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完善評價體系

2020-12-09 南京晨報網

論壇現場

12月5日,首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三次學術年會在南京拉開帷幕,全國各地的教育界頂尖專家、學者,中小學一線校長、老師,為了同一個主題「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熱烈探討。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廳、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學主辦,由江蘇省教育學會、南京市教育局承辦,除了主論壇外,還設置了15場分論壇和11場微論壇,通過專家報告、學術沙龍、課程展示等多種方式,交流課程改革經驗,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實現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從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

主論壇上,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育人方式變革,最重要的變化是要從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學生應通過自我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去探索,或者與同伴合作,互相探討。另外,教學要改變單向傳授知識的方式,啟發學生去探索,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相溝通。要融合運用傳統和現代技術手段,合理地使用網際網路,探索基於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性、項目化、合作學習。 「網際網路改變師生關係。教師主要為學生的學習營造適合的環境,指導學生正確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教師是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

天天刷題不能培養核心素養

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顧問王湛說,目前基礎教育在育人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諸育發展不平衡,偏重智育,德體美勞發展不充分;以知識點傳授和答題技能訓練為主,重學科邏輯而不是學習邏輯,重視知識傳授和圍繞知識點的重複機械訓練;重書本學習脫離社會生活,脫離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

針對這些問題,學校育人方式怎麼變?王湛說,中小學要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在課程改革頂層設計的時候,要聚焦核心素養培養,面對真實而複雜的情境,解決真實問題,讓學生有激勵性、體驗性、完整性的參與,是培養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天天刷題不能培養核心素養。」王湛說,另外中小學還要增強實踐育人功能,重視實踐性課程建設,加強課程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實驗教學,打造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堅持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

對於如何才能真正落實育人方式變革,王湛說,學校要認識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保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大使命和責任,堅定不移地減負。同時,育人方式改革也呼喚評價改革,要構建和完善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評價體系。

山區小學把豆腐做成了品牌

你能想像,一所山區小學不僅把非遺工藝的豆腐做成課程,還把豆腐做成自己標識的品牌熱銷進大眾餐桌?

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總校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希貴給大家講述了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小學豆腐坊的故事。「我問十一學校的學生最喜歡學校什麼,他們說是食堂,而有一段時間食堂有一個窗口排隊的人最多,這個窗口賣的就是九渡河小學豆腐。」九渡河80%以上是山區,地處四個村中間,這四個村的孩子都要上學,當地政府請李希貴校長去辦學時,他說就辦一所山區小學。

這個學校的老師怎麼來?面向村民招聘「尖子老師」!有一門手藝,無論是種草種花、養兔子,還是做飯、磨豆腐,都可以來報名成為老師。於是,漿水豆腐第五代傳人成為學校豆腐坊課程的老師。孩子上科學課,了解「磨豆腐」的原理;上數學課,對自己磨出來的豆腐定價;上語文課,給自己的豆腐營銷……孩子們還圍繞整個九渡河地區的產業做了大量的調研,畫出產銷地圖,發現還有6個村的板慄有產業價值。「表面上看是一個豆腐坊的課程,事實上正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培養體系的一個落實。」

