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老百姓充分享受文化建設的成果,切實體會到文化服務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湘潭市認真落實《湖南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政府主導、改革創新,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和力度,在這項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中,提交了一份優質的答卷,城市的人文氛圍愈發濃厚,市民的認同感愈發強烈。
普惠: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
慶中秋迎國慶非遺民俗展示展演活動現場。
逛逛書吧、跳跳廣場舞、參觀博物館、觀摩美術展……這些活動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休閒日常。在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全市以推進落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工程為抓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現市級、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讓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普惠化。
硬體建設是發展公共文化事業的基礎,也是難點。目前,除市一級的圖書館、少兒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博物館、齊白石紀念館五館外,在縣市區也均建成了文化館和圖書館。
近年來,為落實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湘潭市共建成62個文化館分館、86個公共圖書館分館、150個圖書流動點,市民隨時隨處可以借書閱讀,可謂書香滿城;在鄉鎮(街道),70個綜合文化站全部建設完成,居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在村(社區)一級,全部參照「七個一」基本標準進行建設,即,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舞臺)、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已完成966個村(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建設完成率100%,在家門口參加文化活動,成為城市居民的普遍生活狀態。
便捷:10分鐘文化圈豐富百姓生活
送戲惠民活動現場。
基礎設施建起來,老百姓才能體驗更便捷的文化生活。市文旅廣體局公共服務科肖建強介紹,目前,全市範圍已實現城市10分鐘文化圈,鄉鎮15分鐘文化圈,村組30分鐘文化圈。接下來,將繼續努力擴大文化圈範圍,縮減老百姓獲得文化生活的時間。
「10分鐘文化圈」就是「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指的是居民從家中出發步行10分鐘,就能找到合適的文化活動場所,或者乘車10分鐘就可以到達大型文化場館。家門口就可以跳廣場舞,村部就可以看大戲,手機上就可以下載電子書……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讓市民能很便捷地享受文化生活。
目前,湘潭市各級文化設施、場館均實現對市民免費開放,市本級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均出臺了《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性目錄》。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居民都充分享受到了便利文化服務帶來的好處,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創新:文化服務貼近老百姓喜好
市廣場舞協會組織到在深溪村村部現場教學。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和品位不斷提高,公共文化體系創新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你看書,我買單」。在湘潭,市民可以通過手機App直接下載喜愛的書,盡享閱讀樂趣。從2019年開始,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面實施數字圖書館和數字文化館建設,全市加強網絡服務平臺的建設,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料庫。目前,市本級和各縣市區已建成6個文化館、7個圖書館公共數位化服務平臺,公共數位化平臺服務延伸到62個文化館分館,86個圖書館分館,市民借書還書更加方便。
「你點課,我培訓」。在市群眾藝術館,各類文化藝術培訓班開展得如火如荼。書法、花藝、攝影、樂器、舞蹈,涵蓋不同年齡段的各類培訓班,成為市民接受文化培訓的公益課堂。近幾年,市群眾藝術館的各類群文藝術培訓,全部實行免費。
「你點單,我服務」。韶山市開展「點單式文藝輔導下鄉」志願服務,文藝愛好者通過各鄉鎮文化站點單選擇科目,志願者根據群眾點單現場輔導培訓,開設廣場舞、交誼舞、歌唱、音樂欣賞、素描等課程。送戲下鄉、非遺進校園、體育指導員培訓等一系列由志願者參與的文化惠民活動應有盡有,完全可以滿足市民各類文化需求。2020年,全市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為群眾提供了各類群眾文化活動1000餘場次,市文旅廣體局系統在冊的3400多名志願者給市民全面提供文旅體志願服務,受到廣泛讚譽。(通訊員 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