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有生命嗎?來看看人類發現的「火星人」的故事!
今天來聊聊人類對火星的「發現史」。自古以來,人們特別希望在這顆有著一年四季變化的行星上,能找到人類的「知音」,公元1802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高斯建議在西伯利亞北部的凍土地帶,畫上一些巨大無比的幾何圖形,以吸引「火星人」的注意而取得聯繫。後來也有人建議用排列成形的火堆,或者設法把太陽光反射到火星上去,作為地球人發向火星的聯絡信號,認為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火星人」的想法,由於1877年火星大衝時義大利科學家斯基帕雷利發現所謂的「火星運河」而得到加強。
斯氏的原意是說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溝渠」那樣的地形,但後來卻被傳成是「運河」。既然是運河,當然是人造的,這「人」當然應理解為「火星人」了。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對:「運河」、「火星人」等特別感興趣,他不僅相信,而且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了一個私人天文臺,以觀測和研究火星為主,企圖找到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令人有點發笑的是,一些人還設立了「蓋示曼獎」,並於1900年12月在巴黎宣稱:誰能首先與地球之外的「外星人」取得聯繫,就獎約10萬法郎,但火星除外,理由是與「火星人」取得聯繫即將實現,太容易了!在那前後,好些描繪「火星人」的科幻小說風靡一時,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相信好像「火星人」已被證明真的存在似的。
接下來的是火星生物學、火星植物學等的誕生,似乎火星上有生命已成定局。有一位叫做什克洛夫斯基的前蘇聯科學家在1959年鄭重其事地提出:火星的兩個小衛星是由「火星人」發射成功的「人」造火星衛星。一時間,這種說法引起不少人的興趣,但由於它並非事實,論據很勉強,終於縣花一現。
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1975年發射成功的「海盜1號」和「海盜2號」以及它們各自的著陸器,對火星的生命問題作了專門的探索,其結果是權威性的。兩個著陸器對著陸點周圍的荒涼土地進行了事前設計好了的三種不同類型的實驗,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檢測和論證過去和現在火星上是否存在地球型生命的任何類型的活動或其痕跡。結論是否定的。說得婉轉一些,那就是「海盜號」的實驗結果使得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可能性更加渺茫了。
事情並沒有到此為止,因為兩個著陸器都是不能移動的,它們只能採集到著陸點周圍12平方米範圍內的巖土標本。有一種看法認為:應該到有水的地方,特別是到火星的兩極去尋找生命,並把所搜集到的各種標本帶回到地球上來做最嚴格的分析檢驗,才能最後得出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的結論。
從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算起,300多年來,火星是科學家們研究得最多的行星。儘管如此,尚未解決的大大小小的火星問題還是不少。1992年9月25日是火星探測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在前一輪「海盜號」對火星現場考察17年之後,「火星觀察者」踏上了飛向火星的徵途,前面提到的那些問題是科學家們希望它進一步提供資料或直接予以解答的部分問題。我們知道,前蘇聯於1988年曾為此作過努力,那年7月先後發射了兩個「福波斯號」探測器,遺憾的是兩次發射都失敗了:一個在發射後不久就與地球失去聯繫,另一個在剛飛抵火星時與地球的無線電聯繫突然中斷。
因此,科學家們對「火星觀察者」以及後來發射的「火星探路者」以及如今的「好奇號」等探測器寄予很大希望,盼望它們傳回地球的信息和資料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對火星的認識,揭開人類研究火星的新篇章。繼月球之後,人類足跡踏上去的第二個天體很可能將是火星。為此,一系列火星探測器肩負著不盡相同的任務先後飛向火星,在未來的適當年代裡,火星表面上將出現太空人的蹤影,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以上就是筆者想說的人類對火星的「發現史」,至於火星有無生命這個問題,至今來說沒有答案,正如之前所說,期待太空人登陸火星的那一天,屆時一切秘密都將揭開!但這也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去發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