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2021-01-12 朝朝暮暮經亙

機場出來就進了村子,村子出來就進了城。英語不太靈光的嘟嘟車司機準確地將我們送到了香通賓館(Xieng Thong Guesthouse),而不是更高級的香通酒店。小旅館是幢兩層的木樓,樓前有個小院,院子裡種著我不認識的熱帶植物,水缸裡浮著睡蓮。我的房間在一樓,地板是柚木的,推開落地窗,小巧的庭院屬於我一人。

放好東西找地方吃飯,發現這裡與出發地清邁大不相同:清邁是喧鬧的,琅勃拉邦是安閒的;清邁一隻耳朵聽英文,一隻耳朵聽中文,琅勃拉邦滿眼的黃頭髮、大鼻子;清邁是市井的,琅勃拉邦是小資的。找個餐館坐下,先要了瓶寮國啤酒(Beerlao),路上認識的一個威爾斯話癆老先生說,寮國啤酒是亞洲最好的。嘗了,好喝,有鮮釀的感覺。寮國的燒烤有名,要了條烤魚,澆上甜酸汁,好吃得很。

吃完飯,逛夜市。這裡的夜市夜夜都有。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比如木器,天然的紋路仿佛水墨畫,但也僅此而已,當一個城市變成了旅遊城市,販賣的基本上都是媚俗的旅遊紀念品,初見或許驚奇,見多了也就沒有掏錢的欲望了,只買了一杯鮮榨的牛油果果汁。

寮國女孩很袖珍,猜不出年紀,看上去未成年,又不好意思問。地攤上,一個女孩偏腿坐在地上,身邊一個嬰兒裹著被子熟睡,不知女孩是嬰兒的姐姐,還是母親。同一片空間內,市場內是穿著土氣臉上沒什麼笑容的寮國小商販,市場外的高級餐館裡坐滿了異鄉客,桌子上講究地擺放著疊出特定形狀的餐巾、鋥亮的刀叉、高低的水杯和葡萄酒杯。

琅勃拉邦很商業,洋人街兩旁旅店、旅行社、餐吧、高級服裝店、古董店,一家挨著一家。建築風格融合了法國殖民和東南亞風情,每家每戶都安了百葉窗。路上沒幾盞燈,天黑了就黑了,全靠商鋪內的光照路,到了晚上十點,店鋪飯館就開始打烊了。溜達回旅館的路上,朋友說,琅勃拉邦讓她想到了南洋和曼珠沙華,她為什麼會這麼說,我沒追問。

午夜,大家都睡了,唯我一人醒著,店裡的夥計在權且稱作lobby的空地上打了個地鋪,睡在淺綠色的蚊帳裡。我獨自坐在小院裡抽著不知名的薄荷味的寮國煙,夜晚的寧靜突然被一隻不知為何怪叫一聲鑽出柵欄外的黑貓打破。

清早醒來,見一個披著橙黃色袈裟的小和尚斜挎著只罐子從門前走過,接著聽到六點的鼓聲,披了件衣服來到街上,見和尚們陸續從旁邊胡同的廟裡走出來。琅勃拉邦這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有僧侶早晨接受信徒布施的佛教習俗。出於尊重,我只是遠遠地拍了幾張照片,加上也沒準備供奉的食物。按規定,施捨給僧侶的米飯,應在當天清晨早些時候,在當地的菜市場購買,而不要在僧侶們清早接受布施者供奉時必經的街道旁向沿街而設的商家小販購買。

起得早定不能負好晨光。走進隔壁的寺廟才發現這就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香通寺(Wat Xieng Thong),旅館的名字也由此得來。中文的香通寺應該是音譯,英文叫Templeof the Golden City,金城寺(查資料,1353年,法昂統一寮國,建立瀾滄王國,定都於此,改名為川銅,意為金城)。

雖然有二十多座各種功用的建築,香通寺和其他寮國寺廟一樣,很小,好像幾步就走完了,然而,香通寺的精美勾得我短短三天拜訪了兩次,作為一個喜新厭舊的人,這樣的情形極為罕見,足見我對香通寺的喜愛。玫瑰紅色的三角梅掩映下的金色神殿是寮國皇室的葬儀禮堂,鍍金的木門上雕刻著佛祖生活的情景,天花板上繪有佛教律法和象徵生死輪迴的圖案,禮堂外立面的嵌板上雕刻著印度古代長篇敘事詩《羅摩衍那》中的場面。

