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拉歌劇院首次全陣容來華上演「一臺兩劇」,歌劇「小白」該如何...

2020-12-18 金羊網

斯卡拉歌劇院首次全陣容來華上演「一臺兩劇」,歌劇「小白」該如何欣賞莫扎特?

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10-20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帶來的兩部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於10月18日至24日在新近落成的「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

文/圖/視頻 金羊網記者 何晶

金秋十月,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正在上海舉辦。作為藝術節的重磅劇目,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帶來的兩部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於10月18日至24日在新近落成的「文化新地標」上音歌劇院上演。

作為世界頂級的歌劇院,這是斯卡拉歌劇院首次全陣容來華演出,兩部作品將採用「一臺兩劇」的模式上演。這一國外通用的做法,在國內才剛剛開啟先河。對於9月剛剛落成的上音歌劇院而言,此次演出也是一次大考。

《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均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對於「音樂小白」來說,如何才能走進歌劇這門藝術?金羊網記者採訪了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網紅音樂家」田藝苗,她說:「莫扎特的曲子在他那個年代很受歡迎,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樂。」

斯卡拉歌劇院有多牛?——司湯達盛讚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歌劇院」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也被稱作「歌劇之麥加」。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藝苗告訴金羊網記者,斯卡拉歌劇院和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是世界上最馳名的兩所歌劇院,但不少在美國成名的歌手,還會遠渡重洋來到斯卡拉演出,「他們認為只有征服了斯卡拉,才相當於徵服了全世界的聽眾。」

斯卡拉歌劇院在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特蕾莎的主持下成立,由新古典主義建築師朱塞佩·皮埃爾馬裡尼設計,以取代1776年2月26日被大火燒毀的皇家公爵劇院。

1778年8月3日,由安東尼奧·薩列裡作曲、馬蒂亞·維拉齊作詞的歌劇《重建歐洲》在斯卡拉劇院上演,劇院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式。其後,隨著作曲家羅西尼的到來,斯卡拉劇院成為義大利乃至歐洲的歌劇中心,並延續今天。

歷史上多位著名指揮大師比如阿爾圖羅·託斯卡尼尼、克勞迪奧·阿巴多、裡卡爾多·穆蒂等,先後擔任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總監。著名作曲家威爾第、普契尼、羅西尼等人的多部作品,均選擇在這裡首演。斯卡拉歌劇院甚至能稱為「義大利的象徵」,法國作家司湯達盛讚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歌劇院」。

成立240多年以來,斯卡拉歌劇院的管弦樂團、合唱團、獨唱演員、芭蕾舞團雖然先後數次來華演出,但這次是這艘「歌劇界航母」首次集結全院陣容來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介紹,劇院這次帶來的新版莫扎特歌劇作品《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藝術質量和製作水準堪稱上乘,均為亞洲首演。

上音歌劇院有多厲害?——國內科技含量最高的歌劇院

即將上演這兩部頂級陣容歌劇的上音歌劇院,坐落在繁華的淮海路上,今年9月才正式投入運營。

斯卡拉歌劇院是國際上「場團合一」的典型劇院,坐落於米蘭的歌劇院劇場有著世界頂級的歌劇聲場環境。剛落成的上音歌劇院,能否復刻斯卡拉聲效上的恢弘華麗?

金羊網記者了解到,上音歌劇院是國內首個採用整體隔振技術建造的全浮結構歌劇院,也是目前上海最專業的歌劇演出場所。在1200座的中型歌劇廳,為了自然地還原歌劇演員的人聲,處處布有「聲學機關」。

例如觀眾席上方的穹頂天花板可升降,通過場內體積變化,達到不同的混響效果;反聲板後的礦石棉能夠移動,可以根據義大利歌劇、法國歌劇或德國歌劇以及交響樂的要求,呈現不同的聲音效果;劇場內的馬蹄形結構,讓觀眾的觀演感受更貼近舞臺,即使在三層也不會感覺太遠;每張座椅後方的字幕顯示屏,可提供8種不同語言的字幕切換,這一技術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國際級歌劇院同步……

