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與養生

2020-12-10 小葉玄易

中醫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亞健康、無法治癒的疾病現代科技沒有一點辦法,而中醫幾副湯藥就能解決問題。很多人搞不懂這陰陽五行能和身體健康扯上關係?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五行,所謂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礎的物質,《尚書.洪範》上說木月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從而把五行的性質性能闡述清楚了,木的屬性就是彎曲和通直,有疏洩疏鬆和通達條直的意思;火的屬性就是炎熱和向上,有熱、光明和向上發散的意思;土的屬性是承載和收納,有容納承載和吸入運化的意思;金的屬性是肅殺和切割,有主導肅殺和沉降的意思;水的屬性是滋潤和下沉,有向下滲透滋潤的意思。這五種物質是地球上的五種基本屬性,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這五種物質來概括。中醫認為人和自然是和諧統一的,人體即是一個小地球,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的則對應了這五種基本能量屬性。對於中醫的這套哲學理論體系,是經過了幾千的經驗印證的,所以中醫既是哲學醫學又是經驗醫學。

對於五行對應五臟的基本養生方法,簡淺的交流一下,木曰曲直對應的臟腑是肝膽系統,肝膽對應到木的屬性上一定要保持疏洩調達,對肝膽的最大損害是氣鬱、血瘀,而不是喝酒,保持肝膽健康一定要精神狀態健康樂觀豁達,保持筋脈暢通,這才是養肝膽的根本。火曰炎上,對應的臟腑是心與小腸,心臟的養生之道就是要有保持足夠的動力熱能發散而向上,能量不足心衰,發散不夠梗塞。土爰稼穡對應的臟腑是脾胃系統,脾胃是人體的大樞紐,其養生之道是和大地一樣有承載容納和運化的能力,這個主要動力取決於脾的運化就像你把任何東西埋到地裡沒多久就被大地消化吸收也成為土了,養脾胃健脾氣同時也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像大地雨水過多,乾旱過久都會出問題。金曰從革對應的臟腑是肺與大腸,氣機出入之道如同金性肅殺沉降,不能輕易受到寒涼溫熱之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又是容易出問題的。水曰潤下對應的臟腑是腎與膀胱,具有滋潤滲透向下的特性,主導一身的水液,也是生命的本原,對於水系養生,就像水的屬性一樣要有合適的溫度和環境,所以就有了腎陰腎陽,過於寒結冰了不能滋潤向下滲透了,過於熱成為了向上的發散態同樣也沒有了滋潤向下滲透的功能了,保持腎與膀胱的合適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適宜的環境才能維持陰陽的平衡。 對於五行五臟的基本對應和屬性特點的養生結合就初步講這些,以後再根據五行生剋講每個臟腑的養生和疾病調養的方向。今天在西藏海拔3800米的然烏湖畔,這篇本應早就完結了,因為十一開啟了西藏之旅,進入西藏第四天了,還好穿越了滇藏219丙察察線,經過了幾次最高海拔4900高反輕微。今天不趕路時間充足點,終於完結這一篇。當然這只是開始,以後會有更多中醫健康與旅遊快樂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解密五行與中醫養生
    中醫講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體中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五行平衡、五臟調和,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和氣血旺盛。而「五行虛弱」在中醫裡並不一定指五臟有重疾,還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亞健康狀態」。
  • 中醫五行檢測——論五行檢測為生命把脈的原理
    28星宿五行 中醫五行檢測——論五行檢測為生命把脈。中醫發明於岐黃,祖述於仲景。歷代賢哲多有著述。《黃帝內經》是中醫學裡的基礎學科,《金匱要略》《傷寒論》是中醫的應用學科,易醫五行中醫是中醫的技術學科。
  • 中醫五行方面淺談人參及養生
    人參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味苦入腎,其滋補腎精。腎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是水,水生木,腎水充足,則生肝膽木,肝膽強健則盛血藏魄,血為生命之本,木生火,心為火,肝膽強健,則心火旺盛,心火旺盛則心胞健康,火生土,脾胃為土,心火旺盛,心胞健康,則脾胃健康。土生金,肺氣屬金,脾胃健康,則肺氣旺盛。所以,北方腎水生東方肝膽木,東方肝膽木生南方心火,南方心火生中央脾胃土,中央脾胃土生西方肺金,西方肺金生北方腎水。
