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紫砂壺大師作品最靠譜(組圖)

2020-12-12 搜狐

《孺子牛·壺》。

《浪花提梁》。

《壽·壺》。

《稱心》。

《39C》。

《點彩仿古·壺》。

《富貴如玉》。

《螭蟠》。

  品位茶器

  在揮汗如雨的夏天,恐怕沒有什麼能比一杯香茶更讓人神清氣爽,暑意頓消了。現如今,廣州到處都是喝茶的人,一個茶文化已經浸染了大半個廣州城。泡上一壺茗茶,讓茶汁沿著喉嚨緩緩而下,那感覺令人七竅暢通,滿腹清香,而喝法又見「功夫」,活煮甘泉,慢工細活,在汲養靜氣的同時,留存一份夏日的清淡與悠閒。

  品茗雅興要與環境相宜,添上一把紫砂壺,不僅帶來生活的情趣,更重要的是放鬆心靈,滌蕩俗塵。摩挲把玩,如與老友對話,雋永悠長。真正出色的紫砂壺,不僅在造型、紋飾和色澤上具有獨特的風格,而且在實用方面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使用年久,器身色澤越發光潤古雅,泡出的茶也越加醇厚芳香。

  本版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李震林

  古老手藝時代氣息

  始於宋、盛於明的紫砂壺,經「千度高溫成器」,胎質古樸素雅,呈現「紫而不奼,紅而不嫣,黃而不嬌,黑而不墨,灰而不暗」的材質與色澤美,被譽為「紫玉金砂」。作為華夏文明與茶文化的一種載體,紫砂壺除了卓越的實用功能外,其「溫文爾雅而不張揚」的品性、內涵,頗吻合國人的審美取向,故自古以來,尤其是文化品位較高者,多有「紫砂情結」。

  近日,一場名為「朱泥紫玉百壺展」在越秀區圖書館拉開帷幕。現場共展出的百餘件陶壺,器形或方或圓,或花或稜,巧形、巧色、巧工,並融茶道、禪意於一壺,形成了紫砂壺獨特的欣賞與實用價值,更融入工藝創新的設計元素。既有宜興紫砂壺大師毛國強、儲集泉、高永昌、束旦生、沈孟大等名家力作,也有廣東潮州「壺藝世家」傳人張瑞端、張瑞隆的「荊瀛軒」和百年老店「裕德堂」壺藝師的代表作與新作。

  其中又以「裕德堂」的獨創新品——「金魄系列壺」最引人注目。壺身金光賦彩,華韻奪目,養以清泉,壺表清潤,更是浮光躍金,清泉淘洗,猶如靜影沉璧,一掃潮州茗壺雖紅顏而暗淡沉默之格調。據悉,潮州仙圃張氏手拉茗壺迄今傳承超過百年,第四代傳人在傳統壺藝上力求創新,以宜興紫砂泥與潮州朱泥相融合,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據了解,潮州朱泥與宜興紫砂有異曲同工之美。廣東嶺南文化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琳告訴記者,潮州朱泥壺發端於清朝中期,以傳統的「手拉坯成形」,經60多道工序始成器。其造型簡潔,色澤豐潤,獨具一格,富有返璞歸真之氣質和精緻小巧之韻味,以及獨特的粵東文化內涵,2009年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無論是興紫砂壺,還是潮州手拉壺,皆可從中品味其「泥、色、形」與「精、氣、神」。

  品茗玩壺宜養靜氣

  壺中學問大,有人長年保持濃厚的興趣,有人將其經營成事業,更多人將此視為生活方式。在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張瑞端看來,一把紫砂壺除了看泥色、造型、製作工夫外,還具有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四為一體的顯著特點。

  茶道對精緻生活的追求,尤表現在茶器的形制上:「西施」、「石瓢」、「井欄」、「僧帽」、「掇球」、「如意」、「文旦」、「合歡」、「仿古」……無不充滿濃鬱的生活與藝術情趣。紫砂壺的美有多種。按紫砂泰鬥顧景舟的說法,可抽象總結為形、神、氣、態,同時藝術的欣賞則強調「通理得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壺嘴是曲是直,蓋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有趣才能產生感情,怡養性靈。

  日本紫砂壺收藏家奧蘭田在《茗壺圖錄》中,把所收錄的32把壺比作32位「先生」,賦予姓名字號,如姓方,名德,字至靜,號蕭山市隱;有溫潤如君子,有豪邁如丈夫,有麗嫻如佳人,也有廉潔如高士,你會慢慢地熟悉它們的品性。一把紫砂壺,像知己,像至交,對話把玩,溫潤徐來。

