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是二十一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河北省以建設文化強省為載體,大力發展與扶持文化產業。《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演藝娛樂等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遊戲軟體等新興產業,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加強對文化產品生產的引導。推出一批文藝精品,打造一批燕趙文化知名品牌,『十二五』末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1500億元以上、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強調:「按照合理布局、優化結構、提升檔次、壯大實力的原則,重點發展出版印裝發行、文化旅遊、現代傳媒、文化娛樂及演藝、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動漫遊戲、民俗節慶及會展、體育休閒健身等八大行業,鞏固和提高重點行業對我省文化產業的支撐作用,推動具有戰略性、引導性和帶動性的大項目建設,努力在重點領域形成局部強勢。」對於高度強調創新能力與文化底蘊的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對于振興河北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產業實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市場需求已經超過本科及高學歷人才需求的比重,在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工程當中,高等職業教育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以行業需求為目標,為文化創意產業輸送了大量高端技能型專業人才。因此,進一步明確高等職業教育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關係,探究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與傳媒類專業群建設的發展路徑,使之適應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要,促進河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和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成為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研究與藝術教育研究的新課題。
一、河北省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發展現狀
1.院校層次豐富的優勢與問題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專業設置備案數據顯示[1]:2012河北省年招收藝術設計與傳媒大類的高等院校共66個,其中高職高專院校42個;普通高等院校19個;成人高校5個(見表1、表2)。這些院校涵蓋了傳統綜合性本科院校、師範院校,更有數量眾多的高職高專院校,並且有一定數量的民辦高校和成人高校,整體上呈現出不同層次院校共興藝術設計與傳媒類專業教育的盛況,形成了院校類型、層次多樣、學科交互滲透、專業交叉建構的辦學態勢。河北高校藝術設計與傳媒類專業的辦學優勢在於以河北省深厚的人文藝術底蘊為背景,以文化創意產業的飛速發展為契機,以氣息濃厚、積澱豐富的傳媒學科與藝術學科為語境,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導,充分發揮面向產業、對話行業、合作企業的人才培養優勢。 但是,由於院校層次的區別和專科生源結構的特點,存在專科院校人文、藝術底蘊不足;本科院校實踐、實訓教學比重較小;成人高校創新理念欠缺等現實問題,因此,在適應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市場的縱深發展要求,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與職業崗位能力的人才標準,深度對話與合作文化創意行業、企業等方面還需要進行加大改革力度。
2.專業設置多元的優勢與問題
藝術設計與傳媒專業大類共分為三個二級專業類別:藝術設計類、表演藝術類、廣播影視類。這三個二級專業類別包含了眾多相關專業,其人才培養主要面向河北省振興文化創意產業規劃當中的五大行業:現代傳媒、文化娛樂及演藝、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動漫遊戲、民俗節慶及會展。2004年,國家教育部出臺《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試行目錄」藝術設計與傳媒專業大類共包含專業28個。到2011年,教育部頒布《2011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外專業名單》,名單顯示藝術設計與傳媒大類共新增專業53個。截止2012年,教育部公布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專業設置備案結果,藝術設計與傳媒大類共包含專業119個。由此可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大力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發展步伐,使得藝術設計與傳媒專業呈現多元化、專門化、精細化的發展趨勢。根據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專業備案數據[2],河北省66所開設藝術設計傳媒大類的高校,共開設相關專業40個(見表3)。 雖然高職院校近幾年開設了眾多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呈現出專業設置多元化發展的態勢,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綜合性高職院校較早開設了一些基礎好、生源穩定、就業明確的「老牌專業」,比如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裝潢藝術設計、電視節目製作、影視動畫、主持與播音、新聞採編與製作、攝影攝像技術等專業,這些專業都包含在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名單之中,但是這些專業在創立之初大都是本科院校同類專業的延伸與壓縮,在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著對本科同類專業照貓畫虎的模仿與簡單的理論壓縮的老問題,同時又產生了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同類專業人才競爭過程中反映出來的高職畢業生「上手快、後勁不足」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正是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顯現出來的典型問題。