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時評: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2020-09-19 新福建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20日將在福建廈門舉辦大會。該論壇作為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今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民進黨當局阻擋幹擾下順利舉辦,更顯難能可貴。

正如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所言,這說明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眼前困難和阻礙無法撼動兩岸交流合作的歷史趨勢。

回顧70多年來兩岸交流發展歷程,是兩岸同胞衝破隔絕藩籬、走向交流合作的歷程,也是一家人由分離隔絕走向交融交心的過程。

1987年開放探親以來,兩岸民眾往來交流日益頻繁。特別是2008年兩岸關係迎來歷史性轉折後,更逐步形成大交流、大合作。

次年,定位為「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海峽論壇首次在福建舉辦,為兩岸交流合作搭建廣闊平臺。12年來,無論臺灣政局如何發展變化,兩岸關係遭遇何種困難,大陸堅持交流合作、為兩岸民眾謀福祉的腳步從未停歇。

連續12年舉辦的海峽論壇,兩岸民眾不斷深入了解彼此、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持續推進融合發展,「兩岸一家親」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但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交流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礎,還通過修改歷史教科書等不斷推行「去中國化」,並修改法例為兩岸交流合作製造障礙。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更以防疫為由全面限制大陸民眾赴臺,企圖切斷兩岸民間交流。

即便如此,如今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蘊含的內在動力、累積的深厚基礎已經形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不是眼前的困難和阻礙所能撼動的。兩岸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勢不可擋。

疫情發生以來,兩岸同胞克服暫時困難,通過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成功舉辦一系列交流活動,延續了兩岸交流勢頭。疫情最嚴峻的1至2月,仍有10萬多名臺胞來到大陸。

在全球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當前,大陸率先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實現全面復工復產,經濟穩步恢復。臺灣各界也期盼早日擺脫疫情衝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交流合作,符合兩岸民眾共同願望和利益福祉。

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是大陸對臺政策的重要內容。大陸近年陸續出臺了「31條」和「26條」等措施,助力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今年又出臺「11條措施」,助力臺企應對疫情。大陸的誠意與善意,為兩岸交流合作注入了強勁動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需要雙方相向而行。兩岸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強交流合作,克難前行。