  • 看懂了中醫五行,就懂了中醫養生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養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從中醫五行理論中來。中醫講,木生火。肝屬木,心屬火,所以肝是母髒,心是子髒。肝鬱化火,影響到心,這就是所謂「母病及子」。因此這類人容易發作心臟病。怎麼辦?除了清肝火(山梔、茵陳、白頭翁之屬),還得洩心火。你看方子,是不是有黃連啊?黃連可以幫著我們洩心火啊。這就是「實則瀉其子」,你肝裡的實火,通過洩心火的方法來改善。這就好比你再能耐的人,只要孩子不爭氣,你就會洩氣一半。
  • 中國中醫藥報社中醫氣功「五行掌」學習班通知
    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強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和家庭,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易於掌握的理療、推拿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中醫導引就是具有普及意義的有效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之一類,其中的五行掌功法,尤其適合中醫治未病,病人康復以及作為民眾養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加以學習和推廣。一、《五行掌》簡介五行掌傳承於五臺山,源於三教(釋道儒)合一,是其代表典範。
  • 五行學說,在朝代更替、中醫、養生等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在這多種學說的湧現下,其中有一家是專門研究陰陽五行的,被稱為「陰陽家」。其代表人物叫鄒衍,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也被認為是「五行」的創始人。所謂的五行,想必大家都能夠耳熟能詳了。即:金、木、水、火、土。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五行中,並沒有哪一個是長盛不衰的,它們之間存在著相生和相剋的關係。
  • 中醫與陰陽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中醫成功地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於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係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適應內部自然規律用於養生,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地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了。
  •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生製作中醫養生月餅
    中醫養生月餅根據中醫理念,以五行五色青、赤、黃、白、黑為核心。張瑤 攝十分别致的中醫養生月餅吸引了許多學生慕名前來品嘗。 張瑤 攝9月24日,長春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們正在製作中醫養生月餅。據了解,這些月餅共有6款,是學生們根據中醫理念,以五行五色青、赤、黃、白、黑為核心,使用白扁豆、黃精、酸棗仁、山藥、蓮子等不同的中藥餡料製成,並根據功效分別取名為「陽春白雪」「花好月圓」「平步青雲」「紅袖添香」「五福臨門」「朝陽鳴鳳」。
  • 有名的中醫竟然都會算命?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
    中醫與五行八卦是什麼關係?不知道小夥伴是否有這樣的疑問:你老家的老中醫竟然會掐指看相算命?小朋友你是否會有很多問號,肯定又以為狗中醫騙人的。事實上,有名的老中醫還真的會算命!比如大名鼎鼎的藥王孫思邈就是個算命高手。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我們說如果要很好地掌握艾灸的方法,必定要知道穴位的五行。何為五行?實際上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又「相剋」的規律,成為了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基本法則,從而也成了祖國中醫的基礎理論。
  • 中醫五行的起源、五行生剋
    今晚的內容是和前面的也有相關性,繼續認識人體系統,今晚談中醫的基礎之一,五行,五行生剋。前面咱們談了人體系統整體,從結構的角度談了人體是啥樣的,同時也談了五臟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係。下面咱們談關於五行,這個是中醫使用的一個基本方法。
  • 黃帝內經五行五臟養生音樂【腎】之天澗
