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文苑》總256期|渝北作協中秋詩會作品集|之三

2020-12-12 泥文小築

9月23日,由渝北區作協主辦的「雙節同慶·詩樂和鳴」一一慶祝新中國七十一周年華誕暨渝北第六屆中秋詩會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舉行。本次詩會中誦讀的作品,全部都是會員們為中秋佳節而即時創作的作品,也從側面證明了會員們的創作熱情。本次詩會從9月8日開始徵稿到23日舉辦詩會,僅僅兩周時間,作家詩人們投來大量新詩、古體詩、散文詩,著名詩人傅天琳、王明凱、華萬裡、李蜀霖、李永雄、金鈴子等也特地送來最新力作。區作協組織人員從50多位來稿會員中,精選40位詩人的作品80多首集結成《雙節同慶·詩樂和鳴2020年中秋詩集》,並將陸續在」兩江文苑「中刊發。

水調歌頭·中秋答蘇軾(外二章)

文/李蜀霖

明月有時有,不必問青天。

嫦娥玉兔相伴,高處度年年。

且喜衛星環繞,日照輕車巡視,歡聚不知寒。

碧海寄思念,片刻到人間。

五仁餅,桂花酒,夜無眠。

清輝灑遍,百姓華夏慶團圓。

直面波折坡坎,無懼艱難險阻,遇事慮周全。

萬裡同涼熱,環宇共嬋娟。

黃鐘·人月圓·中秋讀詩

神州又是團圓夜,萬眾仰青天。

一杯美酒,三秋桂子,千裡嬋娟。

今來古往,詩人詞客,多少遺篇!

縱橫天地,真情流露,風韻長傳。

五律·中秋

又逢明月夜,萬戶起相思。

海內人長久,天涯共此時。

閒談今古事,好詠聖賢詩。

欲報家鄉喜,嫦娥知不知?

月下西望(外二首)

文/蘆歌

雪域凝霜夜色寒,幹戈隱動緊弓弦。

邊關風急徵衣冷,將士擦槍護月圓。

中秋夜色

風吹丹桂滿庭芳,月灑清輝遍地霜。

夜半簫聲吹漸遠,幽思渺渺去何方?

月寄相思

月華如水離人淚,潤發天涯紅豆枝。

萬戶千家多少恨,皆由今夜寄相思。

庚子中秋抒懷(外二首)

文/王付進

疫弄陰雲玉宇傾,千村蕭瑟萬民驚。

神州偏顯風光好,星月皆來士氣盈。

可笑小人多賣舌,徒言大義少勞情。

何妨吟嘯蟾宮去,邀取仙娥話太平。

中秋夜

夕輝散去夜燈煌,誰御星河下九蒼?

靜看高樓銜玉鏡,遙聞丹桂吐幽香。

千杯月色情何在?一縷鄉愁思欲狂。

信息往來難遂願,視頻會面話家常。

疫後省親

攜家帶口赴鄉關,垂釣烹茶樂賦閒。

日駕魚舟遊碧水,夜摘星鬥飾青山。

走親串友三更早,席地幕天一夢酣。

應笑吳剛伐桂樹,殉私怨苦悔修仙。

七律中秋(外二首)

文/陳邦友

今夜天街清若許,祥雲捧玉到星空。

生民寄意蟾宮裡,羈客託思皓月中。

都市霓虹耀繁華,鄉村粉黛沐春風。

姮娥孤冷悔仙藥,塵世日新奔大同。

行香子中秋

繁星彌天,明月高懸。亂雲收、浮想聯翩。

眼觀玉鏡,口嚼餈團。賞城中燈,村中景,空中圓。

歲逢抗疫,義勇爭先。排非議、共克時艱。

攻堅逐夢,捷報頻傳。喜掌聲響,歌聲亮,笑聲甜。

清平樂中秋

天涯與共,玩月嚼香粽。感念黨恩澤萬眾,矢志攻堅逐夢。

一輪明月樓頭,惹牽幾許鄉愁。期冀家園鼎盛,神州享譽寰球。

鷓鴣天情醉雙節(外二首)

