018年超越2萬美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