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小說,從開篇開始,就有了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連城訣》,一部從頭到尾,都特別壓抑的武俠小說。
這是金庸老先生創作的小說嗎?
讀過了金老先生的後記,我才確信,確實是他創作。
金庸在這部小說裡,到底刻畫了什麼?

人性!
對,就是人性!
人的世界,有真善美,有假惡醜。《連城訣》,偏偏為我們重點刻畫的是,人性中最醜惡的一面。
若我們想寫一寫身邊的人,完全可以借鑑金老先生的《連城訣》,正是回憶他小時候家裡的一個傭人。

戚長發,土裡土氣的鄉巴佬。沒想到,他才是隱藏得最深的大惡人。為了目的,他可以出賣唯一的徒弟狄雲,甚至於對他的親生女兒戚薇都出賣。
在他眼裡,沒有親情,只有利益。
戚長發的大師兄萬震山,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有這樣的爹,自然教出了這樣的兒子萬山。
可惜的是,萬山沒有學到他做惡的精髓。

書中的惡人,當然不止這些。但必須提到的一個人物,卻是人性在善惡之間的反覆,從而造就的先善後惡。
先善,是因為已然得到的榮譽;後惡,是因為面對的威脅。
若僅僅如此,還不夠。後惡,又善,卻是戴著善的假面。又惡,卻是撕去了善的偽裝。
此人叫花鐵幹,被稱為「中原槍王」。

凌退之,身為知府,朝廷大吏,沒有絲毫的為國為民之心,只有滿腹的貪財好利之意。為了得到寶藏,不惜把女兒作餌,引丁典上鉤。
這是表面的光鮮,暗裡的齷齪。
除了「醜」,金老先生還刻畫了「惡」。
惡中的代表,莫過於血刀老祖。

他穿著和尚的僧衣,戴著和尚的串珠,卻哪有丁點兒向佛之意?
在他的身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與人為善。
在他的身上,只有貪財、好色、嗜殺。
用惡貫滿盈來形容他,都唯恐不過;用惡到極致來描寫他,才稍覺解意。

被冤枉,也是全書從頭到尾的主題。
狄雲被冤枉,進了監獄;丁典被冤枉,長年坐牢;水笙被冤枉,卻成為一生洗不盡的汙點。
被誤會,也是全書油然而生的伴隨。
狄雲被誤會,心上人師妹戚薇嫁給了仇敵;凌霜被誤會,寧願劃面毀容等待著丁典;水笙被誤會,師哥從此和她行同路人。

人性,也有「真善美」,只不過書中敘述得很輕。
最真善美的愛情,是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丁典和凌霜,狄雲和水笙,那種純真的愛情,就像春天裡搖曳的小紅花。
那是書中唯一的一抹顏色。

《連城訣》,不是在講述武功,而是在講述人性。
面對利誘、面對危難、面對無法抗拒的威脅,人性,就會暴露出它最真實的一面。
狄雲帶著滿腔的悲恨回到了雪山,一個姑娘飛快地前來迎接。
那是水笙。
寂靜的雪山,好不容易升起了太陽,卻殘陽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