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2020-12-04 快樂小吳戈

性價比最高的國內旅遊線路,看土樓遊梅州國內性價比高的旅遊路線,其實數量很多:有政策支持、旅遊降價的,例如目前正在實行A級景區門票半價的貴州和江西,又有知名度不高、遊客不多因此旅遊價格不高,但景觀卻是非常優美或有特色的,如廣西靖西、廣東徐聞等小縣城。這次,給大家安排的,是一條橫貫福建、廣東的文化旅遊路線:福建永定-廣東梅州大埔-興寧。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

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客家先民從中原往南方遷徙,進入嶺南時已經兵分三路,而這次推介的福建永定至廣東梅州是其中一路。這一路,也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路,因為它既包括了現在最多客家人聚居的「世界客都」梅州,又能看到最典型的客家建築:土樓和圍龍屋。目前,大多數旅遊者會把行程重點,聚焦在離永定不遠的廈門,在永定看過土樓王以後,就直奔廈門的小資生活。但如果從文化溯源的角度出發,看客家文化不到梅州,那必是最大的遺憾。

從福建的圓形土樓,到南下廣東以後的方形圍龍屋,這南北的差異和變遷,是更能感受文化根源的據點。加上梅州相對於廈門而言,其旅遊消費無疑是更低的。是一條總體旅遊消費偏低、文化內涵豐富、景觀欣賞度較高的旅遊路線。在福建的土樓參觀之旅可以視乎個人喜好,安排2~3天時間。土樓群主要聚集在永定、南靖2,每個土樓群都有自己的特色。名聲最大的,無疑是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南靖「四菜一湯」、雲水謠等。這些土樓各有特色,自行去搭配就好。

關於土樓對於土樓遊覽,有2個私家建議:其一,必須在土樓入住1晚,感受土樓裡的生活,而永定和南靖,也是這個線路裡唯一能有機會入住真正土樓的地方,其二,必須要請導遊講解,因為這條線路的目的就是了解文化,而土樓裡蘊藏的民俗文化,都隱藏在土樓的細微角落裡。例如,宏觀的有福建這邊的土樓多是以圓形為主,微觀的還有土樓內一下出水道蓋板上圖案的考究……這些知識,都需要從導遊講解中去學習。關於梅州離開永定,可以乘車前往梅州。梅州是「世界客都」,也是客家風情最濃鬱的地方了,客家話和國語是這裡最流行的語言。梅州所轄區域不少,可以選擇大埔、興寧、梅縣3個地方遊玩,時間也是預算2~3天。

在景區選擇上,大埔泰安樓、興寧棣華圍龍屋、羅永興棋盤屋、梅縣的萬秋樓、星園圍龍屋、客家博物館,都是感受客家文化的好去處。在梅州的遊覽,你可能會發現每個場所都是知名度較低、景點分散而且相對面積較小,但你卻能同時通過沿途走過來的觀察發現,客家先民進入嶺南紮根以後,他們的建築已經大部分轉變成長方造型。在梅州的遊覽,有2個事情你是絕對不可以錯過的:其一,在圍龍屋裡至少享受一頓正宗客家菜,梅州沒有用於接待住宿的圍龍屋,但卻有好幾個餐廳,都是建在圍龍屋之類,在吃飯的同時可以欣賞餐廳中掛著的格式圖片資料、生活工具展示,也有些排擋式的小餐廳,也是在圍龍屋中供應餐飲,價格非常便宜,客家人好吃肉,在這些小餐廳裡,你能夠享受一頓性價比最高在梅州的遊覽,

有2個事情你是絕對不可以錯過的:其一,在圍龍屋裡至少享受一頓正宗客家菜,梅州沒有用於接待住宿的圍龍屋,但卻有好幾個餐廳,都是建在圍龍屋之類,在吃飯的同時可以欣賞餐廳中掛著的格式圖片資料、生活工具展示,也有些排擋式的小餐廳,也是在圍龍屋中供應餐飲,價格非常便宜,客家人好吃肉,在這些小餐廳裡,你能夠享受一頓性價比最高的肉宴。其二,就是去梅縣的客家博物館看看,博物館用各種現代手段來展示客家文化,童聲誦讀的客家話童謠,會讓你感受到客家人對於讀書的重視,而博物館的講解員也是非常優秀,能讓你在這裡充分領略到客家文化從中原到嶺南一路遷徙沉浮的過往,這是對著一路旅程的最好背書。

這條線路總體屬於中等偏下的消費水平,整個線路的花錢重點,是在永定土樓版塊。在土樓的門票、住宿,以及在例如萬秋樓等知名的梅州圍龍屋餐廳用餐,是這個行程中支出的大頭。行程中涉及梅州住宿、景區則是非常便宜,梅州的圍龍屋,門票價格水平都是在十多元左右,而在市區的住宿也是豐儉由人,如果按300元左右的預算,那都能住3-4星水平的星級酒店了!