在上音歌劇院的建造過程中,84歲的聲學專家徐亞英,曾30多次指導聲學設計工程會議。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說:「上音歌劇院是國內科技含量最高、建造速度最快的劇場之一。」

「一臺兩劇」如何實現?——利用品字形舞臺兩部歌劇同時裝臺

一般說來,頂級陣容的演出,舞臺布景至少需要三四天。而《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採用「一臺兩劇」模式,能夠實現隔天交錯演出。

廖昌永告訴金羊網記者:「我們利用劇院內品字形舞臺的不同區域,讓兩部歌劇同時裝臺、交替上演,這樣觀眾能在兩天內看到完全不一樣的兩部歌劇。這一演出模式是斯卡拉歌劇院在中國首次實現,將大大提高舞臺的運營效率,但對劇場的硬體條件和管理運營都有很高的要求,是對年輕的上音歌劇院的一次『大考』」。

此次演出是《假扮園丁的姑娘》先上演,所有布景被安置在「主舞臺」的巨大移動平臺上,演出一結束,整體後退至「後舞臺」。《魔笛》的舞臺搭建則在舞臺的左側,定位在升降舞臺上。當《假扮園丁的姑娘》結束後,《魔笛》布景整體從左面平移到中央……

在演出前半個月左右,斯卡拉歌劇院的技術團隊率先抵達上海,其次是舞臺道具貨櫃車,總共來了22輛。歌劇的布景、服化等依然沿襲傳統,宮廷戲的景片下裝著輪子,由人力推至舞臺。品字形的主舞臺、後舞臺和左右舞臺,均採用液壓動力系統,以方便換景。

斯卡拉歌劇院CEO佩雷拉說,七年前,斯卡拉歌劇院的古樂團就來過上海演出,這一次上音歌劇院的高配硬體設施是吸引他們再度來滬的原因之一。「我們希望讓歐洲古典樂走出歐洲,讓中國的觀眾更了解經典歌劇。」

音樂小白如何欣賞莫扎特?——「莫扎特的曲子就是當年的流行音樂」

·《假扮園丁的姑娘》:聽莫扎特用音樂玩遊戲

《假扮園丁的姑娘》是奧地利音樂家沃爾夫岡·莫扎特在18歲時創作的作品,創作於245年前(1774年),是一部三幕喜歌劇,主要講述了18世紀末歐洲一個貴族家庭發生的愛情故事。「這部劇在歐洲以外的地區很難看到,我作為專業老師,沒看過的歌劇很少很少,但這一部我還沒看過,這次來中國演出的機會非常難得。」田藝苗說。

在歷史上,歌劇原本是在貴族家裡演出的,莫扎特那個年代開始出現了歌劇院,歌劇開始走向大眾。田藝苗介紹,歌劇分為喜歌劇和正歌劇,莫扎特最擅長的就是反映大眾生活的喜歌劇。

1977年,年僅18歲的莫扎特創作了《假扮園丁的姑娘》,次年在德國慕尼黑首演。田藝苗說:「雖然莫扎特只有18歲,那時他已經是成熟的音樂家了。當時的義大利歌劇界是閹人歌手的天下,莫扎特在那兒認識了所有傑出的閹人歌手,還跟他們學習唱歌。這部歌劇中有一個男性角色當年就是由閹人歌手演的,現在由女中音扮演,非常有意思。」

「《假扮園丁的姑娘》其實就是講維也納人的日常生活,裡頭7個人物,每個人都處在三角戀的關係中,大家愛來愛去都不得意,看完後你會覺得那時的維也納人很開放,大家都在玩調情的遊戲。」田藝苗說。

莫扎特的作品有很多實驗性,但他早期的作品相對簡單,所以《假扮園丁的姑娘》也被認為是更適合走進莫扎特的入門作品。田藝苗說:「這部歌劇的聲部安排比較清晰簡潔、輕鬆悅耳,劇情有趣好玩,很能體現莫扎特愛玩的個性。到底怎麼用音樂來玩遊戲呢?這部作品中有很多小提琴和長笛的曲調是讓人唱出來的,唱起來特別好玩,跟演小品一樣,很能體現莫扎特的特色。」