我不信佛——但第二次清早來,光腳走進一座極小的禮拜堂,還是無法免俗地跪在一尊小佛像前為家人祈福——也沒有多麼喜歡寺廟的建築風格(其實還好,即便是東南亞隨處可見的土豪金,這裡的顏色也沒那麼惡俗刺目),而是為它的壁畫著迷。後山牆上用彩色玻璃馬賽克鑲嵌的「生命之樹」自然壯觀,描述寮國神話和各種生活場景的小圖也趣味盎然,顏色多且豔,難得的是,搭配得極為雅致。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做畫畫的素材。

香通寺建於1560年,有時不得不感慨,古人的品味遠超當今,社會在進步的同時,也在退步。第一次遊香通寺不如第二次美好,第一次,我們從旅館旁邊的門進去,走到湄公河邊的另一個門,又返回來看了一遍,到此為止,一切可稱完美,只是快到入口時聽到賣票的寮國人用中文大吼了一聲「買票!」反正,我買票了。

其實,我對寮國人的印象不太好,由於剛離開泰國,寮國人和泰國人的反差太大,泰國人的微笑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走到哪裡都有人雙手合十謙卑地道說一聲「薩瓦迪卡」,寮國的物價雖然貴一些,老百姓的生活卻似乎更貧窮,離開寮國前終於學會了寮語的你好——「薩百迪」,終於的意思是很少聽到。寮國人有點狡猾,似乎活得不快樂,這種不快樂從心頭升起,從臉上滲出來。

逛完香通寺,我們才去吃早飯,儘管房費每人也就一百多塊錢,還是含早餐的,餐廳設在旅館斜對面的一幢藍窗的白房裡,早餐共有四種套餐可選,除了第四種寮國米粉(可加蔬菜、雞肉或豬肉),其餘都是西餐,比如法棍(法屬殖民地的緣故,法棍隨處可見——表皮軟軟的,不太地道——無論是餐館,還是路邊攤,做三明治用,佐餐用,不過,當早餐吃還是挺新鮮的)配黃油和果醬,鬆餅(Pancake)配法式煎蛋卷(荷包蛋、煮雞蛋或番茄炒蛋),麥片配酸奶,每種套餐都提供水果,一般是西瓜和香蕉,飲料二選一,寮國咖啡或立頓紅茶。我當然要選咖啡,每天早晨都喝咖啡,這次是帶著任務來的,一個來過寮國的朋友雖然對這裡的印象不佳,卻喜歡寮國咖啡。寮國的咖啡很淡,不加奶不加糖仍然感覺不到苦。回到北京後自己煮了一壺,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不是寮國咖啡淡,而是寮國人口味淡。

吃完早餐,我們在旅館對面的小店一人租了輛自行車。出了旅館,往左走不遠就是湄公河和南康河的交匯處。兩條河涇渭分明,遠處黃泥湯色的是湄公河,近處清清的是南康河。我們沿著南康河岸繞城騎行,時不時下車拍照。河邊一水的觀景餐廳,想像得到,夜晚這裡少不了人吃飯蚊子吃人的場景。後來我們在湄公河邊吃了次寮國小火鍋,想像真的變成了現實。

琅勃拉邦是座山城,大路上可以如風般騎行,交叉的小巷就只能步行了。所以說,步行與騎行並行才是全面感受這座小城的最佳方式。琅勃拉邦老城保存得很完整,溫熱的天氣、頭頂轉動的吊扇、茂密的熱帶植物,漆成藍色或綠色的洋房都能讓人隱隱聞到舊日的氣息。旱季的琅勃拉邦的清晨和夜晚都能感覺到明顯的涼意,早晨起來天永遠是陰的,到了晌午大太陽才出來,還人們一張有藍天、白雲和綠色棕櫚樹的明信片。

路上看到一輛用粉色絲帶、薄紗和各色玫瑰花裝飾的婚車。車停住,下來一個人,乍看以為是牧師,仔細一瞧,原來是個穿寮國傳統服裝的西方新郎,年紀好像不小了,好奇新娘是誰,會是寮國姑娘嗎?除了在萬榮到萬象的路上見過一個漂亮的看廁所收費的小女孩,幾乎沒見過漂亮的寮國姑娘。