其次,一些藝術設計與傳媒類新興專業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比如作曲技術、陶瓷藝術設計、廣告與會展、美術、展覽展示藝術設計、家具設計、鋼琴調律、鋼琴伴奏、模特與禮儀、現代流行音樂、應用藝術設計等,這些專業都出現在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2011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外專業名單》中,屬於新增專業。雖然這些專業大多是根據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市場的最新需求設置的,但是根據教育部2012年專業備案數據顯示,很多河北省高職院校都是僅開設了上述專業中的一門,明顯存在專業新、專業基礎薄弱,專業缺乏集群而喪失專業群整體合力的問題。再次,一些新開設專業仍存在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脫節、專業名稱在表現職業崗位特徵上不明確的問題。比如藝術設計類的美術專業,表演藝術類的編導專業、現代流行音樂專業等。針對高等職業教育教產合作的辦學機制,專業設置與建設應當緊緊抓住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職業特徵,這樣才能使得培養高端技能型專業人才的目標更明確,效果更顯著。
二、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的特徵與建設價值
1.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的特徵
專業群建設的提法最早出現在《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文):「支持100所高水平示範院校建設,60萬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為社會提供各類培訓200萬人次;重點建成500個左右產業覆蓋廣、辦學條件好、產學結合緊密、人才培養質量高的特色專業群……合作開發一批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課程體系,形成500個以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重點建設專業群,提高示範院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3]文件並沒有對專業群的概念進行闡述,但是從兩次表述中可以看出,專業群建設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一是依託產業特點,走產學結合道路才能辦好專業群;二是專業群必然以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是與產業、行業、企業密切聯繫的,專業群不同於本科院校的學科群,不是單純以學科為專業集群的依據,而主要以行業崗位特徵與職業能力為依據,面向職業崗位群進行專業設置和專業集群。因此,「專業群是由一個或多個重點建設專業作為核心專業,由若干相關專業共同組成的專業集群。重點建設專業具有辦學理念先進、產學結合緊密、特色、鮮明、就業率高等專業建設特徵。」 [4]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的分類就是堅持以職業崗位群或行業為主,兼顧學科分類的原則進行劃分的,其中藝術設計與傳媒大類下設藝術設計類、表演藝術類、廣播影視類三個二級專業類別,共包含119個專業,三個二級類專業體系即可稱為藝術設計與傳媒類專業群。其顯示出如下特徵:畢業論文網 http://www.lw54.com第一,藝術設計與傳媒類專業群包含藝術設計類專業群、表演藝術類專業群、廣播影視類專業群。三個專業群內的專業都是圍繞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與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設置形成的。比如廣播影視類專業群以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兩大行業標準為基礎,各專業具有相同的產業服務對象和相近的職業技術領域。反映在教學上就是廣播影視類專業群中各專業可以在一個教學體系中完成實訓任務,在實驗實訓設施、設備上有很強的共通性。例如廣播電視技術、攝影攝像技術、影視多媒體技術、影視動畫、主持與播音、新聞採編與製作、音像技術、電視節目製作等專業都是影視製作工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或職業崗位,都需要影視製作專業級別的攝影棚、演播室、後期編輯機房、動畫特效包裝機房等實訓室。共同的產業背景、行業特徵與實訓教學形成了專業群建設與發展的基礎,在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培養上形成整合力量。
第二,前面現狀分析中提到,藝術設計與傳媒類專業群中的部分專業在高職高專院校中開設較早,這些專業是學校長期辦學過程中,依託行業發展特點與人才市場需求導向創立,並逐步發展壯大的,這些專業具有相同的學科基礎,同時具有源於職業崗位能力的鮮明特徵因此,在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和教學方法上,這些專業都具有很強的相似性,例如廣播影視類專業群,以影視作品的創作、生產為目標,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都是指向影視作品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相關崗位、工種,從支撐崗位能力的角度開設有相同的專業基礎課程體系,如廣播電視製作技術、後期編輯技術、錄音技術、影視特效包裝技術、視聽語言、美術基礎、影視作品解讀、基礎寫作、影視類型分析等。通過這幾年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和科學建設,一些開設較早、基礎較好、實力較強的專業發展成為高職院校的重點建設專業,即龍頭專業。這樣的專業已經形成較強的專業建設的示範性與輻射性。比如保定職業技術學院的電視節目製作專業,該專業創辦於1996年,是河北省開辦最早的高職廣播影視類專業之一。專業2002年被遴選為「河北省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007年被確定為「河北省教育改革首批示範專業」,2010年被確定為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項目,2011年被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高職院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重點建設項目。龍頭專業的出現,在專業群建設的引領與導向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隨著產業發展的壯大、行業分類的細化、職業分工的多元發展,很多相關專業開始建設,並逐漸形成對龍頭專業的支撐作用,形成了專業集群的基本形態。
