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繪畫的花鳥畫是一個較寬泛的概念,內容不僅有花卉、禽鳥,還包括鞍馬、畜獸、竹石、蔬果、魚藻,將自然界的動植物作為繪畫對象。
▼
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鳳凰紋
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我們能發現許多動物紋樣。四千年前的人類已經可以用線條高度概括動物外形特徵,這些動物紋的含義,學術界有圖騰、祭祀、輔助巫師之神物等不同說法。常見的有鳳凰、鶴、鹿等等,多為上古神話中的仙獸,有祈求天下太平之意。
▼
西漢 馬王堆T型帛畫局部 湖南省博物館藏
繪畫在秦漢時期發展為美術的主要門類,各種墓室壁畫、帛畫、畫像磚上保留了可觀的裝飾繪畫。最著名的西漢馬王堆T形帛畫裡,描繪了各種珍禽異獸,如蟾蜍、玉兔、烏鴉、龍、馬等,作為墓葬裝飾圖案被賦予了濃鬱的神話意味。
▼
晉 顧愷之 《洛神賦圖》局部
魏晉南北朝時期,動植物仍然是人物故事畫的背景裝飾,比如《洛神賦圖》、莫高窟北魏西魏時期洞窟,畫法上相比秦漢時期,更加注重動態捕捉,形象更加傳神。
▼
花鳥畫在唐朝時形成獨立的畫科,主要迎合宮廷貴族的趣味,畫於屏風幛壁及團扇上作為裝飾。
薛稷是唐朝前期的花鳥畫家,尤以畫鶴著稱,連杜甫都寫詩稱讚他的鶴神形兼備,猶有高士般的品格。「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
周昉 《簪花仕女圖》(局部)
薛稷的作品未見流傳,從《簪花仕女圖》可以看見當時人們對鶴的審美。
中唐時期最有影響力的花鳥畫家是邊鸞,擅於運用顏色,寫實功力非凡。最擅長畫花鳥折枝,折枝即不畫全株,只畫連枝折下的部分,這一技法對後世影響深遠。
唐 邊鸞 梅花山茶雪雀圖
▼
五代時期的主要文藝陣地在後蜀、南唐,花鳥畫以黃荃、徐熙最為聞名。宋人稱「黃家富貴、徐熙野逸」。
後蜀的黃荃繼承了唐代宮廷的富貴風格,極度逼真寫實,重視細節刻畫,色彩也鮮亮濃麗,他和其子黃居寀還影響著北宋早期的宮廷花鳥畫。
五代 黃荃《寫生珍禽圖》
南唐代表畫家徐熙,雖然出身名族卻無意仕途,經常遊于田野園圃,他擅長水墨寫生,略施色彩,描繪大自然的花木、鳥獸、魚蟲,富有自然趣味。
五代 徐熙《雪竹圖》
▼
宋代建立了畫院制度,畫家地位提高,花鳥畫發展到宋代是一個高峰。
藝術皇帝宋徽宗本人就是位優秀的花鳥畫家,注重細緻觀察,他畫的鳥的品種均可以從現實中一一考據出來。他嚴格要求畫院的畫師們實事求是,連孔雀飛起來時,先抬左腳還是右腳,都要準確。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故宮博物院
宋徽宗喜歡在畫上題詩,也影響了之後的傳統繪畫,形成「詩、書、畫」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宋代花鳥畫也不只是像照相機一般的單純寫實,追求格調意境的墨梅、墨竹也在宋代出現,並在蘇軾、文同等文人士大夫中流行,文人們多喜歡畫四君子(梅蘭竹菊)、歲寒三友(松竹梅)等,以物寫情,託物言志,開拓了花鳥畫的新意境。
宋 文同 《墨竹圖》軸
▼
元代花鳥畫的象徵功能進一步加強,元初時趙孟頫、李衎(kàn)等畫家提倡水墨梅竹,由於梅竹不畏嚴寒的特點與士大夫清高的品格相符,梅竹題材在文人中廣泛流行,用以抒發自己的情懷。
元 王冕 《墨梅圖》
我們熟知的「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就是元代畫家王冕的詩句。
▼
明代花鳥畫一方面宮廷繪畫振興,一方面水墨寫意花鳥畫進一步發展。
明代宮廷花鳥有明顯的宋代院體風格,形象生動真實,細緻入微,但也並不一味復古,部分畫師把水墨技法也代入了工筆花鳥畫中。
明 邊文進《竹鶴圖軸》
水墨寫意花鳥在陳淳、徐渭兩人最為突出,陳淳進一步發揮了水墨的表現功能,用墨濃淡交匯,富於變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微妙效果。
明 陳淳 《墨花八種圖》
徐渭的水墨則一改秀麗優雅的格調,造型、用筆大膽豪放,蒼勁奔放,風格非常鮮明。
▼
明末清初的畫壇主要流行重彩勾勒的院體花鳥畫,清初惲(yùn)壽平一掃舊習,以沒(mò)骨法畫花卉,即直接用顏料繪畫,不用墨線勾勒,用色清麗淡雅,比較「小清新」,被譽為「寫生正派」。
清 惲壽平 花鳥草蟲圖冊之一
隨著郎世寧等傳教士進入中國,西方的光影、透視等概念也一併傳入宮廷繪畫,花鳥畫有著很強的立體感。
清 郎世寧 《錦春圖》
水墨寫意花鳥畫在清朝繼續發展,畫家們在筆墨間不斷探索自己的風格,如揚州八怪中擅長畫竹的鄭板橋,突破正統的李鱓,畫梅的金農等。
清 李鱓 花卉十二開之一
近現代以來,隨著國門打開,國人的視野更加寬廣,在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陳師曾、于非闇、徐悲鴻、陳之佛、劉海粟、潘天壽、林風眠等藝術家筆下,花鳥畫的面貌也更加多姿多彩。
齊白石作品
當下畫壇,許多優秀花鳥畫家仍然在這一藝術門類中探索和豐富,用自己的在藝術中的學識和領悟,繼承著花鳥畫的優秀筆墨,開拓著花鳥畫的全新表現。今天京海墨韻推薦3位跟大家認識。
▼
京海墨韻書畫院名家
傑出女畫家——郭曉慧
《天池遊勝境》/郭曉慧
《花開香四溢》/郭曉慧
▼
京海墨韻書畫院名家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李志向
《幽蘭》/李志向
《早秋》/李志向
▼
京海墨韻書畫院名家
榮寶齋畫院畫家——劉換天
《蓮年有餘》/劉換天
《蓮年有餘》/劉換天
看了這麼多花鳥畫,哪些最打動你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或關注我們。當然更鼓勵大家走到戶外,用眼睛去好好享受自然的恩賜。
(素材整合與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