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剁肉吵到我家孩子午睡了」,老人憤怒質問,鄰居的回答太解氣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其實不如道理,因為現在很多人都住在高樓小區裡,如果家裡突然發生什麼急事,可是馬上能趕到的應該是鄰居了,當然這個前提是跟鄰居的關係首先要處的好。
案例分析
小麗和老公結婚不久後,就去外地打工,不久後,小麗懷孕後才回到老家來待產,在老公的協調下,婆婆也從鄉下趕來照顧兒媳,但因為一家人都很少住在新房子,所以跟小區的鄰裡關係有點陌生,為此還鬧出不少尷尬的事情。
經過幾個月的等待,孩子順利出生,是個大胖小子,因為是順產,所以三天就被通知出院回家休養,婆婆對她也是十分細心照顧,但是因為在鄉下待習慣了,所以十分不適應小區裡的生活環境。
因為在農村,住慣獨棟獨戶的她,突然對小區的一層還有多個鄰居顯得很不習慣,看在自己就照顧幾個月的份上,也就懶得去處這些鄰裡關係了,平時對於不認識的鄰居也不怎麼打招呼。
這天正逢中午,婆婆剛剛把出生幾天的孫子哄睡覺,不久後就聽到隔壁剁肉的聲音,孩子還因為突然的聲音嚇得不輕,一直在哭,看的應該像是嚇到了,可把老人給心疼壞了,於是憤怒的跑到隔壁去質問鄰居,但是鄰居的回答太解氣。
老人十分憤怒地跟鄰居說道:"你剁肉吵到我家孩子午睡了",鄰居原本還想道歉,但是看到老人咄咄逼人姿態,瞬間也爆發了情緒,直接霸氣回應,就準你家孩子睡覺,我家不用吃飯嗎?老人對問的啞口無言。
後來女婿回來後,出來協調後解決了這件事,其實雙方都是在不理智的情況下說的氣話而已,當大家都安靜後,都覺得有不對的地方,鄰居也給老人道歉,而老人更是不好意思,直言自己有失風度,所以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其實,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在城市高度發展的今天,現在很多人都在小區裡,如果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出現問題時就很難去理解對方,看待事情也會沒有理智,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跟鄰居和諧相處。
那麼如何與鄰居和諧相處?
1、 見面問好
這應該做人基本的禮貌,而鄰居作為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人,這種問好就避免不了,如果不熟悉的鄰居, 也會在這樣經常的問候中增加彼此之間的關係,時間長了之後,鄰裡的關係自然就會越來越好。
2、相互幫助
鄰裡之間應該互相幫忙,這樣當你在遇到緊急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別人才會幫忙你,當然這種事情最好可以你自己先踏出第一次,這樣一來二往熟悉之後,大家就會互相幫忙。
3、學會分享
平時如果家裡有一些好吃的特產也可以分享給鄰居,或者經常可以邀請鄰居來家裡吃飯,這樣不僅可以瞬間拉近鄰裡關係,而且也會增加別人對你的好感度,以後當鄰居有好東西時,也會分享給你。
4、真心換取真心
在跟鄰居相處時,一定要真心對待,這樣別人才能跟你交換真心,如果你每次都在欺騙對方,一旦被人發現,以後就不會再相信你,失去了鄰居對你的信任度,所以在跟鄰居之間的相處一定要掌握好。
總結
其實,和諧的鄰裡關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個想真心跟鄰居打好關係,那麼好的鄰居關係不會是夢想,從小事做起,也許以後你會慢慢發現,到最後可能最大的受益者也會再重新回到我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