大陸方面曾多次表示,願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加強交往。

本屆海峽論壇,臺灣有關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克服各種困難,前來共襄盛舉,體現了發展兩岸關係的責任、擔當和勇氣。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臺灣各界人士參與到兩岸交流合作中,增進了解信任,相互求同存異,進而聚同化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可期。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新時評: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中新社廈門9月19日電 題: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第十二屆海峽論壇20日將在福建廈門舉辦大會。但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交流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礎,還通過修改歷史教科書等不斷推行「去中國化」,並修改法例為兩岸交流合作製造障礙。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更以防疫為由全面限制大陸民眾赴臺,企圖切斷兩岸民間交流。
  • 兩岸青年交流融合勢不可擋
    【兩岸快評第913期】8月29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We愛·第四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頒獎典禮致辭中寄語兩岸青年,他指出,「在今年特殊的情境下,你們沒有在困難障礙面前畏縮迷茫,你們作出了正確選擇,以才智、創意豐富兩岸交流
  • 繼往開來 兩岸經貿交流又掀新熱潮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塵埃落定,兩岸將在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說,大陸遊客赴臺遊、陸資入島、金融合作等方面均有可喜進展,為今年接下來的兩岸經濟合作打響頭炮。   評論摘編如下:   乾坤氣象和,龍騰兩岸春。
  • 時評:兩岸交流需要每一個平凡的「我」
    ,更親密地合作。」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未散,加之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幹擾,兩岸民間交流困難重重。然而,我們看到,兩岸交流大潮中每一個平凡人都在努力,匯聚成主流,突破著逆流。,傳遞著民族大愛;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兩岸同胞在線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創造出更好實現心靈契合的嶄新空間……儘管當下兩岸關係形勢「風高浪急」,但兩岸基層同胞用實際行動證明: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臺當局加速推動「去中國化」,大肆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同時加緊勾連國際反華勢力,向「臺獨」方向不斷邁進,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兩岸日益複雜嚴峻形勢下,大陸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及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持續深入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兩岸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在今年疫情最嚴峻的1至2月,有10萬多名臺胞到大陸交流。
  • 在交流合作中讓兩岸情升溫
    金秋時節,第十三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暨2020年天津·臺灣商品博覽會如約而至。連日來,「線上+線下」活動同頻共振,不僅讓津臺同胞在交流探討中碰撞出火花,更讓兩岸情在交流互動中升溫。疫情擋不住兩岸同胞交往交流的腳步「不管遭遇多少幹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 孟加拉國駐華大使:孟加拉國願與中國攜手合作、克難前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孟中兩國是傳統友好近鄰。近年來,兩國關係上升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高度。隨著孟加拉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政治共識和民間層面的共有價值觀。此次訪問,推動雙方在能源、電力、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反恐等多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多樣化。2019年7月,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回訪中國。此次訪問鞏固了雙邊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在孟加拉國進行的大型發展項目進程。孟中雙方將雙邊貿易和投資列為優先事項,致力於擴大雙邊貿易和投資。
  • 特稿:大舸中流下 青山兩岸移--2014年兩岸關係年中回顧與前瞻
    「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今年上半年,兩岸關係雖然在「深水區」中經歷一些湍流衝擊,但在兩岸雙方、各界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對話協商再獲突破,各領域交流交往持續推進,大局穩定,克難前行,在曲折中堅持前進方向,在調整中繼續開拓進取。
  • 時評:以「龍的精神」再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
    時評:以「龍的精神」再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     1月20日,中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通過中國臺灣網發表農曆新年賀詞,向臺灣同胞拜年。
  • 兩岸青年「雲」座談:全球變局下兩岸關係何去何從
    如何在全球大變局下,深刻把握兩岸關係走向,持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9月1日,14位兩岸青年圍繞「全球大變局下的兩岸關係」展開了一場雲端座談。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已被民進黨當局限縮的兩岸民間交流也一度遭遇阻礙,加上民進黨「倚美謀『獨』」之心不死,兩岸關係前景讓與會人士頗感憂心。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以「新變數與新思路」為題,首先分享了自己對全球變局下兩岸關係的理解。
  • 2018年,兩岸關係拒絕「雞飛狗跳」,也不要「七上八下」
    我也想用一個「七上八下」的詞來談一些體會:2017年的兩岸關係在僵局中結束,2018年是否還要繼續兩岸民眾特別是臺灣同胞如十五個吊桶一樣——七上八下、沒著沒落的心情?目前來看似乎沒有太多樂觀的理由。對於2017年的兩岸關係,馬曉光以「形勢更加複雜嚴峻」來形容,「更加」二字,指出了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程度比2016年更甚。
  • 2017年兩岸一家親論壇「十九大精神與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新機遇...
    可以說,全國臺聯本身就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實體現者。兩年前支持臺聲雜誌社成立「兩岸一家親」基金,推動「兩岸一家親臺聲贈鄉親」活動。因此我們非常重視「兩岸一家親」理念,並在實際的工作中努力踐行。在福建省委的支持下,閩南師大成立的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兩岸一家親研究院以習近平對臺工作新思想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努力為兩岸關係開創新局面探索新路徑,是兩岸研究中的一家新型智庫。
  • 面對新情勢再創新契機 兩岸攜手話合作促交流
    郭金龍說,兩岸一家親,親望親好,大陸市場已經是臺企臺胞可以率先共享的市場,希望兩岸企業積極把握大陸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攜手合作,依託大陸強大的內需市場,在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天地中實現更大發展。  郭金龍指出,兩岸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在世界經濟格局複雜演進中共同把握新機遇。
  • 第27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變局下保持定力 逆境中推進交流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已被民進黨當局限縮的兩岸民間交流也一度遭遇阻礙,加上民進黨「倚美謀『獨』」之心不死,兩岸關係前景讓與會人士頗感憂心。  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以「新變數與新思路」為題,首先分享了自己對全球變局下兩岸關係的理解。
  •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兩岸關係掃描》在滬首發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月28日報導:由蘇虹撰寫的兩岸關係時評集《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兩岸關係掃描》,日前由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 張志軍以詩喻兩岸關係:撥開雲霧 你會看到滿天陽光
    很高興參加由北京日報報業集團主辦、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協辦的第二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來自海峽兩岸的媒體負責人、新聞傳播領域的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圍繞「攜手?和聲」的主題,共謀攜手發展願景,共商交流合作大計,這對提升兩岸新聞交流與媒體合作水平、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剛才,俞正聲主席會見了與會代表,充分肯定兩岸媒體合作的重要意義,並對兩岸媒體人提出殷切希望。
  • 兩岸交流合作的擺渡人
    其中共創芯城〈福建〉文創產業有限公司致力於建設兩岸青年雙創業基地,輔助臺灣青年到大陸來就業創業,第一期擬招引50家臺灣青年回鄉創業。李姵靜也順利完成了從家庭主婦到女企業家的身份轉變。&nbsp&nbsp&nbsp&nbsp在個人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李姵靜越來越關心兩岸關係的發展。
  • 2020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在京舉行
    2020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16日上午在京開幕。(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北京訊 (記者 普燕 吳曉龍)2020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16日上午在京開幕。本屆峰會以「新時代·新成長·新發展」為主題,在京臺青臺生和北京市各界青聯委員代表約150人出席開幕式。在高雄分會場,150名臺灣青年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同步參加峰會活動。
  • 賈慶林總結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啟示與經驗
    中新網12月20日電 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今天在上海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的進程中,我們獲得了許多重要啟示,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賈慶林在發言時稱,「積微成大,陟遐自邇」。長期以來,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不斷發展,已經具有相當規模。
  • 2020李奇茂藝術創作回顧暨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交流展在聊城舉辦
    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聊城、臺北分別設置會場,共50餘位兩岸書畫名家分別在兩個會場出席了活動開幕式,近百幅書畫精品在交流展中展出。近年來,聊城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持續推動聊臺文化藝術各領域廣泛交流深度合作,為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揮了積極作用。希望繼續發揮好李奇茂藝術交流學苑等基地、平臺作用,精心培育兩岸交流品牌,為服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