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利潤8萬小廠做到淨利40億藥企,今成醫藥首富,被譽中國藥神

2020-12-21 離子財經

將利潤8萬小廠做到淨利40億藥企,今成醫藥首富,被譽中國藥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大批優秀企業家順勢而生,其中網際網路圈的商業大佬最讓人津津樂道,不過今天吃土君要介紹的這號人物,他似乎沒有什麼名氣,但身價卻不容小覷,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以84億美元(約600億元)的身家位列第174位,成為中國醫藥界首富,他就是被譽為「中國藥神」的孫飄揚。

孫飄揚1958年出生於江蘇金湖,從小學習成績優異,本科就讀於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化學專業,碩士就讀於南京大學。而後他進入江蘇連雲港製藥廠工作。當時這家藥廠還只是一個製造止血消毒藥水的小廠。

碩士學歷並沒有讓孫飄揚一入廠就擔任高職位,他從小小技術員做起,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職位一升再升,1990年,32歲的孫飄揚接手了這家廠子,出任廠長。

當時這家廠子主要是生產紅藥水、紫藥水和片劑等一些是低技術含量、低利潤率的產品,雖然前一年淨利潤有8萬元,在當時來說算是很可觀的,但科班出身的孫飄揚深知一家藥企如果自己沒有研發能力和獨有的市場競爭力,那肯定走不長久,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提升這家藥廠的科研水平。

經過深思孫飄揚想到的辦法就是仿製一款暢銷新藥,靠技術打天下,這個想法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同,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員工大會上苦口婆心順服大家,最終才得以斥巨資買回了一種名為VP16的熱門抗癌針劑的專利,當時連雲港製藥廠沒有生產針劑的能力,只會製作膠囊,於是他們把針劑製作成膠囊,次藥一經推出就為藥廠當年帶來了上百萬利潤,這算是雲港製藥廠賺到了第一桶金,也是孫飄揚讓大夥信任的開始。

1992年孫飄揚斥120萬巨資收購了中國醫科院藥研所開發的抗癌新藥——異環磷醯胺的專利權。剛開始也是遭到全部人的阻攔,因為120萬等於當時全廠一年的利潤,萬一失敗了,廠子就真的沒有了。這一次孫飄揚依舊堅定自己的專業眼光,在他的努力下最後成功搶到專利權,隨後藥廠投入到這款藥的生產和測試之中,1995年這款藥抗癌藥正式上市。產品的爆火成功讓藥廠資金良性循環。

1997年連雲港製藥廠進行改制,更名為「恆瑞醫藥」,而孫飄揚繼續執掌這家企業。在其正確的帶領下,如今的恆瑞醫藥已有超過90多個在研品種,超過20個創新藥品種進入臨床,在造影劑市場,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19.1%,排名第一;在麻醉藥品市場,市場佔有率達到22.4%,排名第一。恆瑞醫藥的市值更是高達3500億元。各位你們知道這號人物嗎?

