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吳生林文/網絡圖)10月31日,蔡英文召開臨時「國安會議」。從蔡辦事後說明可以看出,此次會議重點有三:一是強調「繼續鞏固臺美關係」;二是表示將「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兩岸關係」;三是要求「警政署」與「海巡署」從即日起強化對臺灣社會治安戒備與監控。
對此,島內專家昨天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蔡英文在這個時間點召開臨時「國安會議」,主要是因應美國即將於11月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以及選後的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從最近連續踩剎車的動作看,民進黨當局的態度已經主動放軟,為臺海緊張局勢降溫,未來對大陸的挑釁可能會降低。
對美政策:恐押錯寶,面臨全面調整
蔡英文在這次會議中表示,未來不管是川普連任成功或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將會「持續強化臺美關係」。
不過,在這敏感時刻,蔡英文當局對美關係的兩起「醜聞」連續曝光。10月30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蔡英文今年5月20就職典禮前,臺灣剪輯美國各界祝賀,故意壓縮民主黨人士的篇幅,而放大共和黨眾議員遊賀「挺臺」。此事讓美國民主黨相當不滿,臺灣官員事後不得不為此向民主黨道歉。此外,在美國選戰膠著之際,臺「駐美代表處」推特竟轉貼美國第一夫人助選的推文,雖然馬上刪除,但被質疑介入美國選舉,討好川普。島內輿論認為這是「外交失節」,對臺灣而言後患無窮。
對此,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上面兩件事明顯可以看出,蔡英文當局確實有「押寶」共和黨勝選。「臺灣是非常小的地方,面對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國總統選舉,竟然敢這麼選邊站!萬一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蔡英文當局要怎麼辦?」
臺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前所長陳一新教授認為,這次「國安會」透露的信息是,蔡英文當局此前完全押寶共和黨與川普,但現在多數民調顯示拜登領先,接下來,民進黨必須加強與民主黨關係。「我認為拜登會小贏川普,蔡英文當局對美政策可能面臨全面調整。」
對陸政策:連踩剎車,未來會減少挑釁
在兩岸關係上,蔡英文雖然仍然嘴硬「不會示弱」,但其實已明顯感受到解放軍高頻次對臺軍演和戰機巡臺常態化的壓力。因此,她要求臺防務部門與「國安會」對於解放軍相關軍事作為進行風險評估,沙盤推演,同時宣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穩定兩岸關係」。
嚴震生表示,絕大多數臺灣民眾害怕兩岸軍事衝突,美國不願被捲入臺海戰爭,蔡英文當局也擔心局勢失控,因此已經連續4次主動踩剎車。這其中就包括:9月20日,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接受美國全國公共電臺專訪時主動表示,「目前不尋求『臺美復交』」。隨後,蔡英文「雙十」講話調子放軟。緊接著,10月12日,在與美國智庫視頻會議中,民進黨「新潮流系」大佬、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語出驚人地表示,「臺灣任何務實的政治人物除非瘋了才會搞『臺獨』」。如今,蔡英文在「國安會議」再次強調會穩定兩岸關係。
嚴震生認為,隨著美國大選落幕,未來蔡英文當局在煽動島內民粹與「仇中」情緒上應該會降溫。
陳一新則表示,由於美國「不為臺獨而戰」的戰略清晰,今後蔡英文當局對大陸應該不敢採取冒進和挑釁動作。「如果蔡當局加碼繼續挑釁大陸,而美國不幫忙,臺灣要怎麼獨自面對?」所以他認為美國選後蔡英文態度會持續放軟。
擔心「內亂」?要求「警政署」強化情搜與管控
另一個引人關注的信息是,蔡英文竟然把島內治安問題拿到這次「國安會議」上重點討論與部署。
臺媒報導稱,「為避免外在因素影響治安、社會秩序」,蔡英文要求「海巡署」、「警政署」等相關部門,全力做好維護社會治安、防範虛假訊息散布、強化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等工作。
綠營媒體「自由時報」的報導更直接,稱臺灣「警政署」因應大陸軍機頻繁巡航臺灣以及防範有心人士藉機擾亂社會秩序,通令各警察機關從10月31日起成立第三級聯合指揮所,一直持續到11月14日為止,主要以加強搜集情資與通報應變為主。此外,還要求各警察機關主官不得隨意離開轄地;若有發生狀況,主官應即時通報,另視狀況提升一、二級開設。
有網友注意到蔡當局要求強化社會治安管控的時間點,剛好是美國選舉前後兩周,「這顯示蔡英文做賊心虛,害怕臺海局勢緊張引發臺灣社會不穩甚至內亂,因此才要加強監控。」
不過,嚴震生認為,把治安問題提到「國安會議」上討論,可能與最近馬來西亞女大學生在臺灣被殺事件有關,怕影響臺灣國際形象,因此要求加強治安。陳一新認為,因瘦肉精美豬問題,近期臺灣可能會有不少人上街遊行,蔡英文怕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