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出自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榜》。 他是鴻鈞老祖最疼愛的徒兒,也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的師弟。
他法力高強,擁有萬世不滅之身, 他地位崇高,位居道家十二大羅金仙之一, 他創立截教,門下徒孫眾多,有「萬仙來朝」之稱。 他私心為滅,偏袒門徒,導致「萬仙大戰」,最後的結果是截教戰敗解散,通天教主被鴻鈞老祖帶回去「面壁思過」。
通天教主是一個杜撰出來的虛擬人物: 首先,大部分網友認為通天教主就是「道家三清」之一的「上清靈寶天尊」,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鴻鈞老祖一氣化三清」,三清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
在《封神榜》中,元始天尊與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都有出場,唯獨上清靈寶天尊全書沒有提及一個字,而懂些道家之事的讀者又習慣對號入座,將不是三清的通天教主誤認為是靈寶天尊。
這究竟是作者有意為之?還是另有玄機?
在筆者看來,《封神榜》的作者在創作「通天教主」時,並沒有將道教「三清」的體系加入進作品中, 因為在書中「一氣化三清」只不過是一個招式,而不是一個典故。 另外,通天教主在書中,被作者刻畫成了「反派性質」的人物,截教最後也是以「被消滅」的形式收場。
而將道教描寫成「至高無上」地位的作者,自然不會讓靈寶天尊來屈就,扮演這個註定要被打敗的通天教主。 因此,通天教主與靈寶天尊並不是同一尊神,他只是作者杜撰出的虛擬人物,但可以將靈寶天尊看做是通天教主多個原型中的其中之一。
通天教主代表了「民間宗教」興起與覆滅:
通天教主所創立的截教,代表了道教中「非正統出身」的階級層面。 表面上《封神榜》是一本神魔小說,寫的都是些「不著邊際的事」,但實際上《封神榜》這部書影射了當時明朝社會下「正統道派與非正統道派」的爭鬥,而通天教主正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在書中,道派分為闡教和截教,闡教由元始天尊所創立代表正統道派。
截教由通天教主所創立,代表了道教之外的「民間宗教」,通天教主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邪魔外道」的祖師爺。 闡教內的道家弟子皆是修成正果之身,截教內的弟子多為生靈成精「三屍」未滅的「野仙」。
再來,「闡教」是道家中的基本名詞,佛家、儒家也使用過這個詞語,例如《上清靈寶大法》中寫道:「濟度天人,闡教凡世。」 而「截教」一詞,沒有在任何道、佛、儒家的典籍中出現過,完全就是作者杜撰的。
作者創作通天教主與截教地目的,是為了影射當時明朝社會,「道教正宗」與「民間宗教」的鬥爭, 在書中,原始天尊的闡教門下弟子不過百人,而通天教主的截教弟子不下千人,這正與現實中嘉靖、萬曆年間,民間宗教「無門檻加入,處處盛行」的情況相同。
一個國家若是突然興起了十分廣泛且沒有制約的眾多大型教派,就會出現大規模的「拉幫結夥」行為,最終民間宗教會發展成「顛覆統治階級政權」的邪教組織。 明朝天啟二年五月,大成教教主徐鴻儒稱自己為中興福烈帝,擁有近數十萬信眾的大乘教在山東起事造反朝廷。
信奉正統道教的作者,將對民間宗教的不滿情緒,藉由書中的闡、截二教之鬥表達出來,也是一種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