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史上有兩次重要的會面,一次是孔子見老子,一次是杜甫見李白,孔子遇到老子這是哲人的會面,杜甫見李白這是詩壇的幸事。天寶三年,李白因為在朝中政治抱負的難以實現,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沐浴著三月拂面的微風,離開那個複雜多變的政治世界,李白的心情輕鬆了許多,出了長安城,李白一路向東,來到那久負盛名的牡丹花園——洛陽。而在此時,早已見識過吳、越柔媚景致的杜甫,正興致勃勃地進行著他人生的第二次重大出遊:燕趙之旅。洛陽,便是他們的邂逅之地。近代學者聞一多曾經評價李白與杜甫的相遇說他們的奇妙相遇,好像「青天裡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
當時,三十三歲的杜甫和四十四歲的李白都是人生最好的年華,他們在洛陽城裡的酒肆中縱飲暢談,當時的杜甫還沒有經歷過饑饉、凍餒之苦,他對自己的將來還是躊躇滿志的。而李白呢應該是一如既往的瀟灑俊逸,言談舉止中顯示著他蓬勃的才思和天賦的異稟。中國歷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一起郊遊,後來又遇上詩人高適,於是三人一起飲酒賦詩。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後來他們分開了。李白趕往江東,杜甫奔赴長安,從此以後,杜甫寫了好多首懷念李白的詩,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名的就是這首《春日憶李白》。
《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杜甫的這首詩先是對李白的才華進行讚賞,再對李白表示了思念,最後還寫了期望再次相會的願望。詩的意思很簡單,杜甫寫得也很直白,但是情感真摯,令人讀一次就難以忘記,也正是因此而成了經典。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前四句對李白詩詞風格進行了總的描述,「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成為了對李白詩詞風格的經典論斷。庾開府指的是庾信,他是南北朝時期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作品清麗新鮮。
鮑參軍指的是鮑照,他是南朝文學家,形成了獨特的俊逸風格。杜甫用這兩個名人來稱讚李白,表達了對李白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對於杜甫來說,這是一個粉絲遇到偶像的圓夢時刻。他們一起縱酒高歌,暢談人生。再加上李白熱情好客,沒有半點架子。自然讓杜甫感到十分親切。當兩人分別之後,思念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後四句寫的就是杜甫對李白的思念。「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這兩句也十分有名。「渭北」指的是杜甫所在的長安,「江東」指的是李白後來漫遊的江浙地區。「春天樹」「日暮雲」,看似是寫景,其實還是寫杜甫對李白的思念之情。最後「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則是表達了杜甫將相遇的美好變成了對未來重逢的美好願景。相聚的時刻是短暫的,只有寄希望於下一次的再見。
杜甫和李白的相遇,這是兩個偉大詩人的時代相遇,也為後世留下了最美好的歷史回憶。李白與杜甫。兩位同時代的偉大詩人。他們的相逢與分別都充滿了詩意。而杜甫也沒有讓他的偶像失望,最後他成為了與「詩仙」李白齊名的「詩聖」杜甫。這恐怕是古代人追星的最高境界了,「為了紀念你,我最終活成了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