文/邱楓

時近中秋訪故園,農家老少笑聲喧。

金黃稻穀連天際,似火番椒隔竹軒。

青棗脆,紫葡鮮。西瓜若蜜晚蔬全。

鐵牛唱響豐收曲,畫意詩情譜錦篇。

七律詠國慶中秋雙喜

桂豔神州月滿天,中秋國慶喜相連。

江河入海徵帆勁,山嶽凌霄壯志堅。

高鐵笛鳴奔盛世,靈牛稻熟騁嘉田。

百年夢遂輝煌鑄,華夏騰飛耀史篇。

踏莎行雙節喜慶

月絢中秋,家隆晚慶,金風送爽銀河靚。

蕊馨蘭桂橘枝盈,鳴弦小院歌隨性。

夜宴豐珍,天倫歡幸。人間最羨愉康寧。

幾名知己伴餘生,清詞雅曲風騷領。

水調歌頭秋歌(外二首)

文/於宗濤

秋雲千層變,秋色共長天。

秋風秋雨,秋林秋嶺牧秋煙。

莫道秋光尚早,轉眼中秋已至,秋月又新圓。

秋花予君折,秋賦汝身前。

秋蟲鳴,秋歌起,唱秋篇。

秋收秋實,秋去秋往憶秋顏。

秋淺痕深水急,秋近山空氣爽,秋日做秋仙。

難盡秋詞好,且醉伴秋眠。

月當廳中秋感懷

玉樹冷霧瀟風勁,桐花暗渡,痴折冰心。

夜正十分,吹動麗影閨深。銀瀚九宵寂寂,映清輝、嵌碧海鎏金。

坐秋院,離歌騷意,笛外傷吟。

蒼黃古月今人照,問嬋娟、醉時何處追尋。

燭碎夢空,塵世幾個知音?弦斷尚猶續嬌句,卸杯談笑話纓簪。

殘酒冷、天初曉,嘆逝水光陰。

暗香傷秋月

幾番月色,霧罩溪頭驛,忽聞秋笛。

石徑落紅,且將桑清予君摘。

悲嘆年華老去,風塵裡、平添愁筆。

院影外、更漏枝斜,金盞映殘席。

家國,雨寂寂。

試問竹下瑩,朽葉堆積。

仰天慟泣,常把英雄路追憶。

空有浮生壯志,雲散罷、妍黃芳碧。

過往事、霜鬢白,可曾記得。

中秋夜(外二首)

文/何陽義

燈火滿城宜放眸,孤臺危立享清秋。

蒼天不薄窮詩客,明月平分到白頭。

中秋夜作

切切蟲聲散入秋,街燈獨照異鄉愁。

月華著地三分白,誤被西風吹上頭。

中秋夜兄弟送女赴英國留學有題

白髮憑添多少根?明珠離掌暗傷魂。

囊螢為續書香第,折桂應思故土恩。

十二時間念吾女,八千裡外望倫敦。

夢中不畏關山遠,夜逐秋風出國門。

相關連結:

渝北作協中秋詩會作品集|之一

渝北作協中秋詩會作品集|之二

本期組稿:張強

總編:張強

副總編:泥文

欄目主編:

常克(評論) 餘璟(散文)

阿雅(詩歌) 陳邦友(詩詞)

遊睿(小說) 蘇治銀(小說)

郵箱:3063141983@qq.com

(作品+簡歷+生活照

必須沒在其它微刊推出過

最好關注並附上電子聯絡方式)