相關焦點

  • 從8萬利潤小廠到千億帝國,靠的是偽創新?
    在2019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孫飄揚力壓一眾大佬,以1824.3億財富值躋身榜單第四,僅次「二馬一許」。孫飄揚,恆瑞醫藥董事長兼實控人,如果你不炒股,甚至有可能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在恆瑞醫藥的千億版圖中,這名字卻幾乎意味著一切:是他,將恆瑞醫藥從一個普通的小廠帶到如今A股「藥王」位置;也是他,讓身居高位的「藥王」飽受「偽創新」的爭議。恆瑞醫藥創新「人設」崩了?
  • 《我不是藥神》啟示錄:醫藥創新,我們正在路上|IDG資本
    該片在點映後首日票房超3億,豆瓣評分高達9.0分,而上一部這樣的片子還是十六年前的《無間道》。根據當年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真實事件改編的《我不是藥神》,作為國內醫藥領域第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片,收穫了市場上出人意料的高關注度,「醫藥創新」這個話題也隨之進入大眾視線。作為關注科技創新和醫學進步的投資者,IDG資本一直以來關注醫藥創新領域。
  • 從警察到藥王,他將負債400萬的小廠做到年入500億!
    一個幹了20多年的警察,卻在40多歲的年紀轉業,接手了負債400萬的藥廠。這換做正常人是誰也不會去幹的事吧。可是這位牛人就是與眾不同,在所有人都不會接手的時候,他愣是接下了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並將它的年銷售額幹出了575億。
  • 市值5000億醫藥巨頭:四位高管辭職,創始人是中國醫藥界首富
    總共達到了62.71萬股,結合收盤價95.39元,市值達到5981萬,對於5000億市值的大牛股還是較少,在北上廣也只能買十幾套學區房。從6月開始,恆瑞醫藥市值一度突破5000億元,從2000年上市至今,20年不到,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170倍!2019年已經有13位高管先後賣掉了215.75萬恆瑞醫藥股票,合計套現金額達到1.41億。
  • 2020中國醫藥醫療行業富豪榜:孫飄揚家族以1848億財富成藥企老大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界面新聞發布2020中國醫藥醫療行業富豪榜:行業被新冠肺炎疫情推上風口;23位富豪財富翻番 界面新聞推出2020中國醫藥醫療富豪榜,在今年的榜單上:醫藥醫療行業富豪的人均財富值為143億元,最富1000人的人均財富為142億元,二者相比差別不大。在總榜單的前100名富豪中,超過十分之一的富豪財富來源於醫藥醫療行業,其中孫飄揚財富過千億,問鼎醫藥醫療行業首富。
  • 寧波首富最近比較煩:295億財富灰飛煙滅只用了247天,已成首負!
    一個負債纍纍的網際網路泡沫公司幾乎堅持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徹底崩盤,而曾經的寧波首富熊續強主營房地產,從首富到「負債纍纍」,295億財富「灰飛煙滅」,只經歷了短短的247天。打拼下一個295億的財富帝國有多難?他從一個農藥廠技術員做到寧波首富,足足用了40年的時間;這也怪不得前首富王健林把13個萬達文旅城「揮淚大甩賣」給了融創,老兵王健林知道,企業發展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 最強藥神家族:一年財富漲千億,實控兩家上市公司,總市值5000億
    3月16日上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精神疾病藥企翰森製藥創始人鍾慧娟以1060億元身家取代龍湖吳亞軍成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財富值相比2019年增長了820億元,相當於平均一天上漲2億多元,成為榜單中財富漲幅最大的女富豪。
  • 河南首富變老賴:帳上躺著18億卻拿不出分紅款6千萬
    我們力圖通過這一組報導,還原首富們的浮沉,揭示其背後的原因,以為後來者之鏡鑑。輔仁藥業數據一直很漂亮2016年,輔仁藥業營收4.96億,淨利1765萬。2017年,輔仁藥業合併開封製藥,營收猛增至58億,淨利3.92億。2018年度,輔仁藥業營收63.17億,淨利8.89億。
  • 中國服裝業首富:13歲輟學搞代工,從欠債工廠到1800億針織王國!
    風從東方來,潮起三江岸; 他憑著不起眼的服裝加工業,逆勢而上成就寧波首富,更成了身家高達700億的中國服裝業首富。 馬建榮的父親馬寶興曾是一個戴著烏氈帽到上海學技的童工,幾十年深耕細作,學了一身本事,更是一路做到了上海針織二十廠的副廠長的位置。 上世紀80年代末,寧波市北侖區政府為解決當地新增城市居民的就業問題,籌建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邀請馬寶興加盟擔任副總經理。
  • 市值力壓格力、美的與萬科的恆瑞醫藥,是如何煉成的?
