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網上對《無名之輩》這部電影的各種讚揚下,帶著朝聖的心走進電影院。說是喜劇,所以抱著笑一笑的心態去看。前半部分,各種梗,各種包袱,硬是找不到笑點,聽著電影院此起彼伏的笑聲,感覺尷尬得不得了。上一次看如此尷尬的電影還是《猛蟲過江》,不喜勿噴,可能我的笑點比較高吧,反正整部電影讓我發笑的地方不多,但是慢慢的我還是被這部電影吸引了。為什麼呢,都說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能夠極大程度上反映人們內心的某些東西,可能一部好的電影也會有產生這種效應吧。
說實話,我也像眼鏡希望渴望能夠出人頭地「當大哥」。但是,步入社會,我突然覺得自己很平凡,非常平凡。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想極力表現自己,讓人們發現我的與眾不同。可是,這裡優秀的人太多了,我是如此平庸。我的很多各種表現在別人眼中可能也是笑話,所以,看到眼鏡,我好像看到了自己。雖然我沒有他那麼蠢(手動滑稽)。最後,看著眼鏡趴在地上,大叫「你們都在耍老子」我真的想哭,到大老爺們不能哭。非常難受,非常壓抑。我就是這樣一個無名之輩,但是我不相信我會一直是個無名之輩。警示自己,看看十年,二十年後,自己還會是怎樣,加油。
來說說依依:劇中對她的生活描寫不多,但我覺得她的經歷實在是很慘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呢,小時候原本還算幸福,爸爸媽媽姐姐姑姑全家人整整齊齊。突然一場車禍,失去了媽媽,姑姑也廢了,爸爸一人,有些許窩囊和廢柴,一個孩子要經歷這些,也難怪從頭到尾從未看到過依依的笑臉。在學校裡,喜歡的男孩家庭條件又很優越(雖然後來……),這種自卑而又痛苦悲傷的人生,難道不慘嗎。
劇中的那些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面臨的都是各種巨大的打擊與壓力陳勝才:愧疚長久伴隨著他,生活的壓力,自我的無法救贖。此為不易眼鏡:給自己的定位太高,只有自己清楚自己是做不到的,但是卻無法言說,面臨牢獄之災,偏偏在這時,遇到了自己想要守護一生的人。此為慘大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娶霞妹,在目標即將要實現時,牢獄之災找上門,又一次把自己的幸福延時。
此為無奈,馬嘉旗:這種不易就不說了,所有的苦難在失去成為正常人的權力面前,都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看到她,我想起兩個人:史鐵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與地壇》這本書,我認為所有擁有過正常軀體的人在突然失去後,短時間內一定要遭受到莫大的痛苦與精神性壓力,不管他最後是繼續活下去還是選擇結束生命。此為絕望。但好在她遇見了眼鏡,高明:經歷過富貴優渥的生活,突然降到負債纍纍,這種變化所帶來的壓力也是常人無法接受的。
他的不幸,不僅僅在於金錢,畢竟有東山再起這一回事兒,他對妻子兒子永久的愧疚,才叫人無法釋懷。唯一幸運之處,是他的小三,他為之拋妻棄子的女人,也愛著他。其他人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這部電影讓我更加明白,生活各有不易,不要輕易絕望。套用誕總一句話: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故事,每一個笑點背後都擁有淚點的存在。當對生活失去希望的時候,聽一首歌,吃一頓大餐,看一場電影,睡一覺,又是充滿活力的一天,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酸甜苦辣,都會經歷,也會等到那個陪你走剩下的橋的那個人。
總的來說,它戳中很多世上黑暗的事情,不得已而為之,無論是夢巴黎的真真,還是搶劫手機的大頭眼鏡,故事的人物所生活的世界,跟我們看到的世界不太一樣,我看的時候覺得演員演得很真實,不是說有大佬出演就好看怎麼樣,其實我也不認得幾個大佬,但是不得不說,漏洞還是有的,不符合邏輯,就是個別場面有點假,但是呢,電影本就是真真假假,主要還是突出劇情情節,可能他們的歡笑是如此短暫,我們認為的笑點,是來自於他們口音,語言的幽默,然而,這也可能僅僅是他們日常能夠笑的一部分了,看電影的大多數都是學生之類的,很少有人體會到那種心酸,不是看電影的,而是經歷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