兩個整天我們去了很多小廟,沒看名字,自然不知道叫什麼,除了香通寺和郊外的一座古廟收費,其餘的可以隨便出入。

旅館後身的那條街上有座廟,廟裡有個面容清秀、安詳的小和尚,悠閒地坐在石凳上與一對狗母子玩耍。路過王宮博物館,正在修復中,看不了裡面的藏品,為了保護寮國文化,這裡每個星期至少三天有民族歌舞表演。

博物館對面是普西山(Phu Si Hill),山腳下的帕化克寺(Wat Pahouak),小得不能再小,只有一座殿,殿前立著一塊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The Picture on The wall in This Temple was build in 1860 It'swonderful Picture that has only Place in Luang PraBang the world Heritage cityand only here in the world.」雖然這段英文有語法錯誤和無釐頭的大小寫,但寺內的壁畫確實獨一無二,琅勃拉邦這座世界遺產城市絕非浪得虛名。

下午五點前,我們重回普西山,爬328個臺階登頂,看夕陽和琅勃拉邦全景。原以為琅勃拉邦只有四條主要街道,沒想到河上架起一座紅橋,橋那邊還有一片天地。又一天,我們乘船在湄公河上看了夕陽,船夫為了省油,讓船在河上飄,最後還是沒油了,不得不去船後的艙裡取了油加上。一個小時的時間他想縮減到一半就讓我們上岸。幾天積累下來的對寮國人的壞印象瞬間爆發,我學著當地一個嘟嘟車司機的口吻喊:「走,去警察局。」還好船夫欺軟怕硬,終於熬到了一個小時用滿。

琅勃拉邦除了有古蹟、殖民地風格的建築,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從略顯泥濘的雨林中爬到山頂,一路上看到灰藍色清澈的潭水中嬉戲的西方男女,梯田般的水層,還有飛沫般噴流的光西瀑布,脫了鞋襪,腳踩在水裡,讓水流衝過腳趾。

琅勃拉邦經得起近看和遠觀,除了不太喜歡寮國人,實在沒有什麼遺憾可言。寫到這兒時忽然想起問那個朋友那天夜裡為何想到南洋和曼珠沙華,她說,「北京的餐廳基本沒有wifi,去一個超市,也是八十年代的感覺,這座城市不同的面是完全不同的感覺。琅勃拉邦和我去過的東南亞城市都不同,她的殖民味道最濃。南洋,她有洋的一面。有點想念那裡了,小小的,有山、有水、有廟、有景致。真是一朵彼岸花。」

離開琅勃拉邦又走了寮國的兩個城市——萬榮和萬象——後發現,琅勃拉邦是個異類,很不寮國,她仿佛是一座與寮國分離開來的孤島,如果喜歡,也可稱為世外桃源。在萬象機場碰到一個昆明人,顯然不是同類,但他說的一句話我一直記著:「不可不來,不可再來。」

坦白地講,除了琅勃拉邦,我對寮國的印象是不好的。我能否為了一個琅勃拉邦,再次轉幾次機飛來呢?我想,我還沒喜歡她到痴迷的程度。未來的路將通向更多陌生的城市,那裡或許比琅勃拉邦更有趣,雖然世上萬物皆唯一,可惜短暫的人生不允許我們與一切數期數會,所以,別了,琅勃拉邦,farewell,這一期一會的緣分我將永記。