  晶光潤光識紫砂壺

  自紫砂壺走俏後,市場也出現泥沙俱下,亂象重生。現在消費者買把壺卻本末倒置,追求礦料,仿佛是礦料就是壺,追求原礦,卻又不識原礦,結果追得全天下都是原礦,都是老泥。如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又流傳起「現在沒真紫砂啦,不敢買紫砂了」的危言聳聽的言論。紫砂行家吳國祥認為,根本問題是:不是沒有真紫砂,而是不識真紫砂。

  紫砂壺古稱砂壺,有晶體光點的紫砂壺,是最好的紫砂壺;有潤澤之光的,是很好的紫砂壺;至於狀如和尚的腦袋油光鋥亮的,那屬於最差的品相了。在吳國祥看來,這個鑑別方法可謂精、準、狠,簡單、準確、高效,一錘定音。

  一把有晶潤之光的紫砂壺,最後出窯的時候已經燒熟了,沒有燒到結晶的紫砂壺不可能有晶潤之光。其做工也必然是上乘的,沒有上乘的抿針功力把砂粒磨平、把脂泥抿淨是不可能發出晶潤之光的,否則燒出來多見泥漿色或水光多。進而言之,有晶潤之光的壺,一定是用的好泥料。只有砂粒整齊、純度高的泥料,砂粒才會相互固定,而雜質多或巖化不均的泥料,因燒結溫度不同,顯色不同,很難有晶潤之光。

  「要識紫砂壺,只要學會看晶光、潤光就行了,這就是大道至簡,往往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據介紹,晶光、潤光和尚光,很多人認為都是光,沒區別,導致基本上都是看顏色說泥。但紫砂被稱為五色土、七彩泥,顏色變化是豐富多彩的,顏色不代表壺的好壞,光澤才是內在氣質。當紫砂壺經過一段時間的擦養後,在不同深度的皺面上因吸附上茶水油脂而反出折射光,「真正的紫砂壺看起來不豔,強光下又不刺眼,給人以溫潤的感覺。」

  當代名家作品

  被炒到了數百萬

  當前,紫砂壺已經成為國內高淨值人群談論最多的收藏門類之一。以2008年的中國嘉德秋拍為肇端,紫砂壺成為一個專業的細分市場板塊在國內也已經有8個年頭。從2010年開始,伴隨著一股「顧景舟熱」,國內資本市場掀起了對中國傳統紫砂壺的狂熱追逐。

  受藝術品市場整體行情及宏觀大環境影響,近兩年拍賣市場上沒有出現像往年千萬元級別成交,但在「顧景舟熱」席捲下,像徐漢棠、汪寅仙、顧紹培、何道鴻等當代名家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也已經被炒到了數百萬元一把。據了解,業內所稱的國家級大師作品,目前的價格已經普遍可以去到幾十萬元一把,而省級大師的作品也要幾萬塊。此外 ,還有大量價格參差不齊的普通工藝師的作品。

  在廣州芳村、沙溪等專業的茶市場,幾乎每一家賣壺的檔口,都擺有各種各樣的紫砂製品出售。而在一些高端私人會所,紫砂與繪畫、雕塑、瓷器等其它藝術品一樣,是每家場所必備的展品和玩品。目前,流通到市場上的紫砂壺並不只是來自宜興當地,還包括散落在全國的其他地區的制壺工藝師,這個規模可能要數以萬計。據知情者透露,其中存在的大師代工、價格炒作和以職稱論價等問題,而一些購買者受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制約,則易受追風炒作影響,並未做到以作品為價值本位。

  「買紫砂壺不等於紫砂壺投資,目前市場上並無專門的回購渠道。」據廣東嶺南工藝美術館館長楊飛武介紹,廣州與北京、上海等地一樣,皆由賣家、玩家組成的圈子裡,乙從甲手中買壺,丙看好了又要求乙割愛,隨著行情變化,甲還可能再從丙處回購。這個過程中,價格有漲有跌,最終形成良性循環。「如果僅為升值投資,買壺前最好對此有透徹了解。」

money.sohu.com false 廣州日報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7/10/content_2964740.htm report 5682 《孺子牛·壺》。《浪花提梁》。《壽·壺》。《稱心》。《39C》。《點彩仿古·壺》。《富貴如玉》。《螭蟠》。品位茶器在揮汗如雨的夏天,恐怕沒有什麼能比一杯香茶更讓