在莫扎特小時候,音樂史正處於巴洛克時期,等到了莫扎特後期,音樂史過渡到古典主義風格。在《假扮園丁的姑娘》這部作品中,觀眾能看到兩種風格交匯的痕跡,對音樂研究也很有意義。更難得的是,本次演出由斯卡拉歌劇院巴洛克古樂團擔任現場樂隊伴奏,田藝苗說:「當時很多樂器還沒有發展進化到現在這樣,古樂團可以讓你聽到最純正的當年演出音樂風格。」

·《魔笛》:帕帕吉諾和帕帕吉娜就像莫扎特本人的化身

田藝苗告訴金羊網記者,在莫扎特的年代,他的曲子非常受歡迎,可以說就是當年的流行音樂。《魔笛》是莫扎特生平最後一部歌劇作品,1791年在維也納首演,這部劇在德國人心裡就相當於《梁祝》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品。

和莫扎特其他講日常生活的喜歌劇不一樣,《魔笛》的故事搬到了遙遠的東方,改編自童話故事,脫離了現實場景。在逝去的年代,世界一度陷入失衡的狀態,日和夜決然分開,世界亂了秩序。遙遠東方的王子塔米諾,希望找到解除詛咒的方法。王子愛上了夜女王的女兒帕米娜,憑藉勇氣與智慧,他突破重重考驗與陰謀險阻,最終收穫所愛,也讓世界恢復了秩序。

田藝苗說:「《魔笛》是用德語唱的,在莫扎特那個年代,用德語來唱是非常土氣的做法,類似『德國二人轉』的感覺,大家都認為用義大利語唱歌劇才是洋氣的。」但是,莫扎特做到了用這種「不適合唱歌」的語言譜出優美至極的旋律,徵服了18世紀奧地利直至21世紀全世界品位挑剔的觀眾,《魔笛》至今仍是世界上演得最頻繁的歌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歌劇史上出現過的人聲最高音,就是《魔笛》中「夜後」演唱的詠嘆調《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

田藝苗說:「《魔笛》這部歌劇很有教育意義,出現了高尚端莊的音樂語言,這是莫扎特之前那些做遊戲的音樂中不太會出現的。莫扎特在寫的時候也擔心,太過教化會不好玩,這也不符合他的個性,於是他在劇中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帕帕吉諾,一個是帕帕吉娜,我認為這兩個人物就是莫扎特自己的化身,你也可以看到莫扎特本人是非常鬼馬精靈的。」

在田藝苗看來,欣賞歌劇只需要帶著耳朵去聽,帶著心靈去感受。「大眾總認為古典音樂是高深的藝術,需要門檻,總想著自己沒有樂理知識,聽不懂。但其實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人們聽到音樂,從感受出發並不需要門檻,也不困難。」