相關焦點

  • 旅遊在寮國 琅勃拉邦,讓人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
    琅勃拉邦是寮國最古老的一個城鎮,位於湄公河畔,距離萬象500多公裡。作為寮國琅勃拉邦省的首府,這個一千多年歷史小城鎮確實顯得有點小。這裡有著的建築古色古香,保存非常完整,是一個讓外國遊客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
  • 寮國,琅勃拉邦,適合一個人旅行的地方
    有人說,找一個靜心的地方,淨化靈魂,那就去一趟西藏,而我卻有更好的建議,同樣的靜心、同樣的淨化靈魂,又適合一個人旅行,那應該去寮國的琅勃拉邦走走,因為那裡比西藏好在沒有高原反應。還有去寮國也是相當方便的,因為有落地籤。
  • 遊記——寮國的琅勃拉邦
    寮國 人民民主 共和 國是一個位於 東南亞 內陸的社會主義國家。整個國家自然生態保持完好,尚未過度的開發和商業化。民風淳樸 平和 ,虔誠地信仰小乘佛教。這些都是 寮國 國家和人民的真實寫照。琅勃拉邦 (Louangphabang)又被稱為「鑾佛邦」是 寮國 現存最古老的一個城鎮,有1000多年的歷史,目前是 寮國 的第二 大城 市。
  • 意外邂逅琅勃拉邦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不過網上一搜,才發現寮國的琅勃拉邦是一個山清水秀底蘊深厚的佛之古城,正是我的最愛。於是就這樣定下了旅程。如今回想,這真是一個無比美麗的邂逅!幸好沒有錯過。沒有想到在當今浮躁而現代又現代的世界之下,還有這樣典型的農耕國家。成都飛琅勃拉邦2.5小時,到達達琅勃拉邦機場不過才晚上11點過,原本打算下飛機換匯、買手機流量卡,可是機場已是萬籟俱寂,無任何商業營運。
  • 寮國—琅勃拉邦,千年古都
    我不想努力了,想去琅勃拉邦流浪,度過我慵懶沒有志向的一生!寮國,一個亞洲社會主義國家,還是內陸國家,靠近我國昆明。中南半島小國,土地面積不大,人口較少,近幾年社會安定,鮮有國際大新聞,我們可能會遺忘有這麼一個國家。
  • 去寮國過了個端午節 | 琅勃拉邦
    住宿琅勃拉邦 很小,原則上住哪裡都無所謂,去城內任何地方都可以輕鬆步行或騎自行車到達。可我去了之後,恨不得跟每個人安利 琅勃拉邦 。如果你喜歡安靜,喜歡閒,喜歡「佛系態度」,那麼你應該也會喜歡 琅勃拉邦 的。
  • 琅勃拉邦菜市裡的「鮮活寮國」
    圖為寮國琅勃拉邦的一個菜市場,各類蔬菜品種齊全。中新社記者 繆超 攝  近日,記者跟隨2019「一帶一路·七彩雲南」國際汽車拉力賽途經寮國琅勃拉邦,在當地菜市裡見證一個「鮮活」的寮國。  出生於琅勃拉邦的賽卡,2013年到中國西雙版納學習中文,後來回到琅勃拉邦成為導遊和翻譯。
  • 寮國王冠上的寶石,前首都琅勃拉邦遊記,真正的世外桃源!
    早在1995年琅勃拉邦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琅勃拉邦以其雄偉的廟宇和奇妙的建築而聞名,建築風格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國的法國殖民時期。這裡也有相當多的自然奇觀,可以作為東南亞冒險之旅的有趣中途停留。1.探索琅勃拉邦漫遊城市本身,可以讓您飽覽琅勃拉邦的獨特美景。從寧靜的修道院到生機勃勃的早市,一天中都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值得您光顧。
  • 慢行寮國,遇見琅勃拉邦,原來生活可以這麼有儀式感
    寮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可以用遺忘的淨土來形容,也可以用貧窮的國度來形容。而寮國人民卻可以用幸福的民族來形容,寮國人民在佛教文化洗禮下,過著悠閒自在的慢生活,享受著與世無爭的快樂。寮國古都琅勃拉邦最為明顯,來到琅勃拉邦,漫步在街頭巷尾,看布施、拜寺廟、遊瀑布、逛夜市,把琅勃拉邦最精華的景色盡收眼底。
  • 「邂逅寮國」琅勃拉邦:聞名於世的一流度假勝地
    琅勃拉邦是國際知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生活方式,反映了13世紀至16世紀期間瀾滄王國都城的文明。琅勃拉邦以其美麗著稱於世,是遊客來寮國的必到之處。這個古老的小城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自那以後,琅勃拉邦的特色和魅力使其成為最受寮國和外國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 寮國:洗心小鎮——琅勃拉邦的名勝,你玩過哪些?
    香通寺位於湄公河畔,是琅勃拉邦最華麗又最具代表性的寺廟,它是由Saisetthathirat國王於1560年所建,而且直到1975年為止都受到王室的保護。浦西山浦西山北面是湄公河和王宮博物館,南面是南康河,山頂上有一個叫做塔特喬木西的佛塔,傳說那是神仙創造琅勃拉邦時站立的地方。光西瀑布光西瀑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瀑布群之一。
  • 寮國琅勃拉邦,不能錯過的美景