");}

相關焦點

  • 羊小琴紫砂壺作品賞析(組圖)
    獲獎作品:2005年11月《金獅銀象》壺在第七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榮獲銀獎;2006年10月《三足禪獅》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2012年11月《年年有餘》壺在第十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榮獲金獎;2012年12月《吉祥》壺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2013年《韻竹》在首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榮獲「神工」杯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 湯傑紫砂壺作品欣賞(組圖)
    、嫡系傳人、顧紹培大師小女婿。1995年進嶽父總工藝師顧紹培大師工作室深造至今,同時接受中國南京藝術學院吳山教授造型裝飾設計的專業培訓。2008年畢業於江蘇經貿技術學院工藝美術專業。2010年《湯傑顧婷紫砂藝術作品集》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2012年度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紫砂藝術高級研修班—陶瓷藝術設計系。  湯傑制壺基本功深厚紮實,尤善做筋紋和方器紫砂壺,在業界享有一定的聲譽。
  • 眭龍俊紫砂壺藝術作品欣賞(組圖)
    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從事紫砂壺藝創新製作。2006年考入江蘇省經貿技術職業學院工藝美術專業,2013年結業於清華大學紫砂高研班,2015年畢業於南師大工美專業。  2008陶藝創新作品《眾志成城》獲三等獎。  2009年榮獲宜興市總工會、市勞動社會保障局、丁蜀鎮總工會「技術標兵」稱號。  2009年獲宜興市陶瓷協會現場陶刻一等獎。
  • 紫砂壺市場 重現生機(組圖)
    因為紫砂壺在壺的容量,壺嘴出水的順暢,壺把執握的舒適度上都非常好,以致由喜歡到把玩然後再收藏。她說自己的收藏中雖然沒有太珍貴的古壺,比如說明壺或清康熙時期的壺,但從收藏時買入的價格漲幅上來說,已經覺得是非常划算而且又怡情的投資。  巫女士的藏品中有一把清光緒年間的刻字壺,是紫砂壺製作名家趙松亭的作品。
  • 宜興紫砂大師唐山現場製作紫砂壺(組圖)
    記者 付衛崢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付衛崢 胡夢佳)1月18日,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胡洪明攜宜興紫砂壺名家胡迪峰、陳富強、羊小琴親臨唐山博月軒宜興紫砂名壺館,用宜興原礦紫砂現場製作紫砂壺,讓愛好紫砂的唐山市民目睹了名家現場製作紫砂壺的過程和工序。
  • 季益順大師.紫氣東來紫砂壺
    中文名稱:季益順大師.紫氣東來紫砂壺類別:雜項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 匠人|紫砂壺大師——李昌鴻
    匠人:李昌鴻職業:紫砂壺大師師承:顧景舟出生地:江蘇宜興出生日期:1937年5月主要成就,師從顧景舟大師。技藝簡介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 朱炫潔紫砂壺 宜興紫砂名家朱炫潔作品 紫砂壺大師朱炫潔
    朱炫潔紫砂壺,宜興紫砂名家朱炫潔作品,想了解大師更多作品,可以關注後私信我們。最新作品圖2最新作品圖3>最新作品圖4最新作品圖5>最新作品圖6最新作品圖7最新作品圖8最新作品圖9
  • 13日來市博看紫砂壺製作大師範小龍作品
    在範小龍17歲那年,姐姐範林華從宜興紫砂二廠出來在家裡做紫砂壺。他沒事就在一旁看姐姐做壺,天長日久便產生了好奇心。心靈手巧的他照樣子做了一套工具,學做紫砂壺。幾個月後,一把有模有樣的紫砂壺製作出來了,他很有成就感。  後來,範小龍又師從中國著名陶藝大師顧道榮等人,制壺技藝登峰造極。
  • 明清紫砂壺價格被低估
    文/圖/表記者郭曉昊、林琳(署名除外) 紫砂壺 仍有升值潛力本報訊 (記者耿旭靜)記者獲悉,國家大師級名家紫砂壺動輒上百萬元,十年來價格猛增數十倍,名家高端紫砂壺上升勢頭迅猛。業內預測:「預計今後紫砂壺仍有升值潛力,每年升值幅度在20%左右。」紫砂壺不斷升溫的價格,讓紫砂陶瓷投資收藏熱潮正在全國興起。
  • 紫砂藝人推薦,紫砂壺投資首選
