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創新設計 傳承普及侗族工藝

2020-12-18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4年11月以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師生設計團隊應邀參與騰訊基金會與騰訊CDC的「築夢新鄉村」項目,開展了「基於侗族傳統工藝傳承的社會創新設計實踐探索」課題研究,並與貴州本地傳統手工製造、草木染及蠟染傳承人深度合作,展開《侗鄉有藝》系列非遺活化與再生的產品開發。

團隊師生推出了《侗鄉有藝》41個系列100多件設計作品

  幾年來,不僅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侗鄉有藝》系列作品先後參加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全國設計扶貧培訓會優秀推廣案例、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暨國際設計產業博覽會等,榮獲2019-2020年度「深圳禮物」、2020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獎等榮譽,深受社會各界褒獎。

  被大山深處原生文化的樸拙力量深深打動

  侗族地處廣西、湖南、貴州交界處的山區,自稱Gaeml,其本意是「生活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蓋的人們」。2014 年底,深職院藝術設計學院視傳專業謝卉副教授帶領項目組成員第一次去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銅關村考察。當時交通十分不便,從黎平縣城出發,在大山裡繞了40 多公裡的路才到達。此時,騰訊公益正在銅關村推廣網際網路管理鄉村的計劃,教村民們使用微信。考察中,項目組成員第一次見到侗族傳統亮布和土織手繡作品,就被這大山深處原生文化的樸拙力量和生命情感深深打動。

團隊師生推出了《侗鄉有藝》41個系列100多件設計作品

  出於設計師和設計教育工作者的職業敏感,他們油然而生了一種要把侗族這些獨特面料、繡片和故事作為創作源泉帶回深圳、帶到課堂的想法。來自大山深處的智慧、工藝需要傳承和發展,城市的消費群體需要更多有特點有故事的產品,設計師應該成為連接傳統鄉村與現代生活的橋梁。通過產品設計,把大山裡的傳統技藝推廣出去,推向更廣闊的世界;通過設計教育,培育新一代設計師對傳統民族藝術的認知和傳承民族藝術的社會責任感。

  創意設計助力侗族村寨脫貧和手藝回歸

  2015年,深職院藝術設計學院組建了跨專業的團隊,60多名師生積極參與,並攜手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中心,通過課程植入選題、小組合作、畢業設計等多種形式的創意活動,展開了設計研發。設計團隊強調做日用生活類產品而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創作,讓消費者想擁有、想購買;設計研發方案能夠與當地產業對接,配合當地的工藝技能水平,實現本土量化生產,讓侗族姐妹們能幹活,有活幹,並藉助電商營銷手段建立銷售渠道,反哺鄉村,達到助力侗族村寨脫貧和手藝回歸的目的。

  經過半年的醞釀,名為《侗鄉有藝》的實驗設計展於2015年4月22日順利開展,團隊師生推出了41 個系列100 多件設計作品,其中獲外觀專利20 餘項。這些作品創意天馬行空,設計五花八門,多家媒體都對展覽進行了報導。

團隊系統梳理亮布製作的全過程及其背後的故事

  整合多方資源提高產能質量打造國潮精品

  項目開展之初,由於當地產業鏈很不完整,生產工具、生產設備落後,村民們的技術能力有限,織布、染布、繡花等純手工製作的工序十分複雜,生產周期長,導致團隊開發的設計作品產能低下,不良率很高。面對諸多困難,藝術設計學院團隊、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一起商討多方資源整合的可能性,多次深入侗寨尋找和體驗最富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藝,著力從創新設計的角度尋求幫扶落後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團隊與當地的非遺重點扶持企業秀美娘美侗布工坊加強合作,團隊的訂購需求和來自各地精準扶貧幫扶項目的訂單倒逼手作工坊不斷改進生產條件和生產技術,使工坊出品的侗布質量大大提升,花色更加豐富。而村寨的年輕婦女也因為侗布工坊提供的工作崗位,紛紛回歸其擅長的織染繡花等主業,既有了穩定的工作收入,也方便照看家中的老人孩子。

  同時,團隊成員不斷調整設計理念,聚焦侗族古法天然藍染及亮布製作工藝的傳承,強調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時尚感,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使用,讓作品更打動人心。有些設計還通過與專業廠家的合作,在打板、選料、裁片、縫製等工藝上精雕細琢,讓侗藝產品呈現出獨一無二、尊貴時尚的精品氣質。團隊還系統梳理了亮布製作的全過程及其背後的故事,希望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時候能夠了解侗族亮布的由來,體會產品所凝聚的傳承者的辛勤付出。

  長達五年的設計實踐,讓團隊成員深刻地體會到,設計不只是解決產品外觀和審美的問題,更是整合社會資源、激活偏遠地區原生文化、賦能當地產業升級、促進社會公平發展的問題。正如團隊負責人謝卉副教授所言:侗族亮布凝聚了侗家婦女千錘百鍊的心血和智慧,侗鄉有藝項目的目的是藉助設計的力量,用更為現代的、時尚的、實用的、符合當下審美習慣和市場需求的產品,讓侗族好手藝活在當下的生活方式裡。畢竟,使用是最好的傳承,普及是最好的活化!