相關焦點

  • 瞭望:歷史文化名城梅州,怎能留不住圍龍屋
    原題為《「世界客都」:能否留住圍龍屋》。        圍龍屋是客家民居發展到後期的精華。基於其歷史文化價值,梅州政府曾經試圖為圍龍屋申遺,但因故申遺不成。而後,因土地財政利益所在,大量的圍龍屋被當作攔路石而拆除。為新城拆故居,這類故事在整個中國並不鮮見。如本文作者所稱:「在過去的幾十年,無數的古城、古鎮、古村、古街、古建築、古民居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被消滅掉的。
  • 特斯拉自駕之旅:梅州行之花萼樓客家圍龍屋
    提起客家圍龍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福建永定土樓,殊不知梅州市大埔縣境內的大東鎮,也有一座圓形土樓——花萼樓,光看圖片,與永定土樓幾無二致。從大埔縣城出發經省道S221轉鄉道Y151不到40公裡,大年初四的下午,我們驅車來到了這座廣東省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民居古建築——花萼樓。土樓前就是停車場,幾乎停滿了車。整體開發不夠好,周邊有些亂糟糟,這樣依山傍水的古建築,周邊那些毫無美感的現代農民房真是太煞風景了,客家祖先的建築美學似乎只留在歷史裡了。
  • 梅州客家圍龍屋(組圖)
    12月10日,「綠色崛起新梅州——全國網絡媒體梅州行」採訪團一行來到梅州傳承千年的居住文化象徵圍龍屋進行參觀採訪,一座座充滿歷史感和滄桑感的百年老屋讓記者們紛紛讚嘆,斑駁的磚瓦仿佛在訴說著客家悠長的歷史,走進圍龍屋內處處是客家深厚的歷史人文痕跡,客家文化就在這白牆黑瓦間一代代傳承著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屋,是傳統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樣式之一。廣東地區即遍布於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福建地區則出現在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上杭縣。
  • 梅州,最美不過圍龍屋!
    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因此被稱為「世界客都」。在這裡,圍龍屋遍布郊野鄉間,規模各異、樣式相同,最能體現濃鬱的客家風情。客家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是客家民居三大經典樣式(圍屋、排屋、土樓)之一,也是中國民居的「五朵金花」之一(其他四朵: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幹欄式、雲南一顆印)。圍屋之妙在於「圍」,而在「圍」的基礎上,又可細分出十多種樣式,最常見的有圍龍式、城堡式、殿堂式、槓式、中西合璧式等。
  • 傳奇民居圍龍屋,低調得有些過分了
    ,是客家大本營,福建稱土樓,江西稱圍樓、半圍樓,廣東稱圍龍屋,因其獨特的風格被譽為中國五大古民居之一。與福建和贛南土樓名揚天下的境況相比,廣東梅州地區大部分的客家圍龍屋卻一直處於藏於深閨無人知的狀態。 圍龍屋前半月形的池塘,除了風水外,還有許多生活用途。
  • 珍奇的客家建築藝術——梅州圍龍屋
    我國的民居建築藝術源遠流長,每個民族的民居文化都像一部百科全書,高深而悠久。少數民族的建築文化確實引人入勝,但作為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的民居在世界民居史上也散發著不少的光芒。作為漢族最大的民系,客家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創造了太多的奇蹟,圍龍屋則是他們最富有盛名的民族驕傲,冠有「世界建築史上的一朵奇葩」、「亞洲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等稱號。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廣東梅州5圍龍屋村「申遺」 展現客家建築(圖)
    本報梅州訊 (記者葉仕欣 通訊員卜一婷攝影報導)記者昨日從梅州市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工作部門獲悉,經過4個多月緊張普查籌備,梅州市客家圍龍屋「申遺」候選項目初步確定,專家們根據客家圍龍屋的集群性、人文性和獨特性的特點,從梅州各縣(市)區上報的71個圍龍屋中挑選了5個圍龍屋集中的村落和30個單體建築為候選項目。
  • 客家民居圍龍屋,一座樓122個房間,不出家門可生活一年
    在梅州有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叫做圍龍屋。跟福建土樓相比,圍龍屋沒有那麼的的名氣,但其作用跟土樓類似,一個家族生活在一起,便於防禦,其房屋的設計極其注重防禦功能。梅州興寧市的磐安圍,是一處典型的客家圍屋,位於興寧市區以西的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始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也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了,至今依然有人居住在裡邊,同時也對遊客開放旅遊參觀。
  • 廣州有座「半圓」客家圍龍屋,在金黃稻田間,像入鄉隨俗「淑女」
    選擇到崗埔村這個廣州「交通不方便」的鄉村遊玩,是因為喜歡歷史文化建築的珊珊三丫頭, 在不久前到廣州從化呂田遊玩時,看過兩座客家的「特色」圍屋:肇基圍,(有興趣的朋友可翻看前的在文章《廣州「罕見」的「肇基圍」,經歷過「烽火」,客家與廣府文化融合》《廣州有座「古民居」:明明是客家圍屋,為什麼用「鑊耳」山牆?》)
