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影響,擁有一支心儀的翡翠手鐲是愛美女性的共同心願,往往一直佩戴。
但是,同品質下,翡翠手鐲肯定比比其它掛件牌子貴很多,為什麼呢?今天小哥來答疑解惑。
1.手鐲是翡翠原石定價體系的核心指標
每一名翡翠商人,當他想要買一塊翡翠原石,他考慮的最核心的,不是這塊原石能雕刻幾個牌子、幾個掛件、車幾個珠子,而是能出幾個手鐲,出來的手鐲是不是完美的、能不能掛上色彩、能不能避過瑕疵。因此,手鐲一直以來都是評定翡翠原石價格的核心指標。外部表現一樣的兩塊翡翠原石,如果一個能出手鐲,就被稱為「手鐲料」,如果出不了,則稱為「牌子料」、「掛件料」等等。那些手鐲一籮筐的大件翡翠原石,也成為每次翡翠公盤的主角。
畫了的不一定能出手鐲,要憑經驗判斷
2.手鐲的取料非常困難
還要從原石說起,翡翠原石是天然形成的,裂是主要因素,絕大多數還會有其他瑕疵,如癬、髒、紋、色點、棉等等,足夠做手鐲而且沒有瑕疵的原料萬裡挑一。很多幾十公斤的翡翠原石切開了,很有可能一支手鐲都取不出來。
除了要儘量避免瑕疵之外,手鐲還對種、水、色都有要求,因此手鐲基本都會是一塊料子最精華的部位,價格自然高很多。
3.手鐲的加工最浪費料子
當雕刻師有一塊好的料子,優先考慮的肯定是壓一支手鐲,手鐲取料不僅僅是圈一個圓、打磨成弧面、去掉邊角、拋光等等,中間掏出來手鐲芯和邊角料,根據瑕疵情況,會用來製作牌子、掛件和吊墜、戒面、珠子等等,可見其他飾品大多是利用手鐲的餘料製作,那麼作為主角的手鐲,價格上自然會更高。
很多平安扣、圓牌子就是手鐲心做的。
有個特別有意思的題材,手鐲邊緣取得料子,雕刻龍牙。所以買龍牙時候記得壓壓價格!!!
原諒我的畫工
是不是手鐲邊角料自行腦補
4.好的手鐲對完美度要求近乎苛刻
手鐲大多是素麵,如果有麻花手鐲、雕花手鐲或者鑲金手鐲,一般是為了掩蓋或去除瑕疵。有瑕疵和無瑕疵的手鐲價格相差很大,同樣一塊原料出的手鐲,假如完美的是10萬元,有1條1釐米左右紋的,可能只價值3、4萬元。
因為素麵的手鐲不能做避雕處理,沒有辦法去除瑕疵,而其他飾品大多都有雕花或者鑲嵌,這樣的款式都可以做避雕處理,這就使得手鐲對原料的要求近乎苛刻。
雕花手鐲,如果能做完美的素麵一般不會這樣處理
5.高檔手鐲的原料日趨匱乏
翡翠的市場行情兩極分化日趨明顯:高檔的、收藏級別的的越來越貴,而且價格上漲得很快;而低檔的、普通飾品級別的越來越便宜,有的就像不要錢似的。
因為隨著企業化、機械化開採力度的增大,中低檔的原料供過於求,價格也一路下跌;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高檔翡翠很多是以前緬甸礦主的庫存,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大而逐漸流入的。
6.大圈口的一定會貴一些
有的朋友會問:翡翠手鐲的大小為什麼沒個標準?很多都是小圈口,大圈口的很少。
是的,能出大圈口的為什麼反而出小圈口啊?其實,這主要是因原材料的限制,不得已而為之。
口徑大的翡翠手鐲,價格肯定會貴一些,口徑小的手鐲,價格會便宜一些。我們知道圓周長是直徑的3.14倍,圈口大一點點,如果用圓周率計算,在圓周長上就會被放大了3.14倍用料也會相應增加,用料增多了,價格肯定貴了。特別是大口徑完美手鐲,需要一塊更大的、無瑕疵的翡翠原石,因此其價格就會更貴。
因此,同品質前提下,可以做一個排序。
雕花鐲<麻花鐲<貴妃鐲<正圈<圓鐲
其它那些方鐲、叮噹鐲、細圓條,不列入手鐲範圍,只是玩物,不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