田藝苗說:「聽音樂首先是從感官進入的,其次才是理論。你聽這些演員用青春的歌喉演唱300年前的歌劇,你會有主觀的感受,你會去理解、被感動,你才會了解歐洲人的精神世界。這種鮮活的形式,讓兩三百年前的藝術在你面前活起來,這是非常直觀能感受到的。」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司湯達盛讚的歌劇界航母首次全陣容來華!歌劇小白如何欣賞莫扎特
    ,這是斯卡拉歌劇院首次全陣容來華演出,兩部作品將採用「一臺兩劇」的模式上演。斯卡拉歌劇院甚至能稱為「義大利的象徵」,法國作家司湯達盛讚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歌劇院」。成立240多年以來,斯卡拉歌劇院的管弦樂團、合唱團、獨唱演員、芭蕾舞團雖然先後數次來華演出,但這次是這艘「歌劇界航母」首次集結全院陣容來華。
  • 上海國際藝術節|斯卡拉歌劇院整裝來華,將首現一臺兩劇模式
    如果你是一個歌劇迷、如果你想了解義大利頂級歌劇院的水準、如果你想回到十八世紀感受莫扎特的音樂魅力,那就千萬不要錯過即將在上海上演的兩部歌劇。這是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成立200多年來,首次集結全院陣容攜歌劇製作首次訪華,兩部歌劇採用『一臺兩劇』模式交替上演,豪華演出陣容將傳統與創新結合,將為觀眾帶來一場藝術盛宴。」10月16日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與斯卡拉歌劇院主創團隊亮相新聞發布會。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首次在滬實現「一臺兩劇」式演出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推出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將於10月18日至24日登陸上音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被譽為「歌劇之麥加」。劇院成立240多年來,先後數次來華演出,但本次是斯卡拉歌劇院首次集結全院陣容,攜《假扮園丁的姑娘》與《魔笛》兩部新版莫扎特歌劇作品來滬首演。《假扮園丁的姑娘》是莫扎特早期作品,創作於245年前(1774年),是一部三幕喜歌劇,主要講述了18世紀末,在歐洲一個貴族家庭發生的愛情故事。《假扮園丁的姑娘》劇照。
  • 斯卡拉歌劇院集結超強陣容亮相上音歌劇院
    10月18日至24日,作為本屆國際藝術節重磅劇目,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將集結全院陣容,以超過250人的豪華編制亮相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帶來兩部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有著超過240年歷史的斯卡拉歌劇院,被譽為「歌劇之麥加」。
  • 斯卡拉重磅登陸藝術節 揭秘「一臺兩劇」幕後魔法
    斯卡拉歌劇院歷來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被譽為「歌劇之麥加」。此次亮相藝術節,是斯卡拉歌劇院成立240多年以來,首次集結全院陣容並攜兩部歌劇完整製作來華演出,包括合唱團、管弦樂團、古樂團等在內的演職人員超過250人,貨櫃貨櫃超過22個。
  • 上海東藝公布演出季完整陣容 斯卡拉歌劇院將全陣容登上海舞臺
    信息 上海東藝公布演出季完整陣容 斯卡拉歌劇院將全陣容登上海舞臺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指揮家鄭明勳將執棒音樂會版歌劇
  • 斯卡拉歌劇院整裝來滬 即將開啟《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亞洲首演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0月16日報導:作為第21屆國際藝術節重磅劇目,10月18日至24日,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將登陸新近落成的上音歌劇院。據悉,經過藝術節多年力邀,此次斯卡拉歌劇院與斯卡拉歌劇院學院也是首度整建制來華。  歌劇「航母」整裝來華
  • 上音歌劇院:斯卡拉蒞臨,誰與爭鋒
    這是斯卡拉歌劇院成立200多年來,首次集結最全陣容與中國觀眾見面,上音歌劇院這個魔都藝術人文新地標,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給愛樂之城的愛樂之人們帶來莫大的驚喜與享受。   上海第一座歌劇院的目標是:先聲奪人,誰與爭鋒。
  • 藝術的「航空母艦」 斯卡拉歌劇院全陣容來滬
    世界三大歌劇院之一、有著238年歷史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9月3日在東方藝術中心獻演音樂會版威爾第歌劇《西蒙·波卡涅拉》。9月4日,斯卡拉歌劇院還將帶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兩場演出均由著名指揮家鄭明勳執棒,並有來自義大利、德國、俄羅斯、加拿大、南非、韓國等6國的10位頂級歌唱家獻唱。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攜全明星陣容在京亮相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攜全明星陣容在京亮相 肖一 攝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7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8月8日至11日,享譽國際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將攜鎮團之作《海盜》《吉賽爾》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以全明星陣容為京城觀眾獻上精美絕倫的芭蕾盛宴
  • 「斯卡拉歌劇院」揭幕東藝2016/17演出季
    人民網上海6月23日電 (記者 曹玲娟)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今天完整公布2016/17演出季的超強陣容——從2016年9月3日持續至2017年7月9日,共有近160臺230餘場演出,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位藝術家將輪番登臺東藝