    研發上的實力,讓恆瑞在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中國醫藥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A股市場的超級白馬股,但為何在中國數千家藥企中,偏偏恆瑞醫藥可以做到脫穎而出?它是如何創造出今天的成績?這一成績的含金量又到底如何?
  • 今年最賺錢電影《我不是藥神》,虧得最慘的是《阿修羅》,8個億
    而虧得最慘的也是暑期檔的片子《阿修羅》,預計淨虧在8億左右。最賺錢10部電影,9部是現實題材據悉,今年年度票房冠軍是《紅海行動》36.5億,亞軍是《唐人街探案2》33.97億,《我不是藥神》以31億排在第三位。
  • 中國又一馬姓首富誕生,一年從日本賺走200億,養活數萬中國人
    說起姓馬的首富,大多數人會第一時間想起馬雲,馬化騰,他們都在網際網路領域做過首富的位置,最近中國又出現了一個馬姓首富,他在服裝行業領域一馬當先,拿下了服裝業首富的席位,這個新晉的馬姓首富就是馬建榮。近幾年發展也是很迅速,市值達到了1500億。申洲國際很受市場的青睞,所以它能夠獲取到更高的利潤,普通企業的利潤大概是一成左右,但申洲國際的利潤能達到兩成,代工企業往往有其他公司作為上家,為他們提供穩定的訂單,像富士康就能找到蘋果當他的上家,申洲國際的商家是日本著名服裝企業優衣庫。
  • 《西虹市首富》票房有望挑戰「藥神」,製作方之一曾兩次終止IPO
    製片人馬馳透露,《西虹市首富》的製作成本約為1.5億元,大約是《夏洛特煩惱》的7倍。從目前的成績看,影片上映首周末,製作成本就已經全部收回來。業內人士預計票房將超20億,將接力《我不是藥神》成新爆款黑馬。
  • 10月醫藥大事件之榜單篇:涵蓋範圍廣、內容豐富
    筆者根據梳理發現,10月以來發布的醫藥榜單中,大到全球藥企的實力比拼,小到藥品領域品種的較量,可謂涵蓋範圍廣、內容豐富,而眾多國內藥企位列大小榜單之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產藥企實力的提升。榜單中,中國藥企佔了208家,並且有21家中國藥企躋身百強。其中,恆瑞醫藥以估值690億美元從上年的30名提升至21名,不僅是上榜中國藥企的頭位,也是此次成功闖入前25名的中國藥企,並且在腫瘤領域,恆瑞醫藥排名第8位。豪森製藥排名第12位,僅次於恆瑞,並以260億美元的市值和11億美元的營收總體排名第37位。
  • 太極集團:扣非淨利十年虧20億 欲開發房地產增加利潤
    扣非淨利十年虧20億 銷售費用高企研發低於同行太極集團成立於1993 年,於1997年在滬市上市,最大股東為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涪陵區國資委。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藥的生產和銷售,擁有醫藥工業、醫藥商業、藥材種植等完整的醫藥產業鏈。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百年藥企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
    這家出手如此闊綽的跨國藥企,對於普通公眾可能默默無聞,但在中國醫藥圈卻是實至名歸的業績老大。年報數據顯示,阿斯利康2019年營收收入為243.84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4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佔到阿斯利康全球總收入的20.7%。近年來,中國已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場,佔全世界銷售額比重約20%。
  • 復盤生物科技大牛市,誰將會是中國醫藥首富?
    2019年2月,完成A輪約2000萬美元融資,估值約2933萬美元;2019年6月,完成B輪1.8億美元融資,估值約4.8億美元;早期融資引入的都是就是博裕資本、淡馬錫、General Atlantic、清池、3W Partners 等行業中知名的國內外投資機構,2020年6月29日,開始招股,市值區間為75.7-84.3億港元(9.76億-10.87億美元)
  • 4億!知名藥企賣了,多家藥企開啟「瘦身模式」!
    此次奧美醫療和四川正和祥開展合作,接下來將加速國內 OTC 渠道的布局,以「工業+流通+品牌」的競爭思路深度參與國內市場,促進兩方國內業務的發展。眾多知名藥企開啟「甩賣模式」盤活資金除此之外,近幾日國內外還有多家藥企開啟「賣賣賣」之路。
  • 知名藥企,總裁換人|信達生物|藥企|創新|研發|疾病|-健康界
    某種程度上,信達生物正沿著傳統生物藥企的軌跡慢慢發展壯大:這類生物製藥企業,有著優良的在研品種和明確的商業前景;在起初階段,由於產品研發周期長,收入和利潤兌現緩慢,需要較多的風險投資,也處於持續虧損中;但如果開始商業化,則就進入了快速放量和利潤變現的過程
  • 復星醫藥上半年淨利17.15億,抗腫瘤產品增長近60%
    復星醫藥上半年淨利17.15億,抗腫瘤產品增長近60% 澎湃新聞記者 李瀟瀟 2020-08-25 19:12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