    紫砂壺之所以被許多壺友喜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具有很高的投資收藏價值,像以往顧景舟大師的作品現在已成為了國之瑰寶,而目前一些實力派的中青年藝人也成為了一些壺友投資收藏的首選,今天呢,就向大家著重推薦幾位我們福道堂的藝人。
  • 紫砂壺的價格,壺友,你真的了解嗎?
    我們經常講,一把紫砂壺的價格決定因素大致分為以下四個:第一點是泥料,第二點是制壺老師的製作水平,第三點運輸的成本,第四點是作品本身的製作工藝。當我們了解到四點之後的話,在我們以後選壺的過程中就可以針對性地尋找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作品。比方說自己是準備長期泡茶喝的。那你需要很關注第一點:就是紫砂壺的泥料好與壞,想想我應該花多少錢去買這個泥料就算可以了。
  • 匯總:不靠譜的紫砂壺商家類型
    幾種不靠譜的紫砂壺商家類型機車壺,手拉坯類紫砂壺為主流產品。據說,上圖是高工的紫砂壺上圖:可以大甩賣的各種展會壺4.各種等級的紫砂壺良莠不齊
  • 鑑別手工紫砂壺,這6個小技巧靠譜嗎?不!很可能一直都是錯的
    紫砂壺在文玩圈,也是一種比較有文化底蘊的文玩,很紫砂壺以現在的工藝區分,有手工和機工兩種,很多玩家都比較喜歡收藏手工紫砂壺,畢竟手工紫砂壺的數量比較少,尤其是名家手工製作的紫砂壺更是少之又少,那麼在手工紫砂壺的鑑別技巧裡,是否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呢?鑑別手工紫砂壺,這6個小技巧靠譜嗎?不!很可能一直都是錯的!
  • 蔣建軍紫砂壺作品欣賞
    原標題:蔣建軍紫砂壺作品欣賞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陶器,經數百年傳承與發展,如今已不再僅僅是一件衝茶器皿,除賦予了中華文化外,在造型與裝飾上也備受文人雅士的青睞,如今已經演變成文人墨客文化交流的藝術品。
  • 《紫砂專營》周桂珍作品——一手紫砂壺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豈如陽羨一丸泥」。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古來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
  • 萬達紫砂壺造型建築陷「侵權門」 被訴賠償200萬元(組圖)
    李一芳 攝  今年3月份,該建築還獲頒「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成為「世界最大的紫砂壺造型建築」。 李一芳 攝  中新網無錫4月17日電(孫權)「我們已經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無錫萬達城投資有限公司的壺型建築物侵犯汪寅仙紫砂作品《神鳥出林》壺的著作權。」
  • 紫砂壺大師曹安祥:不斷開拓,推陳出新
    今年6月20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曹安祥向甘肅天水伏羲廟捐贈了「紫砂八卦如意祭器」。甘肅省天水市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裡、媧皇故裡、軒轅故裡的榮譽。天水的伏羲廟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的明代古建築群。
  • 紫砂茶壺之鄉宜興,工藝大師蔣芬紫砂壺 大師作品欣賞
    其紫砂作品造型優美、泥料純正、線條分明、珠圓玉潤、做工精細且形神具備。中文名 蔣芬國 籍 中國民 族 漢出生日期 1976-9-13職 業 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工藝師代表作品 龍珠、紫玉金砂、石瓢壺>年 代 現代籍 貫 江蘇宜興一級目錄1生平經歷 一級目錄2得獎作品1生平經歷生於古陶都宜興,一個以紫砂為枕,泥胚為凳的紫砂工藝世家。
  • 大師顧景舟紫砂壺精品再現
    原標題:大師顧景舟紫砂壺精品再現 5、視覺上:兩位大師合作之品,形神兼備。6、技藝上:工藝精湛、引人入勝、角線面體、權衡比例端莊;7、印款:蓋內「顧景舟」印,顧老一生專屬印章多達三十餘枚,求新求變。咀、扳、蓋、把、鈕等比例協調,整體挺拔端莊,壺蓋身吻合精緻。壺底腳向上對應有致,壺鈕與壺體對稱適體秀雅。這些特點都顯現出一代大師顧景舟精湛的技藝水準和超人的哲者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