類似豆腐坊這樣的任務課程學校還做了很多,包括研究一周自己吃過的食物、給心愛的胡蘿蔔寫一份「訃告」。「學校菜園裡種了很多菜,學生們自己呵護種植,賣出去之後會心疼,所以就有了這樣一種告別形式。」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穎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
    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宜昌市教育局發布《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宜昌市進一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八嚴禁」嚴禁搶超教學進度嚴禁學校公布考試成績、排名等信息以及告之學生或家長考試排名情況。科學引導家長不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向學生施加過重心理壓力。
  • 教育部回複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作業既是檢驗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途徑,也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方式。通過科學地管理作業,提高教學質量的精準性,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這是下一步要下功夫解決的問題。」 在答覆中,教育部表示還將推動各地嚴格規範學校教學管理,促進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協同育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確保學生睡眠時間。
  • 義務教育教材將降低難度 開展學生課業負擔監測
    他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是最難的,但也不是容易的」,在未來新教材的審定上將降低難度。對於學生減負,他表示,明年將對各省所有地市學生課業負擔進行量化排名,並把監測結果向社會公布。
  • 教育部印發超標超前負面清單,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中國教育服務網 匕頁)各學校對於學生的培訓往往不止步於書本知識,為了應對考試和其他各項的測試,學校和老師常會給學生安排一些超標超前的課業內容學習,這樣雖然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卻也增加了他們的課業負擔。對此,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並開始試行。
  • 什麼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輕負高效」有可能實現嗎?
    與此同時,也有另一種聲音表達了對某些一刀切措施的擔憂,認為在現行的選拔制度下,沒有家長敢真正讓自己的孩子減負,學校裡的各種減負措施,反而加重了家長和學生的課外負擔,把大家推向補習機構。對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合理的課業負擔是必需的,學習不可能沒有負擔。
  • 光明日報:必須改革對中小學教師的評價體系!
    針對我國教師隊伍的主體——中小學教師,《總體方案》明確「改進中小學校評價」,強調「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考核辦法,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
  • 一年兩考的英語真的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嗎?
    可以說是一個很大膽和有創意的想法,筆者的腦迴路是絕對想不出這樣的方法,據說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學習負擔,可以在一次考試取得滿意成績後後續不需再學習,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其他的學科的學習上,而且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魔咒。真的是這樣嗎?一年兩考可以有效減輕學生負擔?
  • 教育部:合理布置暑假作業 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記者施雨岑)暑假將至,教育部2日發布相關通知,要求各方協同努力,確保廣大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暑假,特別指出要合理布置暑假作業,減輕學生課外負擔。通知說,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鼓勵布置活動性、實踐性、探究性作業,引導家長不盲目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 怎樣才能真正減輕小學生學業負擔?只要廢除這門課的教學就行
    小學生的學業負擔要減輕,首先要全面廢除小學英語教學。可能這個說法有點極端,但我始終認為,小學開設英語課除加重學生負擔外,無其他意義。提出這個觀點基於兩個背景。第一個是關於英語高考該不該廢除的爭論。英語成為高考大科目已經好多年頭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花費的精力很多,家長為英語補習也花費了不菲的財力;但是學生們學了多年的英語,除了一些專業人士在實際生活工作中有運用外,絕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基本和英語的語言環境相絕緣。因此,許多學者主張廢除英語高考,學習英語等於是浪費教學資源。第二個背景是減負,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 [21世紀經濟報導]教育部:構建系統化減負體系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十三五」以來,隨著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一些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實現新突破。  但學生負擔重、家長焦慮大,仍是我國基礎教育生態的突出問題,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趨之若鶩,學校通過微信群等社交工具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等問題仍然顯著,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治理?
  • ...辦公廳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
    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不得多程序、多環節、多部門要求中小學校和教師填報或提供數據材料,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表格數據材料檢查。不得簡單以留痕作為評價工作成效的標準,不得以QQ、微信工作群、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等方式來代替實際工作評價,不能工作剛安排就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堅決杜絕形式主義,減少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等形式,嚴禁幹擾正常教育教學活動。
  • 語文教材越改越難,教授痛批教材總編溫儒敏:不顧及學生課業負擔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們都知道,孩子們現在用的語文教材改了,教材裡邊新增加了一些內容,同時也增加了難度,所以這對孩子而言無異於是增加了課業負擔,對於語文教改一些家長們也結合自身體驗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從程教授的話語中我們能看出來,教授對於此次新教材很不滿意,原因就是「不顧及學生課業負擔」,在教材中加了太多的必背的古詩文,違背了當下教育的原則,有些過度了!對此我想說的是,語文教材應該怎麼改,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大多數人都是門外漢,並不會提出一些很高深的意見,但在我們看來,什麼是好教材?
  •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白志繁:讓學生「留得住」「學得好」
    廣西通過健全體系、壓實責任,不斷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力度,義務教育普及水平有了較大提升。2016年,全區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4%,比2011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廣西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展開齊開足國家課程專項行動,督促各地開足開齊開好學生喜愛的計算機、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愛好,為豐富課餘文化生活創造有利條件。
  • 變「負擔」為「賦能」,節節高教育讓學生學習更輕鬆
    其實,「減負」不是讓學生沒任何負擔,減少學生過多的課業負擔,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這才是「減負」的根本目的。「減負」時代,家長們的普遍擔心催生了更多的教育需求,一些線上機構也迅速入局,針對性地開發出了許多全新的課程,力求用全新的教育模式為學生學習成功減負。
  • 白銀市教育局出臺「減負令」: 學生娃寫的作業家長不用籤字啦
    每日甘肅網3月14日訊 (西部商報記者 陶怡杉)3月12日,白銀市教育局向各縣區教育局正式下發《白銀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縣區教育局要加強和改進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管理相關工作,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 瀋陽深化「三評」改革完善創新體系
    不把論文專著、專利授權作為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限制性條件;不將人才榮譽性稱號作為推薦科技計劃項目限制性條件;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院所、醫院、大型企業等自主開展職稱評審……日前,瀋陽市制定出臺了《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上述意見。
  • 半月談:功利主義的評價體系加重教師負擔,該改改了
    原標題:半月談:功利主義的評價體系加重教師負擔,該改改了「半月談」微信公號消息,2019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語文、藝術學習質量監測結果報告近期發布,本次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的331個樣本縣(市、區)、4,097所小學和
  • 發布《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
    昨天中辦、國辦公布了日前印發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今天我們第一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在為教師減輕負擔,讓他們能夠圍繞立德樹人、潛心教書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強化教師的素質,這其中就包括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