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將可化身圖書館博物館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歷史建築可化身圖書館、博物館,歷史名園則可以貼近百姓生活對外開放,活化利用將大有可為。今天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

保護與利用,是一對矛盾嗎?想要更好地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長期封閉」顯然並不可取。只有激活歷史文化名城內在的生命力,實現永續利用和活態傳承,才能推動保護與利用融合發展。談到如何協調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利用的關係時,有委員提出,應合理利用文化資源,提高展示利用水平。

為此,二審稿特別新增了「促進歷史建築和歷史名園開放利用」的內容。比如,鼓勵歷史建築結合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鼓勵歷史名園採取多種開放方式,使歷史名園貼近市民生活。革命史跡保護利用,則應當維護革命史跡本體安全和特有的歷史風貌。鼓勵結合重大歷史事件等,依託革命史跡組織開展紀念活動,注重發掘整理、宣傳展陳史料和英烈史跡,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精神。

歷史建築,不僅僅承載著歷史,更體現著一座城市的內涵。二審稿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築。拆除歷史建築的,建設單位應當做好標記,保存相關資料;復建歷史建築時,儘可能使用原有建築構件和材料。

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築將受到何種處罰?二審稿提出,除了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之外,還擬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恢復原狀的,指定有能力的單位代為恢復原狀,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對單位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無法恢復原狀的,處歷史建築或者預先保護對象重置價3倍至5倍罰款。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並未拘泥於北京的一畝三分地,而是放眼京津冀。二審稿提出,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跨區保護協調機制,統籌協調三條文化帶的保護利用;加強與天津市、河北省及周邊地區的協作,推進京津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建設。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楠 高枝

