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的《紅樓夢》真的可以堪稱世界名著了,一生最少也要讀五遍紅樓,不然枉一生,我們的毛主席曾給予《紅樓夢》高度評價,曾在《論十大關係》言:」中國應該有對世界可以有更大的貢獻,我國過去是……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半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
毛主席為什麼說半部呢?因為《紅樓夢》的前八十回是由曹雪芹寫的,其餘四十回具體是誰寫的還不能很確定。但是這已經很厲害了。《紅樓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殊在它內容的豐富性,人物的生動性、深刻性,場景的真實性,整體上又具有一定的幻想性。那麼,在文章中,曹雪芹設計了兩個人人物,一個是賈寶玉,一個是甄寶玉,他們兩人哪一個才是曹雪芹真正想要表達的寶玉?
賈寶玉諧音是「假」寶玉,作者暗喻賈寶玉是個假寶玉,但賈寶玉並不」假「。其在著作中表現的都是賈寶玉的心理變化、人生經歷又與曹雪芹極其相似,其實甄賈寶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他這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有人猜測是為了隱去真實的敘事。
曹雪芹在第二回中就借冷子興之口,讓讀者認識了甄賈寶玉,他們都有相似的點,那就是讚美女性,關愛女性,同情女性,沒有看扁女性的意思,但是在冷子興和賈雨村看來,他們都是好色之徒成不了什麼大事。
第二回只是草草的說了一下甄賈寶玉,而甄賈寶玉兩人從小到大也是沒有見過的,都是通過長輩的描述知道個大概,直到在第五十六回寫到賈寶玉夢中到了甄府的花園,被甄府的丫環誤認為是甄寶玉;接著他見到了剛睡醒的甄寶玉,同樣地,甄寶玉也夢到了自己在賈府的花園裡被誤認為是賈寶玉;當兩個寶玉相見,剛來得及互相驚嘆一句:「原來你就是寶玉?」然後夢就醒了。雖然曹雪芹在小說中敘述甄賈寶玉的交流以及交際得少,但是兩人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賈寶玉之所以會夢見甄寶玉,首先是曹雪芹的特殊安排,他把甄寶玉當成賈寶玉的一個影子去敘寫;其次本質上,就是賈寶玉的自我越來越明顯,外界的壓力使其變得越來越孤獨困惑,除了林黛玉這種少數的知音外,他的想法很難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所以他在夢中與甄寶玉相見,是他自我肯定的原因之一;最後,就是要和賈寶玉形成鮮明對比。
小說的後四十回,甄寶玉的形象發生了變化,變得越來越現實化,具體化了,沒有了當初兩人相似的之處。在第一百一十五回中,甄寶玉隨父親進京,再一次來到賈府與賈寶玉相見,這一次相見,賈寶玉就發現了甄寶玉不一樣了,沒當初的那種志向,變得現實化了。甄寶玉的變化是有虛到實表現為接受了成年世界的安排,而賈寶玉是由實到虛,表現為主觀上拒絕成人世界和客觀上不得不脫離兒童世界二者的張力之下,找到了一個既非成年世界又非兒童世界的縫隙——就是遁入空門。
無論曹雪芹真正想用哪個形象來表達自己,其甄賈寶玉身上都有曹雪芹的特點與靈魂,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之下,曹雪芹有想過遁入空門,也有想過接受現實,就如小說開頭那句「假亦真時真亦假」,什麼才是真?什麼才是假?有些時候不需要弄得太清楚也很好。
以甄寶玉、賈寶玉為代表,曹雪芹運用了影子敘事法來表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紅樓夢》在真真假假、行行影影中更具有一種哲學與現實的蒼涼之感。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部分觀點源於文獻,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本人知曉必刪,感謝您的閱讀。
參考文獻:
[1]王梓瑞.從賈寶玉與甄寶玉的人物關係管窺《紅樓夢》的影子敘事.[M].文學教育(下).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