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HOUSE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8日在網上發起「興建兩岸海底隧道,連通兩岸高鐵,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的投票,對此,高達九成民眾認為是好事。
報導說,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的構想,對於這條未來的「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大陸科學家近日已在設計上達成共識。若實現的話,未來將可以完成一條長達135公裡,從福建連接到新竹的海底隧道,列車可以每小時250公裡的速度穿梭臺灣海峽。
截至昨日下午2時,共有3072人參與投票,其中2771人認為是好事,佔了約九成。網友留言說:「當然是好事啦,能夠促進兩岸交流、經濟溝通的事情都要推動」「當然是好事啦,沒有了大陸經濟支持,臺灣會更慘。」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一些學者早就提出了修建「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的想法
●1987年,張以誠、姜達權等幾名學者向中國政府寫了一份報告,建議在三峽工程之後,開展對臺灣海峽和瓊州海峽隧道的論證,並得到準許。
●1997年,清華大學的吳之明提出了修建臺灣海峽隧道的構想。
●1998年,在中國大陸、臺灣等學者的推動下,在廈門召開了「臺灣海峽隧道學術論證研討會」,此後工程論證開始提上日程。所以從90年代起,每兩年就會召開一次臺灣海峽隧道論證會,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商討隧道方案。清華大學還有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叫「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
●2005年11月在福州召開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上,來自兩岸的32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據學者們介紹,探討中的臺灣海峽通道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峽通道。
●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也在海底隧道修建技術國際研討會上,把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列入未來可能會建設的國內海底隧道之一。他說,廈金臺之間建海底隧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雖然基於目前兩岸現實,這條海底隧道何時擺上建設日程還是未知數,但作為一項技術探討是有價值的,並且「早研究比晚研究好」。
●2010年11月2日,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第24分會場舉行的「海峽兩岸公路發展與安全論壇」格外引人注目,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元培暢談臺灣海峽大橋全天候通道方案,引來眾多媒體的關注。
那「臺灣海峽海底隧道」修建方案有哪些?
自1998年起,兩岸專家學者已先後舉行了四屆研討會。前四屆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已設計出北、中、南三種方案。
北線:從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
中線:從福建莆田到臺灣中部
南線:從廈門經金門、澎湖列島到達臺灣嘉義
有關專家認為,2005年初,交通部公布了今後20年的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其中包括從北京到臺北的高速公路,這意味著臺灣海峽通道建設已列入國家交通規劃。
期待未來「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的修建,開創兩岸中國人更加美好的未來。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