編輯:謝永利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歷史建築將可化身圖書館博物館,歷史名園可貼近百姓生活對外開放
    歷史建築可化身圖書館、博物館,歷史名園則可以貼近百姓生活對外開放,活化利用將大有可為。今天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保護與利用,是一對矛盾嗎?
  • 鼓勵歷史建築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功能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日召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交審議,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鼓勵歷史建築結合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鼓勵歷史名園採取多種開放方式,使歷史名園貼近市民生活。
  • 北京:鼓勵歷史建築引入博物館、圖書館等功能
    11月25日上午召開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二審稿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築。拆除歷史建築的,建設單位應當做好標記,保存相關資料;復建歷史建築時,儘可能使用原有建築構件和材料。
  • 【足不出戶逛杭州】第五期——歷史建築化身博物館,活化利用大有可為
    建國後的歷經修繕使這座寺廟一千多年積澱下來的書卷氣息和藝文傳統將馨香再起,成為對公眾開放的遊賞勝地。 2006年,連戰首次來杭參訪,對瑪瑙寺的建築及環境保護給予高度評價,並提出將瑪瑙寺建成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平臺的設想。在兩岸共同努力下,2008年12月,連橫紀念館由臺灣財團法人「國政研究基金會」與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共同籌備建設完成。
  • 北京:鼓勵歷史建築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
    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池夢蕊)今天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二審稿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遷移、拆除歷史建築。
  • 鼓勵歷史建築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功能擬獲立法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25日電 (陳杭)25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下稱二審稿)。二審稿促進歷史建築和歷史名園的開放利用。
  • 北京擬立法鼓勵歷史建築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功能
    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陳杭)25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下稱二審稿)。二審稿促進歷史建築和歷史名園的開放利用。鼓勵歷史建築結合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鼓勵歷史名園採取多種開放方式,使歷史名園貼近市民生活。二審稿共7章76條,分為總則、保護體系、保護規劃、保護措施、保護利用、法律責任、附則。二審稿完善了革命史跡的保護利用,規定革命史跡的保護利用應當維護革命史跡本體安全和特有的歷史風貌。
  • 澳大利亞華人歷史博物館將落戶雪梨
    人民網雪梨5月18日電(王泉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首家專門介紹澳大利亞華人歷史的博物館即將落戶雪梨。該博物館將成為本地專注發掘、保存、弘揚在澳華人歷史的文化核心和博物展地。據雪梨市政府18日消息,此前禧市圖書館所在的喬治街744號三層古樓將用於建設澳大利亞華人博物館。
  • 上海1039處歷史建築對外開放 2458處二維碼讓「建築可閱讀」
    建築,是歷史文脈的承載者,是城市記憶的見證者,反映著城市的精氣神、連接著城市的過去與未來。為了吸引更多市民遊客「走近」「走進」建築,目前上海開放歷史建築共1039處,設置二維碼共2458處。這兩年來,上海在推進「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建設上不遺餘力。
  •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進入主體施工;將連接兩條地鐵;地下商業設施將融合餐飲服務等功能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城市副中心綠心的西北角將「崛起」三大建築——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為北京東部居民帶來文化盛宴。
  • 城市綠心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開始主體結構施工 大運河...
    原標題:城市綠心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開始主體結構施工 大運河畔2022年崛起新地標  坐落於城市綠心西北部的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將拔地而起。
  • 江西省圖書館、省博物館新館開館
    這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先後在南昌市百花洲、洪都北大道、贛江北大道三處建館,規模逐漸擴大,新館佔地面積6.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成為江西省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綜合性省級公共圖書館,從洪都北大道館址時的2萬平方米麵積到現在的翻五倍,在全國省級圖書館中,總建築面積排名從倒數第三躋身前三位。江西省圖書館新館共7層,其中地下1層,地上6層。
  • 鼓勵歷史建築引入圖書館等功能
    由市公園管理中心和北京青年報社聯合主辦的「中軸現時與願景」展覽於19日在景山公園開幕,每日吸引上千名遊客觀展 關注市人大常委會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昨日召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交審議,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提出,鼓勵歷史建築結合周邊區域的功能定位,引入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和服務功能
  • 參觀國立博物館研究圖書館
    荷蘭國家博物館是荷蘭國家博物館,致力於阿姆斯特丹的藝術和歷史。但隱藏在裡面的是荷蘭研究圖書館。當我們想到「研究圖書館」時,我們經常會遇到無聊,嚴酷的建築和暗淡的灰色牆壁的想法,只要眼睛可以看到。但是國立博物館的研究圖書館是一個獨立的創作。
  • 百年中華書局無「家」可歸 歷史建築變身酒店
    優秀歷史建築變身酒店   百年中華書局無「家」可歸   -本報記者韓曉東    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開明書店等出版機構,夏瑞芳、張元濟、王雲五、陸費逵、舒新城、胡適、巴金、葉聖陶、鄒韜奮等文化名人,曾為上海灘平添幾多文化霞光,也使這座開埠時間不長而一夜暴發的工商業發達的城市,迅速成為中國近代文化中心與新聞出版重鎮
  • 日本高知縣,圖書館化身森林,空間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運用
    日本高知縣,圖書館化身森林,空間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運用檮原町位於四國的高知縣,由高知市駕車前來,約需一個半小時。假如你對日本歷史略知一二,大概也知道檮原町是坂本龍馬脫藩所經過之地,但近年遊客特地前來這裡的原因,多是因為隈研吾的盛名 - 他是著名現代建築師,善於將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國立競技主要會場正是出自他之手在這個人口不足四千人的小鎮,卻有多座大師設計的建築物,體現出人與自然如何完美結合。
  • 江西省圖書館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
    作為江西省文化的新地標、城市的新客廳,兩館新館的建成開放,將成為加快推動文化強省建設的一個亮麗縮影,成為豐富全省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陣地。開館儀式上,抗疫英雄、捐贈者、志願者、熱心讀者、建設者等群眾代表獲頒榮譽館員證書,共同為江西省圖書館、江西省博物館新館開館啟幕。
  • 上海百年中華書局無「家」可歸 歷史建築變身酒店
    優秀歷史建築變身酒店 百年中華書局無「家」可歸-本報記者韓曉東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開明書店等出版機構,夏瑞芳、張元濟、王雲五、陸費逵、舒新城、胡適、巴金、葉聖陶、鄒韜奮等文化名人2012年,中國近代出版史上最著名的兩大出版機構之一——中華書局將迎來自己的百年華誕,然而,其位於上海市澳門路477號、擁有75年歷史的上海總廠,卻即將變身為酒店、寫字樓與公寓,當彼時也,中華書局將無「家」可歸。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的後人、現年85歲的陸費銘琇女士聞悉,大感「驚奇」,表示「絕對不能接受」,稱此舉是對「近代文化的一種毀滅」。中華書局總經理李巖對此也「表示遺憾」。
  • 嘉善博物館、圖書館
    嘉善圖書館和博物館,在建設之初即希望作為一個文化綜合體,可以成為當地市民日常訪問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極大地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力。項目自身用地面積不寬裕,缺乏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大人流量的室外公共活動場所,雖然在用地西側貼鄰有規劃中的城市開放景觀空間,因其建設計劃滯後,設計之初我們只能立足於在地塊內挖掘空間。
  • 「圖書館」-論可持續發展的圖書館建築設計
    ,探討了圖書館建築設計如何適應圖書館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使其空間布局和功能具有拓展性,可調整的靈活性和經濟適用性,從而實現圖書館建築的可持續發展,使圖書館建築成為一部永恆的作品。3 .1 實現圖書館建築的可持續發展就要以建築結構功能的靈活使用、可拓展性為基本準則,與現實可行性實現最大限度的統一建築物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0年以上,隨時間的推移,圖書館的功能在不斷拓展或轉移,建築布局需要不斷調整,設備需要隨時更換,這就要求圖書館建築要以建築結構功能的靈活使用和可拓展性為準則,從而提高館舍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