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洪恩 許貴東
無論是大型國有企業,還是中小型國有企業,人們通常說的「老總」,無論是總裁,還是總經理,都是以國企「一把手」寇稱,他們在企業及領導班子中,都居核心和主導地位,對企業的興衰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領導水平和領導藝術直接關係和影響到了該國企的各項工作。那麼,作為國企的「一把手」,應具備哪些基本功,為此,我們採訪了宜昌供電公司總經理譚洪恩,他結合自己工作的體驗,就如何提高工作水平,他談了四點體會。
一、明思路、善用人、按「三個代表」的要求,把功夫下到「大事」上,把精力用到「點子」上
企業「一把手」是企業的組織者、決策者和管理者,其領導水平的高低、領導藝術的好差,直接關係和影響到該企業各項工作的成效。因此,作為企業「一把手」,一定要「強化核心,保證中心,贏得民心」,首要問題就是理清工作思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好各級各類幹部,各崗員工,不搞責備求全,實施任人唯賢,讓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充實各主要崗位;大膽使用,只有全體幹部職工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才能使企業健康向前發展,俗話說,得人心,得人才者得天下。作為一個國企的「一把手」,重要職責就在於卓有成效地組織和使用好這些人才。企業的工作千頭萬緒,「一把手」必須要從事務性的圈子跳出來,把功夫下到大事上,把精力用到「點子」上。在強素質、創品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綜合效益上下功夫。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分析新情況、總結新情況、創造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突破、創造新業績。
二、抓協調,要總攬全局,胸懷坦蕩,敢於承擔責任
常言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一個國有企業「一把手」,要明確責任,善用權力,且要善於學習,勤於思考;作為「一把手」就要不斷地提高自身政治素質,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增強處理與解決複雜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必須具有坦蕩胸懷,要增強駕馭全局的能力,做好把握機遇和創造機遇的能力。納諫不波,不搞「一言堂」,對重大決策,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對決策中的失誤,不要在領導層中互相指責,更不能怪罪執行的幹部和群眾。同時,作為企業「一把手」在「大權獨攬」的基礎上,要按照班子分工,敢於放手,使其有職、有權、有責,在工作上做到互相配合不撤出,互相支持不爭權,互相尊重不刁難,唱好「將相和」、唱好「群英會」。做到大事計原則,小事講風格,關於念人之功,諒人之過,揚人之長,避人之短,才能在企業決策裡形成民主、和諧、融洽的氣氛,企業才有戰鬥力。一個人的能力和思維都是有限的,而一個領導集體,由於經歷各不相同,都各有優勢和特長,作為國企「一把手」,就要做到博採眾長,變他們的思路為我所用。此外,企業的全體職工,既是生產的主人,又是企業的主體,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果「一把手」加強與他們的交流與勾通,更有利於企業決策。
三、作表率,要正確處理做官與做人的關係
「做人一世,做官一時」。處理好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行,正如江澤民同志語重心長的告誡那樣,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實實做事,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要學會寬容和關愛,它是國企「一把手」必備的素質,對下屬、對職工關愛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力量。寬容和平共處關愛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要做到在「一把手」位置上與不在「一把手」位置上跟群眾是一樣的態度,一樣的接觸。毛澤東主席讚賞明朝大臣楊繼盛所寫兩句詩:「遇事虛懷觀一是,與人和氣察群言」。就是勸人要虛懷若谷,容人容事,發揚民主,體察群言。當然,也不是「和稀泥」,因為不講原則,企業就沒有戰鬥力。
鄭板橋曾撰聯云:種十裡名花,何如種德,修萬間文廈,不若修身。為官種「德」,先得付出,因為官之德並非天生;居官位應理萬財而分文不貪,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平易近人,做官就要做好榜樣,做好表率。在日常工作中,應與企業職工打成一片,應特別注意小事在群眾中的負責影響,古人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善不揚、大善難至」、「千裡之堤,潰以蟻穴」等,講的都是小事情體現著大道理。即使對不正確的逆耳之言,也要有「宰相肚裡撐船」的風度和氣魄,既言之,則聽之,擇其善者而從之。
企業「一把手」作為「領頭雁」,要團結好企業領導班子,形成整體合力;就是做好群眾的表率,身先士卒,以身作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自然贏得群眾的信賴。作為「一把手」,必須時時率先重範,處處以身作則,做聯繫企業員工的表率,做寬人容人的表率,做廉潔自潔的表率,做平易近人的表率,應有「納百川之胸懷」、「數學家精明」、「鄭板橋之糊塗」、「老子之德行」、「史學家之求是」。
四、會調研,要不斷轉變觀念,增強創新機制管理
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使企業有好效益,做為「一把手」,就必須敢於創新,善於創造機遇,開闢企業新的出路。
要經常展開企業內部調研和社會大市場調研,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是國企行動的起點,也是領導者的基礎性工作,作為「一把手」,就需要正確地把握行業發展的動態、熟知企業運行的規律、了解產品結構和市場狀況等內容,而這些基礎資料只有通過細緻深入的調查才能完成。作為國企「一把手」一定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對於各管理線條和企業各項規章、要按照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老領導、企業多年形成的一些好作風與優良傳統,要正確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與時代同行,並積極前進,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把握方向,統籌考慮,要敢於和關於創新,想別人沒想到的,看別人沒有看出來的。這些都離不開調查研究。因此,國企「一把手」,必須經常要深入基層,深入職工群眾,調查研究,傾聽職工呼聲,激發其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使企業決策真正「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具有民主性、科學性。
在市場經濟日新月異民展的今天,一個國企的興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者的管理才能,取決於「一把手」的才能。譚洪恩總經理在採訪結束前,用下列幾句話對怎樣做好國企「老總」作為結束句:作為國企「一把手」,要加強政治學習,不斷地加強自己的黨性原則,不斷地提高自己務實的工作作風;其次,為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要不斷地努力學習新業務知識,新專業知識,新實踐運用知識。總之,作為企業「一把手」,既是企業的管理者,又是企業的主導者,是企業的靈魂,只有按「三個代表」的要求,以對黨、對國家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去履行職責,才能為企業的興旺發達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才能與員工攜手共創輝煌。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