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一塊木那場口的翡翠原石,這一塊翡翠原石,從皮殼上看,最大的亮點就是翻砂均勻,但皮殼整體並不夠緊湊。那切出來的效果,也不算差。先來看看這一塊翡翠原石。看下圖,可以看到整塊原石的皮殼翻砂較均勻,但是皮殼看著稍微有點不緊實,而且手摸皮殼不掉沙。說明這一塊翡翠原石的種不會太嫩。除了翻砂均勻,而且沙粒細膩。那切開後,肉質就會細膩。注意看第三張圖,有A部分跟B部分,很明顯A部分看著比B部分更加有水分,而這一部分,我覺得應該是老緬刷過了。把皮刷薄點,打燈水頭更足,這樣切的把握更大。
再來看看這一塊翡翠原石的打燈情況如何,看下圖的打燈圖,這一張的打燈圖是在A部分打,可以看到水頭是相當的足,而在這一塊翡翠原石其他部位打燈的話,水頭是很短的。由於木那場口的翡翠原石,皮殼相當其他場口來說,較厚了點。所以,像這一類木那場口的翡翠原石來說,皮厚,打燈,光難以透進去。但是整塊皮殼看著翻砂均勻,沙粒較細,這個皮殼的砂粒感不錯。但是整體皮殼看著並不是很緊湊,打燈看關光感,光感也不夠清澈,看著種相對來說較嫩的。所以,老緬也不是有很大的把握。那麼就把皮殼刷一下,就是上圖A部分,待刷過之後,水足相當足,螢光感還不錯的時候,就開切了。
那我們來看看切開後是怎麼樣的,看下圖。切面,看著肉質是很細膩的,還有一點點的底色,而且還有鐲位。所以,這樣子看來還是不錯的。但是也可以看到紅圈部位,晶體有點錯亂,有點疏鬆,顯得底子有點不均勻。整體看著底子也是較灰的。但是通過打燈後看,肉質除了細膩,而且還較有螢光感。
咱們再來看看切面的打燈情況,看下圖,打燈看,這個水頭是爆滿的。仔細看肉質是相當細膩的,螢光感也是比較強烈的,已經達到了糯冰,這也對應了皮殼的翻砂均勻、砂粒細膩。只是底子灰了點,但是這個話,做出來的成品的話,是挺起貨的。畢竟這個螢光感是較強的。那麼這個做牌子的話,看著還是較通透的。
最後,如果各位翠有原石需要幫忙講解分析的,可以發寄回來或是發圖過來,給你專寫一篇文章分析,看完以後,你就能把自己的原石看得明明白白,這樣學習進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