    寮國作為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家,是一個低調到被人忽視的存在。寮國可能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最溫和、安詳的國度,有人形容她是【東南亞香格裡拉】。而寮國的琅勃拉邦古城,整座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保存價值的古老建築達679座之多,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與殖民風格保存最完好的城市。這座昔日的王城、今日的佛都,有著非常不錯的美景。1:光西瀑布光西瀑布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裡同時也是亞洲黑熊保護基地。
  • 琅勃拉邦:佛教藝術中的世界遺產
    琅勃拉邦位於寮國北部上寮地區,寬闊蜿蜒的湄公河穿城而過。這座城市規模不大,曾是14世紀興盛於中南半島的瀾滄王國的都城。19世紀末,寮國逐步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在動蕩不安的20世紀,琅勃拉邦相繼歷經了二戰和越戰的炮火洗禮後得以倖存。
  • 琅勃拉邦旅遊的特色景點
    琅勃拉邦是寮國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城市市區沿湄公河左岸延伸,依山傍水,氣候涼爽地勢平緩,平均海拔290米最適合成為琅勃拉邦旅遊第一站的景點就是王宮博物館如果你對當地的歷史感興趣的話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關西瀑布下遊約500米處有一個人氣爆棚的漂流,名叫觀溪漂流這也是旅途中最刺激的景點觀溪漂流起特點是落差大、狂野刺激是目前東南亞落差最大、最刺激的漂流景區內懸崖峭壁、奇石林立是原始林木植被造就的「天然氧吧」觀溪漂流全程長3.5公裡自然總落差高達100米單個最大落差達
  • 東南亞旅遊:琅勃拉邦,寮國最實惠的豪華旅遊地,一起看看吧!
    琅勃拉邦,也名鑾佛邦,是寮國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寮國上寮重鎮。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城市。與週遊歐洲或其它地方相比,東南亞相對便宜。在寮國,這一點尤其是這樣。尤其是琅勃拉邦,它的性價比特別高。
  • 湄公河畔的琅勃拉邦古城(12)
    新華社照片,琅勃拉邦,2020年12月2日(國際·城市之美)(12)湄公河畔的琅勃拉邦古城2020年10月7日,人們在寮國琅勃拉邦古城裡的早市菜市場購物。湄公河畔、寮國北部群山環繞的琅勃拉邦在14到16世紀間曾是寮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瀾滄王國的首都。琅勃拉邦古城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如今已經成為寮國歷史與文化的象徵。城內既有傳統的金碧輝煌的佛教寺廟,也有法國殖民時期留下的西式建築。走進琅勃拉邦,也就走進了寮國的歷史。
  • 【寮·旅遊】湄公河畔的琅勃拉邦古城
    2013年1月22日,遊客在山頂眺望寮國琅勃拉邦古城。 2019年4月15日,寮國新年的花車遊行在琅勃拉邦古城舉行。
  • 《寮國琅勃拉邦古城風景》掉文袋-聯合拍攝
    琅勃拉邦古城(Luang Prabang)是寮國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它是寮國古代的國都,也是寮國傳統習俗保留最好的城市之一,琅勃拉邦在南康河 (Nam Khan)和湄公河(Mae Nam Khong)的交匯處,自然環境保護得非常完好,是一個很休閒的國家。
  • 在寮國,想買一張琅勃拉邦地圖,想不到地圖比旅館還要貴
    在寮國,想買一張琅勃拉邦地圖,想不到地圖比旅館還要貴 到達寮國安頓下來後,我便到街上轉一下,這是我每到一個新地方都要做的。目的是熟悉一下當地環境,了解情況。首要的任務是找一份市區地圖。這裡沒有像泰國和馬來西亞那樣的免費旅遊資料了,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寮國,只能到站找一站的越戰遺物資料。
  • 菩提樹下,佔芭花開,如果你有信仰,請來琅勃拉邦尋找時光!
    近年來泰國成了國人旅遊的勝地,而你是否知道,在泰國的附近有一個叫做寮國的國家,在這座小國裡有這樣一個神秘又安靜的地方——琅勃拉邦。如果你有信仰,請一定來這裡,尋找時光!琅勃拉邦是寮國一座深深隱藏在深山之中湄公河邊上的小城,也是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是寮國的古都聖城,古名「龍蟠」,早在兩千年前這裡就是一個寮國部落的都城。正是因為它幾百年來遠離塵世喧囂,遠離世間繁雜,所以它的寧靜安詳才得以保全,滿城的文物古蹟才得以毫髮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