渝北區作家協會主辦

相關焦點

  • 《兩江文苑》總254期|渝北作協中秋詩會作品集|之一
    9月23日,由渝北區作協主辦的「雙節同慶·詩樂和鳴」一一慶祝新中國七十一周年華誕暨渝北第六屆中秋詩會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舉行。本次詩會中誦讀的作品,全部都是會員們為中秋佳節而即時創作的作品,也從側面證明了會員們的創作熱情。
  • 《兩江文苑》總271期|渝北作協助力脫貧攻堅專號|之二十一
    如今大盛之地,經扶貧攻堅,櫻花仙子的夙願終於實現了…… 寫於庚子中秋(創作緣起和意圖:本文為採風後虛構之傳說故事,故事把雲龜山、天險村、太和場、東河乃至明月、白巖等聯繫在一起,神奇誘人、悽美動人,祈為大盛鄉村文旅增色。)
  • 張店區作協舉辦「慶中秋迎國慶」詩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建煒 通訊員 王升遠為促進文學創作和交流,為迎接2020年中秋節和國慶節的到來,9月12日上午,張店區作協「冰凌·初心杯」「慶中秋迎國慶」詩會在張店區齊悅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
  • 《兩江文苑》總278期|雲陽作協詩人詩歌小輯
    編者按:《兩江文苑》將不定期推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旨在借集中展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互動交流,一同在詩路上前行。本期展示:雲陽作協詩人詩歌小輯張守剛、雷揚梅、宗川、餘波、袁久平、行一、葉慶松、楊玉梅、江島(組稿:張守剛)張守剛,雲陽農壩人,生於70年代。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雲陽作協主席。在《人民文學》《詩刊》《詩選刊》《詩潮》《詩歌月刊》《作品》《四川文學》等國內外報刊發表詩歌千餘件。作品入選幾十種重要選本。有作品被譯介為英文、葡萄牙語等多國語言。
  • 《兩江文苑》總170期|渝北作協抗疫作品集|之七
    02廖興蘭的詩七絕.武漢封城防疫(三首)年關剎那漢封城,疾控燃眉保眾生。閉戶稍安心勿燥,且觀天使蕩妖獰。07何陽義的詩於滇題武漢之瘟疫疫情忽起恨難禁,江漢茫茫煙水深。一夜風寒簾卷雨,三更燈暗客揪心。 大屯海闊蘆花老,黃鶴樓高天色陰。
  • 《兩江文苑》總230期|邱楓詩詞小集:向晚柔情還未了
    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子曰詩社會員、重慶市詩詞學會理事、渝北作協會員、重慶直屬詩社會員、桃花源詩社會員。寫詞3000餘首,作品散見市內外省級書刊、網絡論壇和微刊並多次獲獎。讓文字滋潤心靈,詩意生活,快樂人生。少年遊·待佳期(晏殊體)寶巾紅粉著香枝。簾動恰嬌時。盈盈含笑,柔柔輕佇,裁鬢待佳期。
  • 《兩江文苑》總280期|合川作協詩人詩歌小輯
    編者按:《兩江文苑》將不定期推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旨在借集中展示各區縣兄弟作協詩人們的詩作,互動交流,一同在詩路上前行。作品散見於《詩刊》《紅巖》《詩歌月刊》《詩選刊》《星星詩刊》《華西都市報》等50多種刊物。出版有詩集《遭遇春天的某個黑夜》。
  • 邵東市舉辦第六屆中秋音樂詩會
    中國作家協會《詩刊》副主編王冰,省作協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遊和平、省詩歌學會會長梁爾源等參加詩會。邵東中秋音樂詩會是在湖南省詩歌學會、邵陽市文聯、中共邵東市委宣傳部的具體指導下,由邵東市文聯、市作協、市詩歌學會傾情打造的一張文化名片,至今已連續舉辦六屆,成為省內外頗有名氣的文化名片。
  • 閱讀之夜「天涯共此時」南京長江路中秋詩會舉辦
    「月光裡有條回鄉的路,年年走,月月走,到達的時辰,總是在中秋。」「長江路走過的早晨,多了一份責任與清醒。長江路走過的春天,多了一份信念和力量」……10月1日晚,伴隨著婉轉悠揚地誦讀聲,南京長江路中秋詩會在大行宮廣場拉開序幕,與市民遊客一起,共賞月是故鄉明之情懷,共享文化古韻之精神。
  • 《兩江文苑》總221期|回音壁|餘璟:關於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的幾點...
    渝北作協文學評論沙龍活動關於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的幾點隨談文|餘璟基於本人的文學實踐,主要從事散文創作,近年來幾乎沒有寫過文學評論方面的文章,總認為文學評論是一個比較高大上的東西,文學評論是對文學作品價值的評判
  • 邵東作協第十三期「名家講堂」由詩人熊焱主講
    主講嘉賓熊焱在講課市文聯主席李春龍致歡迎詞市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唐志平主持會議參會人員合影留念8月8日,邵東作協第十三期「名家講堂」在市政府辦公大樓13樓會議室開講。著名詩人、四川成都市作協主席、《青年作家》《草堂》雜誌執行主編熊焱應邀主講。熊焱以《一首好詩的結構或內在邏輯》為題,結合國內外優秀詩歌作品和自己的創作經歷,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好詩的標準和要求;從「小切口、深挖掘、入海口」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詩歌創作的真諦。