  中國教育在線 林劍 通訊員 韓樹林

項目組成員致力於成為連接傳統鄉村與現代生活的橋梁

  《侗鄉有藝》項目獲獎及參展:

  2019.05 《侗鄉有藝,薪火相傳》獲工信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主辦的全國設計扶貧培訓會優秀推廣案例(杭州)

  2019.10 《侗鄉有藝——光·線》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復興+ 再造」第十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大連)

  2019.10 《侗鄉有藝——光·線》系列作品參展《藍脈-兩岸天然染色藝術聯展》(臺北、深圳)

  2019.10 《侗鄉有藝——光·線》系列作品獲第四屆廣東省高校設計作品學院獎雙年展二等獎(廣州)

  2019.10 項目負責人謝卉榮獲TIA設計獎組委會、中國工業設計協會頒發的TIA十佳設計扶貧貢獻獎 (北京)

  2019.11 《侗鄉有藝,薪火相傳》參加「設計·動能之光」2019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暨國際設計產業博覽會(煙臺)

  2019.12 《侗鄉有藝——光·線》系列作品獲「廣交會」全國職業院校校企創新成果二等獎(廣州)

  2019.12 《侗藝·尚紫》系列獲2019-2020年度「深圳禮物」稱號(深圳)

  2020.10 《侗藝·光亮》系列非遺文創產品獲2020 DIA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獎(杭州)