  • 斯卡拉歌劇院演出票請查收!十月在上音歌劇院與莫扎特...
    就在下月,第21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重磅參演項目,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部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將於10月18-24日在新落成的上音歌劇院演出。這也是斯卡拉歌劇院建團200多年來首次帶其歌劇製作前來中國演出,劇院旗下的管弦樂團、合唱團、古樂團將近250人將在上海集結,不失為一場歌劇的盛宴!魔都人民有耳福了!上面這幅劇照,滿滿詼諧感。這部《假扮園丁的姑娘》是莫扎特18歲成年時創作的3幕義大利喜歌劇。
  • 斯卡拉歌劇院:歌劇的天堂,《圖蘭朵》、《蝴蝶夫人》首演地!
    曾被稱為歌劇的天堂,一年除了8月以外,其它時間總是上演著著名的歌劇、音樂會及話劇,大家比較熟悉的如:圖蘭朵、蝴蝶夫人等曾在此首演。斯卡拉大劇院是原址重建的第二座劇院,首座劇院公爵劇院(Teatro Ducale)於1776年2月25日在一個狂歡會後發生的一場大火中焚毀。
  • 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唱響
    人民網上海9月16日電 (記者 曹玲娟)羅西尼《塞維亞理髮師》、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比才《卡門》、多尼採蒂《愛之甘醇》、萊昂卡瓦洛《丑角》、普契尼《波希米亞人》……一個個經典歌劇作品中的著名唱段,讓觀眾領略到歌劇藝術的無窮魅力。 9月15日晚,「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唱響。
  • 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500多觀眾歡度「經典歌劇選萃之夜」
    圖說:胡斯豪在演唱歌劇《塞維亞理髮師》選段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我們住在這附近十多年了,看著上音歌劇院從停車場變成了現代化的歌劇殿堂,我每年都會給這裡畫一幅素描,畫筆和我們一家人一起見證著上音歌劇院迎來周歲生日。」
  • 「經典歌劇選萃之夜」慶生,上音歌劇院試運營一周年
    9月15日晚,由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周小燕歌劇中心製作、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演出的「經典歌劇選萃之夜」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的舞臺上唱響。自2019年9月15日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成功上演,一年來,上音歌劇院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主陣地,承接了13臺23場演出,其中包括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臺歌劇《魔笛》和《假扮園丁的姑娘》,這也是斯卡拉歌劇院集結最全編制在中國首次演出歌劇作品
  • 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訪華 以兩部風格迥異作品炫技
    今年9月,來自義大利的世界名團——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將首次訪穗,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兩部分別代表傳統及現代芭蕾藝術成就的作品《吉賽爾》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在義大利學派當中,始建於1778年的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可謂是「最佳代言人」。    斯卡拉歌劇院與法國巴黎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並稱世界三大歌劇院。兩百多年來,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吸引了眾多芭蕾大師和芭蕾明星,如喬治·巴蘭欽、羅蘭·佩蒂、莫裡斯·貝雅等等。如今,舞團擁有斯維特拉娜·扎哈羅娃、羅伯特·波雷等明星舞蹈家以及經過嚴苛選拔的演員。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
    7日上午,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部長王威、斯卡拉歌劇院總經理瑪麗亞·迪弗雷達、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弗雷德裡克·奧利維耶裡、斯卡拉歌劇院指揮大衛·科爾曼,攜手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者尼科萊塔·曼尼、季莫菲·安德裡亞申科、瑪緹娜·阿爾杜伊諾、克勞迪奧·科維耶洛,以及獨舞演員維多利亞·瓦萊裡奧、馬爾科·阿戈斯蒂諾共同出席了媒體見面會。
  • 上音歌劇院連迎兩部「斯卡拉」經典歌劇,舞臺上還將出現中國身影
    明天起,來自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的兩部經典莫扎特歌劇《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就將在上音歌劇院交替上演。昨天下午,《魔笛》的彩排現場,出現了兩名中國學生的身影,他們是來自上音聲樂歌劇系研究生二年級的李青琰和本科四年級的繆天。這次,他們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斯卡拉」的臨時演員。
  • 帶著250人和22個貨櫃,「義大利斯卡拉」兩部佳作將亮相上音歌劇院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是公認的全球音樂藝術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已有250人以及22個貨櫃於近日陸續抵達上音歌劇院,為10月18日至24日在這一上海文藝新地標裡,上演《假扮園丁的姑娘》和《魔笛》厲兵秣馬。今晚,先將舉行《假扮園丁的姑娘》的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