  • 「文化長沙•詩意中秋」中秋詩會作品欣賞
    「文化長沙•詩意中秋」中秋詩會活動在長沙市圖書館四樓人文館舉行。《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仰觀乾象,參之人譽。」 ②「定王侯」指西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 姚進軍,中共黨員。筆名:瀟湘女,秋葉紅楓,瀟湘女138等。中國辭賦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散文詩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新潮詩會副會長,湖南省散文學會會員,長沙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辭賦網站》「古風樂府」首席版主及「散文遊記」版版主。
  • 漳州:「中秋月•家國情」古城詩會舉辦
    福建日報APP-新福建9月29日訊(記者 蕭鎮平 通訊員 劉欽賜 鄭文典 文圖)9月29日晚,一場精彩絕倫的「中秋月·家國情」古城詩會在漳州古城東入口入口(修文西路東橋亭邊上)舉行。詩會在由郭曉萃、林中祺呤誦的陳燕松的《漳州美如畫》中拉開序幕,展現漳州大力打造工業新城,建設田園都市,彰顯漳州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發展之美。詩會分為漫步古城、月下抒懷、時代暢想三個篇章,作品包括漳州本土作家、詩人陳子銘、青禾、何也、楊西北、吳常青、文青、蔡剛華、江惠春等的詩篇。
  • 《兩江文苑》總226期|端午詩會|手捧蘭香燻後世,身垂風骨立長河
    簡訊:6月21日,由渝北區作協主辦,區詩詞楹聯協會承辦的"渝北區2020年端午古詩詞研討會"在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舉行。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詩詞的構思與創作"。區作協副主席陳邦友主持了本次研討活動。會李蜀霖作品行香子.端午前區詩聯協會研討活動夏至梅天,雲彩依然。聚吟友、圍坐庭園。切磋技藝,儘是箴言。喜虛心問,耐心解,熱心牽。
  • 邊聽詩邊賞月,中秋詩會搬上南京長江路
    「月光裡有條回鄉的路,年年走,月月走,到達的時辰,總是在中秋。」「長江路走過的早晨,多了一份責任與清醒。長江路走過的春天,多了一份信念和力量」……10月1日晚,伴隨著婉轉悠揚地誦讀聲,南京長江路中秋詩會在大行宮廣場拉開序幕,與市民遊客一起,共賞月是故鄉明之情懷,共享文化古韻之精神。
  • 草堂詩會總24期:國慶並中秋。大江南北千裡,詞韻亦悠悠
    【編者按:本詩歌選自成都草堂詩會原創作品】要求:近代詩歌,要求嚴格按照格律創作,古風只要求押韻。詩歌重在要求意境的發揮。-----------------------------------------------------------------------------------------------------------------【草堂詩會】又名【草堂百姓詩會】 一個大眾百姓的詩會。以近代詩為主。
  • 灞橋區庚子中秋詩會成功舉辦
    9月28日,由灞橋區文化館、區作協、區詩詞楹聯學會聯合舉辦的灞橋區庚子中秋詩會成功舉辦。區內外文化、文學、詩詞界名人陳正奇、李君利、白來勤、金步搖、李勝利、於水、寇志明、肖益人、劉志耀,區作協、詩詞楹聯骨幹會員王淑慧、王伯仁、潘繼東、郭引麗、魏博、王收、仲喜燕等參加了詩會。
  • 中秋詩會與"星星"合影,憶披星戴月的旅途一一徐建成散文
    中秋詩會與「星星」合影,憶披星戴月的旅途徐建成錦水映月中秋詩會現場按通知時間去參加四川省詩歌學會「2020『錦水映月』中秋詩會」,地點是在布后街的一家茶文化體驗館。於是我與楊牧老師行過省文聯省作協大門,繞行通過斑馬線,折回再繞行約兩百米就到了位於四川日報大樓下的中秋詩會會場——就在剛才楊老師與我向街對面打望的左前方。楊牧老師是《星星》詩刊的前前任主編,也是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和四川省詩歌學會前任會長現任名譽會長。他的成名作《我是青年》曾經感動激動過一代青年人。
  • 《兩江文苑》總159期|渝北作協2019散文創作分享會|餘景:閒話散文
    編前語:2019年12月21日下午,渝北區作家協會在渝北區巴渝民俗博物館舉辦了迎新年散文創作分享會,渝北區的部分散文作家三十餘人參加了會議。分享會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思想統領,以「讓文字帶著體溫跳動」為分享話題,由主持人進行話題帶動和串接,各位作家介紹了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篇散文作品,分享了自己的點滴創作心得。
  • 祖國頌·家鄉情 邵東市舉辦第六屆中秋音樂詩會
    人民網長沙9月30日電 9月29日晚,湖南邵東市舉行第六屆中秋音樂詩會,來自湖南本土及北京、內蒙古、安徽、江蘇等地800多名詩人及詩歌愛好者共賞視聽盛宴。 邵東中秋音樂詩會已連續舉辦六屆,成為了省內外頗有名氣的文化名片。本屆中秋音樂詩會以「祖國頌·家鄉情」為主題,邵東文藝工作者以詩歌、音樂等不同的藝術形式歌頌祖國、謳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