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朋友,但是我們要交良師益友,不能交惡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與良師益友交往,才能提升我們自己的修養和境界,才能對我們人生有所幫助。
《論語》這部經典,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其中當然也談到交友之道。孔子在《論語.季氏第十六》中教導我們:有三種朋友,要深交;有三種朋友不可交,這是總的交友原則。下面我們看一下經典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什麼是益友?就是對我們有利益的,能給我們帶來福報的朋友。
一、友直
就是為人正直,心裡沒有半點虛偽,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不會裝模作樣,不會弄虛作假。我們犯過失了,他就誠懇地勸誡,不怕得罪我們;我們取得成就了,他就衷心的讚嘆、祝福我們,不會生嫉妒之心,這種朋友最難得。
二、友諒
就是不會斤斤計較,有肚量,能夠寬恕我們的朋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朋友在交往的時候,難免會產生摩擦,鬧點小誤會。如果有一點小事就放在心上,就產生嫉恨,破壞友誼,那這種友誼就長久不了。
三、友多聞
就是博學多聞,很有學問的朋友。常常和這樣的朋友交往,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之中,我們的學問也會得到提升,所以要多交這樣的朋友,才能增長自己的見識。
這三種朋友,不一定是三個不同的人,可能一個人就具備這三種德行,這只是從特徵上來說。
什麼是損友?就是對我們有壞處,會給我們帶來禍患的朋友。
一、友便闢
「便闢」,就是虛偽,與正直相反,表面上對人很恭敬,很正直,但都是裝出來的,全是走形式,心裡其實對人傲慢無禮,根本看不起人。這種人城府很深,心機很重,善於周旋,相處起來會很累。
二、友善柔
「善柔」,就是善於裝出和顏悅色的表情,看起來和藹可親,話說得非常動聽,總是哥哥長哥哥短的。實際上是口蜜腹劍,笑裡藏刀,心胸狹窄,沒有容人之量。
三、友便佞
「便佞」,就是善於言辭,喜歡誇誇其談,吹大話。這種人現在特別多,講起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好像什麼都懂,實際上他自己一點也做不到,沒有真才實學,都是從網絡上學來的。
有這三種特徵的朋友,千萬不要深交,表面上過得去就可以了。跟他們相處,一定要心明眼亮,不被他們迷惑,才不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我們怎樣才能交到益友,遠離損友呢?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首先還是要從我做起,只要我們自己做到正直、寬恕、博學多聞,自然就會感召到這樣的益友,損友自然就會逐漸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