2.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的價值與意義 專業群建設是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的資源整合活動。專業群建設有利於形成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集群優勢,從整體上提升高職院校在行業和區域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水平;有利於形成立足產業發展,對接行業、企業的實踐教學優勢,將較為分散的實踐教學資源整合轉化為職業化、專業化、項目化、成果化顯著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降低高職院校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成本,充分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優勢技術成果共享、社會服務成果共享;有利於形成雙師素質過硬、職業技能高端、教學水平出眾的專業教學團隊,發揮專業師資的集群合力,增強專業辦學的實力;有利於形成高職院校的專業特色和品牌優勢,提高學院知名度。因此,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對河北省高職院校建設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辦學特色、特色專業是高等職業院校特色興校戰略思想的核心。專業群建設是提煉特色專業的過程,要建設好專業群必須優先發展專業,必須建設重點發展專業,以形成專業群中的核心專業,即龍頭專業。核心專業發揮帶動作用,引領相關專業協調發展,形成專業集群,進一步凸顯辦學特色。專業群具有較強的教學團隊;較好的辦學基礎;較為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較大的行業人才需求,這些都為形成特色優勢,發揮輻射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發展規劃的重點。「科學地規劃專業群布局,是使專業全面適應社會需要的重要舉措,是專業建設科學化和專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步驟,是學院建設與發展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省高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建設存在優勢與問題,如何科學發展優勢專業、合理建設新興專業、系統配置藝術設計傳媒類人才,必須從專業群建設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這其中存在著從專業群的角度來布局專業發展的課題。必須清楚專業群的建設要以高職院校本身的發展特點為基礎,即專業群的規劃和建設是由學院的行業背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學院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專業發展現狀決定的。專業群建設要避免走入兩個誤區:不是二級專業目錄下的所有專業都開設才可以建設專業群;不是相關專業數量佔優勢就可以建設專業群。另外,有些高職院校沒有開設相關專業,但開設了專業方向,只要能夠形成支撐龍頭專業的力量,專業群建設並不排斥有著良好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的專業方向,同時專業群的建設與發展能夠推進專業方向迅速成熟為支撐專業。
第二,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是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高等藝術教育不僅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各類文化創意人才,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規模擴張和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而且還在藝術產品及相關服務的創新、傳播、應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6] 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的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群的建設有效整合藝術教育資源,充分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特徵,與河北省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行業、文化藝術行業、娛樂行業進行深度對話、合作,不僅提升高端技能型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水平,更促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規模與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更多的創意方式使得藝術教育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成為一種良性循環:藝術教育和文化創意產業分別增強和促進了對方的發展。」 因此,文化創意產業越發達就越能從根本上促進高等職業院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推動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的發展與完善。
河北省高等職業院校基礎紮實、發展迅速,具有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建設與發展的諸多優勢。河北省高端技能型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必須立足於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壯大的社會經濟背景,深度對話行業、緊密合作企業,面向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職業崗位集群,以河北省各高等職業院校自身特色為基礎,大力推動藝術設計傳媒類專業群的建設,使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彰顯辦學特色,為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