  • 梅州客家文化,你了解多少?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梅州客家人,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梅州的客家文化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不少專家指出,「客家」不是種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判別「客家人」應更多地從文化入手,這種文化包括客家語言、客家意識、客家習俗等。梅州客家文化,你了解多少?1.古蹟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積澱,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如:土樓、圍龍屋。
  • 梅州客家文化,你了解多少?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漢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不少專家指出,「客家」不是種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判別「客家人」應更多地從文化入手,這種文化包括客家語言、客家意識、客家習俗等。 梅州客家文化,你了解多少?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讓人欣慰的是,改造圍龍屋的時候,設計建造者對圍龍屋的基本結構幾乎沒有動,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添加了不少客家元素,使之成為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
  • 梅州圍龍屋 有了「保護傘」
    南方日報訊(記者/陳萍見習記者/汪思婷)3月1日,梅州首部關於歷史文化保護類的地方性法規——《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
  • 梅州的這些古建築,你去過幾個呢?
    講到客家圓土樓,想必大家印象中只有福建的圓土樓,其實廣東境內也有,其中最為出名的是「花萼樓」,被譽為「廣東第一圓土樓」,位於梅州大埔縣大東鎮,是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美的民居古建築,是世界民居建築的一大奇觀。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圍龍屋的全貌
    首先我們來了解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客家圍龍屋的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源於中原貴族的遺風。因為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多是來自中原的大族人家。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各姓氏祖堂的堂號和楹聯中得到佐證。由此而表明,客家人的祖先,在中原時候,因為生活比較安定,文化生活和居住條件比較優裕,於是對於忠君愛國的思想和宮廷制度的習俗、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追從,都是採取保守態度的。儘管經過漫長歲月的避亂南遷,依然懷戀故巢,不忍捨棄,因此,來到南方定居之後,在營建新窩時,仍然不失中原大族遺風,仍仿照宮殿式遺風,建造適應新環境的大圍屋。
  • 客家文化之城——梅州,帶你領略古典樸素的客家文化
    在這裡我想向大家介紹的是,這次小編主要去過的一些梅州的景點。首先,我們的第一站就是梅州市的客家博物館。客家博物館主要是由一些大學校長館,將軍館,梅州名人官吏館等館組成。這些博物館都是以紀念特定的傑出人物或特定的文化為主題,裡面都是陳列了一些客家傑出人物的生平功績。但是這次比較遺憾的是小編去的時候,由於種種原因,有很多館都閉館了。
  • 梅州圍龍屋:客家人的土木堡壘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濃鬱客家風格特色的民居建築,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南部地區。這種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集合宜居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營壘式建築,歷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典型的漢族民居建築,遍布於廣東省梅州市,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
  • 《圍屋喜事》建築篇|圍龍屋:承載著客家人的偉大智慧
    位於大埔縣湖寮鎮的泰安樓是方形土樓的代表建築。圓形土樓的代表建築是花萼樓,位於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是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偏遠村落。《圍屋喜事》劇組在這座圓形的客家土樓裡面拍攝了影片的最後一場戲。一支現代的搖滾樂隊在這座有數百年歷史的老建築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