    這是失傳已久的中醫五行 五臟 四季 養生音樂療法 這是五音調五臟的上品之藥 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五行之音律,可以調理五臟之氣機,起到祛病療疾之效。 五臟能量音樂,是運用五行五音之理論創造而成,其中的音律節奏能與人體生理振動頻率和節奏產生共鳴。 黃帝內經養生音樂能巧妙地與人體五臟的心、肝、脾、肺、腎相感應,誘發五臟的健康運作,更好地調節人的心理、情緒、精神狀態等。
  • 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黃帝內經
    氣功,中醫,經絡,運動養生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時經兩千年後,老子以身證天、以天驗人,在虛極靜篤之中反覆體悟人與自然的同一性,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的概念,氣血陰陽、五行術數、經絡氣化、藥物歸經、養生長壽,以及生命活動的核心全真導氣和積精全神等學理,都對《黃帝內經》作了多方面的補充和完善,先後數個世紀才得以完成的《素問》九卷、《靈樞》九卷巨著,博大精深,其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義。
  • 「聖宣五行保健法」神過張悟本 中醫養生成幌子
    但這種產品以及它所推行的養生理論可行嗎?日前,記者為此做了深入調查。  似是而非的「五行功」修煉  除了聖宣膠囊和「五行石」外,在「聖宣」的養生理論中,一套「五行功」法也倍受中老年人們所追捧。  據了解,該功法內含自診篇、食療調心篇、穴位調心篇等,主要內容介紹如何通過按摩穴位、調節飲食結構而治療疾病。其中,著重介紹了一套「外五行功法」。
  • 時空合一,體會中醫五行之妙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個表示時空的系統,一個是陰陽系統,一個是五行系統。在中醫整體論治和辨證論治學說中,五行是一個相生相剋的整體,縱觀中醫理論及應用,五行一直是貫穿其發展的重要主線,甚至於貫穿於中醫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既有空間屬性,又具有時間屬性。
  • 「陰陽五行」與養生!祖先的智慧,不得不服
    陰陽五行是所有術數門類的基礎和最根本的核心要素。古人說:太虛之初,廓然無象,自無而有,生化肇焉,化生於一,名為太極,太極動靜而陰陽分。故天地只此動靜,動靜便為陰陽,陰陽便是太極,此外更無餘事。也正是因為陰陽有變,由此五行分焉。五行分別為:木、火、土、金、水。
  •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人類的各種食物顏色各不相同,傳統中醫認為「無色入五臟」,是與中醫的「五行」相對應的。也就是說,不同顏色的食物,它的養生保健功效各有偏重,《黃帝內經》中記載:「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今天我就來具體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 中醫文化百花齊放 傳承良醫解碼養生
    廈門中醫李富江:激活人體自愈系統才是中醫的本質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推動中醫藥行業,越來越多人關注到了幾千年沉澱與傳承的中醫藥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在社會上的職能也不斷的多元化,隨之並肩發展的還有「亞健康」。放眼今天,飲食不健康、作息不規律等導致身體機能不斷下降,「亞健康」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 思索中醫-五行生剋
    五行五方五色五行是古人把事物劃分為五種不同的屬性,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稱為"五行根據五星依次運行的天象而繪製的河圖,也是五行的來源;這裡面有五行地理,東方屬木,南方屬火,中央屬土,北方屬水,西方屬金;這裡面有五行和肝心脾肺腎五臟的對應關係,有五行與五味、五穀、五畜、五音的對應關係,以及五行在河圖中對應的數。
  • 茶為萬病之藥,茶的五行及中醫功效!
    >古代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五行的屬性來歸類,如果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現象、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後,可以將其分別歸屬於五行之中。陸羽並將「五行」納入「煎茶」的茶道中,他認為金木水火土相結合才能煮出好茶。煎茶用的風爐,屬金;爐立於圖紙上,屬土;爐中沸水,屬水;爐下木炭,屬木;用碳生火,屬火。這五行相生相剋,陰陽調和,從而達到茶「祛百疾」的養生目的。 現代制茶工藝中,採摘下的茶青(屬木),經炙熱鐵鍋(屬金)「殺青」、揉捻後慢火(屬火)烘焙成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