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年思源致遠,勵精圖治,跨越三世紀風雨兼程、英才輩出、弦歌不輟。4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3周年紀念大會在閔行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等校領導,原黨委書記王宗光、馬德秀,原校長翁史烈、謝繩武、張杰等老領導;兩院院士、「教書育人獎」「科研成果獎」「管理服務獎」一等獎獲獎者代表,傑出校友思源貢獻獎獲得者,2019年校長獎獲得者,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附屬學校的代表,思源校友聯絡大使,各校友組織代表,機關部處、院系及直屬單位負責人、師生代表,孫鈞院士和王金祥校友等3000多位校友共聚一堂,共同慶祝上海交通大學123周年華誕。
紀念大會在莊嚴的國歌中正式開始。
林忠欽以「凝心聚力,再創輝煌」作主題講演。林忠欽表示,今天3000多位校友重返母校,許多都是畢業30、40年,甚至50、60、70年的老校友。百年交大,承載著校友們求學的青春記憶和報國的人生理想,母校在全球交大人的關心支持下,蒸蒸日上、佳績頻傳。今天的交大,已穩居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前列,正堅定自信地邁向世界一流;學生追求卓越,「學在交大」蔚然成風;名師薈萃一堂,各類人才各展所長;科研實力雄厚,創新引領貢獻一流;社會服務深入,助力國家和區域發展;國際化辦學特色顯著,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校園文化濃鬱,人文情懷凸顯。百年交大,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歷經幾代交大人的不懈奮鬥,今日的交大,在傳承中創新、在砥礪中開拓,繪就了更加美麗壯闊的發展藍圖。學校將堅持立德樹人,矢志不渝培養「一等」人才;堅持登高望遠,在新時代做出新貢獻;堅持凝聚人心,讓全體交大人共享發展。交大是全球交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園,母校一定會加倍努力,建設人才興盛、成果豐碩、文化繁榮、貢獻卓著的交大,讓所有交大人都感到驕傲自豪。
立德樹人是大學的使命,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首屆教書育人獎獲獎代表、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教學名師、醫學院教師郭曉奎作為教師代表發言。郭曉奎表示,從教三十餘載,他和廣大教師一樣,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職責,踏踏實實做學問,兢兢業業為人師,堅持交大「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辦學傳統,落實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育人理念,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他號召全體教師永遠保持對教育的熱情和激情,以學生為中心,為培養明日棟梁之材而努力奮鬥。
「飲水思源」是交大的校訓,也是交大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優秀品格,更是交大人共同的文化符號和精神追求。紀念大會上隆重頒發了「傑出校友思源貢獻獎」。茅忠群、林振獲2019傑出校友思源貢獻卓著獎;鄭天慧、侯文華、何曉微、楊廣中、楊廣強、成軍、朱平、羅堅、王勇、王偉明、沈焱、薛天鴻,「唯材基金」 創立人、77、78級校友年度捐贈基金委員會獲2019傑出校友思源貢獻紀念獎。校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林忠欽、原黨委書記王宗光、馬德秀,原校長翁史烈、謝繩武、張杰分別為獲獎者頒獎。
隨後,姜斯憲、林忠欽按下啟動按鈕,開啟2019年「思源校友年度捐贈」新徵程。
船舶工程系1983屆校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專利合作條約(PCT)運營司司長趙挺作為校友代表發言。趙挺表示,今年是1983屆校友入校40周年,他回顧了在交大的求學歷程,並分享了自己從一名交大畢業生到成為一名「國際公務員」的經歷。「在交大的四年,我學到了許多對我日後的生活和工作至關重要的東西:交大的飲水思源、愛國榮校,讓我懂得了如何對待人,如何對待單位,如何對待國家;交大的求真務實,讓我懂得了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對待工作;交大的與日俱進,敢為人先,讓我懂得了如何面對新的形勢,如何面對新的挑戰。」趙挺鼓勵交大學子,珍惜眼前時光,發奮努力學習,放眼全球、逐夢世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大會隆重頒發了2019年校長獎。講好中國故事的科研帶頭人江秀臣、不忘初心的雪域大使蔣如宏、桃李天下的學科先行者姚振強、仁心仁術的病患守護人張先龍、大醫精誠的心尖舞者趙強、海洋強國路上的追夢人趙國成、自強不息的青年奮鬥者趙家鑫、新媒體風尚的傳播使者博聞研微網絡文化工作室、科研服務的孺子牛成果管理與智慧財產權辦公室、守護格桑的白衣天使「格桑花之愛」援藏醫療團隊、培養創新人才的耕耘園丁iGEM指導教師團隊、交大志願精神的堅守者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志願者團隊等12個人和團體獲得了2019年度校長獎。姜斯憲、林忠欽為獲獎者頒獎。
「交大良師,引我探尋道德之聖地,領略智識之奧妙。同窗益友,是我追夢路上的夥伴,與我共同探求人生意義與青年責任。」獲獎者學生代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4級本科生趙家鑫在發言中深情回顧了在交大的四年求學經歷。他表示,老師們剛正不阿的人格、勇攀高峰的堅韌和勇氣,同學們的智慧、技能和擔當都激勵著自己,他將和所有交大人一起,以超越和引領時代的精神,去推動科學的進步、追尋社會的正義、憧憬更加璀璨的人類文明。
大會最後,姜斯憲以「飲水思源,見證成長」為主題發表講話。姜斯憲表示,校友們曾經在交大求學、生活,他和校友們一起重溫校園時光,在大家學習生活過的徐匯校園故地重遊。「在老圖書館推窗遠望,紅牆環繞、樹木蔥鬱,一派書香宜人的景象;綠草如茵的紅太陽廣場,當年學長們曾在這裡仰望星空,暢想人生;廣場北面是中院,一樓的實驗室有大家研究探索付出的汗水,二樓的工程製圖大教室裡凝結著三角板、丁字尺創造的智慧。」老圖書館、紅太陽廣場、中院、新上院、工程館、執信西齋、文治堂、體育館……每一處都留下了校友們的青春記憶。姜斯憲介紹說,伴隨母校的新發展,跨越三個世紀的徐匯校園展現出新面貌,如今的徐匯校園,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從積澱著深厚人文氣息的徐匯老校區,到洋溢著生機活力的閔行新校區,交大人始終承載著希望與夢想,砥礪前行、開拓未來。姜斯憲表示,當前,「雙一流」建設已全面啟動,學校將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出更多的學術大師、治國英才、業界領袖、文化精英,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相聚在東海之濱,汲取知識的甘泉。交大,交大,學府莊嚴……」紀念大會在悠揚的校歌中落下帷幕。師生校友紛紛合影留念,紀念這一美好的時刻。上海交大將和全體校友一起,繼續揚帆啟航,再次出發。
(視頻報導: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