相關焦點

  • 深職師生創新設計侗族傳統工藝成果豐碩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韓樹林富於少數民族特色的蠟染、織布、繡花,經過設計師獨具匠心的包裝,變身成為一件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商業價值的國潮精品……這就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藝術設計學院師生在騰訊基金會與騰訊
  • 麥田守望者——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保護傳承與創新中華傳統工藝...
    技藝進專業 創新有底蘊民間工藝(傳統技藝)是大眾生活民俗的藝術體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把湖湘特色非遺保護傳承與創新當作開辦專業的源頭活水,對傳統技藝進行挖掘整理、創新升華。
  •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大師工作室 傳承扎染工藝
    4月21日下午,「尋根溯源迎回扎染藝術、弘揚光大中原傳統文化,朱辛偉老師拜師儀式」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實訓樓扎染工作室舉行。出席拜師儀式的師徒有:中國美術學院朱辛偉老師,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輕工系服裝設計專業教師馬豔波、張雨、甄珠和紀瑞婷。
  • 傳承非遺文化 賦能特色育人——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申報案例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秉承「立德樹人」「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結合學校的職教特色,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以產教融合平臺為依託,以非遺傳承大師為引領,以「雙師型」師資團隊為智庫,以網絡「雲課堂」「雲展廳」為渠道,創新「四大課堂」非遺文化育人機制,推動實現中國非遺紫砂陶的活態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廣西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
    ,達到推動芒編工藝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並發揚廣西傳統文化的目標,我們必須積極地培養一批有能力、有幹勁、有志於保護傳承傳統芒編工藝的同時能在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的設計人才,為芒編行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為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 作品集|廣西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
    為了更好地傳承創新廣西傳統芒編工藝,使其跟上新時代社會發展趨勢和工業生產轉型升級的步伐,達到推動芒編工藝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並發揚廣西傳統文化的目標,我們必須積極地培養一批有能力、有幹勁、有志於保護傳承傳統芒編工藝的同時能在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的設計人才,為芒編行業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為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青紅造白」瓷作展
    交匯點訊 近日,「青紅造白」瓷作展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共展出各類藝術作品148件,吸引了眾多師生前去觀摩和學習。本次展覽作品題材豐富,涉及花鳥、山水、人物、動物等多個類別;表現手法多樣,包括工筆、寫意或工寫結合;工藝種類繁多,涵蓋青花、青花釉裡紅、青花五彩等。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引大師入校園,為傳承非遺文化作貢獻
    木雕工藝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奉城木雕」起源於清光緒年間,從開始的木雕作坊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從事「奉城木雕」的手藝人僅有5人,「奉城木雕」的百年技藝面臨後繼乏人的窘境。近日,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藉助地域優勢,引大師入校園,在學生中傳承百年手藝,為傳承非遺文化作貢獻。
  •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思政工作創新示範案例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新聞傳媒中心積極開展思政工作創新,以新媒體的形式,創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一、開展的主要工作1.組建思政網絡平臺、管理團隊,實時推送優質內容大學生對網際網路,尤其是手機上網的信任度、依賴性、評論和分享的參與度變得越來越高。
  • 創藝無限 廣西藝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畢業設計作品展
    畢業設計作品《融水鬥馬》。陸靜攝人民網南寧1月1日電 12月31日,以「創藝無限」為主題的廣西藝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設計類專業學生優秀畢業作品展在該校南湖校區開幕。廣西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蔡昌卓出席活動,廣西藝術學院校長鄭軍裡宣布活動開幕,部分企業代表、兄弟單位和學校有關領導應邀參觀了作品展。廣西藝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自2012年辦學至今,已連續七年舉辦畢業展,教學成果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本次展出的60餘組藝術設計作品,是該院設計類專業學生三年來學習成果的綜合匯報,更是學院辦學能力的集中展現。
  • 一堂「文化傳承與創新」思政課——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子走進...
    10月21日下午,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40多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蘇州刺繡研究所,學院思政部副教授楊曄老師與研究所刺繡大師黃春婭老師一起為同學們上了一堂題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思政實踐教學課。
  • 藝術設計:工藝類美術的文化傳承與創新,新時代新發展!
    二、上海工藝美院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是國家目前唯一一所藝術設計示範性高職院校,同時又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單位。筆者在調研的基礎上,以「傳統、時尚、科技」為代表,以美院「手工藝研究院、漆工藝和數碼學院作品」為例,來探究、考量目前美院對傳統工藝美術文化進行的傳承與創新實踐,以下是結合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等維度對這三種方法進行的分析。
  • 陶瓷設計與工藝:傳承土與火的藝術
    陶瓷設計與工藝專業是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建設項目的重點專業,該專業有15名學生還同時擁有另一個身份——唐山市美術瓷廠和亞洲時代陶瓷有限公司的學徒。「我們與企業籤署了學徒協議,學徒期滿就成為企業的正式職工了!」陶瓷設計與工藝專業2015-11班的王帥同學話語中帶著幾分自豪。
  • 深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非遺文化
    記者:盧興求)2018年12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非遺精品展在深圳信息技術學院舉行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非遺文化創新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非遺精品展開展。
  • 江西出臺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設計創新助力活化傳承
    ,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開展傳統工藝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和交流,加強傳統工藝相關理論、技術研究,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製作水平和整體品質,拓寬傳統工藝產品的推介、展示、銷售渠道,加強行業組織建設,加強傳統工藝整體性保護,促進社會普及教育,開展國際(境內外)交流與合作等重點工作開展。
  •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再次榮獲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在金獎爭奪賽中,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周琪的「智"烘"科技-木材刨烘一體化模式的引領者」、黃文輝的「防水砂漿:打造業內第一款新型流動性納米砂漿」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勇奪金獎;洪馨的「州上之芒——傳承芒編工藝,助力鄉村振興」、曾智的「自然清-挑戰「醛」世界」等7個項目獲得銀獎。
  •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傳承"工"匠精神學子"藝"行天下
    品美食,觀廚藝,選最愛……近日,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首屆校園美食節不僅為師生們的味蕾添了一把「好口福」,也為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一抹新的亮色。  在外人的印象裡,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傳承的是指尖上的技藝,現在,學院在校園文化中又加上了「舌尖上的愉悅」。如此「跨界」,正如學院一如既往的辦學傳統——行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跨越於傳承與創新之上。
  •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同臺演繹《穆桂英掛帥》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韓榮君 通訊員 常書香 張夢月 圖:王帥凱 姚瑤「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12月23日晚6:30,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戲曲藝術學院「教學相長 經典傳承」戲曲專場演出——《穆桂英掛帥》在這場歷經半學期緊張排演的劇目讓師生連連叫好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校外戲曲愛好者的目光。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獲「水處理技術」一等獎
    近日,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高職組「水處理技術」賽項在山東科技職業學院落下帷幕,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學生閆騰柯同學勇奪大賽第一名,榮獲一等獎。本次「水處理技術」賽項分為水質檢驗分析和實驗室條件下混凝實驗、水處理工藝、泵站系統運行與維護三個模塊,要求在12個小時內由選手個人單獨完成。
  • 北海職業學院師生走進工藝美術博覽園體驗傳統工藝文化
    為大力推動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弘揚工匠精神,扶持校企合作,近日,北海職業學院70多名師生到到北海工藝美術博覽園進行參觀實踐。在展館區,師生們先後參觀了角雕館、貝雕館、木雕館和南流江玉石雕等展館,工藝美術大師分別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各類工藝精品。在實訓基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白耀華親自為學生們展示角雕製作流程、講解技藝特點,現場氣氛熱烈,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