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晉兩國跨越千年「重逢」 百餘件西周文物山西首展

2020-12-10 中國新聞網

曾晉兩國跨越千年「重逢」 百餘件西周文物山西首展

2020-09-18 14:25: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韋亮 攝

  中新網太原9月18日電 (記者 胡健)相距600多公裡,距今約3000年的兩個國家,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重逢」。

  「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18日在山西青銅博物開展,位於湖北隨州的曾國和位於山西臨汾的晉國,在130多件出土文物的佐證下,兩國產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與山西新發現的倗國和霸國一樣,在湖北發現的曾國也是一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隨著曾國帶銘青銅器的不斷發現,尤其是1978年曾侯乙墓和近年來葉家山、郭家廟等墓地的發現,不斷豐富了考古界對曾國的認知。

曾國出土的青銅器。 胡健 攝

  山西青銅博物館館長梁育軍介紹,曾國與晉國同屬姬姓封國,都在西周早期成王初年受封。考古發現顯示,曾國與晉國早有往來。山西曲村墓地西周早期6081號墓出土兩件「南宮姬」鼎,從形制到銘文,都顯示了早在西周早期兩國已有密切交往。著名的曾侯乙編鐘銘文中也有關於晉國樂律名稱的記載。

  「實際上,晉國和曾國都是姬氏家族,都是一家人。」梁育軍說。

  本次展覽精選歷代曾侯墓出土的130餘件青銅器,包括國內至今發現最早的成套雙音編鐘、西周墓地中首次發現的純度達到98%的銅錠,以及大量彌補史籍空白的帶銘青銅器等,一些出土於山西晉國時期的文物,也在展覽中對比展出。

  展覽分為「早期曾國通南北」「春秋曾國抗楚鋒」「戰國曾國融入楚」三個單元,主要展示早期曾國葉家山墓地出土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中國迄今為止數量最多的西周早期成套編鐘,由9件升鼎、8件方座簋組成的九鼎八簋,其是曾國當時最重要的祭器。

民眾參觀「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韋亮 攝

  出土於文峰塔18號墓的獸形座燻燈由獸底座、燈盞、香薰罩三部分組成,在眾多展品中非常出彩,也是本次展覽宣傳海報的主角。此外還有出土於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墓地的南公簋鼎,這與曾國發現的南公簋可以進一步表明晉國與曾國的關係。

  此次展覽是曾國文物首次來訪晉地,展覽展期自9月18日至11月29日,為期2個多月。(完)

相關焦點

  • 曾晉兩國跨越千年「重逢」百餘件西周文物山西首展
    「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18日在山西青銅博物開展,位於湖北隨州的曾國和位於山西臨汾的晉國,在130多件出土文物的佐證下,兩國產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與山西新發現的倗國和霸國一樣,在湖北發現的曾國也是一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
  • 曾晉兩國跨越千年「重逢」百餘件西周文物山西
    韋亮攝中新網太原9月18日電 (記者 胡健)相距600多公裡,距今約3000年的兩個國家,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重逢」。「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18日在山西青銅博物開展,位於湖北隨州的曾國和位於山西臨汾的晉國,在130多件出土文物的佐證下,兩國產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與山西新發現的倗國和霸國一樣,在湖北發現的曾國也是一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
  • 百餘件西周文物亮相山西青銅博物館!再現曾國700年輝煌歷史
    百餘件西周文物亮相山西青銅博物館!這是山西博物院2020年推出的「中國古代文明」系列主題展覽中的一個重量級展覽。與山西新發現的倗國和霸國一樣,在湖北發現的曾國也是一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曾國與晉國同屬姬姓封國,都在西周早期成王初年受封。
  • 再現曾國歷史 百餘件西周文物亮相山西青銅博物館
    日前,由山西博物院、隨州市博物館聯合策劃的「漢東大國——歷代曾侯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在山西青銅博物館二層臨展廳開展。這是山西博物院2020年推出的「中國古代文明」系列主題展覽中的一個重量級展覽。與山西新發現的倗國和霸國一樣,在湖北發現的曾國也是一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曾國與晉國同屬姬姓封國,都在西周早期成王初年受封。
  • 西周曾國文物來山西了!從青銅器銘文上認識「漢東大國」
    山西曲村墓地西周早期6081號墓,出土兩件「南宮姬」鼎,從形制到銘文,都顯示早在西周早期,兩國已有密切交往。著名的曾侯乙編鐘銘文中,也有關於晉國樂律名稱的記載。曾國與晉國作為宗周文化的傳承者和創新者,共同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
  • 山西青銅博物館重新開館 1200餘件青銅器文物再次亮相
    今年6月4日,作為全國首座省級青銅器博物館,試運行一年的山西青銅博物館臨時閉館,開始對「吉金光華」基本陳列進行完善提升。9月18日,山西青銅博物館重新開放,1200餘件精選青銅器再次亮相,以新穎的展陳方式和全新的文化視角,為觀眾講述中國輝煌的青銅文明和獨特的山西青銅文化。
  • 山西上黨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館開館 2000餘件藏品跨越千年
    山西上黨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館開館 2000餘件藏品跨越千年 2018   中新網長治8月20日電 (楊傑英 柴佳晶)上黨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館19日在山西省長治市郊區馬廠鎮凹裡村關帝廟正式開館,展出各類醋酒藏品2000餘件,橫跨了從宋、元、明、清、民國到新中國成立直至本世紀初的上千年歷史。
  • 勢均力敵的晉、楚兩國——領略西周時期的歷史文化淵源
    晉、楚兩國作為西周時期重要的兩個諸侯國,對西周時期歷史文化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晉、楚兩國由於自然環境的不同,導致兩國承載的文化底蘊也不相同。兩國雖然都是西周的諸侯國,但是晉國對西周的依賴性較強,而楚國則獨立性更強,兩國與西周的不同關係導致了兩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差異。
  • 湖北曾侯墓珍貴文物亮相山西青銅博物館!
    湖北曾侯墓珍貴文物亮相山西青銅博物館! 本次展覽精選歷代曾侯墓出土的130餘件精美青銅器,包括國內至今發現最早的成套雙音編鐘、西周墓地中首次發現的純度達到98%的銅錠,以及大量彌補史籍空白的帶銘青銅器等,再現曾國700年輝煌歷史。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早期曾國通南北」,主要展示早期曾國葉家山墓地出土的珍貴文物。
  • 吉金識晉:山西博物院藏部分精美青銅器藏品
    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珍貴藏品約40餘萬件。其中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文物、商代方國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戲曲文物、明清晉商文物等頗具特色。
  • 吉金識晉:山西博物院藏部分精美青銅器藏品
    作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珍貴藏品約40餘萬件。其中新石器時代陶寺遺址文物、商代方國文物、兩周時期晉及三晉文物、北朝文物、石刻造像、山西地方陶瓷、金元戲曲文物、明清晉商文物等頗具特色。
  • 山西發現千年古墓,出土國寶級文物,填補中國歷史上的一段空白期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先人不僅給後世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也留下珍貴的文物遺產,隨著朝代的更迭,時間的流逝,有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有的被深埋於地下。隨著近代考古的發展,許多珍貴文物重現在世人眼前。
  • 山西公安移交追繳文物兩萬餘件
    義方彝:一級文物,西周時期。高49釐米,寬29.5釐米,口長26.5釐米,口寬21.3釐米,底長24釐米,底寬19.3釐米,重17.35千克。9月23日,省公安廳向省文物局移交追繳文物20080件。據悉,這是省公安廳繼2019年先後兩次移交追繳文物25413件後,第三次向省文物局移交追繳文物。通過三次移交,省公安廳向省文物局移交追繳文物共45493件,包括一級文物257件,二級文物416件,三級文物1314件,一般文物43506件。
  • 從西周龜首觶到戰國蟠虺紋豆:紐扣分享山西青銅器博物館系列之八
    從西周龜首觶到戰國蟠虺紋豆 山西青銅器博物館系列之八 紐扣分享 山西青銅博物館隸屬於山西博物院,是中國第一個省級青銅專題博物館 。
  • 16年前山西發現千年古墓,出土珍貴文物,專家:將填補歷史空白
    在16年前我國山西的運城市,就曾發現了一個3000多年前的周朝諸侯國——古倗國。與此前山西臨汾地區發現的霸國類似,倗國也沒有任何史料文獻記載。而此次考古發掘一直持續到了2010年,總共發掘了8000多平方米的面積,發掘墓葬191座,在其中出土了兩千餘件文物。然而,這還不是該墓葬群的全部,其總面積超過30000平方米,共有300餘座墓葬。02考古隊在最先發掘出的一、二號大型墓葬中,共清理出包括數十件國寶級文物在內的漆木器、陶器、青銅器和玉器等14000餘件。
  • 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百餘件文物面世山西
    山西博物院今日展出了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百餘件文物,這是兩大史前城址首次「合體」問世,共同揭示了中國早期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國家的基本面貌。「黃河文明的標誌——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覽是山西博物院籌備一年之久的展覽。
  • 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百餘件印度文物首次來華
    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百餘件印度文物首次來華 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胡健 攝   中新網太原4月29日電 (胡健)美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127件印度石雕像、銅造像和水粉繪畫等珍貴文物29日亮相中國文物大省山西。這是該館所藏古代和前現代印度藝術珍品首次來華,展品時間跨度從公元初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涵蓋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及諸神人物等。
  • 曾侯墓出土精品在山西展出:青銅器中讀取曾國傳奇
    山西博物院供圖南公簋、獸形座燻燈、鑲綠松石青銅缶……山西青銅博物館展廳裡,一件件精美的青銅器讓人禁不住讚嘆古人鑄造技藝之精湛,也讓人對曾國這一西周時期的漢東大國有了更多了解。展覽分為「早期曾國通南北」「春秋曾國抗楚鋒」「戰國曾國融入楚」3個單元,展出歷代曾侯墓出土青銅器130餘件,包括迄今發現最早的成套雙音編鐘、西周墓地中首次發現的純度達98%的銅錠以及大量彌補史籍空白的帶銘青銅器,勾勒出曾國從周初始封國到戰國中晚期被楚所滅約700年間的興衰。曾國是一個史籍失載的西周封國,始封地位於今湖北省長江以北、漢江以東的漢東地區。
  • 西周晉侯穌鐘上記載了一個不暴虐的周厲王(圖)
    原標題:西周晉侯穌鐘上記載了一個不暴虐的周厲王   鎮館之寶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金葉   晉侯穌鍾(見圖),1992年出土於山西北趙村天馬——曲村晉獻侯墓遺址,整套一共有16件,但因這座古墓在發掘的過程中,曾經歷一次被盜, 所以晉侯穌鍾中有14枚編鐘被盜運出境,只有兩枚編鐘——並且是整套編鐘中最小的兩枚倖免於難,如今被收藏在山西博物院。
  • 山西為什麼簡稱晉?
    ▲申園 除此之外 曲沃數千年的深厚文化積澱 為中國成語文化的萌芽 山西與「晉之源」 晉的來源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